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熹为什么会将尼姑纳为宠妾,真相到底如何?

朱熹为什么会将尼姑纳为宠妾,真相到底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9 更新时间:2023/12/15 20:27:46

宋宁宗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在一夜之间被整得斯文扫地,声名狼藉。借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被重重地闪了一下腰,“闪”得朱老夫子没过几年就在一片“纳尼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唾骂声中,悲怆地与世长辞。

那么,历史上的朱熹究竟有没有“纳尼为妾”?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

此事追根溯源,还得从“庆元党案”说起。《宋史》卷三十七有载: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颜崇道来贺明年正旦。是月,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

这段记载说的是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时任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之事。沈继祖罗列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这后两条是指控朱老夫子“为老不尊”、贪色好淫,曾经引诱两个尼姑作宠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他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身孕,疑是“翁媳扒灰”所致……据此,沈继祖主张将朱熹斩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

“庆元党案”,无疑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宁宗时的外戚韩胄一度把持朝政,朱熹挚友、时任宰相赵汝愚则是其独断朝纲的主要障碍。韩胄欲打击赵汝愚,却又顾忌其门生故吏众多,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便谋划通过设立“伪学”之说,同时打倒赵汝愚、朱熹及其门生。本来这篇奏章已授意时任监察御史胡草拟,后胡升任太常少卿失去言官资格而暂时搁置。恰好,沈继祖升任监察御史,韩胄便私下让胡将奏章转交沈继祖,由沈负责上呈。最终的结果是宁宗帝原则上“准奏”:赵汝愚遭谪永州,朱熹被弹劾挂冠。宋宁宗还当朝宣布道学为伪学,禁止传播道学。之后还把道学先生视作“逆党”进行清洗打击,被朝廷列为“伪学逆党”的官吏多达59人,朱熹自然便是这个“伪学逆党”的领袖。由此,迫使朱熹的众门生作鸟兽之散,或藏匿自保,或改换门庭。

照此看来,似乎应该是韩胄、沈继祖、胡等人蓄意谋害朱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宋宁宗赵扩为何忍心对自己的老师、当朝大儒下此狠手?其实,问题正出在朱熹自身。

朱老夫子实在是个书呆子,秉性过于耿直,宋孝宗时期就曾经连上六本奏疏,弹劾贪赃枉法的台州知府唐仲友,得罪过一批权贵。宋宁宗即位后,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既当皇帝顾问,又任皇帝老师。当时老夫子已经65岁,照理应该知足守己。但他却是倚老卖老,总想当皇帝老子的家,一边给宁宗讲着《大学》,一边上书或面奏让皇帝“克己自新,遵守纲常”,甚至“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宋史·朱熹传》),敦促皇帝别让那些左右近臣把自己架空了,惹得皇帝很不高兴。

试想,有哪个做皇帝或当“一把手”的,愿意听一个老学究总在耳边喋喋不休地指责自己的不是?于是,宁宗很客气地说:“您老年岁大了,我担心您难以站着讲授,还是去做个宫观官吧!”但朱熹还是不知趣,又动不动以辞官胁迫皇帝。宁宗只得无奈地挽留道:“辞职之事,恐怕不合乎朕优待您这样的贤者之本意。”皇帝嘴上说得很客气,心里或许在怒斥道:别给你脸不要脸,逮着事儿有你好看!

朱熹的言行自然也引起韩胄一党的嫉恨,并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便出现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奏折,宁宗随即下诏撤朱熹职、罢掉宫观官,连门人蔡元定也被遣送道州编置和管束。这次,皇帝倒是很干脆利落,说不定正等着有人来参那朱老夫子呢!

更要命的是,朱熹还在上表认罪时承认自己“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等等数条,说“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要悔过自新。朱熹是否“纳尼为妾”,历来争论不休。问题在于,如果此事本属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你朱老夫子为何自己上表承认“纳尼为妾”?你这不是自己朝自己的头上扣“屎盆子”吗!如果是为保住一条老命而作妥协,又似乎与夫子往昔的秉性大相径庭。而这份认罪表,也一直成为后世攻讦朱熹“伪君子”的主要话柄。

一代大儒,弄得如此狼狈不堪,斯文扫地,朱熹自己应该负几分责任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范仲淹:竟然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了两次危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

  • 赵明诚和李清照恩爱夫妻为什么他仍要纳妾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赵明诚字德甫,一零八一年出生,山东诸城人,其父赵挺之在宋徽宗年间做过宰相。那么赵明诚简介中是怎么介绍这一人物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赵明诚简介中提到,赵明诚是有名的金石学家,文物鉴赏收藏家,并且还是一位古文字的研究者。赵明诚青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居住在京都汴京,在太学院读书。一一零二年,还在读书的赵明诚就

  • 刚挖出来的兵马俑色彩斑斓 几分钟后烟消云散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世界第八大奇迹属于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这是我们的骄傲。自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到出土,直到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我们去看到的兵马俑,毫无色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原来刚刚出土的兵马俑是有色彩的,而且是色彩鲜艳,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埋在地下几千年的东西,挖出

  • 顺治死亡之谜 为什么清宫档案对他死因只字未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清朝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是清代的第三位皇帝,在清崇德三年正月三十(1638年)生于盛京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他的母亲也就是“孝庄皇后”,当时还不满六岁的顺治皇帝与崇德年间8月26日登基王位!在第二年的时候年号改名为了“顺治”,就这样以后就有了顺治这个称号了!年轻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

  • 枭雄曹操为什么能称霸中原?揭秘他手中的三张牌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第一个是张绣,张绣可是曹操的仇人。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三国志·武帝纪)

  • 奢侈!慈禧倒掉的剩菜够明治天皇吃一年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明治天皇和慈禧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两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一位是日本的天皇,一位是大清国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作为两个帝国的实际掌权者,两个人在生活上大相径庭,可以说是两个极端。慈禧热衷于享乐,在生活中极尽奢侈,而明治天皇则生活简朴,甚至称得上寒酸。日本是小国,国小民弱,所以明治天皇没有慈禧有钱,日本财

  • 不解!武圣关羽为什么在武将排名中越排越靠后?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在这里,关羽屈居第四,赵云、典韦都排在了他的前面。伴随着我们对《三国演义》越来越深的“解读”,一些五花八门的武将排名相继诞生。这些排名的依据主

  • 揭秘:《西游记》中人脉最广的妖怪是哪位?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牛魔王又被人称为大力王,论本事要比孙悟空高,但从没见他和谁动过手,能看到的只是在交友、吃喝。牛魔王结交的朋友甚多,家族产业很大,社会关系网极其复杂,共有以下几处:1.早年和孙悟空等人,一共七大魔头结拜为七弟兄。整日讲文论武,吃喝玩乐。2.大老婆罗刹女凭一把芭蕉扇,掌管八百里火焰山的气象预报、人工降雨

  • 古代死人有条规矩很重要 这口棺材用八千人来抬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古代,人死了可是一件大事,古人坚信人死是另一种“生”,所以人死的时候葬礼是很繁琐的,无论你是富贵还是贫穷,死后棺材必须是要有一口的,此外下葬时还需要遵循各种规矩,特别在皇家,这种规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有时候因为这种规矩却会劳民伤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清朝嘉庆皇帝死的时候就耗费了数千人来抬他的

  • 神医华佗玩弄权术:终被曹操所杀根本不冤?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一名旉。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先为当时的沛相,魏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之父陈珪举孝廉,后来太尉黄琬亦曾辟他,因世道争乱而皆不就官。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口,他在东汉时便已经可以施用打开腹腔的外科手术,而后又使用针线缝合,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辙,书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