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时期越南作为附属国为什么没有被并入大明版图?

明朝时期越南作为附属国为什么没有被并入大明版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94 更新时间:2024/1/10 16:01:34

古代中国是周边地区中最为强大的帝国,一众周边国家要么被打的俯首称臣,要么被并入我国版图,历史上越南就曾经多次归顺大明,但是最后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呢?

边疆问题向来比较复杂,邻里之间还经常因小事而起摩擦,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也难免有些磕磕绊绊。比如我们南方的邻居越南,在历史上,越南与中国的恩怨纠葛不断。越南曾多次被纳入中国的版图,又每次都发现中越南太有性格,日子过不到一起。越南文化上向慕中华不假,真要拉到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两个人都不舒服。

朱元璋懂这个道理。他对于安南(越南古称安南,1803年改称越南)没多少兴趣,把安南列入十五个不准征讨的国家名单内。朱元璋说:“(安南)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越南这个地方离中国本土又远,交通不便,得到这块地方供给不了朝廷赋税,朝廷还得倒贴钱去维持,得到这里的人民也使唤不动,又不能让他们横跨几千里去服役。朱元璋怎么算怎么觉得征讨安南这买卖不划算,就明令自己的子孙千万不要做糊涂事,去打安南领土的主意。

安南的形势在明朝初年风云突变。在靖难之役的同时,越南陈氏朝的国王被迫禅让王位给了黎姓权臣。黎氏父子先后称帝,大肆屠杀陈氏王族后裔。他们还往北方骚扰明朝边境,往南攻打小国占城。新登基的永乐皇帝不时收到明朝边境的战报,还有小国占城的哭诉。当然,父亲朱元璋算的经济账,儿子朱棣心里也明白,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去兴师讨伐安南。

这万不得已的事情偏偏就来了。1405年,安南陈氏的后裔到了明朝首都南京,向永乐皇帝哭诉自己家族被黎氏谋朝篡位、大肆屠杀的惨况。永乐皇帝虽然自己也是谋朝篡位来的,一旦坐在了皇帝的位置,心里也忌讳臣子篡位的事情。他痛骂黎氏父子的行为“天地鬼神所不容也”,还痛骂安南的老百姓被奸臣欺蔽,整个国家都是罪人,如何能容得下?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百里。安南人顿时吓怕了,赶紧上表谢罪,表示要迎接陈氏后裔回国登基,还回王位。

永乐皇帝一听,这还差不多,就派了五千精兵护送着陈氏后人回安南登基。哪想到黎氏皇帝在半岛上伏兵十万,把陈氏的后裔连同明朝的五千精兵全部给消灭了。这消息传回到南京永乐皇帝耳朵里,永乐暴怒!朝野上下听说了,人神共愤!堂堂天朝王者之师,竟然被安南人算计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朝野上下也不管朱元璋不准讨伐安南的警告了,大家一致赞同出兵讨伐安南,兴师问罪去,要把大明王朝的面子给挣回来。永乐皇帝戎马一生,手下的精兵强将刚受过靖难之役的洗礼。1406年,一支号称八十万的大军投鞭断流,很快就攻克了安南都城。

安南百姓一看明朝的军队这么强悍,反正黎氏父子逃离都城,原来的陈氏王族被赶尽杀绝,找不出来个像样的本地人当皇帝,索性就投降了明朝,希望提出明朝在安南设置郡县治理安南,安南纳入明朝版图。永乐皇帝当然欣然接受,大明朝兴师远征,所图也不仅仅是为安南陈氏国王报仇吧!1407年,明朝消灭安南胡朝之后,得到了府州15个,人民320万,将占领的越南土地称为“交趾布政司”,安南成为明朝的地方行政单位。

只可惜安南这个国家虽然文化礼仪上仰慕中华,以中国为师,但要论政治立场上却不甘沦为中国的郡县。从1407年攻占安南开始,一直到1426年的二十多年间,安南一地不断涌现地方反对势力,让明朝的军队疲于应付。永乐多次派兵反复征讨,才能够维持明朝名义上的统治。

永乐皇帝死后,刚刚继位的明宣宗索性于1427年下令从安南撤军,废除交趾布政司。据估算,明朝占领越南之后,每年的军费最少也在300万两以上,而明朝从越南征收的赋税,最多的一年也只有区区的7万两银子。如此,明朝占领安南的这二十多年,每年都要花近300万两银子供给军政开支。长此以往,对明朝财政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更何况,来自于北边蒙古人的威胁始终存在。明王朝要同时维持南北两线的长期战争状态,有些难以为继。

再说越南人也对大明王朝没什么好感。在越南人自己写的历史书《大越史记全书》中就用“北寇凶残,南民困屈”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被明朝占据的历史。在越南人的眼中,15世纪来自明朝的军队与20世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军队何其相似。古代中国一不小心在邻邦那里留下了不光彩的形象。

还好继承永乐帝位的明宣宗在历史上是个守成的皇帝,没有雄才大略。杨士奇等大臣一劝,他也就顺水推舟,让驻守在安南的8万明军撤离,裁撤交趾布政司。明朝虽然结束了对安南短暂的统治,但安南依然是中国的藩属国,向天朝纳贡称臣。事实上,明朝不再占领越南的土地,转而承认越南藩属国地位,对于明朝自身也是一种解脱。越南重新回到朝贡贸易的秩序体系中来,依然主动学习中国的文化,维持与中国的良好的关系。一百多年后,明朝本来还有机会将越南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中,但中国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冷静对待。

年前后,安南政权再次发生内乱。越南人再次请求明朝出兵来平定内乱,嘉靖皇帝的大军屯扎在镇南关,准备攻入越南境内。1539年,叛乱的莫氏政权君臣主动派人到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户籍册献给大明皇帝,愿意将安南政权纳入明朝版图。明朝将安南从属国,降为属地,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安南国三年一纳供,名义上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实际上仍然由越南国王直接统治。这是另一种的中国政治智慧,退一步赢得更多的余地。

大明有很多藩属国,虽然没有直接统治,但是他们都会定期朝贡。当然,这种朝贡制度对于这些藩属国来说都是一件占便宜的好事。日本曾经就朝贡贸易就能赚钱十万,相当于日本一年的收入。这也难怪后来日本倭寇肆意中国东南沿海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最想把和珅拉下马的人,他与和珅有什么仇?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贪官对于国家的损害是很大的,这种损害并不能立竿见影,而是一种长期缓慢深入骨髓的损害,一旦发现就已经无可救药了。和珅是清朝最为著名的贪官,他富可敌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只想把和珅搞垮的官员都有谁?和珅是个能上吉尼斯大全的贪官,他的管家刘全也是乾隆朝的名人。这小子仗着主子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狂得忘乎所

  • 光绪帝的突然死亡,到底应该归咎于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光绪无疑是一个悲催的皇帝,有理想抱负,却被慈禧处处限制,最后竟然还被人毒死,那么毒死光绪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历史是真实的,但在很多事情面前,真实往往被覆盖,众人看到的多是事实的表面。如何才能还原历史,让真实的历史公诸于众,这需要还原真相,寻根究底,探索出其中的隐秘。众所周知,在清朝末期,1908年

  • 揭秘慈禧尸体不腐烂之谜,生前日常保养极度精致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慈禧的生活之奢华,寻常百姓是难以想象的,她能死后保持尸体长久不腐烂,本身就说明了她一定是有很名贵的保养手段。据说孙殿英的部下撬开慈禧的棺椁时,看到当年的老佛爷面色如生,不禁让人赞叹老佛爷的容颜保养的如此之好,想必在生活极度奢华的宫廷中,她的饮食起居会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且暴躁脾气的慈禧其实也会调节

  • 元朝作为统一帝国,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98年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我国历朝都将北方边境外族入侵视为心腹大患,等到宋朝末年,还是让蒙古人灭了国,蒙古人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大元帝国,但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为何元朝只存在了98年?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

  • 三国五大未解之谜,第一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历史上的谜团有很多,三国乱世的谜团则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那么在三国的历史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之一,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物记载。单凭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不能全信。其中有些谜团还未解开。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究一下三国五大不解之谜,看看都有哪些谜题一直在困扰着

  • 李世民夫人长孙皇后是著名贤后,助李世民成就大业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皇后是国家母仪天下的象征,是天下女性的表率,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贤后,她们是帝王完美的伴侣,辅佐皇帝成就一代霸业,李世民的正室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位。文德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李世民做皇帝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素有贤德之名。他不但帮助李世民成就了霸业,在帮助他治理国家上也很重要,李世民的很多重要政

  • 从咸丰推广节俭之风,看大清的腐败程度到底有多深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老是说清朝腐败已经到了根里,清王朝末期已经无药可救,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件小事,来看看清政府从上到下的腐朽已经到了何等夸张的程度。自从道光皇帝做出节俭的榜样后,其子孙们个个效仿,但结果却未必见佳。如《南亭笔记》卷一中即说,咸丰亲政时,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打报告,

  • 慈禧的身世如何,她真的是贫苦农家女出身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有关慈禧的出身,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切的记载,这难道是因为慈禧的出身低微,因此史书的记载避重就轻?这一点或许我们很难知道真实原因了。1851年,咸丰皇帝诏选秀女,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被选入宫中,封为兰贵人。1854年被封为懿嫔,两年后,她为咸丰生下皇长子载淳,被晋封为懿妃。1857年,她的地位再

  • 出生之后连哭七天七夜?细数武则天的不寻常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对于武则天这样的传奇人物来说,民间的野史小说怎么能放过这样一个完美的题材,因此有关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其中就有她出生七日啼哭不停的说法。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几千年来的功过褒贬始终不一,她本身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武则天死后留有一座无字碑,任由后世来评

  • 武则天十分欣赏上官婉儿,却为什么要将她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当武则天面对着初见的上官婉儿的时候,她一定想不到,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姑娘,日后竟会起草篡位的诏书,而上官婉儿的悲惨结局,也从入宫被召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生于长安,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