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用现代格局看两千多年前的「荆轲刺秦王」,是怎么一回事

用现代格局看两千多年前的「荆轲刺秦王」,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4/1/16 13:35:38

用现代格局看两千多年前的「荆轲刺秦王」,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们常说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影响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因素,此言不虚。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存在这种现象。

所谓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是人性。你会发现,除了时代在变,时移世易,所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

「彼窃钩者盗,窃国者侯」,权力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大的慾望。即便是富有四海的天子也不例外,他想要更多的土地,还想要活的更久,以便可以世世代代能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时候读历史,你会觉得非常有趣,它折射出的往往是现实,这时你便会会心的一笑。

我们回到战国时期,看看当时的这场「恐怖主义」活动。

上图_公元前403年的赵魏韩(三家分晋)

说道战国,我们不得不从「三家分晋」开始,因为自此以后,战国时期有了七个强国,即秦楚燕韩赵魏齐。起初秦国还比较落后,中原各国目之为夷狄。所谓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楚国虽然在七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大,但处蛮夷,历来是被看作蛮人,不被各国承认为「文明国家」,在国际上没有外交地位。

至于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国的大夫,三家瓜分了晋国,因此显得势均力敌,他们自诩为根正苗红的中原之国,因此一个个都非常骄傲。至于燕国,虽然偏僻了一点,但毕竟人家姓姬,出身也好。且长期防御匈奴,因此当地民风剽悍,以至于人们感慨道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还有齐国,濒临渤海,有渔盐之利,因此在七个国家里是最富的。此时的国际环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上图_李悝(kuī)(前455—前395年),魏国安邑人

魏文侯时期,孔子的弟子子夏于魏国西河地区讲学,一时间培养出很多贤才,包括法家的重要人物——

李悝

由于魏国率先变法,因此渐渐强盛起来,对秦国造成压力。尤其是在秦孝公以前,秦国对于魏国是根本无招架之力的。此时远在东方的齐国,不仅是经济强国,还是文化强国,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实鲜有人知道,这其实是指齐国的「稷下学宫」。

据史书记载,当时极盛时期,齐国的「稷下先生」就有七十多位。这些人都是各个学派的大师,因此齐国的实力是绝不可小觑的,看起来最有实力统一天下。

上图_战国七雄

至于韩国吧,一直就不太强,后来便逐渐的衰弱了,没有了称霸的野心,只求自保而已。

燕国有过燕王哙让国的事件,导致国家一度陷入混乱,使得齐国趁机而入,整个燕国有亡国之虞。后来燕昭王广求贤才,尤其是在名将乐毅的率领下,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使得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小地方。之后还是因为乐毅被撤换,田单用「火牛计」大破齐军才扭转了局势,齐国免于亡国,但自此之后变得一蹶不振。

至于赵国呢,有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得赵国军事实力大增,出现过李牧、廉颇等名将,也有蔺相如等名相。

上图_战国商鞅方升,作为量器,它200毫升的容积是商鞅统一度量衡所规定的标準「1升」

上图_记录商鞅变法后耕作景象的石刻

然而,因为一件事,一切都变了。那就是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力大增,使山东六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人们直呼「虎狼之邦」。

秦国强大之后,自然要东出,那么魏国就首当其冲,可是此时的魏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我们也知道了,那就是魏惠王迁都大梁,也就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梁惠王。到了秦惠文王时期,秦国继承了商鞅变法的基本国策,国力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秦国出了一位战神——

白起。在他的率领下,楚国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迁都。至于赵国,长平一战,被秦军坑杀40多万,此后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此时,

能够与秦国抗衡的也就是齐国了,这时候,秦王与齐王分别为「西帝」和「东帝」。此时的国际格局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即以秦国为首的进攻派,所採取的战略是「连横」;而以六国组成联盟的防御派,所採取的战略是「合纵」。这有点类似于近代欧洲各国实行的「大陆均势」政策。

上图_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

秦惠文王以后,经过了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再到秦始皇,经过了五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一超多强」,国际政治格局变成了一极化。而后呢,自然是要统一天下。

于是秦军採取了各个击破、分化瓦解的策略。「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之后又攻赵,围邯郸城,结果也是得赵王迁,赵国灭亡。「引兵欲攻燕」,兵锋直指燕国。这时候燕太子丹非常的害怕,决定招募刺客,通过刺杀的手段来阻止秦国灭燕。

燕太子丹找到了荆轲,嘱咐他去刺杀秦始皇。那时候没有「炸弹」,可是有淬了毒的匕首,这属于近身肉搏,因此荆轲去刺杀秦始皇是没打算回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次「自杀式袭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见荆轲是準备好了捨身的打算。故事读到这里我们觉得很悲壮,觉得荆轲是一位义士。

上图_荆轲刺秦王

这种解读当然无可厚非,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不必拘泥于这种叙事套路,因为我们的视角比古人看的更宽广。

秦国实行「霸权主义」的政策,想要一统天下,先后灭掉韩国和赵国,让作为弱国的燕国非常害怕。如果通过正面的军事斗争,则无异于以卵击石。那么该怎么办呢?只有採取刺杀的形式,即派一个死士通过自杀式袭击来阻止霸权主义。

试问有谁不爱惜生命,愿意自杀式袭击呢?这都是迫不得已。回到荆轲的时代也是如此,荆轲难道不怕死吗?不是的,

是因为秦国的霸权主义威胁到了燕国的安危,燕国才不得已採取的无奈之举。儘管是螳臂当车,但读来令人泣涕!

文:甪里先生

参考资料:《战国策》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已签约快版权维权服务,转载请经授权,侵权必究

标签: 格局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功绩谁更高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一、孔明的作用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把主和派击下,而且还清楚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加强了孙权的决心。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

  • 杨勇是独孤皇后和杨坚的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杨勇是独孤皇后和杨坚的长子,长得非常帅,为人忠厚老实,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三好青年。他在北周的时候,就因为他爷爷的关系,被封为博安侯,直到后来他的父亲杨坚执掌政权,当上了皇帝,他又被立为了太子。所以只要他不出什么大错,他就是大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杨勇最终没能如愿坐上皇位,他在途中又遭遇了

  • 皇贵妃和皇后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古代社会上,男子一般以仕途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古代男子一般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权势。因为古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等级越高的人,才会享受到更多的优待。因此,古代才会比较看重出身和家族背景。而古代女子也有奋斗目标,那就是在后宫之中获得“一席之地”,获得更高的身份。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在皇帝

  • 明朝为何很多皇帝都有着奇怪的爱好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明朝皇帝是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最奇葩的一届,而正德皇帝又是明朝奇葩皇帝的代表。他的一生放飞自我,把一众老朽的大臣们逗得一愣一愣的却又无可奈何,用现代的话说,正德就是一个十足的逗比。1、奇葩过往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明朝第9位皇帝(不含朱允炆),明孝宗朱佑樘唯一的成年儿子,从小备受溺爱,养成了随心所

  • 评书为何常常称寇准为寇老西儿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寇老西》,讲述的是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为官清廉,急民所急、不畏强权、大智若愚,不按常理出牌,“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问地瓜”,深得百姓爱戴的故事。“老西儿”是对山西人的称呼,如阎锡山被叫做“阎老西儿”,武侠小说里白眉大侠称为“白眉老西儿”等等。山西人爱吃醋

  • 王莽改制到底是进步还是复古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西汉后期,随着政权力量的衰弱,基层的社会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政权的驾驭能力,土地兼并剧烈、奴隶和流民问题已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动摇了政权的统治基础。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统治者与平民几乎演化为敌我双方,帝国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汉平帝即位以后,王莽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辅政,权势日益膨胀,最终在初始元年

  • 《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是什么,陶渊明是如何生活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但却胜似仙境的地方,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晋代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一篇纯杜撰的文章出来,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期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很多时候社会风气并不是一直很好,官场更是黑暗,所以很多自诩儒

  • 藩镇格局的时候,为何唐朝没有提前镇压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众所周知,唐朝政权实亡于藩镇割据,中央及地方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权,职位又由其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统治者无力镇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藩镇节度使,各地藩镇却有实力攻打京城,逼迫皇帝出逃,使得唐帝权威扫地。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这种中央集权程度削弱、藩镇

  • 嘉庆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有哪些功过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起嘉庆,很多人认为嘉庆除了处死大贪官和珅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功绩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嘉庆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从1796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到1820年驾崩,嘉庆在位共24年,实际掌权21年。然而,史学界对嘉庆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杀掉和珅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事实

  • 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呢?不只是因为自大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我们知道在我们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世界范围之内,在文明史之中几乎一直是处于最为顶尖的状态的,即便是在我们的朝代更替的时候,我们的整体实力也依然在这个星球上处于最为强悍的状态。但是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处于一个止步不前,甚至有些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