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以节俭著名的道光皇帝,到底是真的节俭还是虚伪?

以节俭著名的道光皇帝,到底是真的节俭还是虚伪?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13 更新时间:2024/1/16 11:25:11

我们常常能遇到很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他们在人面前是一个样子,人后又是一个样子,清朝的道光皇帝貌似也是这种人。

道光皇帝以节俭出名,但却修建了清朝历史上最为奢侈的陵墓,成为一生倡俭戒奢的最绝妙讽刺。所以,对那些经常宣扬某某如如何节俭的故事,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

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有名的节俭皇帝。

据史料记载来看,道光帝的确非常节俭。他的套裤因长期使用,膝盖处破了个洞,他没有将其扔掉,而是命有关人员用一块绸布补上继续穿。朝中大臣见皇上如此,也纷纷仿效,在自己的膝盖处补上绸布,也不管套裤是不是已经穿破。一次,道光帝召见军机大臣曹振镛,看到曹振镛套裤上也有补缀的痕迹,就问:“你打一块补丁需要多少钱?”曹振镛没料到皇上会问起这等细节小事,愣了半天才回答:“需要三钱银子。”道光一听,大为感叹:“宫外的价钱实在太便宜了,宫内补这样一块补丁,要用五两银子。”

道光有一件黑色的狐皮端罩,因为里面的衬缎过于肥大,穿用时下面出风。道光就命内侍取出端罩,在四周加上一圈狐皮,盖住出风的地方。内务府闻知此事,道光报告,说加一圈狐皮需银1000两。道光帝赶紧谕令内务府,不要加狐皮了。道光帝向军机大臣们提及此事,军机大臣们又将此事大肆张扬,以致此后十余年间,京官们的衣裘没有出风的。

每年八月份,道光帝都会前往圆明园。按规制,由圆明园回宫,须大排仪仗,鼓乐齐鸣,公大臣还要齐集恭迎接驾。道光九年,他下旨称:排仪仗、作乐、接驾等事,均属“繁缛节”,并无可取之处,自本年为始,一概停止。

道光帝还注重从理论上论证节俭的重要性。道光元年(1821年),上台不久的道光皇帝就发布上谕《御制声色货利谕》,表达了要节俭的想法:“普通人被声色所惑,不过害及一人。而君王被声色所惑,则将害及天下。……我作为大清帝王,必当决心除掉声色之弊,对有关声色之事,逐渐废掉,决不增加。……假如体会到我的苦心,照此办理,那将是大清国千秋万代臣民之福。”

但正是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也有非常不节俭的一面。尤其是修建陵墓一事,构成了对其节俭人生的绝妙讽刺。

道光皇帝一上台,就按旧制为自己选择“万年吉地”,以供死后埋葬之用。当时他选择的地方是清东陵的绕斗峪,工程一直修到道光七年才完工。道光八年,他得知地宫有渗水现象,就立即重新选址另建,将工地改到了清西陵龙泉峪,后来称为慕陵。

慕陵修建极为奢华。一般陵寝的围墙,上身多为糙砖灰砌,外表涂抹红灰,缝隙饰刷红桨,而墙之下肩采取磨砖对缝,干摆灌桨。这种磨砖对缝、干摆灌桨的工程做法,不仅费时费料,而且工艺复杂,造价极高。慕陵围墙从底到顶都全部采用此一方法垒砌,且墙顶一改惯制以黄琉璃瓦覆盖。

慕陵中的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木架构件均采用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产于南方闽、粤、江、浙、川、贵等处,不仅有防蛀功能,而且还能发出清香。由于多年采伐,到了明清时,楠木已是十分珍贵稀少,加之运送艰险,故多数殿宇只是在一些重要部位用金丝楠木。慕陵之前的清孝陵、景陵、泰陵、裕陵、昌陵,没有一处三殿木料纯用金丝楠木的。只有慕陵连柱子、梁枋等全是独根楠木,可见不惜血本。

用材讲究,慕陵隆恩殿的雕刻也异常考究。清帝陵中隆恩殿大都为双檐歇山顶,周围附汉白玉石栏杆,三殿木质构件采用油漆彩画。而慕陵隆恩殿则为单檐歇山顶,外围以十数根木楹构成巡回走廊。特别是大殿内的天花板并非彩绘,而是全由楠木雕刻。国内现存楠木建筑中以雕刻形式处理天花板的,除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外,惟有慕陵的隆恩殿一处。澹泊敬诚殿天花板为735块,而慕陵隆恩殿的天花板有900多块。

道光帝的祖父乾隆皇帝,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向以挥雷浪费著称,所建的裕陵,耗银203万两。终生倡导俭约的道光帝,在西陵所建的慕陵,所耗白银就达240万两,比乾隆皇帝的多用了40万两。就连穷接极奢、豪奢无度的慈禧太后修建定东陵,也不过耗银227万两,也比慕陵少了13万两。如果再把东陵宝华峪所建陵寝及拆迁费用算的话,数字就会更大。

由此可见,道光皇帝一废两建陵寝,真是对其一生倡俭戒奢的最绝妙的讽刺。对那些经常高调宣扬如何如何节俭的故事,千万不可当真。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个庞大帝国的吸血鬼,细数和珅的发迹史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要说贪官,和珅可谓是历史上都少见的巨贪了,那这样一个庞大的贪污势力集团中心的和珅,是怎么发迹起来的呢?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离乾隆帝去世仅半个月,距和珅下狱也只有七天,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禁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

  • 谈允贤其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还是杜撰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上名医有很多,三国时期被曹操杀掉的华佗,以及最近比较火热的谈允贤,说起谈允贤,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有这个人吗?随着女医明妃传热播,又有一群明粉出来闹腾。或许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明代真的有谈允贤吗?答案是有的,女医是女医,但不是明妃。谈允贤,明代中期的一个人物,她的名字在女性

  • 细说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宋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它偏安一隅却十分富庶,虽然统治阶层腐朽,但依靠着政治制度和经济优势,整个国家综合国力还在稳步提升。南宋这个朝代虽然是个小朝廷,常年被周边的金国,蒙古国等侵略欺负,而且一直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尽管面对着这样的处境,南宋也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00多年。南宋虽然在军事上很弱小,但是

  • 细数大明王朝创下的世界第一,这个古老的帝国竟是如此强盛。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盛世王朝,大明非常可惜,它本有机会成为世界的霸主,却一次次机缘巧合错过,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明朝,是最后一共由汉族掌握政权并统一中原的王朝,也是一个社会开放,政治清明,繁荣昌盛的朝代。它一共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明初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土木之变后日渐衰落,后

  • 司马师杀死夫人,虽然史书如此记载,但还是非常值得怀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史书记载,司马师的夫人夏侯徽为他生了五个女儿,是司马师优秀的贤内助,但是司马师却狠心杀了夫人,在我看来,史书记载的这个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父亲是曹魏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母亲曹氏是曹魏德阳乡主(曹真之妹),舅父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她与司马师之

  • 僰人将棺材定在陡峭的悬崖之上,揭秘诡异的“天外来客”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多民族文化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四川南部的珙县境内,曾经生活着一只特立独行的少数民族:僰人。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息,繁衍。在春秋时期,他们被称为“僰人野人”;在汉代,被称为“滇僰、滇僮”;明朝则呼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不得已而为之? 安史之乱是被逼无奈的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不得已而为之?安史之乱是被逼无奈的后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带给历史最大祸害,世人都知道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的结果,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

  • 历史上1972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什么大事

    历史上1972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72年1月4日印度与巴基斯坦达成停战协议(图)1972年1月7日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图)1972年1月9日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图)1972年1月12日可口可乐公司收回300万听有问题的饮料1972年1月13日加纳民主救国日(“—

  • 解读史记伍子胥列传 揭秘伍子胥的传奇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记

    伍子胥列传《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部人物大传,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作者当然是司马迁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伍子胥列传》原文这是一部人物大传,何为大传。大传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还包含了对于周边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于他所在国家的描述,甚至还会涉及到对天下大势的解读。《伍子胥列传》中不仅是

  • 做皇帝王莽改制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历史新知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做皇帝王莽改制的故事。王莽是西汉末年外戚王凤的侄子。王凤掌了朝廷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子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王莽没有那种骄奢的习气,读书也很尽力。王莽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人们都说王家子弟数王莽最好。王凤临si前向皇太后和汉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