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一律不戴头盔?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一律不戴头盔?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09 更新时间:2024/1/6 20:51:22

他们不仅不戴头盔,身上穿的铠甲也很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护住前胸和后背。而站在最前边的弩兵部队身上一个甲片也没有。从俑坑里能看得出来,秦俑都是简装,他着的铠甲防护的面积并不大,都属于轻型的,和我们所了解的当时的魏国的重装部队正好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秦国应该有能力为军队配备足够的铠甲。历史记录显示,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是当时诸侯国中最富有的。

《史记》上说:秦,带甲百万。意思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但眼前这支复制的秦军却让人大感意外。隐藏在这一奇怪现象背后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两千多年前,秦国一位兢兢业业的县法律秘书“喜”为人们探索这个谜提供了一个线索。喜曾经三次从军,他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

秦军在战场上为对手的一个首级竟要自相残杀!是什么驱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秦统一中国前135年,改革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从此后,整个秦国都严格地按照这套法律运转,它影响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你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么说你整个生活跟打仗挂钩了。这就是商鞅着名的军功授爵制度。2000多年后,“喜”抄写的竹简又让人们得以看到这一制度的大量细节。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这是早期秦人贵族使用的餐具,两、三千年前,那是一个按出身和血统的贵贱分配权力和财富的时代。像秦人的军功授爵这样给平民甚至奴隶上攀升的机会,明目张胆地鼓励国人追逐功利的国家法律,在当时,似乎只有秦人能够接受。

与贵族餐具相比,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显得简单寒酸,可以看出加官晋爵对于一个士兵意味着什么。喜的竹简上说: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士兵们挣抢敌人首级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想象,在秦军将士的眼中,敌人的头颅就是换取地位和财富的等价货币。两千年前的秦国,想必是一个军装闪闪发亮的国度,对于千千万万的秦人来说,上战场不仅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摆脱贫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的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

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在秦人看来,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当时一个着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

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在说客绘声绘色的叙述当中,可怕的秦军令人不寒而罹。在商鞅的着作中,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式的陷队之士。“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

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经亢奋。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战争即将开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在这种时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这大概与长期喝酒有直接关系。

标签:

更多文章

  • 史前竟爆发过核大战!为什么印度史诗中有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5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

  • 秦始皇陵未解之谜:为什么有这么多水银?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

  • 揭秘:武则天落难写求救诗触动文学青年李治心房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大唐是诗歌的国度,武则天到底会不会作诗呢?如果会,现在还有流传么?如有,到底写的怎么样呢?带着好奇,又在网上找了一下,原来,《全唐诗》卷5第2首到第48首都是武则天的诗,竟有47首之多,是大诗人王之涣流传下来6首的8倍之多。自己真是太孤陋寡闻了,便把这些诗下载下来,仔细读来,反复琢磨。发现有一首《如

  • 历史上竟然有座专门为男人准备的“冷宫”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冷宫,那是专门关押失宠妃子的地方,一进“冷宫”深似海,要想出来比登天还难,真是毛骨悚然啊。“冷宫”在咱们的印象中一直只有“女版”,可大家有没有想过,男子也会被打入“冷宫”哦,你还别说,宫殿君今天为你找到了一座专门关押男子的男性版冷宫,在哪呢?且听我细细道来。上面这幅图,大家还记得吧,就是咱们小时候狂

  • 男女共浴?揭秘西藏神秘的沐浴节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摘要: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种一年一度的洗澡活动,要集中进行一个星期,所以,这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也叫沐浴周。在这7天中,从垂髫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要下河洗澡,这已成为藏族群众传统的风俗习惯。在拉萨地区,凡是肉眼看得见南

  • 揭秘百年前的墨西哥屠杀华人事件:当时的清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今天,中国人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全球各个地方,由于中国人出众的生存能力,在很多地方中国人在安顿之后就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尤其是在拉美地区,很多社区的商业活动有四分之一的华人参与,这也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巨大不满,最终导致了在上个世纪的拉美屠杀华人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墨西哥屠杀华人事件,在短

  • 毛主席真的一辈子不碰枪吗?一张照片告诉你答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抗日战争中,林彪在打了一次胜仗后缴获了一把非常好的日本军官专用手枪,他立刻兴冲冲地去献给毛主席。谁知道毛主席当时就把枪一丢,道:“我要这东西干什么?到需要我用枪上阵时,那么你们全都死光了,我还打什么天下?”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个关于毛主席的一个小故事。毛泽东很会打仗但,却很少拿枪。在革命年代,他提出

  • 细说三国时期的孙坚:出身低微的大汉忠臣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前话:严格的说,孙坚不能算是三国人物(当然,把他作为三国人物也是很有理由的),不过由于他被其子孙权尊为始祖武烈皇帝,所以,吴国的历史不得不以他开始——虽然个人认为吴国的真正历史是孙策和周瑜开创的。因为孙坚是个很复杂的人物,而且关于他的史料相对较多(毕竟是皇帝嘛),所以我打算对他连写几篇……的确,关于

  • 最荒唐的盗墓者是谁,说出来都好笑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盗墓这种事,从古至今都不乏各路人士参与。有民间小团体的,如各种盗墓的能人异士,有官府组织的,如摸金校尉。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应该说从那时起盗墓开始成为一种非法敛财的手段,并日渐猖獗,甚至官府组织大规模盗墓行为。不过盗墓的人那么多,你可能没见过这种的。

  • 东风51这一性能简直逆天,美国想拦截是痴人说梦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的问世,改变了中国洲际导弹的发展历史,也让中国的远程核打击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是目前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