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都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和王翦的结局为什么大不相同?

都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和王翦的结局为什么大不相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29 更新时间:2024/1/16 9:01:45

白起王翦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无一败绩。王翦更是灭燕、灭赵、灭楚。战国七雄就被王翦灭了大半。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人虽然相差几十年,但却命运不同,一个被赐杀,一个却能安享晚年。

白起带兵进攻六国期间。可谓是战功显赫,先是通过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后来相继进攻六国,取魏国城池61座,赵国、楚国、相继割让土地无数。紧接着鄢郢之战,杀楚国百姓10万,华阳之战斩杀赵魏联军15万,自此以后赵国可以说是彻底元气大伤。陉城之战斩杀韩军5万。要说白起追著名的战役还要数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白起大获全胜,坑杀赵军45万人。白起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斩杀敌军将近100万。将魏国、韩国、赵国打得是心服口服,再也不敢于秦国较劲争霸。

长平之战后,作为军事将领,白起认为应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打下邯郸,但此时秦国丞相范睢却起了歪心眼,他认为如果白起拿下邯郸,那功劳全是白起的,与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此,范睢坚决不同意。白起并没有这样的心眼,作为战将,在他眼里扩大战果才是为将之本分。对秦国没听他的建议,他很生气,一赌气抱病回家养病了。秦昭王后来准备再打赵国,就让白起出山,白起认为此时不易打赵国都城邯郸,就拒绝出兵。白起太实在了。

对于白起的拒绝,秦昭王也很生气,他认为白起太牛了,难道作为君主,离了白起就打不了仗了。于是就派王陵率兵攻打邯郸,结果真如白起所预言,秦军大败。不得已,秦昭王再次让白起率军攻打,但又遭到白起拒绝。此处扩展说一下,白起为什么接二连三拒绝秦昭王?就是因为他认为战机不到,不应出兵。

但白起两次拒绝秦昭王,彻底把秦昭王激怒了。而范睢此时又在秦昭王面前说白起坏话,秦昭王再次下令:白起必须带病去打仗!白起此时真的病了,他没有立即去秦军赴职,但在此后三个月战争中,秦军接连大败。秦昭王大怒,让白起带病参战,不得已白起只好上路。但白起想不到,自己走到杜邮时,收到秦昭王的剑,命令白起自杀谢罪。可怜白起还没等上战场就被杀了。

同样王翦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不同,王翦主要活动与秦始皇时期,在秦始皇这个时代,秦国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吞并六国。王翦在其年少的时候,就喜欢军事,后追随秦始皇。王翦成名战先是利用反间计一举灭掉了赵国,赵国自此成为秦国的秦郡。后因荆轲刺秦,秦始皇大怒,王翦接着又灭了燕国。紧接着又开始进攻楚国,大败楚兵。迅速北上后,利用黄河水淹了大梁城,魏王投降。自此以后,王翦急流勇退。紧接着秦国又出了一位军事奇才蒙恬。王翦一生,虽说杀的人没有白起多,但是灭燕、灭赵、灭楚。战国七雄就被王翦灭了半。

当初打楚国时,秦始皇问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要60万秦军。当秦始皇问大将李信时,李信则说不到20万就足够。秦始皇心里有数了,他认为王翦已经老了,胆子越来越小,像老鼠一样。于是秦始皇派李信、蒙恬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王翦听说秦始皇派兵打楚国了,连忙说自己有病回家养病去了。秦始皇派去的蒙李二人战果如何?秦军被楚国打败,军士死亡惨重,蒙李二人冒死才突出重围回到秦国。秦始皇大怒,他没想到居然败给了楚国。但既然败了,那就要赢回面子。于是秦始皇亲自找到王翦让他出来统兵作战。

王翦此时继续在床上装的像大病一样,秦始皇告诉王翦,只要挂帅提什么要求都行,王翦说:“让我去,必须给我60万大军!”秦始皇二话没说,同意了王翦的要求。王翦出兵前,又守着秦国众臣向秦始皇提了一个无理要求,请求秦始皇给他良田美宅,秦始皇又答应王翦的要求。王翦到楚国后,坚守不出,并挂出免战牌,任凭楚国大将项燕出来挑战,王翦就是不管。每天让军士只管在营中吃喝。楚国叫了多少次,秦军也没人理睬,此时楚军的斗志就被秦军消耗的差不多了,等到楚军懈怠之时,秦军发起猛攻,楚军当时被打懵了,楚军大败,项燕被杀,楚国灭亡。后来王翦灭楚后,坚决请求告老还乡,最后得以善终。

作为秦国同时期名将,为什么白起与王翦有不同结局呢?白起能力的确厉害,但他却不顾秦昭王的面子,对已经预见到的战争结果,只表达自己的意见,没有把秦昭王的面子放在重点,致使秦昭王恼羞成怒。白起认为伐赵之战必败,为什么还要伐呢?但秦昭王让他去,白起却不去,这是抗旨不尊,这只是其一。以秦昭王刚愎自用的性格,非常要面子。白起却只是从军事上预言战争结果,却没想到秦昭王并不愿手下将领预言如此之准。你白起什么都预言了,要我秦昭王有何用?因此,白起必被杀。

白起的例子,想必王翦看得一清二楚,白起间接给王翦当了一把老师。且不说王翦与白起军事能相差多少,但在揣摩帝王的心理上,王翦要胜过白起。当秦始皇派王翦出征楚国时,王翦要房子要地。他手下人不明白,就问他:“为何要这些?”王翦说了句话:“大王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如果我不表现出贪财,他能放心60万大军交给我?”就单凭这句话,王翦就比白起聪明多了。

古代有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忠君报国理所应当,但也应该照顾当朝皇帝的面子,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杀机随时就到。不得不承认王翦的用兵之道,保全性命之策很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切龙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切龙脉?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古代皇朝的统治者非常看重龙脉这一说法,那么,龙脉什么的是从古到今所有君主们都渴望的到的。他的神秘又吸引着无数的君主们前赴后继。但雄才伟略的秦始皇,为何要自断龙脉呢?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封建王朝。虽然他拥有了天下,万里的江山,但还是没有安全感,他怕有一天会有人把这些从

  • 曹植盖世才华,为什么夺位之战却输给了曹丕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曹操的儿子都非常优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曹植了,才高八斗说的就是他,但是他如此有才华,为何在夺位之战中还是输给了曹丕呢?同胞兄弟的曹丕与曹植,为了争得父亲的欢心,勾心斗角,由来已久,儿童时代的手足之情已经蜕尽。在他们的周围,各有一批人为其效力,出谋划策,集中到一点是赢得继承权。杨修、丁仪是曹植的拥护者

  • 废太子刘荣为什么会自杀?揭秘汉武帝的登基之路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帝王家往往要比普通百姓人家要有更多的悲欢离合,为了巨大的权力,骨肉相残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汉武帝刘彻的登基之路,就是踩在自家兄弟的献血上的。老百姓看到的永远是表面的光鲜,其实可怜生在帝王家这话真不是矫情。自古皇家无亲情,为了皇位那不知多少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成功了还整天提防这个,提防那个,甚至提防

  • 汉文帝废除了秦朝时期传承的酷刑,只因为一个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秦朝时期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刑罚制度非常严酷,全国无不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汉文帝时期曾经有过废除酷刑的政策,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酷刑总是令人毛骨悚然,提到酷刑相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满清十大酷刑,因为这年代离我们不是太远,同时也是受到很多清宫戏的影响。汉朝时曾有一位皇帝因为一个女人而废掉

  • 屈原的死竟然是因为私会王妃而被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关羽屈原投江的传说我们也都很熟悉了,那么在历史上,屈原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

  • 武则天为了上位,竟然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武则天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强硬狠毒,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当做陷害对手的工具亲手掐死,但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件事情吗?一直以来,武则天为夺取后位,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的说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说法也得到了许多正规史学著作的认同。但是最近,学者孟宪实提出。从种种迹象和

  • 刘备是如何起家的,张飞关羽都不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最开始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底层青年,那么他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发迹,并逐步走上霸主之路的呢?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起家之举的“桃园三结义”,因反映了古代草根阶层的心理寄托,长久地为人们所崇拜。不过若仔细看看史书《三国志》及相关史籍,研究

  • 老听说城隍庙,你可知“城隍”是一位神仙?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神话传说中的各路神仙也是人为创作出来的,他们很多都是以历史上的人物为原型,并被供奉在各地的庙宇中。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与土地爷、关公齐名的,大概就是城隍了,几乎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庙,可城隍究竟算哪路神呢?城隍是怎么来的“城隍”二字,始见于《周易》,即:“城复于隍,勿用师。”带有很强的哲学意味,推测文

  • 积雪与作战部署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作战

    积雪与作战部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雪花当空飘舞,漫天抒情。一会儿,风停雪止。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某天一场总攻之前,苏德两军的阵地上都是白雪皑皑的。寒冷的空气稍稍转暖了些,苏军某集团军参谋长毕契卡走进了掩蔽部。毕契卡呵了口气,又拍着那制服上的金晃晃的肩章,上面堆积的雪花迅速融化开来。这个常

  • 古代妃嫔侍寝记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妃嫔

    侍寝即侍候皇帝睡觉宫中所谓侍寝,就是嫔妃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其实,不管是争宠也好,夺爱也罢,都不过是宫中女子争取生存的手段和技巧,无不饱含着宫中女子多少辛酸的泪水。她们原是被养在宫中以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