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成祖朱棣身为九五之尊,为什么还要设置东厂?

明成祖朱棣身为九五之尊,为什么还要设置东厂?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42 更新时间:2023/12/24 7:38:06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无权干涉其运作,权力之大也是少有匹敌。明成祖朱棣身为九五之尊,为何还要设置这样的一个机构?

巩固其统治地位

成祖朱棣夺位不正,他并非正统继位,而是通过发动战争夺取的政权,名不正言不顺。为何靖难时,朱棣攻打济南城,见到太祖的灵位则不敢开炮,因为他心虚。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心理让朱棣左右为难。

朱棣打入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人挡在他的马前,阻拦朱棣即皇帝位。那人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朱棣马上醒悟过来,首先去祭拜先帝,接着才能登上皇位。这位拦住朱棣的人叫杨荣,后来成为最早的内阁七人之一。

“靖难”并非靖难,这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朱棣进入南京城,马上杀掉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之流。朱棣曾令方孝孺帮其写诏书,方孝孺不同意,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吼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这一切都说明,朱棣上台初期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他一方面需要笼络人心,比如解缙等人,另一方面需要干掉反对他的人。

朱棣不同于他父亲朱元璋,他有两个嘴脸,对敌人极其残酷,对顺从者则大肆封赏。靖难打了四年,死了无数人,代价很大,朱棣也极其珍惜其劳动成果。为了稳固其统治,他设立了东厂。建文旧臣大多投降,不过朱棣不一定都全部信任。他担心有一天他的天下会再次出现问题,于是他只能利用暴力来维持他的统治。

压制敌对势力,监视百官

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置亲军都尉府,锦衣卫就已经成型,然而因为权力过大,在洪武二十年被废除。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宰相,还要把地方权力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其目的就是中央集权,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当然这其实也不容易。权力在你身上,你就要实施你的权力,但也你又只有一人,精力是有限的。

朱棣也可以算个勤奋的劳模,不过跟他父亲比起来还要差点,所以朱棣设置了内阁。督察院、刑部此类机构是必须要有的,而为了威慑那些不法的官员,皇帝则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并且必须直接听从他的命令。皇帝看似至高无上,但他的敌人很多,皇子有可能谋害皇帝,大臣有可能擅权夺权,甚至地方都有可能拥兵自立。

想来朱棣设置东厂大多是为了监视和威慑官员,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之后,宦官权力的触角甚至可以深入到各个州府县,甚至还能拥有军权。史料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朱棣的统治得以稳固,百官臣服,创立永乐盛世,而其一手缔造的东厂则遗臭万年,一起起冤假错案都因此而起,明代宦官也被刻上了最残忍阴毒的烙印。

制衡锦衣卫

朱元璋取消了锦衣卫的编制,而朱棣上位后很快就再次开立,锦衣卫和东厂号称“厂卫”。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帝安全,设置出行礼仪,刺探百官情报等等。在永乐十八年之前,朱棣用来杀戮建文旧臣的工具,主要是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则是朱棣眼前的红人,一次,朱棣拿着诏狱的名册看到解缙的的名字,对纪纲说:“缙犹在耶?”之后朱棣也没有多问,而纪纲也没有回答。对于皇帝的话臣子的必须领会和执行,朱棣的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意思问问解缙还在不在,另一层则是说怎么解缙还没有死。

纪纲深刻领悟到了领导的指示,于是“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解缙就这样被人害死,被埋在雪中冻死,一代才子就此落幕。解缙原本是朝廷重臣,皇帝身边文官第一人,虽然因为卷入皇室之争被囚,也不是纪纲就能随便杀的。从此可以看出锦衣卫的权力太大,没有书面或者口谕,就能随便处决犯人。这就是被朱棣宠坏的纪纲和锦衣卫。纪纲这个人为人阴险歹毒,且也深通厚黑学,并能很好地揣摩帝王心术,所以他能平步青云成为锦衣卫最高长官。

在权力的影响下,纪纲开始积累自己的势力,因为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他可以随意铲除异己,攻击政敌,甚至还有大量贤臣被诬陷害死。最后纪纲甚至打造了数万兵器,欲图谋不轨,在宦官的举报下,纪纲的阴谋才被揭开,阴毒的纪纲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凌迟处死。此事之后,朱棣更加缺乏安全感,一个没有权力约束的组织是要不得的,接着朱棣设立了东厂。

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

皇宫中除了皇帝,就是宫女和宦官,宦官从东汉就有,是服侍皇帝的仆人。早在朱棣靖难之时,宦官就是朱棣的喉舌,建文帝的动向基本都是由宦官传达到朱棣耳中。对此朱棣也感到很是欣慰。嘉靖年间,因为黄锦本是皇帝侍从,从小一起长大,于是黄锦成为嘉靖最信任的宦官,并提拔为东厂提督,且掌管司礼监。朱棣身边同样有一群这样的宦官,他们唯命是从,不仅能把皇帝生活照顾好,还能从皇帝手中要得官职和赏赐。

因为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宣德年间,朱瞻基为了制衡文官的权力,他设置了专门的宦官学堂,让翰林学士来教宦官读书,可见宦官和皇帝已经亲近到了什么程度。和你距离最近的人,才可能让你感到信任,就算大臣们一心为国着想,也抵不过宦官的一句耳边风。实际上,朱棣是个很明智的帝王,他很清楚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原因,所以他对宦官也设置了相应的限制。只不过眼前的人只有宦官可以利用,他只能选择宦官来领导东厂。

宦官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作为身体不健全的人类,其心理必定会出现问题。于是东厂的作为大多不择手段、残酷至极,宦官和东厂对明帝国影响深远,也可以说他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文武百官在皇帝面前时都是唯唯诺诺 但历史中却发生过在皇帝面打群架的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生活中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会使劲的争论,更甚者直接大打出手,在古代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唐朝时期闹得最大的一次便是群臣当着皇帝的面大打出手,在皇帝面前打架这完全是不给皇帝面子。文武官上朝打架,这种事在古代其实是比较荒唐的,但并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其实仔细一想,这种事情当着天子和皇上的面,就敢打架,首先是不

  • 苏麻喇姑历经四朝地位尊贵 为什么一年只洗一次澡,从来不吃药?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中出过很多的传奇性人物,但同时也有默默付出的人,清初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叫做苏麻喇姑,她就是属于这种默默付出的人。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她曾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但在她死后却以嫔妃之礼下葬于孝庄所在地昭西陵。苏麻喇姑只是一个侍女,如同奴隶一

  • 为什么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会吓得大惊失色,这个梳洗究竟是什么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明朝时期朱元璋杀伐果断,对待敌人的时候是如此,对待自己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当初的开国功臣被他杀了个遍,因为他的家庭在早期的时候被贪官污吏所迫害的家破人亡,再加上他常年征战这才造就这样的性格。由于存在童年阴影,老朱对手下官员非常不信任,尤其对于贪官污吏更是绝不手软。他给官员制定的俸禄很低,而对于贪污行为

  • 古代的时候真的有免战牌这种东西吗,挂起来之后敌军就不会再进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一些影视剧中偶尔能够看到两军交战时一方突然挂了个牌子,牌子上面的意思就是休战,这种情况真是令人汗颜,在战场上讲究的就是时机,不能给对方留有喘息的机会,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免战牌的存在吗?咱们今天对古代战争的了解,其实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正史的记载,二是文学艺术的记载。正史上对战争的记载,都比较简

  • 中国历史上最“抠门”的两个皇帝,后人评价却不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我们经常说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抠门,其实在古代也有两个皇帝也是非常抠门的,他们就是道光皇帝跟宋太祖赵匡胤。那么我们今天来说说他们的抠门是表现在哪些方面。话说,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爱财如命。去寺里烧香看见庙门上刷的金粉,他要抠了带走,所以,就有了“抠门”这个词语。之后,“抠门”的意思则是说:吝啬到连个门把手

  • [原创]水煮三国:丁原起兵讨董卓 为什么没有人响应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许可/文董卓新入京城,就提出要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的阴谋,文武百官集体禁声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这时候,偏偏丁原不识时务,竟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孤军抗董,最后还被自己的义子给卖了,致使丁原功败垂成。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董卓恨之入骨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敢出来与之抗衡的,也就丁原一个人了。那些平时对董

  • 谁说鬼子不要命,解密日本最怕死军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好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查而文明的另类部队,它号称:‘皇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军团师日本历史学家关幸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团》一文中,曾详细描述了大阪第四师团的各种轶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

  • 揭秘古代中国十大谜团:和氏璧下落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一、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

  • 父亲强奸怀孕女儿!只因“迷信”风水!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2015年7月份,王某许久未见的女儿从外地回到广西家中,原本是件一家团圆的高兴事,可王某意外的发现,女儿竟然怀孕了。得知女儿怀孕的消息,王某并没有张罗着给女儿办婚事,而是萌生了一个愚昧至极的念头。王某认为女儿未婚先孕的行为,会破坏家里的风水运气,他觉得破解的办法就是与女儿发生性关系。如此迷信又荒唐的

  • 晚唐出了个傻子皇帝,大唐因此多了几十年寿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他写的一手好诗,中兴了一度被认为要改朝换代了的大唐帝国,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被老百姓尊称为“小太宗”,延续了大唐帝国几十年的生命。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政严重,地方节度使又对中央政府应奉阳违的搞软割据,整个大唐帝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之势已成。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