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没有经验的新人陆逊是如何当上大都督的,他是如何劝说吕蒙的?

没有经验的新人陆逊是如何当上大都督的,他是如何劝说吕蒙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1/18 7:07:00

一般来说,新人是很难受到重用的,但在东吴,作为一个新人的陆逊竟然能够担任大都督这一最高军事指挥官的职位,而且是在正当年的吕蒙手下接受禅让,这确实有点难以置信。

陆逊虽然熟读兵书,雄才大略,但在他人眼中,仍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的书生。如果按照组织内正常的晋升程序,他不一定能够升任至掌管军政大权的都督位。退一步说,就算他能够升任成功,那也要经年累月,慢慢熬年头才有可能。但陆逊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径,成功地让自己一步到位,直接从一介白身书生变成了威震一方的都督……

陆逊为什么能说服吕蒙退位让贤

东吴的都督一职,是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能够担任这一职位者必然是德高望重,威名远扬的出类拔萃之士。而且,都督一职的传承也有一个惯例,一般是由前任推荐继任者。最早担任都督的是周瑜。周瑜病危之际,推荐了鲁肃。鲁肃后来又推荐了吕蒙。

而陆逊为自己谋求都督一职的时候,吕蒙正当年,根本还没到要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即便是吕蒙要考虑继任人选,陆逊此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书生,既没有名声,也没有经历,更没有功绩,吕蒙根本不可能推荐他。

所以,陆逊如果想得到都督这个职位,真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陆逊懂得运用权威的力量,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吕蒙主动退位,并向孙权大力举荐自己继任都督一职。

陆逊根本没有内部的权威人物可以借力。事实上,东吴内部的权威人物如张昭顾雍等人即便是在陆逊继任都督,成功地麻痹了关羽,将其击败并夺回东吴朝思暮想的荆州之后,仍然?他的能力表示怀疑。后来,刘备率领大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一路上势如破竹,东吴兵败如山倒。孙权十分惶恐无奈,屡次想要与刘备讲和,但刘备总是置之不理,非要将孙权置于死地。孙权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迎战。这个时候,阚泽推荐陆逊来应对危局。但张昭等人还是以陆逊“少不更事,才疏德薄”为理由劝孙权不要任用他。

可见,建立功绩之前的白身陆逊,根本不能指望内部的权威人事能够主动推荐他担任都督的重要职位。但权威是无处不在的,内部的权威人物无法借力,还可以从组织外部的权威人物身上想办法。

陆逊果然找到了一个足?依赖的外部权威。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威震华夏的关羽,也是东吴最为恐惧的强人之一。关羽水淹七军,将曹军大将于禁击溃,又挟雷霆之威,向曹仁驻守的樊城发起进攻,令曹操闻风丧胆,竟然起了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念头。可见关羽的权威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连枭雄曹操都畏之如虎。吕蒙、孙权当然也不例外。

但陆逊所要利用、所能利用的也正是这一点。

当然,关羽是敌对方的主帅,不可能主动站出来为陆逊说话。但是,利用外部的权威,并不一定需要外部权威直接发话。你完全可以像陆逊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地对其加以利用。

当时,吕蒙得知关羽离开荆州,向樊城发起进攻,就想趁荆州防守空虚之际,发起袭击,以夺回荆州重地。当他向孙权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孙权立即表示同意,并催促他赶快付诸行动。

但是,等到吕蒙回到和荆州隔江相望的陆口,准备筹划袭取荆州之际,却突然听说关羽出击樊城之前,就做了精密的部署,在沿江每隔二三十里就设立了烽火台,一旦荆州有警,关羽立刻就能回师援救。吕蒙向来对关羽非常惧怕,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迟迟不敢发动攻击。另一方面,他又唯恐孙权追究催逼,只好装病不出。

吕蒙装病,被陆逊看穿。陆逊知道,自己上位机会来了。他直接找到孙权揭发说,吕蒙根本没与病,只是因为害怕关羽的威猛无敌,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装病。

孙权为了解真实情况,就派陆逊赶赴陆口,探听吕蒙的情况。

陆逊对吕蒙的绝妙说服就此拉开帷幕。

吕蒙听说陆逊奉孙权之命前来,只好继续装病。陆逊却直接提出,自己有能够治好吕蒙之病的良方。吕蒙知道自己根本就没病,哪里相信陆逊会有什么治病的良方?

陆逊说:“我知道您的病是心病,病根就在于关羽在沿江设立了烽火台,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从樊城撤回保卫荆州。这样,你就无法顺利完成吴侯交给你的重?了。”

吕蒙一听自己的心事被陆逊识破,只好承认,并向陆逊请教对策。

陆逊提出:“关羽一向骄傲自大。他之所以设置烽火台,并在荆州留下了相当的兵力防守,就是因为担心将军您会趁机抄他的后路。但是,如果您借这个机会,以生了重病的名义,辞去都督的职位,将陆口的防守重任交给他人。再让这个人故意对关羽奴颜婢膝,大加赞颂,关羽必然会掉以轻心,将荆州之兵调往前线,增援樊城。这样,荆州守备空虚,都督您就可以偷偷派一支部队,假扮平民,偷袭荆州。荆州就能唾手而得了。”

吕蒙觉得陆逊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表示为了夺回荆州,自己可以主动辞职让贤,并继续询问由谁来担任继任者。

陆逊早就盘算好了,这个继任者当然是非他莫属了。

前面说过,就都督的继任者的常规标准而言,陆逊根本没有任何可能。但在目前的特殊情况下,陆逊的极端劣势,反而变成了最好的优势。他越是少不更事,越是默默无闻,就越是能够麻痹关羽的头脑,就越是能够蒙蔽关羽的判断,从而也就越适合接替吕蒙的都督职位。

这一点能够成立,是基于这样一个大前提:关羽确实勇猛无敌,除了使用骄兵之计,没有其他任何替代办法可以击败他,并夺回荆州。而要使用骄兵之计,就必须找一个让关羽十分轻视的人来接替吕蒙。

都督的职位谁不稀罕呢?吕蒙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主动退位让贤呢?

但陆逊掌握了他的命脉或软肋。关羽作为一个外部的权威,对吕蒙具有极强的恐吓效应。吕蒙根本不敢面对面和关羽硬抗。孙权也早已下了严令,要吕蒙取回荆州。不听孙权的话,吕蒙就可能被杀头,难逃一死;听孙权的话,和关羽火拼,也不是他的对手,必然成为他的刀下之鬼。在这极端的矛盾中,吕蒙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协调,他只能通过装病来暂时逃避,获得片刻的心理安宁。

陆逊懂得运用组织外部权威的影响力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他提出的办法,正好可以卸去吕蒙的心头重担,也有可能解决悬而未决的荆州问题。吕蒙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所以,吕蒙就这样被陆逊说服。他当即回去面见孙权,主动提出辞职。孙权虽然惊讶,但吕蒙如出一辙地运用陆逊的办法,同样轻松地说服了孙权。

孙权按照惯例,询问继任人选。吕蒙当然是推荐了陆逊。由此,陆逊就一步登天,从一个默默无声的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镇守陆口的都督。

权威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内部的权威,还是外部的权威。在《张昭为什么能说服孙权总是采信他的“馊主意”》一文里,我们说过,人们对于权威往往是盲从的。这是建立在人们的立场和权威的立场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的。但是,一旦权威站到了你的对?面,成为你的敌人的时候,那么,人们对权威的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而且,这种恐惧感的大小和权威的崇高程度也是成正比的。

当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孙权为什么会惊慌失措,张昭等文人为什么会闻风丧胆,第一反应就选择投降?原因很简单。在孙权和张昭等人的心目中,曹操就是一个权威人物。曹操连续击败了袁术吕布袁绍刘表等众多割据势力,所向披靡,基本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且,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实力最强的袁绍,更是让曹操的威望如日中天。

当张昭等以对权威的顶礼膜拜来看待曹操时,除了心甘情愿地投降,服从曹操的一切指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同样,关羽此刻也是这样极具威慑力的外部权威。陆逊对吕蒙和孙权的说服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反制性地利用了人们对权威力量的崇拜和恐惧。

关羽的存在,给东吴整个组织造成了一种危机感,陆逊则为克服这种危机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如果按照他的计划,就可以有效解决站在对立面上的权威威慑。这当然是吕蒙和孙权所乐于见到的。

借用外部权威和借用内部权威的不同之处在于,你不可能获得他的主动帮助,当然,同时,你也无须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借用。也就是说,外部权威反而?加容易利用,无论他的影响力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你只须根据自已想要达到的说服目的,将其影响力纳入你相应的说服框架内,让其影响力成为你手中的重要砝码,也就能有效增强你的说服力了。

陆逊的办法就是这样一个间接借用外部权威的精妙案例。而如果通过事先的一些沟通和安排,外部权威(主要是第三方的权威)也可能直接为你说话,成为你说服力的有机构成,帮助你去说服他人。

刘备曾经帮助曹操打败了袁术。后来两人反目成仇,曹操立即对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势单力孤,无法阻挡,就想向袁绍求救。那么,刘备怎么才能说服袁绍出兵帮自?抵抗曹操呢?要知道,刘备刚刚参与了击败袁术的军事行动,而袁术是袁绍的亲兄弟,根据常理,袁绍根本不可能帮助从前的敌人——刘备。

这时,陈登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他要刘备去寻找一个人来提供助力,这个人就是郑玄。郑玄在汉桓帝时曾经担任尚书的职位,和袁绍家三世通好。对袁绍来说,郑玄就是一个第三方的权威人物。刘备亲自上门,获得了郑玄的认可,郑玄同意给袁绍写一封信,让袁绍出兵救援刘备。

袁绍本来是把刘备看做敌人的,但郑玄的书信一到,影响力立即发挥效力,袁绍当即改变主意,同意帮助刘备抵挡曹操。

如果刘备不是借助外部权威的力量,恐怕很难说服袁绍,也就没法度过难关。

标签:

更多文章

  • 细数明朝强大的单手刀,难道是受到了蒙古弯刀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明朝时期,火器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冷兵器仍然是主流,在一手操纵火器的情况下,能够单手进行攻击并且能完成各种需求的刀具就非常重要了,于是明朝时期各种单手刀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属于冷热兵器混杂时期,火器得到大发展,而冷兵器开始式微。但不管是使用冷兵器手还是火器手,都需要一种冷兵器作为副武器,以

  • 揭秘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顺治其实没有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顺治帝为董鄂妃的死而剃度出家的故事,是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版本,人们感叹于这种爱情故事的美好,却不愿意去求证一下这是不是真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也许不知会令像我一样的“红”谜洒过多少同情泪。“红”学中索隐派,就认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正是隐射了清朝顺治帝与其爱

  • 李莲英竟然是假的太监?怪不得慈禧这么宠爱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有关李莲英,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未解之谜的,有传闻说他根本没有净身,是个假太监,另外他墓中只有头部没有躯干的尸身也让人十分疑惑。慈禧最宠爱的李莲英竟是假太监?令人哗然!那么李莲英是不是假太监呢?历史中记载,慈禧身边有两个十分喜爱的小太监,李莲英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伺候慈禧时间最长的,但近日,考古学家挖开

  • 面对五路来势汹汹的兵马,诸葛亮是如何兵不血刃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诸葛亮是一个在内政和军事方面都十分出色的人才,曾经多次救刘备与水火之中,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兵不血刃解决五路军队来袭的故事。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这五路兵是:一、辽西(今辽宁义县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二、南蛮王孟获起兵10万,攻打益州(今云

  • 交友应当交鲍叔牙,这是管仲告诉我们的道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朋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应该交往什么样的朋友呢?看春秋战国名相管仲是如何做的。管仲,中国古代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历史评价为“华夏第一相”,“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圣人之师”等等极高的荣誉。我们知道,这是齐桓公给管仲提供了一个好平台,但齐桓公为什么要重用管仲呢?曾经

  • 左宗棠的做人智慧,竟然是与棋圣对弈时候领悟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左宗棠是著名的晚清中兴四名臣,他收复了新疆,有着卓越的战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他的一则小故事。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个中高手,其属僚皆非其对手。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见有一茅舍,横梁上挂著匾额“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内与茅舍主人连弈三盘。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将此

  • 司马懿最大的危机,却被一场大雨意外化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司马懿对于曹魏是一员重要的将领,但是也是曹家挥之不去的梦魇,在他一生的征战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就是被大火困住,不过却在天降大雨的帮助下顺利逃脱。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除了谋略、武器、士气、得道、失道这些关键因素,气候有时也会出来搅局。现代战争都会受此影响,更不用说在科学比较落后的古代,

  • 碰过的人无不意外缠身,乾隆墓出土的这把剑为什么如此邪门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封建社会盗墓活动十分猖獗,因为很多古墓中都有着很多的财宝,但是墓穴中出土的财宝往往被人视为不洁之物,也会招致灾祸,其中还发展出了很多恐怖的传说。孙殿英可谓是盗墓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乾隆,慈禧两位大人物的陵墓均是被他盗过。据说孙殿英当时将清末帝傅仪气了个半死,发誓称不把孙殿英抓住手刃誓不罢休。盗墓盗出

  • 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兵团没有主将,竟然是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古代行军打仗,主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主将败退导致战争的失败,那么在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兵团中,为什么没有主将的身影呢?秦始皇兵马俑很多人都听说过,虽然秦始皇陵一直是大家兴趣最大的地方,但是在兵马俑中,竟然全部都是兵马俑士兵,几乎没有一个主帅。这是为什么呢?兵马俑以陶俑和陶马为主,制作细

  • 明朝第一美女李凤姐与正德皇帝的故事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皇帝与民间美女的美丽邂逅总是能够诞生美妙的爱情故事题材,那么正德皇帝朱厚照和李凤姐的故事也是真的吗?当然是假的,但是我们也不妨来了解一下。李凤姐是一个文学人物。据清吴炽昌笔记小说《客窗闲话》所载明武宗遗事,“帝在宣化,有女子李凤姐者,年十四五,有殊姿。其父设酒肆,以凤姐当垆。是时父适在外,帝微行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