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源自西魏和北周,后期逐渐完善

揭秘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源自西魏和北周,后期逐渐完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4/1/19 6:24:35

我国政治制度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西周分封制到后来的三公九卿制再到三生六部制,每一次的变革都在前朝的基础上顺应着时代的变迁,那么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又是源自哪里呢?

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出土,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西魏北周制度影响于隋唐者除均田、府兵、法律、学校而外,尚有许多。举其要者,至少还有如下数端。

职官制度:隋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职官制度,特别是文武散阶与职事品官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官吏的任职、使用与管理更为规范,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这一制度的发轫则始于西魏、北周,20世纪80年代末出土于咸阳的大批北周墓志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拓跋虎在大统九年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保定四年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若干兴以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骠骑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与之相应的是,他们同时被授予散骑常待或侍中一类的加官。在研究这些志主的经历时,我们发现,这个时期职、散的界限尽管还不十分严格,有些散官、加官还有职有权,但戎号与散阶的排序一致化却是明显的事实。如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则必然同时授予仪同三司,加官散骑常侍;若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则必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加官侍中。这种戎号、散阶与品级的一致正是隋唐文武散阶与品级制度的重要特征。勋官是为酬劳而建立的名号,它创设于北周,本是用来奖励立功将士的,后渐及朝官而成为制度。隋文帝曾定勋级都督至上柱国凡十一等,炀帝之后到唐代虽代有改易,但在“以酬勋劳”和整体框架上始终没有超出西魏、北周。可见隋唐勋官体系诞生于西魏、北周制度母体也是没有疑问的。

封爵制度:封爵制度起源甚早,但真正制度化并稳定使用是在北周以后。咸阳出土的北周墓志已向世人展示了这一点。从这些墓志看,北周有完整的爵号序列,与隋唐爵制相比,除多出县王外,基本无甚差异。在食封制度上,北周封爵没有户邑限制,食邑的多少也只是虚名,只有加“实封”或“食实封”者才有食租税之权,封户多少也因人而异。这种制度完全为隋唐两朝沿用。《唐六典》所载的隋唐封爵“户邑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的情形与上述北周情况全然相同。

复姓与赐姓制度:隋唐有复姓赐姓制度,显著者若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后复本姓,李弼被赐徒河氏,隋朝建立后也恢复了本姓。唐朝从立国到灭亡,赐姓与复姓一直没有间断,如徐世被赐姓李,改名李;阿史那大奈被赐姓史;契丹酋帅李楷洛自称李陵之后,武则天“复赐李氏”;李楷固在武后朝被赐姓武氏,等等。咸阳出土的北周墓志亦多见赐姓复姓之制,如拓跋虎其父在西魏因功废姓封云宁县公,这里说的废姓,就是指废掉元氏而复姓拓跋氏。关于这次复姓,志文讲到主要是由于该人从宇文泰征洛阳、解玉壁之围,屡立战功。再如叱罗协,志文说他的祖父曾做过后魏的西部护军,其父为代郡太守,他本人曾追随宇文泰经略汉中,后又从其入蜀,而“以平蜀之功,典蒙赐姓”。纵观隋唐与西魏、北周的复姓与赐姓制度,尽管其历史背景与各人情况有异,但在本质上却并无二致。宇文泰通过赐姓复姓给予元从者以独立的军政活动权力,把他们吸引到自己的旗帜下,形成了以宇文氏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军事集团。隋唐统治者继承西魏、北周赐姓与复姓制度,抬高被赐者的族望与郡望,达到了巩固统治、清除反侧的目的。

丧葬制度:丧葬制度是世俗生活的缩影,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思想意识的反映,隋唐对西魏北周丧葬制度的因袭最为明显。这里仅举墓葬制度来说明。带有封建等级性质的天井墓,开创于北周,盛行于隋唐。在墓道内凿天井,设壁龛,东汉已开始出现,但其时凿天井仅仅是为了取土方便,尚不存在礼治与等级意义,墓葬内开凿天井,设置壁龛成为等级礼治标志是在北周开始的。咸阳发掘的北周墓葬中,王德衡墓、若干云墓有三个天井、尉迟运墓有五个天井,叱罗协墓则有六个天井,天井数目与他们各自身份高低恰好一致。这说明天井数目的多少已经成为墓主身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隋唐墓葬中绘制壁画,以绘画形式表现墓主人生前的起居生活、活动交往,这种制度准确地说也发端于北周。在咸阳发掘的大型北周墓葬中几乎都有壁画,可惜时间久远,仅留残迹。北周墓葬中壁画最完整者当推固原李贤墓。值得注意的是,北周墓葬中不仅绘画的内容,甚至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法也为隋唐全盘接受。北周的随葬制度也为隋唐开了先河,从咸阳发掘的北周墓葬来看,它有一套完整地反映其传统习俗的随葬制度,尤其是大量武士俑的出现,为关陇集团崇尚武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佐征。隋唐,特别是早期隋唐墓葬中俑群主体的武装气氛十分浓厚,与西魏北周的渊源关系不揭自明。

上述情况表明,与魏、齐、梁、陈对隋唐制度的影响相比,西魏、北周并非“影响微末”,而是其重要一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制度文化本身的固定守成性;二是杨隋李唐统治者与宇文氏同出武川军人集团;三是隋唐与西魏、北周均建都关陇,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积淀对其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标签:

更多文章

  • 北宋四京指的是哪里?北宋的都城又是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现如今我国有南京北京,西京已经没有了,东京则在日本,那么北宋时期的四个京字城市,分别都是哪里呢?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初沿五代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以赵匡胤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所领之宋

  • 陆逊一介书生,是如何破掉诸葛亮所设的玄妙八卦阵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三国演义小说中,陆逊是一介书生,年轻的他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带兵技巧,他能破得诸葛亮的八卦阵,也是要归功于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

  • 历经千年仍能使用的古代工程,为什么如此质量出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我国古代的建筑水平非常高,有几项世界闻名的巨大工程直至现在还在使用,是古人超凡智慧的完美体现。应县木塔已有960年历史,赵州桥已历经1300年风雨,都江堰更是有2200年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如今修个路、架个桥、建个房咋就这么不经用哩?古人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起重机,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

  • 细数武则天和男宠之间的那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历史上皇帝有后宫佳丽无数,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豢养男宠,就要一直被后世津津乐道甚至进行各种艺术加工呢?提起武则天,人们首先会想到巾帼不让须眉,她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帝。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政治上重视科举考试,经济上

  • 水浒传传入日本,竟然导致了肉价上涨?原因简直匪夷所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优秀的文学作品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像我们的古典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同为中华文化圈的日本也是非常受欢迎。国人只知道《三国》传到了日本,并且很受日本人的欢迎,然而却不知《水浒》也曾传到日本,日本人也喜欢读《水浒》,只是这热情不及三国热罢了。司马为君言,早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水浒传》便已传入东

  • 徐福东渡真的去日本了吗,他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谈到日本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武大郎是日本人的祖先,一度还用武大郎的五短身材和日本人的国旗像他卖的炊饼来论证。当然,玩笑归玩笑。在民间,关于日本人的祖先,流传最广的就是徐福东渡。徐福是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后来

  • 历朝历代的休假制度,看看与我们现在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我们现在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还是很科学的,既能够保证人们的劳逸结合,又能够让一些重大节日被人们记住,那么古代人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我国法定节假日一年累计有11天,如果算上周末双休,一年的公休假日为115天,再加上年休、探亲等假期,一年中可以休息的时间占到了全年的三分之一。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

  • 他终结了三国时代,完成了统一,但是我们到底该怎么评价他?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乱世也是一样,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终结三国时代的,竟然不是三国中的任何一家。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争斗多年,最终不是任何一方结束割据,而是取代曹魏的司马炎统一了三国。而对于司马家族来说,其之所以可以掌控魏国的军政大权,迫使曹操的后代让位,司马懿当记首功。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死因是什么,死后陵墓在哪?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起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将领,就不得不提徐达,他几乎参与了全部重大战役,是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将领,却没逃过朱元璋的大清洗。徐达生于1332,1385卒,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加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从此开始征战东西的沙场

  • 多亏了这个人的一句话,武则天将大唐江山归还了李家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武则天即位之后,皇太子的设立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里李姓还是武姓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狄仁杰的一番进言才说服了武则天。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而武则天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才干,在位期间,任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名臣,大唐在武则天的治下,政治稳定,文化复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