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竹子做盔甲?看似寒酸的日本古代武器工艺之精值得我们深思!

竹子做盔甲?看似寒酸的日本古代武器工艺之精值得我们深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98 更新时间:2024/1/17 16:27:02

●制刀:日本古老的“阳光职业”

日本刀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兵器之一。日本在8世纪就研发出了独特的兵器制造工艺,日本刀无论在刀形还是规格上都有其特殊标记。日本武天皇(697—706年)在位时,有个名为“天国”的铸刀名师,类似中国的干将莫邪,从他之后日本古兵器开始正式摆脱中国刀剑的式样自行研发。这段时期,日本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冶锻技术日益完善,而且时逢战乱,天皇大力提倡制刀,日本的豪门贵族也加入到武器制造业中,使之成为当时的阳光产业。

日本人勤于保养,所以其传世兵器为数不少。日本刀最早仿自我国西汉的环头直刀,到唐朝开始山寨出“唐大刀”,后世以“唐大刀”为基本蓝图,对冶炼方法、淬火技术、造型变化等逐年加以改进,至镰仓时代初期其兵器制作已脱胎于中国而自成一格。到了日本的南北朝与室町时代(1336—1573年),日本的制刀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们用尸体囚犯来试刀,据该书称,一口好刀可以连续砍断三人,而最高纪录达到七人。

到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战国时代及中国明朝中后期,日本制刀工艺已经完善,冶炼技术已超越中国,在描绘刀具锋利的童谣中已经将吹断刃说成了家便饭,铸造者日益增多,制刀匠在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东亚诸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种普遍职业。

当时倭寇不断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朝廷命戚继光率领大军围剿,当时的倭寇并非政府军,而是一群流浪的海盗,但朝廷已穷于应付,最后戚继光发现其兵器较明军优良,于是通过一些渠道购买武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时连戚继光持刀的画像造型也改成类似日本刀造型的单刀手,这种刀被后世称为戚家刀,如此才得以对抗日寇长年边患。

●从山寨到原创

日本资源短缺,在刀具制作上,中国厚重的大刀对日本人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日本工匠不断改进技术,在锋利、轻巧上狠下功夫。日本刀的形制不论刀尖或整个刀身都是以圆为基础造型,刀身之所以为弧形主要是钢材的搭配以及淬火的变化所造成。锻刀时其雏形弯弧并不大,形状接近直刀但由于软硬钢材组合加以火红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使得刀身各部位与水接触所造成的温差都不同,热胀缩的原理使刀身头尾上翘,于是加深其弯度,弧度浑然天成,越接近圆周率越标准。传统的日本剑术着重劈砍,弯度适中的刀在空气中挥舞时合乎力学原理,使用顺畅,加以双手使刀力道强劲。

日本刀的背脊呈三角形两个平面,左右两侧各两个平面,六个平面共六条弧线,所有平面与线条在刀尖处会合成一个尖点,刀尖之尖锐可想而知,因此其剑术除着重劈砍外也兼顾突刺的功能,刀身的厚度从护手处由厚转薄,到刀尖处最窄。宽度也是从护手处最宽依次递窄,到刀尖最窄。这种设计出于攻守皆宜的实用性考虑,宽厚的部分利于抵挡攻击,窄薄部分便于劈剌。

日本刀的刀身造型与淬火过程非常考究,锻刀完毕刀工会对各方面细节详加检验,听辨敲打刀身所发出的声音,近护手处浑厚低沉,近刀尖时转而轻脆响亮,一旦感觉音色节奏变化不和谐就表示厚薄宽窄不匀,即使已完工,刀工也会将之丢弃,以免毁其声誉,甚至自尊心强的工匠会用这把刀自裁以维护家族的声誉。检验合格的刀由研磨工研磨、由木工和漆工制作刀鞘、金工制作装饰配件,每一道工艺都相当严谨,充分展现了日本人认真到令人发指的民族特性。

●竹子能做铠甲?

日本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到今天为止,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数量多和保存完好。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血源的民族,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成为血统高贵的象征,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尽管日本铠甲源于中国,但日本的铠甲对当今世界文化影响较大,而中国铠甲的影响就小得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日本对铠甲的保护很好。

日本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成型铠甲诞生于三世纪后半期的“古坟时代”。这一时代正好是骑马民族征服文明世界的时代,因此样式和大陆其他游牧民族没有太大的区别。甲胄主要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偶尔也使用原料较丰富的竹木。

到了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日本武士的铠甲日益鲜艳美观,制作豪华威武。知名的“网红”武士头盔上一般会装饰金属饰品,大多设置在头盔前方,称为“前立”。到了室町时代,战争打得越来越没有尽头,铠甲的种类样式也变得繁复多样,包括头盔上的装饰品也五花八门,并且大量出现装在头盔侧面的“胁立”、顶部的“顶立”,以及装于后部的“后立”。

本多忠胜的盔甲

虽然日本铠甲鲜艳美观,豪华威武,不过日本铠甲制作技术相对落后,日本是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的利用竹子来制作铠甲的民族,但是即使是日本特有的竹制弓箭所发射的箭矢也已有足够的威力来穿透它。

●强劲不足优雅有的弓箭

与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日本的弓箭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日本战国时代之前,典型日本武士的标准装束一般是骑马、拿弓、背箭,腰上挎一柄狭长而略弯的钢刀,战场杀人的主要武器是弓箭。

一切武器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日本甲胄的防御能力无比低下,所以日本弓的威力和射程都有相当的局限性,日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浑身插满了箭却还能站立不倒的武士。古代日本的弓箭长度可达2.2米,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弓,由竹与木再以鳔组装而成,但它的箭只能射出不到30米,算是世界上射得最近的弓箭了。

日本弓使用的关键是轻易不发箭,而发箭的距离极近,准确性很高。不过射程短的弓箭也有其发挥作用的时候。明朝后期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时,民间有很多的僧兵去抗倭,但经常吃日本弓箭的亏。从寺庙里选派的僧兵虽然武艺十分高强.但倭寇十分狡猾,在眼见无法取胜时通常先撤退,然后随时在丛林和石群中埋伏下来。可怜的僧兵因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而贸然追击,在极近的距离常会突然受到倭寇长弓的箭雨攻击,以致伤亡惨重。

总的来说,日本弓箭作为冷兵器时期的远射兵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弓箭虽大,但受弓箭手身高和臂力的限制,射击的距离偏近,但如果作战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则能扬长避短,而这一规律在现代战争中也是适用的。

虽然日本弓箭的作战效能低下,但其制作工艺却出人意料地细腻优雅,制作精良的弓受到武将的珍爱,也往往被当做珍贵的礼物进贡或者赏赐。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日本制作了很多用于鉴赏的铁质箭簇,在其上镶嵌金银,制作出镂空的花纹,堪称高级艺术品。箭羽也是如此,选用的材料和制作方式非常的多样化,但是仍以鸟的羽毛为主。

作者简介:

natak,长期从事日本自卫队研究,著有畅销书《日本自卫队》、《战争特典:无刃之刀》

——————

【军武次位面】第三季第11期:抢滩登陆细数5大失败的登陆战

二战期间盟军于诺曼底登陆欧洲,盟军士兵面对纳粹德国的机枪伤亡惨重。其中奥马哈海滩最为惨烈,仅一天时间整片沙滩上就布满了超过2500具尸体。传言纳粹德国守军赛弗罗一人就击杀了上千美军。苏联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面对纳粹德军进攻时同样付出了惨痛代价。苏军凭借要塞巨炮战至弹尽粮绝,最终毁于德军工兵之手。本片盘点世界经典登陆作战,揭开登陆夺岛的谜团。

标签:

更多文章

  • 1946,民国北京真实寺庙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46年,北平。白云寺道士1946年,北平。白云寺道士,110岁。1946年,北平。北海的大西天寺,在北海西北角1946年,北平。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其金刚宝座塔建于明代,共八座,这是其中一座。1946年,北平。东岳庙内,文臣武将。1946年,北平。喇嘛教妙应塔,俗称白塔。1946年

  • 曹操瞧不起的人,却用一张地图,改变刘备命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核心提示:曹操初创业时很重视人才开发,故而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然而,随着其霸业的日益强大,他便开始视天下若无物。一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能都会记得一个叫张松的人,本是西川益州牧刘璋属下一别驾,此人虽长得贼眉鼠眼,却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且能言善辩,过目不忘,就连一向自恃其才的杨修都惊叹张松“天下奇才也

  • 揭秘:清朝格格背后的心酸,为什么大多没有生育!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当今的一些涉及到清朝格格婚后的私生活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格格们与自己的驸马,也就是额驸,大多是过着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你拥我抱、极尽风流的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然而,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天真烂漫的清朝格格们一旦结了婚,洞房花烛夜之后,马上进入孤独寂寞的生活。那些年轻貌美的格格与阿哥卿

  • 台北故宫南院开馆试运营,多图告诉你内部有多高大上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2015年12月28日,台北故宫南院开馆试运营,该馆位于嘉义县太保市,占地70公顷,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艺术展示典藏重镇、以及台湾南部具有特色的文化休憩园区。众人熟悉的故宫珍宝翠玉白菜,将在这里展出10个月。图为早前正在建设中的台北故宫南院图为台湾故宫网站上的示意图图为建筑物周边景致图为建筑物实体外观图

  • 义和团揭秘之一,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这个自发的反帝团体产生于19世纪末,以设拳厂、练拳术的方式,组织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他的兴起和发展与外国教会的渗入密切相关。易州义和团,虽因地处偏远,兴起较晚,存在时间较短,但也经历了兴起、发展和结束的整个过程,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清廷的欺压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威力。鸦片战争打开

  • 哥特人为什么是野蛮民族:一有机会就撕毁协约,妇女儿童参与抢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哥特人(goths)在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们是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斯基泰、达契亚、外潘诺尼亚与黑海北岸的乌克兰大草原。进入4世纪后,哥特人屡屡侵犯罗马帝国的领土。4世纪进入尾声的时候,哥特人一分为二为西哥特人(visigoto)与东哥特人(ostrogoto),分别由两

  • 吴破楚入郢 为什么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导读:前506年,吴军攻破楚都郢,吴国声威大震,成霸业。吴楚之间的战争一直连绵不断,直到吴王僚时期,双方仍是各有胜负。吴破楚之战自公元前511年至公元前506年,历时6年,由一系列战争战役组成,最终使吴国成就了“西破强楚,入郢”的伟业。这是孙武对自己兵学理论的战争实践,可见孙武并非只是象赵括那样“简

  • 刘备手下为什么没出现叛将?刘备如何识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刘备手下无叛将,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这个成绩相对于魏吴两国是相当了不起的。当然,有人可能会吐槽

  • 揭秘:曹操的陵墓外面为什么画上关羽的肖像?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中国古典通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刘备蜀汉集团为中心,所以第一回就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其实这哥仨在当初根本就不是重要人物,不要说跟何进、芦植相比,连和普通官吏曹操都没得比,但小说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可取的,主人公越是草根,故事模式就越励志。话说第一回里,刘皇叔对着招募令唉声叹气,忽然闻得背后肺活量很大的

  • 柏林墙事件的影响有哪些?关于柏林墙事件的历史评价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柏林墙”是用来分隔东柏林和西柏林的一面墙,这道墙的形成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建造的。这道墙处于东柏林境内,是东、西柏林的分界点,就是因为有了“柏林墙”之后,西柏林人进出西柏林就要开始接受各种检查,那么历史上著名的柏林墙事件简介是怎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柏林墙还有着一个正式的名称,就叫做“反法西斯防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