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当官要学曾国藩:他的幕府为什么能号称晚清天下第一?

当官要学曾国藩:他的幕府为什么能号称晚清天下第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1/10 0:57:47

古代战争向来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说,那时人们打仗主要拼的是为将者的军事智慧和武艺功力,两军对垒,双方各出一将,单挑,失败的一方立即作鸟兽散,斗志全无,兵溃如蚁,因而又有“擒贼先擒王”之说。

其实,领导又何尝不是这样?领导的作用就如同将帅,只不过现代的将帅或领导无须单枪匹马出来拼力气了。领导拼的是管理的艺术和智慧。但是,任何领导者都不可能做独行侠,唱独角戏,人海战术虽然不管用了,但求人自辅依然是领导干部首要具备的核心理念。

《天下无贼》中扮演老贼的葛优悠悠地说出:“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观众无不被其一本正经的模样及这句话中包含的现实哲理所折服。人才难得,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之人很多,可多数人只不过说说而已。

而说到底,领导者最大的管理艺术就是选人、用人,一个组织如果领导暗弱、无能,人心不附,迟早会衰败。因此,许多领导者们越来越重视向历史学习,借鉴历史人物的领导艺术,曾国藩就成为众望所归的典范。

当官要学曾国藩,这句话不只是口号,而是源自于曾国藩领导艺术中的两个被人熟知的特色,即识人有术、用人有方。善识人,会用人,这被视为领导者必备的优秀素质,也被看作是管理的一种境界。这样的观点没错,然究其实,曾国藩领导艺术最高的境界却不在此,而在于他的培养和造就人才。

曾国藩的幕府号称晚清天下第一幕府。其人才之盛,无人能比;其知人之明,也无人异议。

(曾府三杰)

我认为,这与曾国藩自身有着紧密的关系。曾国藩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出身,三十多岁就位居二品,在别人看来似乎官场一帆风顺。其实不然,他深知自己成才过程之难与苦。

因而,他对于培养人才的想法也格外切合实际。归纳起来,就是得人、治事并重的指导思想,变化人才的育才观念,不拘一格的选才标准。

得人、治事并重一直是曾国藩求人自辅的指导思想。他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如此告诫:“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在日记中也写道:“细思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是治事的前提,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后来容闳请求派幼童出国留学时,曾国藩立即赞成,并约李鸿章一同上奏朝廷,促成我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并成立了专门负责此事的机关。可见,曾国藩的人才思想始终一贯,目的也是为了治事:“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合影)

除此之外,曾国藩不拘一格的选才观也是独树一格。与“天下无现成的人才”一样,天下也没有完美的人才。自古以来,求全责备是导致天下无人才的根本原因。

因此,他认为,任何时候都不会找不到人才,关键是如何看待人才。特别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时代,“方今兵革不息,岂无奇材崛起?无人礼之,则弃于草泽饥寒贱隶之中;有人求之,则足为国家干城腹心之用。”这类似于伯乐与千里马。

所以他又说:“卫青人奴,拜将封侯,身尚贵主。此何等时,又可以寻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这就是为什么湘军会卓然而成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罕见景观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为曾国藩赢得识人善用的美名。与历史上其他人物相比,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他深谙独木不支的道理,也深通人性中予与得的关系。

现代人虽然高喊“人才难得”,但真正到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的关键时刻,口号终归只是口号。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人才才会懂得重视人才,以及如何重视人才。惺惺相惜,古人这个成语早道出了一切奥秘。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jzhpress)

本文选摘自《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刘绪义著,九州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作者于《曾国藩全集》中撷取第一手可信材料,通过思辨及梳理,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围绕“权力”与“修养”这两个重大问题,揭示了曾国藩成功的真正秘诀,还原了曾国藩领导艺术的魅力。

同时,作者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从为师为将为相到治国治家治身,系统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意义在培养人才与陶铸世风。因此,这既是一部全新视角研究曾国藩及晚清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领导干部可资镜鉴的枕边书。

:jzhpress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面相和姓名测算之谜(图)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元朝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已使广大人民不堪忍受,贫苦的人们揭竿而起。1352年,定远(今安徽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定远、钟离一带数万百姓群起响应,声势浩大。他们攻下濠州,郭子兴称元帅,对元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乱世纷争,寺庙也不是安全之地,和尚们可能随时被当做“乱民”抓走,性命难保。正

  • 朱棣:从燕王到永乐大帝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398年,朱元璋驾崩之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少年意气的建文帝朱允炆,搞起了削藩,一年之内朱棣五位兄弟落马,那时候的朱棣心自难安。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的“靖难之役”。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朱棣攻下了金陵城,登基为帝。而关于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他做皇帝最为主要的政治成就,当属设置

  • 中国古代如何解决男女单身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强制女子出嫁如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卷三)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孩子到17岁了,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领导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到了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还犯法,

  • 先逼妻子自尽,然后背着皇帝自尽,之后几万人跟着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起南北两宋,众人心中的第一形象无非就是懦弱。的确,两宋时期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强敌时常骚扰边境。到了北宋后期,这些少数民族更加是肆无忌惮的侵袭大宋国土。若是说近代史上的清末与列强签订的各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可谓是人神共愤,那么宋朝时期对外敌的一步步退让就可谓是已经无力回天了。然而,这个以文人为主的王

  • 趣闻:梁山好汉为什么喜欢吃牛肉?(图)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牛肉”的场面比比皆是,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好汉的英雄气概。但是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中国自西周到清朝,一直对牛都存有很高的敬意,而且法律强行规定牛在禁杀之列。对私自宰牛者,历朝历代也都有着严厉的惩罚措施。那么,为什么绿林好汉们却偏偏喜欢大吃特吃牛肉呢?北

  • 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韩林儿之死实为意外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后人论史,每提及“小明王”韩林儿之死,大多认定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似乎已成定论。(图)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韩林儿应朱元璋之请南下,途中舟覆而死。在《明史》中多处有相关记载,如《明史·韩林儿传》说:“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联系朱元璋后来大肆

  • 落后就要挨打 近代中国究竟落后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中国近代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土地,赔偿巨款,开通口岸。是人民的灾难,更是民族的灾难。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到1945年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我们整整经历了105年的惨痛历史。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没错,那继续深究下去,我们到底落后在哪里呢?我想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那屈辱的近代史开端

  • 中国人打乒乓球为什么这么牛?17张老照片告诉你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自从1959年容国团首夺世界冠军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乒乓球已成为中国的“国球”。庄则栋、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马琳……这些熟悉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让各大赛场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企业、学校、社区、贫困地区都可见到打球的人们,庞大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乒乓球笑傲世界的最大资本。图

  • 看看唐代时期有哪些让我们铭记的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平阳公主:她“娘子军”名扬天下高阳公主:与和尚的大胆偷情太平公主:想要做第二个武则天的君临天下文成公主:为求和亲进藏,造福人民金城公主:进藏巩固文成公主成果永泰公主:她的死成谜团,到底是武则天处死还是难产死亡安乐公主:有“唐朝第一美女“称号升平公主:她的婚姻故事流传皇家女人被打丈夫却平安无事晋阳公主

  • 老梁说天下:刘备才是三国时期的大奸雄(图)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节选自《老梁说天下》,梁宏达著,中国工人出版社说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恐怕很多人的脑海里会先想到忠厚一词。这倒也是,不管是哪一版的电视剧里,刘备的长相,一看就是忠厚、老实、仁德。曹操攻打新野的时候,刘备带着老百姓跑,宁可被曹兵追上,也不舍弃老百姓。有的人说,刘备本事好像不大。你看虎牢关三英战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