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竟然是假的,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00 更新时间:2024/1/8 3:17:35

贞观之治是我国唐朝初期的一段国家富强的盛世,也是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代表,但是现在却有说法提出,贞观之治并非盛世,其中有后世很多的夸大成分,这种说法可信吗?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新唐书·食货志》这么描述贞观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贞观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

其实,用“米斗四五钱”来强调政绩显然缺乏说服力。《汉书·食货志上》就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意思是粮价过低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粮价过高又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说粮价过低不但不能算是治道上的成功,反倒可能酿成普遍性的社会危机。

再说,唐代京畿地区根本不可能会有“米斗四五钱”的咄咄怪事。同样是《新唐书·食货志三》,开篇就说唐都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虽称沃野,然幅员有限,所出并不足供京师消耗,所以常要靠东南漕米的接济。而漕米须经水、陆转运,水路自江淮至东都洛阳“率一斛得八斗”,也就是说漕米自出产地至东都洛阳,运价便要占去货物本身价值的二成。

再以车或驮转运至陕,仅三百里地,“率两斛计佣钱千”,算下来每斗又需费去运价五十钱。如此一路折腾,纵是那些米都是天下掉下来的,不要一文钱,“米斗四五钱”,也仅及洛阳至长安那段旱路运费的十分之一呢!

长安米贵,本是不争的事实。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游学公卿,便有当路权臣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嘲讽他。贞元年间,关中和三辅地区的米价更有“斗千钱”的高纪录,而当时的国家储备粮库——太仓的储米,也仅能维持“天子六宫之膳不及十日”。所以,单高宗一朝,政府班子就曾有数次就食东都洛阳的经历。

贞元初年,当时的关中地区,还真有过一次谷贱的特例,宰相陆贽便建议政府趁机以平价向民间购买,计在途所费,到太仓后每斗谷子也得费“钱四十有余”,每斗米则要费“钱七十”。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翱在《疏改税法》一文中介绍说,建中元年(780年),“米一斗为钱二百”,经过政府的平抑,到元和十五年,“米一斗为钱五十”。(事见《李文公集》卷九。)

贞观时的米价,仅为谷贱时米斗“钱七十”的十四分之一,是经过政府平抑之后“米一斗为钱五十”的十分之一,这可信吗?这样的数字只能是史官的伪饰。

那么出现在初唐那一幕天下大同的治世,就很值得怀疑了。

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还要看局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便一直认为初唐时的国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对自己的国民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语见《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麴文泰在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入朝,这正是史臣最为称赞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见,却是“城邑萧条”,完全不同于《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

其实,终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比匹,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远。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后,有一次,他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高履行道:“去年户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十五万户。”李治顺便又问起隋代及现在的人户情况,高履行答道:“隋代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现在全国有三百八十万户。”(事见《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说明经过唐代立国之后近四十年间的休养生息,其人口仍不足隋代全盛时的一半。

从两代经济与人口情况的对比,贞观时的国力可见一斑。

《新唐书·食货志》所谓“人行数千里不赍粮”,也就是说行旅于途有得到食物补给的足够保障,无需自备干粮,这仅能说明商业的初步恢复。至于所谓的“外户不闭者数月”,只要参照麴文泰的“非复有隋之比也”的感慨,便不难明白。

其实,贞观之治的由来,是有其现成的摹本的,也就是说,“盛世”造假,早有人为之。所谓的贞观之治,不过是一帮御用史家依样画的葫芦罢了。晋人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提到太康时的社会现状时,就有这样的溢美之词:“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其口吻与贞观之治的描述何相似耳。如此的太平盛世,却是不三代而亡,这牛皮未免吹大了,难怪后来房玄龄在主修《晋书》时,要弃干宝的《晋纪》如敝屣了。

历史总是在真真假假中变得过于神化。就如我们现在所用的修辞手法一样,古人也许也会对某一现象掺杂自己的思想感情。唐朝贞观之治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论其影响力,也许并没有历史记载的那样传奇。

标签:

更多文章

  • 辽道宗耶律洪基为什么说来生要做宋朝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国很多时期的外族侵略都很有威胁,汉文化的传承一度曾经几乎断绝,但是还是有很多外族人积极接受汉文化的改造,使得自己的民族逐渐受到教化变得文明,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这样一位皇帝。耶律洪基,南宋时期北方大辽国的第八个皇帝,人称辽道宗。他有两个表字,一个是涅邻,另一个是查刺。他出生于1032年,在110

  • 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赤壁之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也阻碍了曹操一举吞并天下的野心,那么在历史上,这场著名战役的第一功臣是谁呢?说起赤壁之战第一功臣,大家想起的肯定是所谓的诸葛亮,什么草船借箭啊,什么舌战群儒啊,什么借东风啊,乱七八糟一堆。暂且先不说演义,这个描写的太夸张。说说正史吧!谁才是第一功臣?总帅周瑜还是军师

  • 李彦是北宋著名宦官,他死于哪个皇帝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宦官在我国历史上地位并不高,很多时候风评也不好,下面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一位宋朝时期的宦官李彦。李彦是北宋的太监,也就是宦官。他被人们列为“六贼之一”。本来李彦只是给事掖庭出身的一个小太监,后来机缘巧合掌管了后苑这才逐渐厉害起来。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时候,杨戬死了,李彦一跃而至成为了继承杨戬

  • 清朝皇室是怎么取名的,康熙帝为什么取名玄烨?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清朝皇帝的名字都很有学问,就拿康熙帝的名字玄烨来说,这个名字就很有学问,也是顺治帝十分看重的名字,那么康熙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祯皇帝铸造过2

  • 陶土制作的秦俑千年不损的秘密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西安出土的兵马俑,历经千年时光,大部分都还保存完好,其中大部分甚至细节部分都没有损坏,堪称奇迹,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

  • 大清已失国格,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日俄战争在旅顺打的如火如荼,两个外国跑到自己家来打仗,为的是争夺自己家的利益,大清这个时候选择的是一味忍让,实属无奈可悲。“庚子事变”大清战败,不仅臣民早就失去了独立的人格,这一回,大清朝廷也失去了独立的国格。奕劻、李鸿章代表大清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和

  • 郭靖、杨过小说中的人物竟然真的存在?南宋历史大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我们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受到宋朝的社会背景,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有真实原型。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额一部代表作,很多人都看过读过,具体剧情就不说了,只主要说说郭靖的身世,他原本是汉族人,结果父亲死的早,和母亲流浪到蒙古,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收养,后来和忽必烈的父亲

  • 庞统和法正,哪一位的死对刘备和蜀汉影响更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庞统和法正都是蜀汉的著名谋士,在蜀汉有着很高的地位,失去了他们二位,对刘备打击很大,那么哪一位的死,对刘备打击最大呢?从个人才能而言,无疑是庞统。法正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谋士,缺乏政治智慧,一得志就挂电线杆,闹得鸡飞狗跳。庞统则不然,此公非但长于谋划,更以识人著称。庞士元不但识人,更有治国理政之才。庞统

  • 唐朝时期的黄巢起义,细数黄巢一生造下的骇人杀孽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黄巢是唐朝时期黄巢起义的领袖,他一生造了无数杀孽,据传还研究出了非常恐怖变态,令人作呕的杀人方式,其程度是现代人根本无法想象和理解的。疯狂迷恋黄巢的人中就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很多人被宋江这句话,感动了好久,激动了好久——“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但是他们不知道,宋江此诗并非赞扬黄

  • 号称吕布之下第一猛将的他,真实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故事中华雄并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也是一名勇武的猛将,甚至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在三国演义中,华雄无疑是最悲惨的武将。他的死亡,成为关羽成名立万的背景板。更气人的是,这个关羽越是出名,越是被万人敬仰,这华雄自然也就越倒霉。因为后人只要每次提起“温酒斩华雄”,那么自己就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