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曾国藩为什么成不了洪秀全?

曾国藩为什么成不了洪秀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78 更新时间:2024/1/16 22:30:32

论及曾国藩,免不了将他与洪秀全进行一番比较。

1.寒门子弟,同科考不同的结局

两个从未见面的死对头,人生之初并无多大差异。与洪秀全一样,曾国藩家族也是世代务农,直到祖父曾玉屏时,曾家情况才略有改观。曾玉屏恪守祖辈留下的“以耕养读”传统,不仅置有大片田地,并以曾氏宗族首领身份,成为湖南湘乡白杨坪一带的地方精英。曾国藩大洪秀全三岁,五岁开始读书,七岁从父课读,九岁读完四书五经,十五岁攻读周礼、仪礼、史记、文选。两人从小接受的全是儒家传统教育,所读之书大同小异,且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皆直奔同一“主题”——科举高中。

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洪秀全参加科举考试,连考四次,结果连最起码的功名——秀才也未捞到,转而求之西方传来的基督教,从而走上反清、反儒的叛逆之路。曾国藩参加科考,虽然艰难,也有过两次会试不中的记录,但一路走来,过五关、斩六将,考秀才,升举人,于1838年中进士,将三级功名一一纳入囊中。

就在洪秀全第四次府试落第的1843年,已是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参加翰詹官大考,列二等第一名,升翰林院侍讲。1845年升翰林院侍讲学士,1847年擢内阁学士,1849年授礼部侍郎,此后四年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出身“寒门”,没有任何背景与荫庇的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在仕途冗乱的清朝末年极为罕见,连他自己都深感意外,在给诸弟的信中写道:“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清政府六个部门,曾国藩便在五部之中任过侍郎,使得他对清廷各部门的情况极为熟悉,见识、才能大为增加。他日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这段任职经历密不可分。

2.拼科举,也得拼家教

表面看来,曾国藩与洪秀全之间的分水岭在于科举之途。其实,在此之前,两人的发展道路就已显出不同端倪。

曾国藩虽然进京赶考的路费都向他人借来,但其家境要比洪秀全殷实,可以一门心思读书科考,不必为生计担忧。洪秀全则是举全家之力供他一人读书,第一次秀才不中,只好自谋生路,一边开馆授徒,一边准备科考。

曾国藩得益于耕读传家的宗族渊源,最先就学于父亲,书也读得扎实而系统;洪秀全祖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就读于他人,书读得杂,学习方法不如曾国藩得当。两人资质自然都不错,算得上聪颖灵慧,但并非那种所谓的天才、神童之类。只是洪氏家族将洪秀全视为光耀门庭的支柱,洪秀全本人也在期待、吹捧的氛围中飘飘然不知东南西北,从小便萌生了一种“救世主”的味道与派头。

而曾国藩家教极严,祖父曾玉屏、父亲曾麟书虽务农为生,并不是那种纯粹的农民,父亲曾麟书四十三岁还考了个秀才功名,但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吾家以农为业,虽富贵毋失其业”。祖父曾玉屏常以不少警句似的大白话教育曾国藩:“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鼓励与督责兼而有之,还教他做人处事要留有余地:“晓得下河,须晓得上岸。”这些,都成为曾国藩终生受用不尽的座右铭。

因此,与洪秀全相比,曾国藩从小便懂得自我节制、适可而止,他常说自己天性“钝拙”,无超常之处,哪怕位居人臣之极,也保持着相当清醒的头脑,从未居功自傲。父亲曾麟书留给儿子的是“积苦力学”,以孝治家,并以儒家理念要求后辈,他曾自撰一联道:“粗茶淡饭布衣衫,这点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曾国藩从母亲江氏身上则继承了敢与困难周旋的倔强之气。这些,都培养了曾国藩克勤克俭、倔强自立、坚持不懈的优秀品格。

当然,科考成败是决定他们走上不同道路的关键。洪秀全哪怕仅仅考中一个秀才,恐怕也不会转向基督创立上帝教揭竿而起。不过,要是曾国藩终生连个秀才也捞不到的话,肯定不会走上信教反清之路。他的故乡湖南湘乡白杨坪村,比洪秀全的故乡更为偏僻封闭,曾国藩当时到得最远的就是省城长沙,长沙不是通商口岸,连个基督教的影子也见不到。加之曾氏家族有着不信医巫、不敬鬼神的传统。因此,哪怕曾国藩遭受再大的打击,肯定不会陷入装神弄鬼、走火入魔的地步。以曾国藩的家教及环境而言,如果他未能取得科举功名,也只能是像他的祖辈那样,继续奉行“以耕养读”的传统,一辈子默默无闻地终老故乡。

然而,曾国藩最终走出了大山的环抱与封闭的故乡,成为科举制度的受益者,成为封建官僚运转机构重要部位上的一颗“螺丝钉”。

3.拼事业,拼的是自我保持与自我提升

此后的道路与发展,曾国藩与洪秀全两人,更是泾渭分明判然有别,成为一对悬殊极大、反差强烈的比照:

洪秀全掀倒孔子牌位,焚烧儒家典籍,捣毁庙宇偶像;曾国藩以书生举兵,有意淡化满汉之争,打着维护恢复儒家名教的旗帜以复兴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为目的。

洪秀全进军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后,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之中,除了删改典籍,写写宫闱诗,发布诏令,其他什么书籍都懒得看了,从未考虑吸取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曾国藩虽然走出书斋,率兵作战,但本质上仍是一介书生,常常手不释卷,他严格规定自己每天温点史书,每天写作,每天习字,孜孜不倦,正如他自己所言:“每日稍闲,则取班、马、韩、欧诸家文旧日所酷好者,一温习之,用此以养吾心而凝吾神。”“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这种阅读给曾国藩带来一个直接而明显的好处,就是对文字的感受能力相当敏感。

因忙于军务政务,他不得不放弃诗文之类的创作,专写奏章、文告、书信、日记之类的应用文。曾国藩没有留下较为系统的专著,但他的应用文堪称古代此类体裁的典范之作,言之有物,要言不烦,意尽而止,决不多置一词。

洪秀全金田团营不久,就开始腐化堕落,定都天京后更是深居内宫,躺在无数女人的温柔之乡;曾国藩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自己,对自己的私生活相当自律,他不近女色,不奢侈,不铺张,一生勤俭朴素,似乎不懂得什么叫享乐。

洪秀全自天京内讧后,不信他人,任人唯亲,只信洪氏一门,先封两位兄长为王,后封洪氏宗亲大王、小王无数,他们不仅未能帮助洪秀全建功立业,反而鱼肉百姓,蛀空天国根基,特别是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自己本事平平不说,还一个劲地牵制石达开,不断“使绊子”,最终导致石达开离京出走,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而曾国藩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及其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常写信督导他们如何学习怎样做人,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都十分争气,特别是曾国荃率军攻破安庆、天京,为平定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儿子曾纪泽作为晚清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利用国际惯例和个人智慧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取得的外交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曾国藩留下的一部《曾国藩家书》,不知感染、教育、勉励了多少后人……

4.《劝世良言》与儒家思想的抗衡

曾国藩与洪秀全之间一个最大的区别与落脚点,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洪秀全走不通科举之路,目光不由得转向他方,结果他得到的只是一本《劝世良言》,仅凭这样一本《圣经》中国版普通读物,便在中华大地点燃了一场燎原大火,闹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洪秀全向西方寻找真理,找到的不是西方的先进精髓如科学、民主与自由,而是宗教,或者说是西方中世纪的落后与愚昧。

限于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特别是满清的颟顸、保守与封闭,洪秀全不可能找到西方的伏尔泰、卢梭、洛克、达尔文、孟德斯鸠、马克思等人的先进思想,这不仅是洪秀全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曾国藩所代表并与之抗衡的,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经过几千年发展变化的主流思想,儒学免不了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加之本身固有的弊端,儒学也与衰朽的封建末世一样,身心疲惫、满身疮痍地苦苦挣扎不已。而曾国藩所吸取的,却是儒家思想之精华,正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予以积极性的改造,使之重新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由孔子到董仲舒朱熹,再到曾国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涌动着一股内在的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jzhpress)

本文选摘自《千古大变局:近代中国的11个寻路人》曾纪鑫著,九州出版社2015年出版

内容简介: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即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为载体,兼及林则徐魏源、徐继畬、郭嵩焘等人,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从而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多侧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标签:

更多文章

  • 荒淫暴虐的皇帝有很多,但是连亲娘、岳母也不放过的只有他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一个疯子皇帝建立的帝国,在位九年间他荒淫无度,暴虐成性。他就是北齐的开国君主文宣帝高洋,胁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给自己,前期还算励精图治,但是后期却变得荒淫无道,生活奢靡,嗜酒嗜杀成性。他在金銮殿上放了一口锅和一把锯,只要一喝醉酒就开始杀人,如果从早喝到晚,那么就会一直杀人,不仅是自己的

  • 孙之獬的一句话造成了巨大伤亡,他到底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明朝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最有“刚”的朝代,在这个朝代里没有和亲、没有割地,更没有两宋时期的年年纳税上供,大明朝一度繁荣昌盛,万国来朝。然而,在强大的王朝也不可能永世传承,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明朝也走到了历史的终结点。但是,有很多忠君爱国人士,对明朝有着极其强烈的好感,以至于即使明朝灭亡,依然

  •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海选”皇后,力推崇祯上位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海选”皇后,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同时也是魏忠贤的克星,魏忠贤对她恨之入骨,可是却始终没有得手,后来皇帝病重,魏忠贤与客氏勾结找了一个不相干的怀孕宫女入宫,企图让这个孩子继承皇位,而她则说服了明熹宗将皇位传弟。于是乎,著名的

  • 皇帝:此人要是无错就贬官,徘徊不定就杀掉!大臣稳了一手,反成了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了

    古来皇帝最忌功高盖主,大多会干出一些卸磨杀驴的事情,宋朝的赵匡胤、赵构,明朝的朱元璋皆是如此。然而历史长河中,也有李世民这种另类。在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登基上位,不仅没有下手对付功臣,还接连重赏,并设下「凌烟阁」。凌烟阁宛如一个排行榜,让功臣有了盼头名留青史,因此不捨得造反。,李世民重赏群臣,但不

  • 同样都是41岁,邓超和沈腾都当爸爸了,他却在当偶像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都是

    同样都是41岁,邓超和沈腾都当爸爸了,他却在当偶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星对于保养是关心的问题了,在保养上面他们都是各有一套的,各种奇葩的保养方式很多大家都完全没有见过,之前吴昕在节目中就已经展示给大家了,整个保养的过程足足好几个小时。然而保养不光只是女艺人注意的事情了,很多男演员同样是这样

  • 历史世界古代文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

    历史世界古代文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楔形文字,甲骨文,象形文字,腓尼基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中国的甲骨文。1.(1)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于它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

  • 硇洲岛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硇洲岛

    硇洲岛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湛江八景4、硇洲古韵(硇洲岛)在中国的南海边有一个硇洲岛,硇洲岛上有一座百年古灯塔——硇洲灯塔。此灯塔是世界目前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与英国伦敦灯塔齐名),也是世界目前的三大灯塔之一。硇洲岛,是国家级试点镇中唯一的海岛镇,全岛陆地面积56平方公里,海岸线

  •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 英国济贫法的弊端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英国

    英国济贫法的功能和作用英国济贫法的弊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尽管英国《济贫法》本质上是对英国人民的一种剥削,但在历史上这份法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确定国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它的弊端,这份法律本质上是消极

  •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两次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被置于现

  • 龙门石窟慈香窑题记 – 龙门二十品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十

    龙门石窟慈香窑题记龙门二十品之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在龙门石窟留下的二十幅功德题记,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内,另外一品在慈香窑慈香窑是一座小型洞窟,大多数有人不会注意到它,位置在龙门西山宾阳三洞和奉先寺之间,老龙洞的北侧慈香窑位置较高,只有站在最远的位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