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唐:杨广当上皇帝的第三个有利条件

隋唐:杨广当上皇帝的第三个有利条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5 13:28:52

隋文帝杨坚最开始立的太子并不是杨广,而是杨勇,杨勇有恃无恐与杨广的谦和有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日后废立太子的重要原因。

文武群臣对于江山社稷和皇帝的看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杨广看准了这一点,接待大臣时谦和有礼,这样一来,群臣之中他极有声望,人们对他的呼声很高。人气高了,运气自然也不低。

当时大隋里有两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分别是:高熲和杨素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位的政治动向,以及他们是否支持杨广。

首先来讲一下高熲。

高熲为人正直,不可能参与政变这种大逆不道的阴谋,加上他本身就当上了宰相,即使政变成功,不还是宰相么?加上高熲的儿媳妇是杨勇的女儿,因此他根本没必要冒砍头的风险去跟杨广结成同盟。

高熲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杨广开始着手“清除”高熲这个最大的绊脚石。问题是,高颎当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桃李满天下,势力早已触及隋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加上高颎是文帝的战友,深谋远虑,忠诚度绝对最高,而文帝也是几乎每事都征求高颎的意见,对高颎也是言听计从。

这事,独孤皇后开始厌烦杨勇,天天对杨坚吹枕边风,说杨勇如何如何不是,说杨广如何如何好;朝堂上,杨素每次都弄些杨勇的花边新闻出来,但是,只要高颎不表态,这些“诬陷”都不会起作用!

一次,文帝和高颎拉家常。文帝说:“有神告晋王妃,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高颎说:“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杨坚听了,沉默不语。

其实,高颎也相人的高手,他很明白:杨勇表里如一,杨广善于伪装。加上攻破南陈时,是他将张美人咔嚓了,加上太子是自己的亲家,孰轻孰重,他心里难道不明白?

独孤皇后开始一步一步设计“除掉”高熲。

刚好高颎的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对文帝说:“高仆射老了,而丧夫人,陛下怎能不为他娶妻?”

文帝将独孤皇后的话告诉高颎,高颎流泪说:“我现在已经老了,退朝之后,惟有吃斋念佛而已。虽然陛下垂爱很深,甚至想帮我纳妻,但这不是我的意愿。”

杨坚看到这,不好再坚持。

高颎的爱妾恰好这时生了个男孩,独孤皇后趁机对文帝说:“陛下还应该信任高颎吗?开始,陛下想为高颎娶妻,高颎心存爱妾,当面欺骗陛下。现在他的欺诈已显现,陛下怎能再信任他?”

文帝为此对高颎有意见了。

适逢朝中商议讨伐辽东,高颎固谏不可,杨坚心中更加不平。

之后,高颎封国的国令上告高颎私下做的一些事,说:“他的儿子高表仁对他说:‘司马仲达当初托病不朝,于是拥有天下。您今天也遇到类似情况,怎知不是福份?’”

文帝终于震怒了,随即将高颎囚禁。

司法部门又上奏高颎别的事,并建议杀掉高颎。杨坚说:“去年杀虞庆则,现在又杀王世积,如再杀高颎,天下人会怎么说我?”

最终只是将高颎削官为民。

此后,大隋少了一位最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典》卷十二《食货·总论》中评价高颎:“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可见历史对高颎评价还是十分高的,可谓大隋第一名臣!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大业三年,隋炀帝借高颎议论自己奢靡,将他和贺若弼、宇文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其次,再来说说杨素。

杨素,字处道,将门烈士之后,是杨坚的老乡。

和高熲一样,杨素也是文武双全,却心狠手辣,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可能正因如此,直到大隋建国十一年后,才晋升为尚书右仆射,而此时高熲已经担任尚书左仆射已经十一年了。

其实,杨素还是高颎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高颎还是他的恩人,可是杨素却“恩将仇报”,处处为难高颎。

十分聪明的杨广早就看到这点,但是当时他还在扬州任总管,没文帝的口令,杨广哪里敢直接找杨素?

当时杨广的亲家宇文述对杨广说:“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与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于大王。然废立者,国家之大事,处人父子骨肉之间,诚非易谋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杨素耳。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隋书·宇文述列传》)。

杨广十分信任宇文述,就让他前往京师拉拢杨素了。

公元600年,宇文述偷偷溜进京师,为杨素带来了一大批奇珍异宝。

原来这杨素特别贪财。

杨素

老谋深算的杨素很高兴地收下了这批财物,不过他还是要调查晋王的底细。

一次,杨坚宴请功高卓著的文臣武将,杨素也是受邀人员之一。

席间,独孤皇后和杨素叨叨家常。杨素试探性地问独孤皇后:“晋王孝悌恭谨,有类至尊”。一语双关!

独孤皇后回答:“晋王的确很孝顺,每次听说我们夫妇要去看他,他就到扬州边境来迎接我们,我们离开时,他每次都流泪。而杨勇只知寻欢作乐,自己做得不好还怪罪弟弟,我真担心他会做什么对不起弟弟们的事啊。”

杨素是何等聪明,以后专跟晋王混了。

杨广当上皇帝的第三个有利条件:广纳人才。

标签:

更多文章

  • 彼得大帝政治改革第一刀:朝廷会议上一把剪刀减掉所有重臣的胡子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国历史上的改革成功次数不多,商鞅变法很成功使得秦国成为了战国最强,其他改革大大小小都没有进行的很彻底,那么在外国的改革行动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彼得一世回国后立即雷厉风行地全面进行改革,革弊兴利,趋利避害,使整个国家面目一新。首先改革礼仪制度。在彼得回国的第二天,大臣、贵族、领主纷纷前来晋见。彼

  • 大明王朝因忽视“供给侧”错失发展机遇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政权,非常可惜的是,大明王朝本来有机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屡屡与机会失之交臂。明朝军队“出警入跸”明朝中期开始的“消费升级”明朝建立时,社会已经历了长达20年的战乱,经济已无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的打击。据历史记载,那时朝廷每年能收上来的税粮只有1200万石。明

  • 唐太宗推倒魏征墓碑,还悔婚不把女儿嫁给魏征长子,为哪般?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起历史上的忠臣名相,那可太多了,从清朝的周培公到明朝的袁崇焕,再到魏征房玄龄,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唐太宗与魏征,历来被作为君臣相谐的典范。可是,尴尬来了——唐太宗为什么最后推倒魏征的墓碑?细查魏征的谏言,绝大部分都无关痛痒,基本是别人也提过的建议。而唐太宗呢

  • 他宣布与中国建交,美国震怒、英国吃醋,日本把大脑调到震动模式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戴高乐是法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为了法兰西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曾被评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此人被称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这个评价相当高,那戴高乐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戴高乐出身于法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历史老师。但他本身却立志当一名军人。从军校毕业后就加入法军军队并参

  • 刘伯温帮朱元璋补南京风水,结果补到坑里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朱元璋最开始也是把都城定在了南京,后来才迁至北京。关于朱元璋定都南京,还有一段小故事。今天跟亲们聊聊南京,亲们多少都听过,南京是一块风水宝地,但也是一块让人遗憾的风水宝地。早在很久以前,南京就被认为是“王气所钟”之地,东有钟山,西有狮子山,南有牛首山,

  • 商鞅变法后,秦军有多牛?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只是这么说说显得非常空洞,那么变法后的秦国到底有多强呢?有个说法,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个特点——对看得见的东西容易相信,对看不见的东西难以置信,所以对火车这种具体的东西容易接受,对电报这类抽象的玩意儿就难以理解。当年商鞅变法也面临这个问题:改革成果

  • 欧洲人为什么要叫这位匈奴人的首领为上帝之鞭,还要进贡美女?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蒙古人古称匈奴,这个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曾经建立起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面积的国度,凭借强大的铁骑和弓弩,他们让整个欧洲活在颤抖之中。匈奴人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

  • 史上最荒唐的偷情,她们一约会,全天下的人都盯着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亲们还记得脑洞跟大家讲过春秋的一个事情吗?鲁国的国君鲁桓公娶了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妹妹文姜。在一次回娘家途中,鲁桓公发现老婆文姜竟然跟大舅子齐襄公有奸情。事情败露之后,鲁桓公被齐襄公杀死。鲁桓公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鲁庄公继承了鲁国的国君之位。鲁庄公是个苦逼少年。齐襄公跟文姜女士干了这样的事情,受伤害最深的

  • 一个想当皇帝的太监,下场竟如此惨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你有更大的野心,就应该用相应的才干去实现它,空有野心却没有能力,往往会给自己招致毁灭。曹吉祥是明代的一个十分有权势的太监,他早年曾经担任过监军,也算是小有军功。他曾经是英宗复位的一个大功臣,所以很受英宗的宠爱,英宗也许给了他很大的权势。但是曹吉祥很不安分,时间长了,皇帝觉得曹吉祥其

  • 他因一句话引来了“汉奸”的骂名,牺牲时日本人为他集体脱帽敬礼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英勇殉国。张自忠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国民党第一位高级将领,他出生于1891年,牺牲于1940年,字荩臣,是我国山东省临清人,同时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但是对他的评价早些年确实很有争议的。1933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