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七步诗》并非曹植所写,历史为曹氏兄弟残杀脑补了两千年!

《七步诗》并非曹植所写,历史为曹氏兄弟残杀脑补了两千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1/7 16:20:02

《七步诗》并非曹植所写,历史为曹氏兄弟残杀脑补了两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史是国人最熟悉的一段中国古代史之一,这主要得利于《三国演义》的普及。罗贯中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书中关于曹植作《七步诗》的描写就不是历史事实,而且基本可以断定,《七步诗》非曹植所写,历史为曹丕曹植兄弟脑补了两千年的自相残杀剧情。

要弄清《七步诗》究竟是否曹植所做,就要知道其来源。历史上对于《七步诗》的记载众多,但有三处记载有重要意义:

第一处是《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该处的《七步诗》是六句。)

第二处在李善《文选注》:萁在竈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该处的《七步诗》是四句。)

第三处在《太平广记》第一百七十三卷: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该处的《七步诗》是六句。)

让人奇怪的是,提到《七步诗》的典籍不少,可最初的曹植诗文集中却没有这首诗。

曹魏时期,曹植的诗文有两个集子,一个是曹植自己编订的,一个是曹叡下令编辑的。晋代魏之后,晋武帝曾拿署名曹植的《六代论》问曹植的儿子曹志是否为他父亲的作品,曹志说「先王有手所作目录」,可见当时就已有人假託曹植之名了,还可知道曹植文集当时保存完好。《晋书·曹志传》记载了这件事。

曹植

文採好,意义深刻的诗文词句会被时人或后人引用。但南北朝以前,仅能找到两处用曹植《七步诗》典故的作品,而且使用年代皆在《世说新语》以后。第一处见于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陈思见称于思王」;第二处见于萧统《文选》《十二月·中吕四月》有:「声闻九皋,诗成七步」。

《隋书·经籍志》记载有《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旧唐书》记载一说二十卷,一说三十卷——隋唐时期,曹植的诗文集并未散佚。

那么上文三处记载《七步诗》的文献中,李善《文选注》的引用就有了问题。李善在注释《文选》时曾引用过曹植的诗文集,偏偏就注释「七步」时,引用《世说新语》这个「二手材料」,却放着「曹植本植」不用?结果只有一个:唐时,曹植的诗文集中没有《七步诗》。

据学界考证,曹植的作品在五代时期曾散佚。到了赵宋南渡时,有人辑《七步诗》入曹植文集中鱼目混珠,问题就是出在这个时期。

从南宋时期开始,关于《七步诗》是否为曹植作品就已引起重视,直到明清时期,争论亦经久不衰。如徐祯卿、王世贞等名家皆相信《七步诗》是曹植作品,若将曾用过「七步」典故的文人也视为同意该观点的话,这个群体会增加周必大刘克庄杨万里、文天祥等名家。

宋代陈振孙、元代马端临皆对此持怀疑态度。今人郭沫若也说:「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佔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曹丕,故造为这种传说。」

《七步诗》有六句和四句两种,六句诗体出自《世说新语》,四句诗体出自李善《文选注》,《太平广记》的记载出自《世说新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可知,当时五言六句或四句诗并非三国时代的创作主流,故而《七步诗》的风格并非当时流行。而且《太平广记》的记录中称曹植为「东阿王」,可历史上曹植被封为东阿王的时间是曹丕去世之后的魏明帝太和二年(229年),曹植不可能以「东阿王」的身份与曹丕在一起,与史实不符。

结语:

最初的曹植诗文集中并无《七步诗》,《七步诗》最初记载在《世说新语》中,后世用典皆以此为据。大致在南宋初期,《七步诗》开始混入曹植诗文集,此后争议不断,但可以从曹植诗文版本,《七步诗》本身等方面确定,《七步诗》并非曹植所做。大众都以为曹植是政治上的失败者,做出胜利者曹丕赶尽杀绝的推断——大众为曹氏兄弟的自相残杀脑补了两千年。

(完)

标签: 千年

更多文章

  • 乌江边霸王自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乌江

    乌江边霸王自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历史新知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乌江边霸王自刎的故事。虞姬自杀之后,项羽决心突围。于是,项羽埋葬了虞姬,跨上乌骓马,带上自己的800子弟兵冲杀出了汉军的十面埋伏包围圈。刘邦知道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5000骑兵紧紧追杀。项羽及自己的800子弟兵与追

  • 万贵妃害死明孝宗生母,为何孝宗即位后,没有清算其家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生母

    万贵妃害死明孝宗生母,为何孝宗即位后,没有清算其家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纪氏怀上他时,受到明宪宗宠妃万氏的嫉妒,于是万贵妃派宫女拿堕胎药给纪氏喝。然而宫女不忍加害皇嗣,便谎称纪氏只是肚里长了个瘤子,并非怀孕。万贵妃还是不放心,就将纪氏赶到安乐堂去住。十月怀胎后,纪氏在安乐堂

  • 刘继恩是什么时期的皇帝,刘继恩为什么招致杀身之祸?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五代十国中北汉是十国的最后一个政权,他实力很弱,最后被北宋所灭,刘继恩是北汉的第三位皇帝,然而他是一个傀儡皇帝,在位60多天就被杀了。北汉少主刘继恩为北汉睿宗的养子,后继帝位,在位仅两个月便被人杀死。刘继恩继位前,因郭无为没有助其在刘承钧面前多讲好话,刘继恩犹是嫉恨郭无为,又因郭无为大权在握,影响朝

  • 秦始皇陵历史上遭受的洪水灾祸,竟然是人为造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皇帝的陵墓,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有着很大的难度,这不仅是因为其内部结构复杂,曾遭受过洪涝灾害也是其脆弱不堪的原因之一,万一造成什么损害,都是无法修复的。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根据2010年以来的考古勘探调查成果,发现秦始皇帝陵园的自然破坏主要来自于多条洪水形成的河道。不过近日

  • 豪格生平简介,豪格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皇太极对于大清入关统治全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他的长子豪格是他攻城略地的得力干将,那么豪格这个人生平是怎样的呢?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豪格,全名爱新觉罗·豪格,生于公元1609年,即明万历三十七年,满洲正蓝旗人。他的父亲是清太宗皇太极,母亲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豪格是皇太极的第一个儿子。在

  • 秦国强大的关键人物商鞅,师父究竟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我国古代对于老师是十分尊重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秦国著名改革家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又是师承何处呢?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本国家的利益,纷纷展开利益保卫战,此时,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的认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 孝庄是否曾嫁给多尔衮,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争议?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孝庄是清朝时期皇室的杰出女性,她用自己的母爱培养并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对清朝有着杰出的贡献,那么历史上的孝庄,在皇太极死后,到底有没有嫁给多尔衮呢?1644年,皇太极驾崩。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有实力的竞争者有三个人: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第九子福临。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

  • 香妃自带体香是真的吗?细数那些自带体香的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从古至今的爱美女性无不希望自己有一身自然的体香,但是这显然不符合生理学常识,于是各种沁人心脾的芳香物质就成了女士的心头好,但是历史上有记载自带体香的女性还真不少。古代有的后妃之所以能宠冠后宫,独得皇帝专房临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后妃身上能散发出来令人心荡神迷的体香。然而,每当提起通体喷香的女

  • 揭秘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富豪猗顿,是如何起家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人有很多,其中白手起家的人也不在少数,最早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猗顿了。猗顿,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战国时魏国人。猗顿是其号,姓名与生卒年代已无可考。他是我国战国初年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猗顿,山西省临猗县人。战

  • 古代刑罚诛杀九族的时候已经出嫁的女儿算不算在内,女婿又算不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法律和刑罚都是比较严格的,特别是连带关系,最严重的便是诛杀九族,那么九族到底是哪几族?又是犯了什么样的罪行才会被扣上这个罪名呢?只有坐实了谋逆这样的罪名,才会被皇帝下令“诛九族”。古代的女性地位很低,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夫家人,改姓夫姓。那么假如一个人被诛九族,那么他嫁出去的女儿也会被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