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曾让隋炀帝铩羽而归的高句丽为什么被唐朝所灭?

曾让隋炀帝铩羽而归的高句丽为什么被唐朝所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3/12/24 1:46:13

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百济和唐、新罗之间的战争,分为唐太宗时期唐朝击败高句丽、大幅削弱高句丽,以及唐高宗时期唐朝削弱高句丽、百济,攻灭高句丽、百济。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罗唐战争后,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自秦汉以来,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就在此长彼消中展开互动。前者的鼎盛程度,往往取决于后者的兴旺程度。若草原上出现能够整合各方势力的强者,中原政权就不得不向北方屈膝。当草原势力陷入分裂,中原政权就会立刻取代草原强者的位置,君临整个东亚。这种现象在隋唐易代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公元7世纪初,源自山西的李家在东突厥汗国帮助下击败各路豪强,从而建立起新的唐朝。随着自己羽翼渐丰,唐朝很快就和原来的宗主国发生剧烈冲突。当然,战胜了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这些水平不一的突厥附庸,并不能确保唐军在面对突厥本部时也那么无往不利。

公元626年,颉利可汗的大军逼近长安,迫使李世民缴纳了大笔保护费,史称“便桥之盟”。值得玩味的是,栗特商人很可能是充当了这次秘密谈判的中间人,为两者牵桥搭线。

由于唐太宗和隋炀帝一样得位不正,所以在当时不敢有太大动作。但他同样渴望进行对外扩张,来增强自己的合法性。只是因为草原帝国的强力压制,在完成准备前都要必须选择默默蛰伏。高句丽王国也因为有了东突厥这个屏障,得以继续致力于和新罗、百济的战争。所以,这一时期的唐朝和高句丽的矛盾相对缓和,保持着热度不高的封贡关系。

不过谁也没想到,在便桥之盟数年后,东突厥汗国的国势就急转直下。先是贞观初年,蒙古高原上白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人畜死伤不可计数。接着,颉利可汗和幽州的突利可汗、河套的已故处罗可汗嫡子郁设射,为争夺最高权力而血亲相残。然后,又是漠北的铁勒诸部不堪突厥的沉重剥削而起义。待到公元629年唐朝正式出兵北伐,东突厥汗国已经形同灭亡。

于是,唐太宗就不费吹灰之力的接收了东突厥汗国遗产。根据一些学者推测,唐朝在629-630年之间收留了120万人口。其中不乏骁勇善战的突厥、契丹、奚人等部落民,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东突厥汗国的灭亡,同样也敲响了高句丽的丧钟。十多年后,大量的原东突厥汗国臣民将作为唐军先驱,率先攻入高句丽境内。

高句丽对东突厥汗国的瓦解尤为惊恐。一方面,他们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在631年完成了西部边境长城。准备蜷缩在高墙之后,躲避东北亚政治势力大洗牌的狂风暴雨。另一方面,高句丽王廷日益倾向于放弃辽东,试图在唐军夺取辽河流域前占领整个三韩之地。

公元631-641年的之间,高句丽王国也发生略逊于东突厥汗国的内乱。国王建武和大贵族盖苏文兵戎相见,结果是国王和一百多位贵族惨遭杀害,盖苏文成为高句丽的实际统治者。盖苏文原本出身平壤系贵族,日常都要随身携带5把刀。因行事极为凶暴,号称东部大人。他也是高句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夫,对贵族阶层和无辜平民均进行了清洗和屠杀。导致了王国各个阶层的凝聚力严重下降,贵族和平民畏惧他之余又对其异常憎恨。

在没有强敌入侵时,盖苏文或许能用铁腕手段维持他的暴政。不幸的是,他在对外关系上也决心效法先前的广开土王,一昧道蛮干。在无视唐朝的警告后,继续对新罗开展大规模攻势,给了唐朝以开战借口。

公元644年,唐太宗发动了第一次对高句丽的远征。在这场规模远小于隋朝的远征中,大批辽东系高句丽贵族毫无斗志,纷纷阵前倒戈。若非安市城城主材勇阻滞攻势,恐怕唐军会攻占鸭绿江以北所有的高句丽领地。作为辽东系高句丽贵族,材勇也曾击败过盖苏文,迫使后者承认他对安市城的权力。唐太宗更是对他赞不绝口,临别撤退之际还特意赠送了布匹,表彰他的顽强不屈。

唐朝从隋朝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并从前期的试探性进攻中摸索到高句丽人的弱点。唐军将领没有寄希望毕功于一役。相反,他们利用自己野战优势,不断对高句丽的主力机动部队进行聚歼,并定期扫荡高句丽国境。等对手因失血过多而衰竭,方才实施雷霆一击。

唐太宗在644-648年之间,又对发动高句丽发动了三次远征,俘虏和击毙的高句丽人多达50万以上。这让鸭绿江以北高句丽领地陷入一派萧条。伴随着人口掠夺的是物质经济打击。唐军长达数年的攻势,已经严重干扰了辽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使这一地区陷入饥荒和贫穷。虽然唐朝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相比高句丽的损失来说还是不算什么。何况,唐朝本身就有高句丽人望尘莫及的资源优势。

到李世民去世,鸭绿江以西、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域已被唐军占领。只剩下安市、国内、乌骨城等几座孤城在负隅顽抗。龙兴之地的易主,是高句丽不可承受的创伤。这不光意味着王国失去了主要生产区,也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高句丽人和北方亲族的联系。

即便国内因战争的创伤而满目疮痍,执掌高句丽的盖苏文家族依旧不准备休养生息。在654-655年之间,高句丽人还联合百济进行了南北作战。联军分别袭击了唐朝的盟友新罗和仆从部落契丹,点燃了新一轮的烽火。公元660年,唐军在熊津口登陆入侵百济。忙于弹压反对贵族的盖苏文没有援助,坐视百济被唐-新罗联军灭亡。

公元666年,军武强人盖苏文病逝。他的三个儿子泉男建、泉男产、泉男生,为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打得不可开交。失败的泉男生逃亡边境,请求唐朝出兵恢复他的合法权利。两年后,在他的指引下,李勣率领的唐军攻克高句丽首都平壤城,俘虏了宝藏王和泉男建。强横一时的高句丽王国,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抢了儿子的妻子 为什么他儿子啥也不说也不反抗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政治手段十分高明,他在位期间也使唐朝推向了鼎盛时期,而且他和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不过,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妻子,是唐玄宗把杨贵妃从他儿子手里抢过来的,那么为何他儿子啥也不说也不反抗呢?唐玄宗过生日的时候,儿女大臣们给他拜寿,这时他发现李瑁身边站着那个女子非常漂

  • 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之后他的七位拜把子兄弟都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民国时期的东北王张作霖在当时几乎无人敢惹,但那时候日军却触这个眉头,而且还成功了;张作霖被偷袭炸成重伤之后没多久就死了,那么之前跟张作霖拜把子的的七个把兄弟怎么样了?早年的张作霖曾是一位绿林枭雄,绰号“北霸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张作霖和其麾下二百余人枪被清盛京将军增祺招安,被收编为

  • 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名将,最后竟然死在了无名小卒的手中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英雄出的最多的时代就是三国了,由于各地战乱,所有人都想自立为王,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但是当读完三国之后,我们会发现,有几位在战场上称为万人敌的人,却大意死在无名小卒手里,让人扼腕叹息。在战场上厮杀不仅要有过人的勇猛,更要兼之超前的谋略,许多优秀的将领并非战败而亡,而是死在

  • 诸葛亮去世时天空曾出现过异象 这是命中注定还是属于机缘巧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封建迷信,很容易把天空出现的异象和一些人物死亡、宫廷政变联系在一起,但有时候却是会出现一些巧合,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天空也曾出现过异象,至今无法解释。三国时代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了,当然这主要是归功于演义类的小说传播的影响,每个人多少都能说出一两个这个时期的人物或者是

  • 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挖坟鞭尸 为什么顺治如此痛恨多尔衮?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清初时期的多尔衮对清朝的建立贡献极大,多尔衮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在众多的兄弟当中也是一位佼佼者,可惜多尔衮为人强势,独断专行,与顺治帝关系并不好,在死后不久即遭到顺治帝毁墓掘尸。多尔衮死后三个月,顺治下旨废除他皇室宗亲的身份,财产全部充公;开棺砍头、鞭尸,禁止亲属去扫墓。把多尔衮养子归宗,让他断子

  • 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入侵日本为什么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

  • 15张照片揭秘中国大妈如何凭借广场舞“攻占”城市广场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夜晚、广场、玩耍的小孩、散步的大人。突然,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响起,一群大妈排好方阵,哦!原来是广场舞要开始了。也许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跳舞的大妈们“攻占”了广场,不过,若是说起广场舞的历史,可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早已有之。广场舞在公共场所

  • 这是中国空中大杀器 , 让美国彻底眼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太空战在现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在太空方面的研究也很重要,这意味这以后在太空战中所占比例是否很多。那我们国家在太空方面的武器研究到了什么地步呢?有没有什么大杀器呢?有媒体认为,中美两国垄断太空优势的竞赛将彻底改变世界军事格局,因为在二十一世纪谁掌握了太空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神龙”是航空某型号重

  • 尤氏在府里的地位如何,尤氏真的是无能之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尤氏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是贾府长房贾珍的继室。作为长房媳妇,尤氏这个人好似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反而处处落于王熙凤的身后。在加上书中王熙凤曾这样说过尤氏,“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敢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

  • 谁妻妾成群却敢顶撞皇帝,历仕数朝却成为投降书专业户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中国历史上的各种表文,出名的不少,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留下亲贤臣、远小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唐骆宾王有《讨武曌檄》,亦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警句。然却有一人,活了七十三岁,降宋之前,在前后蜀两政权中为官五十多年,却成了个写降表的专业户,被时人所笑。他就是李昊。他少年之时,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