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书圣王羲之的婚姻如此美满,为什么他的儿媳妇,却瞧不起自己的丈夫

书圣王羲之的婚姻如此美满,为什么他的儿媳妇,却瞧不起自己的丈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20 更新时间:2024/1/16 20:47:54

书圣王羲之可谓是众所周知,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可是跟他书法齐名的还有他的婚姻,质量堪比天作之合,那么为何他的儿媳妇,却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呢?

婚姻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婚姻才会有孩子,继而人类才能够繁衍到如今。不过最早的时候,人们是没有婚姻这个观念的,到了王朝形成的时候,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才出现了婚姻的概念。古代的婚姻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古代的时候,实施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时至今日,婚姻已经改为了一夫一妻制。这样的婚姻观念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幸福美满。在古代的时候,一般的家庭是没有能力纳妾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富裕家庭才能够纳妾。

古代的时候虽然是可以娶很多老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不仅仅富裕家庭只娶一个老婆,就连很多皇帝都是一个老婆。最为人熟悉的就是隋文帝杨坚,他的一生只有一个皇后,没有其他妃子。这样的皇帝在古代可是非常少见的。

现如今的人们都知道王羲之的大名,这位古代的书法家时至今日依然是人们学习的对象。后人们都知道王羲之的书法非常厉害,鲜为人知的是王羲之的婚姻更是非常幸福,可以说是古代婚姻中的最高标准。

王羲之的老婆就是郗璿(chīxuán),与张良一样,她的字也叫子房。王羲之与郗璿兴趣爱好相投,恩爱到老,且分别都受到对方家长的喜爱和尊敬。换成今天的话来说,王羲之与老婆郗璿没有婆媳之间的矛盾,这可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现如今的很多家庭都存在婆媳矛盾,不过王羲之与郗璿之间生活和睦,没有其他矛盾。两晋时期,门阀士族是非常厉害的存在,这些大的家族都是非常显贵的,王羲之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同时造就了之后的王羲之。

王羲之最为人熟悉的作品就是《兰亭集序》,这幅字已经成为了古今中外所有书法家模仿的对象。王羲之的作品经受住时光的考验,惊艳了古今中外多少书法爱好者。王羲之出生的家庭属于门阀士族,这样的家庭中,王羲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出身门阀士族,王羲之自然是更重视自己的形象和风神。当时的王羲之不仅仅是才华有名气,英俊的外表同样惹人注目。当时的郗璿与王羲之一样,两人都是书法大家,郗璿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气了。

郗璇自然也是出自豪门世家,其父亲郗鉴是当朝太尉,手握重权。这样一来,王羲之与郗璿绝对是门当户对的,不仅如此,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两人的兴趣竟然也是一样的。郗璿擅长草书,且容貌也是万人称赞,后世称她为“女中笔仙”。

王羲之和郗璇两人结婚后,日子过得是相当美,两人志趣相投,而且门当户对,这样的婚姻在古代都是很少见的。两人的感情十年如一日,别提是有多恩爱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羲之在婚后一直是没有纳妾的,这一点在古代很少见。

王羲之和郗璇生下的七子一女也均是非常有个性有才华的孩子,当然啦,爹妈长得都好,几个孩子的相貌也是没说的。其中最著名的应当就是小儿子王献之了。王献之丰神俊朗、容颜如玉,且才华过人,其书法完完全全继承了王羲之和郗璇的风采,不但闻名当世,更赢得了皇室新安公主的倾心,下嫁王家,王献之一下子成了当朝的驸马,最后官至中书令,且为后世公认的“书中四贤”之一。

也许是因为王羲之和郗璇两个人都注重养生的原因吧,两个人的寿命都非常长久,尤其是郗璇,竟然活了将近九十岁。现如今看来,王羲之与郗璇这样的夫妻,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那么为何他的儿媳妇,却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呢?

她就是谢道韫,她的丈夫也就是王凝之了。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

羲之七子中有贪恋仕途的,也有向往自由的,但他们在书法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得到王羲之的真传。虽各有专攻,各分等次,但都可名冠当时,有的甚至流芳百世。

黄长睿曾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献之)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当然,七子之中属王献之书法造诣最高,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享有“小圣”的美誉,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又并称“书中四贤”。在那把门当户对作为婚姻第一选择标准的年代,能与琅琊王氏匹配的豪门望族并不多。当然,在王羲之七子当中,能算得上是家族绝配的应当是王氏家族与谢氏家族的联姻,就是众所周知的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与谢家才女谢道韫的结合。即使是前期的“王谢崔卢”四大家族,还是后来的“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中都少不了“王谢”两大家族的身影。可见,王谢两大家族的联姻,放在今天就是强强联合。虽然,两大家族的联姻算是绝配,也满足了门当户对的要求。但王凝之与谢道韫夫妻之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和谐。当然,谢道韫既不是妒妇,也不是毒妇,王凝之也不是骂妻打妾的主子,怪就怪在谢道韫太“强”。她的强就强在她太有才气,又有胆识,才气堪比李清照,胆识堪比花木兰。俨然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王凝之在她面前就是一个小男人。论才气比不上“咏絮才女”自己的妻子谢道韫,论胆识,又不及妻子的魄力。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当时已“技压群雄”,才华出众的谢氏子弟无出右者。其中谢道韫的弟弟谢玄(北府兵的组建者,与叔父谢安领导淝水之战)更是极其崇拜姐姐。

谢道韫的才女形象在一次为小叔子王献之解围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王献之与朋友讨论诗文,难以应对,被路过的谢道韫看见,于是谢道韫为其解围。谢道韫引经据典,从容不迫的接着他们的话题,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便让对方败下阵来。那时候东晋末年发生了一次民起反抗的事故,因为人们不满朝廷的统治,所以爆发了孙恩之乱。那时候,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身职内史,但是在这场暴乱中势力不足而被杀害。谢道韫听闻敌兵到来,拿着刀出门砍杀敌人然后被抓。孙恩看到谢道韫只是一名女子却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节,于是赦免了谢道韫一家。王凝之死后,谢道韫一直住在会稽守寡。谢道韫死后,其诗作也被后人所知,因受丈夫的书法影响,谢道韫的书法也被世人称赞。

由此看来是谢道韫这位才女,远超王凝之的才华!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铁木真一生征战,少有败绩 却有着三大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孛儿只斤·铁木真是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最后慢慢发展最终统一蒙古。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少有败绩。1162年铁木真出生于孛儿只斤氏族,在他出生的那一天,恰逢他的父亲外出征讨作战

  • 功在千秋的几位皇帝,却被后世称为昏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社会,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被后世称为明君,有的却被千古传唱他的昏庸,可是这其中有几位皇帝功在千秋,却被后世称为昏君。隋炀帝这个皇帝绝对是历史上少有的,在大多数人眼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昏庸的皇帝。难道他真的就昏庸吗?不,他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平定了自恃有长江天险、笃信不灭国的

  • 唐朝相比较秦朝,是谁强谁弱?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那么要属于秦朝了,秦始皇是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可以说他的军事力量绝对不弱,那么相比较之下唐朝有如何呢?唐朝当时的强大是综合各个方面才体现出来的,如果要真的论起军队战斗力,估计它个以前的秦汉相比还是差上那么一截的。因为当时统治者在军队体系方面

  • 锦衣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明朝灭亡后,锦衣卫真的还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我们在明朝电视剧得时候会发现里面有一种人非常的厉害,几乎所有的人都怕他们,他们就是锦衣卫。由于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所以他们的权力非常大,致使让人闻风丧胆。公元1382年5月29日(明洪武十五年四月十六日),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它原是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

  • 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去哪了?为什么没有救国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谈到满门忠臣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杨家将,在近代许多的影视剧更是把杨家将的形象,大大的优化展现了一个满门忠烈的家族,那么为何北宋灭亡时候,杨家将没有出来救国呢?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军再次南下北宋都城汴京,这次仅仅以六万人马就攻破了号称百万人口数十万兵马的汴京城,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 史上被黑的最惨的千古明君,解决了上亿人的吃饭问题 亡国前还开疆拓土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皇帝,说起昏君许多人都会想到隋炀帝杨广,可是历史上的杨广绝对算不上庸才,他解决了上亿人的吃饭问题亡国前还开疆拓土,这是怎么回事呢?杨广历史上应该叫隋明帝,隋炀帝这个封号是李渊帮他封的。炀是什么意思?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我想没有哪个皇帝会用这个名号。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

  • 被誉为“兵仙”的韩信 其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在中国历史当中,战争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了,而战争的存在也催生出一批杰出的将领,他们用兵如神,以少胜多,他们让中国的历史更加精彩,比如说“兵仙”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强呢?“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汉高祖刘邦对韩信的评价,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韩信领兵打仗的能力的确强大,在

  • 回纥人和安禄山同为胡人 为什么在安史之乱时帮助唐朝攻打安禄山?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回纥人在“安史之乱”时并没有帮助安禄山攻打唐朝,按理说回纥人和安禄山同为胡人,两者之间应该更为亲近才是,为何回纥人不帮助安禄山,反而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呢?此事还得从唐玄宗说起,李隆基在位晚期倦怠政事,任用奸佞,致使国家统治危机四伏。755年11月,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举兵造反,率15万精兵南下,迅

  • 皇太极冒险挥师入关 围困北京城 皇太极为什么孤注一掷绕道攻明,己巳之变对后金意义何在?己巳之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公元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率后金军队绕过山海关,借道蒙古,从喜峰口突入塞内,攻入龙井关、大安口,这是后金第一次攻入关内。虽然皇太极将京师围攻了一个多月,就在袁崇焕等人的阻击下,撤围退兵,但己巳之变给明朝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1644年,清军入关,占据北京后,清朝权贵内部就是否要迁都北京,还是

  • 明朝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为什么终明一朝都没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北元残余势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公元1368年,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图再次入主中原,不断发动对大明的反攻。但无论时朱元璋时期的七伐蒙元,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此后,大明和蒙元进入了相当长时期的对峙和拉锯阶段。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