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对于狂热的崇佛热潮,韩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主张的?

对于狂热的崇佛热潮,韩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主张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97 更新时间:2023/12/22 6:53:01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还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了很多写作理论,对后事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跟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愈的故事吧。

我们对韩愈都很熟悉,都读过他许多优秀的诗文,但你们知道吗?韩愈还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反佛斗士,他曾在唐宪宗掀起的全国崇佛信佛的狂潮中,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

改变大唐王朝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从繁荣的顶峰跌落下来,国运渐衰,徭役和赋税也日益加重。由于唐朝的寺院享有免税特权,百姓纷纷以寺院为逃避之所。

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也有意保护佛教,他们或造寺度僧,或鼓励民众禅修。到唐宪宗一朝时,唐朝的崇佛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元和十三年(818年)冬,唐宪宗派遣太监,率领僧侣多人,前往凤翔法门寺迎佛骨。

第二年正月,一行人将佛骨迎至京城长安,唐宪宗敕令先在宫中供奉三天,然后送往京城各寺院让僧众礼敬。

一时间,长安乃至唐朝全国掀起信佛狂潮,当时,朝野震动,王公贵族、士庶百姓,奔走相告,有焚香供养的,有倾家荡产施舍的,上下仿效,唯恐落后。

面对这种日益高涨的崇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向唐宪宗上了一道《谏迎佛骨表》,极力劝谏,他以南朝梁武帝为例指出,奉事佛法,希求福禄,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韩愈认为供奉佛骨实在是荒唐,他要求将佛骨烧毁,“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不能让天下人及后代被此佛骨所误导。

韩愈甚至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佛如果真有灵验,能降下灾祸的话,那么,一切的祸殃,就都加在我的身上,老天爷在上面看着,我绝不后悔埋怨。

韩愈这篇《谏迎佛骨表》当即触怒了唐宪宗,他打算要用极刑处死韩愈。后来在宰相裴度崔群等人的极力劝谏下,韩愈死罪虽免,活罪却难逃,被免去了刑部侍郎的职务,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

韩愈对于自己因反对狂热的崇佛热潮,而被贬出京城丝毫不后悔,他在赴潮州的途中,还作了一首七律,继续表达自己的主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申述自己因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即景抒情,既悲且壮,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是韩愈诗作中的精品。这首诗的特点风格近似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

韩愈虽然早早就进士及第,但他的仕途却是一直蹉跎,直到元和十二年(817年),已经五十岁的韩愈因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之功而擢升为刑部侍郎。没想到两年之后,又因一道抑佛的奏章而被贬出京城。

韩愈的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谏迎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韩愈反佛精神的鼓励下,唐代一些有识之士的反佛意识也逐渐上升。与此同时,由于佛教势力的过分膨胀,自唐敬宗唐文宗两朝起,已经有了废佛的意图。到唐武宗时,终于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继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灭佛——“会昌法难”。

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年)的这场灭佛比较彻底,给予佛教僧众以沉重的打击,一共拆除寺院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小型司马)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被迫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土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

佛教经此打击,失去了昔日繁荣的场面,从此由极盛而走向衰落了。泉下有知的韩愈要是得知此消息,应该是很欣慰的了,自己在《谏迎佛骨表》中的理想似乎实现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植上书希望侄子重用自己,为何会被拒绝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曹植和曹丕争储,错不在两人,错在曹操。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曹操不给曹植诱导暗示,始终遵从“立长不立幼”,曹植根本就不会有非分之想,太太平平当一个“才子王爷”。曹植真的甘于当一个淡泊文人吗?非也。虽然曹植爱诗词歌赋,爱幽古伤情,爱喝酒纵情,具备文人的特质,但曹植也对权力非常渴望,非常迷恋。曹丕在世,严

  • 刘备生在乡下,为何皇室族谱上会有他的名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是汉献帝的皇叔,两人见面后,汉献帝还专门吩咐人查了族谱,上面确实有刘备这个人。刘备生在乡下,靠卖草鞋维持生活,皇室族谱上为何会有他的名字?一、刘备确实是大汉皇叔关于此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刘备确实是大汉皇叔,虽然后来落魄了,但还是被专门记录宗族姓名、生辰

  • 刘备为何没能统一?庞统临终道出了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中描绘出了非常多的谋士,这些谋士各具本领特点,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主公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智慧的谋士其实也是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例如,庞统怀疑诸葛亮要抢夺他的功劳就不愿意再听从诸葛亮的劝告,例如,周瑜嫉妒诸葛亮的能力比他高就想要趁机杀掉诸葛亮,庞统临终时一句话,说出

  • 南美白对虾用红糖降低ph的原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美

    红糖可以激活或培育有益菌群,比如酵母菌,乳酸菌等,与生石灰使水改变酸碱性过程相同:红糖/生石灰与水会发生反应,并且伴有巨大的热量放出,那么因为红糖/生石灰的强碱性质本身就能够使水质呈强碱性,导致病微生物和野杂鱼虾难以存活而死亡,从而达到清塘消毒的目的,对大多数繁殖型病原菌有较强的消毒作用。红糖/生石

  • 世界历史上的大帝国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帝国

    赫梯西亚军事强国,最早使用战车的国家之一.古埃及曾被异民族侵略,后从敌人那里学会先进的军事技术,赶走了侵略者并向外扩张,曾与赫梯争夺地区霸权.图特摩斯三世世达到最盛(印象中是这个时候).亚述最早使用铁器的奴隶制军事帝国,国都在尼尼微,所过之处,居民全被掠为奴隶,对人类文明贡献不多,但末代皇帝在国都建

  • 长平之战时楚国在做什么 楚国为何没有趁机攻打秦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长平之战,秦国倾全国之力攻打赵国,为何楚国不趁机攻打秦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但凡是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在长平之战这个过程中动手。长平之战作为秦国和赵国的“争霸战”,两国互相残杀,楚国最好的选择就是,坐山观虎斗,等待鹬蚌相争,坐

  • 永乐朝财政紧张,夏原吉是如何应对水患灾难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众所周知因为朱棣一直打仗,永乐朝的财政是很紧张的,那么作为明朝知名官员的夏原吉是如何应对水患灾难的?没有钱如何救灾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夏原吉在洪武朝的时候,以户部主事的身份,协助户部尚书将大小事务处理井井有条;在建文朝的时候,他作为钦差巡访福建一带,任内政治清明,百姓为之感到心悦

  •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最贤德的皇后?贞观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劳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

  • 房玄龄作为被李世民智囊团中的一员,他到底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语言当中,‘醋坛子’这个词,往往指代在男女关系当中,嫉妒心较强的人。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醋坛子这个词,其实是有典故的。相

  • 蜀汉在要灭亡之际 身为盟友的东吴为何见死不救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还不知道:成都被围之时,东吴为何见死不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后蜀国就陷入了一个低谷期,皇帝刘禅宠信奸臣,导致在内没有一个人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来治理国家,在外蜀汉也只有一个姜维能够依靠。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姜维没有三头六臂,他只能为蜀国防守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