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我们如何被冠以“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称号,又如何摘下这顶帽子?

我们如何被冠以“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称号,又如何摘下这顶帽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4/1/17 6:30:11

清朝中期,正是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列强想入侵中国,想掠夺中国的财富,却又对清朝有所忌惮。英国人想了一个办法,清朝人卖出鸦片,以此毒害清朝人的心灵和肉体,同时还能掏空清朝国库,一举几得。

图-吸食鸦片

鸦片输入中国后,清朝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图-吸食鸦片

吸食鸦片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图-虎门销烟

清廷逐渐也意识到英国人的阴谋,湖广总督林则在广州销毁鸦片,号称“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对中国人是天大的好事,但英国人因此发动了鸦片战争。

图-鸦片战争

清朝当时将士训练水平低,武器装备差,更有甚者,军队中也有吸食鸦片的将士。鸦片战争中国输了,此后英国不但肆无忌惮卖鸦片,列强更是蜂拥进入中国,中国人从此被冠上“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过了几十年,到清朝晚期,很多有骨气的中国人站出来,向列强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图-东亚病夫

霍元甲陈真等人,他们用武功称霸各个擂台,打败了很多外国人。

图-东亚病夫

可是霍元甲、陈真他们摘掉的仅仅是自己头上那顶帽子,不管他们功夫多么出神入化,中国人群体“东亚病夫”的帽子,还是牢牢带着先辈头上。

图-吸食鸦片

接着清朝灭亡,“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却并没有摘掉,列强在中国为所欲为,大量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

二战日本入侵中国,八年抗战打响,虽然日本最后战败,但中国人并没有因此摘除“东亚病夫”这顶帽子。

图-东亚病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意识到,要摘除“东亚病夫”这顶群体性的帽子,那就必须全体中国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作战。作战的对象,必须是世界第一强美国,只有跟美国较量,并且打痛美国,才能将“东亚病夫”这顶帽子彻底摘下。

图-志愿军踏过鸭绿江

中国抗美援朝,就是一次中国与世界第一强美国之间的大战,若是打痛美国,其他国家还敢造次么?

图-美军飞机场

这场战场,中美双方装备严重不对称,志愿军小米步枪,美军飞机大炮。

图-主席

战争的具体过程不谈,朝鲜战争结束,南北朝鲜以38线划分国土,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将美国打痛,这是不争的事实。

图-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后来,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与英国铁娘子首相签订条约,强势收复香港、澳门,“东亚病夫”彻底成为过去时。

图-邓小平

现在,如果外国人说中国是“东亚病夫”,中国人都只会一笑置之,因为那已成为历史,中国雄狮已睡醒!

标签: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受宫刑为什么发愤写史记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早年时期曾周游列国,通过各国游览和考察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加深了他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司马迁不止在广阔的地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甚至为自己的写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周游列国使他对历史知识了解更多的同时也多史料记载产生了

  • 他最先使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是秦国的大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面对数量众多的强大对手,范雎给秦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这一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他被尊为秦国最杰出的宰相。范雎是秦国的宰相,胸存大志,文韬武略。在众人的眼中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他侮辱须贾逼迫魏齐自尽的报复手段太不道德,但不妨碍他同时作为君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只有了解过他一生遭遇的人,才能够

  • 廖化是蜀汉后期的唯一可用之人吗,除了他还有谁?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种说法好像对廖化颇有贬低的意味,暂且不论廖化是否是一个有才能的将领,蜀汉中后期真的没有其他可用之人了吗?诸葛武侯继先帝遗志,六出祁山未能克复中原,“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抱憾星归五丈原,蜀军回师成都,但军中第一重将魏延为争夺兵权与杨仪斗法,兴兵作乱,率部烧毁栈道,堵截蜀军主

  • 冯谖烧毁了孟尝君的借据,孟尝君却大为赞赏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孟尝君是齐威王的直系后代,不仅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赢得了父亲的爵位,还吸引了很多有才能的士人投奔麾下,冯谖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战国四公子”的由来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攻势,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自己国家的力量,而纷纷广纳天下贤良之人为自己所用。因此,一时之间养“士”的风潮盛行,“战国四公子”

  • 历史上日本竟然给过中国那么多援助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看到篇文章,内容是说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援助问题,有一段“日本,虽然同中国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剑拔弩张,但是在对华援助方面却更为慷慨。2000年一度达到19.8亿美元这一最高水平,而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的对华援助款也有8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源于对过去侵华历史的愧疚”。日本对华援助

  • 被日本少壮派军官刺杀的高官“日奸”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说起日本少壮派军官,咱们在历史书上学得多了。少壮派三字,似乎一看就懂,少嘛,年轻;壮嘛,强壮;派嘛,派别。顾名思义,是日本军队中年轻有力的军官组织——反正,咱的老师,不管是初中的还是高中,都以为咱天然就知道这三个字的意义,从来没有具体解释过。今天查资料,看到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才知道那种想当然,不尽准

  • 他完成了三国统一,却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历史上,本性善良的皇帝有不少,但是开国的善良皇帝却不多见。西晋的司马炎可以算上一位。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说司马炎算不上是开国的皇帝。西晋王朝实际上是由司马懿,司马师,至司马昭奠定的。到司马昭时,曹魏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司马炎登基皇位只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不论怎么说,司马炎确实是一个十分善良的皇帝。在他执政

  • 父子皆娶公主,一个被吊打,一个被害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写《替汉朝写历史的人,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到范晔被杀时,提到了他的亲家母吴兴长公主刘荣男。她是刘裕的二女儿。她的次女嫁给范晔的儿子范蔼。正因有此层关系,范蔼的儿子范鲁连才得不死。说到这吴兴长公主,宋朝所编的《太平御览》中有个故事。先插句话,现在流行一个词“吊打”。前两天某某租车公司打压同行的广告引发

  • 从美国风靡到日本,九十年代初,无论城乡,中国人差不多都在玩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咱觉得,如果要说哪一项活动,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应该非呼拉圈莫属啊。它是美国人发明的。时间在1958年。然后,风靡欧美日。看看这个日本美女,玩得多开心啊。三十余年之后,改革开放的中国,终于也迎来了呼拉圈运动。不知是否当年有销售量的统计,但记得,八九岁的我,楞是哭着闹着要父母买了一

  • 南宋最后一个皇帝,竟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的生父?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乾隆老爸是谁?正常状况下,咱们知道是雍正。但看多了金庸小说的人,一说起这个,估计想到的是浙江海宁陈阁老。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小朝廷未算),宋恭帝赵隰,三岁即位,五岁在谢太皇太后怀里跟着降元。命好,没被嗜杀的蒙古人杀掉,还被忽必烈封了个瀛国公——话说这末代君王,侥幸逃了条性命且被新朝所封的,封号大抵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