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治帝有多能折腾,顽劣成性

同治帝有多能折腾,顽劣成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4/1/4 16:27:33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慈禧是最后是实际掌权人,那么她的儿子同治帝,有是多么能折腾,顽劣成性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同治帝的祖父是最节俭的道光帝,父亲是最苦命的咸丰帝,母亲是最奢侈的慈禧太后。1861年,载淳就开始上学了,他的老师是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在这一年,咸丰帝病死,年幼的载淳成为皇帝,他的老师就更多了,包括礼部尚书祁寯藻、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以及后来的翁同龢。

应该说同治帝的老师那都是博学多才的大儒,但对同治帝的教育却很失败。原因很简单,同治帝虽然年幼,但毕竟是皇帝,老师们想管不敢管。再加上同治帝正在童年,对老师们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时不是“倦怠”,就是“多戏言”。长此以往,结果导致出现同治帝“典学未成”,到了16岁,依然“读折不成句”。为何会如此,那不得不说他的损友了。

在同治伴读当中,数载澄与他最为情投意合。载澄是恭亲王奕的长子,生性顽劣。自从多了这个损友,同治功课越发不认真了。两个半大小子经常联手捉弄师傅。在载澄的怂恿下,同治学会了逃学,有时在载澄的配合下,竟然偷偷溜出宫去玩。

几个师傅发现后,也不敢管,说得轻的同治根本不会理会,说得重了,反而会被两宫太后责罚,说他们“管束不严”。如此一来,更加助长了同治的逃学之风。太监们为讨好小皇帝,更是投其所好,以声色犬马诱惑同治。搞得同治根本无心读书,将几个师傅的谆谆教导当成了耳旁风。

后来同治溜出宫流连风月烟花场所,正是走顺了腿脚的缘故。巧的是,也就在此时不知慈禧抽住了哪根筋,突然对同治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召来同治,进行一番疾风暴雨似的“面试”。一遇到同治答不上来抓耳挠腮,慈禧就大发雷霆。几次面试过后,同治见了慈禧就心里打怵,脑子一片空白,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子曰诗云,忘得一干二净。

骂完儿子,慈禧又会招来几个师傅责备。挨了训的几个师傅也不敢顶嘴,只好加大了填鸭式教育的力度。教育本来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以同治中下之资必须假以时日才可以,如此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同治更加厌恶读书,教学效果反而还不如从前。

要知道康熙帝在14岁就已经亲政,能够处理朝政了,但同治帝到16岁,还读不懂奏折。直到同治十二年,18岁时同治帝还亲政,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下旨,要求皇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同治帝学习不怎么样,但却很会玩耍,亲政后就做了一件事,就搞得朝野大乱、满城风雨。

这件事就是重修圆明园!我们都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同治帝亲政后,感觉紫禁城非常拘束,正所谓“红墙绿瓦黑阴沟”,于是他想重新修建圆明园。但这个时候的清朝刚刚结束战乱的局面,财政还十分紧张,于是同治帝命令百官捐钱。

修园子的钱还没着落,朝廷中的官员就开始上书反对,同治帝不管这些,执意下诏修建,结果闹出了李光昭诈骗案。与此同时,同治帝还以视察圆明园工程的名义,经常出宫,到那些不三不四的地方,搞得民间有不少流言蜚语。于是,以恭亲王为首的大臣就向皇帝进言,要求皇帝停止修建圆明园,还请皇帝“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动、纳谏章、勤学问、重库款”

之后醇亲王奕譞“泣陈”至“微行”时,同治帝非常生气,追问是从何处听说的。当奕譞说出同治帝微行的时间、地点后,同治帝非常尴尬。他一怒之下,甚至写出了杀王之诏,后来同治帝又下诏,免去恭亲王的一切职务,交宗人府严议。慈禧太后闻讯后,垂泪安慰恭亲王,斥责同治帝,“十年以来,无恭亲王何以至今日!皇帝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回”。

同治帝亲政只有一年的时间,就因修建圆明园、微服私访,搞得朝野鸡犬不宁、满城风雨,折腾程度超过了清朝其他皇帝。如果同治帝在位时间更长,恐怕还会制造更多的麻烦。然而同治帝在罢修圆明园四个月后,就因天花(一说梅毒)病死,时年19岁。

后世评价

史学界有这样评价:“宣宗好俭,穆宗好奢。”

萧一山:文宗、穆宗,巽懦童騃,曷能当此大局?然亦无显著之失德。

贾熟村:同治帝载淳在位期间,经过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等人的倡导,也办了一些所谓“洋务新政”。因此,封建史学家称道这一时期为“同治中兴”。但是,所谓“同治中兴”却与同治帝载淳没有多大关系。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是其生母慈禧和皇叔奕。载淳幼年时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

对此你对同治帝的折腾,顽劣成性有什么其它的看法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泰山无字碑有4个极小的字,无人懂其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其实后来专家仔细观察发现居然有4个极小的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神秘传说,有许多至今依旧是历史上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历史

  • 历史上的黑店那么多 为什么就属宋朝的黑店最为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古装剧中一些出门在外的人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客栈来解决住宿问题,但在历史中却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住破庙也不愿意住客栈,因为那个时候黑点非常之多,可能进了那个门就再也出不来了。由于没有官府的管制,所以私人客寨那可是十分简陋的,没有所谓的上房,一般都是一样的房间,住的也

  • 她是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曾击退过英国舰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上的女性人物大多名不见经传,但也有部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一番天地,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位女性,是清朝时期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让当时不少西方国家都胆寒,后来内外夹击下队伍陷入了窘境,她选择接受招安,还答应了皇帝的赐婚,嫁给了自己的干儿子。这名传奇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原名石香姑,广

  • 古代中原王朝的和亲公主究竟有多少呢,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和亲,也称和戎、和蕃,指的是中原王朝为了维系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和睦或其他需要达成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政治联姻。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亲的主角严格来讲应是皇帝的女儿,再差也要是皇室地位极其尊贵的女子。这种政治联姻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清代,所以,无数的皇

  • 董卓当初只是一个普通人 董卓是怎么成为人人惧怕的诸侯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最早是如何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普通人,董卓是怎么成为东汉末年人人惧怕的诸侯的?三国的开始离不开一个人,董卓,这个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心胸狭窄,多疑残暴的“平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又是怎样一路挖坑将自己坑害的呢?一、

  • 秦始皇的兵马俑成千上万但是谁才是这些兵佣的统帅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从对秦俑状阔形制的震撼中淡褪下来后,我们也可以在秦始皇兵马俑中看到一些秦军的内部编制,然而尽管秦军虽然是很可能最早建立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的军队,但是很多细节也无从得知。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带了一整个军队到地下,那么军队不可能全是小兵,总得有领头的,那么秦始皇的兵马俑到底是谁在统帅呢?秦军的组织和管理已

  • 惊恐!战国燕太子丹竟将歌女的手剁下来送礼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他是礼贤下士的楷模,他对待门客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听说门客喜爱千里马马肝的独特风味,他不惜杀了自己的座驾,为门客制成下酒的小菜;他看见门客用瓦片丢击池中养着的乌龟,他竟然给门客带来了许多金瓦,让门客去丢……这个人就是燕太子丹。最令人惊奇的是,太子丹还将一个歌女的手剁下来送给门客,他到底为何要这

  •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是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

  • 郑和下西洋时带了一支特混舰队是被谁销毁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郑和下西洋时期是我国航海实力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也证明了我们我们曾经在历史上头等海洋强国的地位。但是创造了这段辉煌历史的郑和曾经所率领的那支舰队为啥被销毁了呢?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统率威武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横跨印度洋,遍访亚非三十余国。这一航海壮举,想起来就令人心潮澎湃。可惜自郑和以

  • 6岁当皇后15岁成为小寡妇的汉朝女子上官氏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

    红潮导语:此时的上官皇后不过是一个6岁的女孩,衣服估计还需要让人帮着穿,所以自然什么都不懂。对她而言,一块糖的吸引力都比皇后的名分大。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可以成为某些人攫取权力的工具。汉武帝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皇帝之一,但为了把事情说清楚,我们还是先简单捋一捋这篇文章涉及的人物关系。首先是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