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崇祯皇帝竟然想用大臣家丁去对付李自成,也是醉了

崇祯皇帝竟然想用大臣家丁去对付李自成,也是醉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08 更新时间:2024/1/20 14:21:57

刘文炳,与崇祯皇帝同辈分。

崇祯皇帝生母孝纯皇太后是刘文炳父亲的姐姐。只不过,虽为皇亲国戚,什么加官进爵,赏赐金银,那都是后来了。

再往前追,刘家并不显赫。

孝纯皇太后,为万历皇帝太子朱常洛的嫔妃。在朱常洛即位前数年,她便因“失光宗意,被谴,薨”。至于到底是怎么死的,《明史》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她此时,才二十二岁。朱由检小朋友,不到五岁(《明史》:帝五岁失太后)。距他成为崇祯皇帝,还有十多年。

终于是时来运转。1627年,信王朱由检因其兄朱由校驾崩无后,被立为帝。刘家的日子,算是有了些起色。

崇祯皇帝即位,封刘文炳的父亲刘效祖新乐伯。崇祯八年,刘效祖去世,刘文炳袭爵。“九年进文炳为新乐侯,其祖、父世赠爵如之”,“十三年……追赠应元瀛国公,封徐氏瀛国太夫人,文炳晋少傅,叔继祖,弟文燿、文照俱晋爵有差”。

似乎是牛气起来了。然而,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外戚始终处于弱势。《明史》的编撰者们就说“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而高、文二后贤明,抑远外氏……自兹以下,其贤者类多谨身奉法,谦谦有儒者风。而一二怙恩负乘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非有军国之权,宾客朋党之势。而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寿宁兄弟,庸驽如郑国泰,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余力。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比起汉朝飞扬跋扈的外戚来,明朝的,基本都算得上遵纪守法。哪怕一二不孝之徒,“所好不过田宅、狗马、音乐,所狎不过俳优、伎妾”,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太没出息了!

正因乏善可陈,少恶可诉,煌煌一部《明史》,外戚竟然只有短短一传。而在这不长的篇幅中,刘文炳家的故事,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一。

他们做了些什么事,让清朝人都忍不住击节而叹“然而惠安、新乐,举宗殉国,呜呼卓矣”呢?

我们一件件来摆。

其一、替朱由检解思母之愁。

五岁没了妈妈的可怜娃娃,在作王爷之时,就常悄悄问近侍,母亲的坟墓在哪里。并偷偷拿钱让他们帮着去祭拜。即位之后,追封母亲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毘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

他十分想念母亲,便问左右,是否留下遗像。大家想想,一个得罪了太子之后死掉的妃子,哪里有什么遗像呢?就算之前有画过像,也没人敢保存下来啊。然则有一跟其母同为淑女的傅懿妃,因平日经常相见,说自己还记得她的相貌,可以找一个长得跟太后像的宫人,再依之图形。崇祯也没其它办法,按计而行。画了两次,第一次画出来,把老宫女们都喊来认,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说像之时,朱由检眼泪直流;说不像之时,朱由检很不高兴。又有人出主意,太后的娘家人,或许能记得。于是——遣司礼监太监王裕民同武英殿中书至文炳第,敕徐口授,绘像以进,左右咸惊曰:“肖。”帝大喜,命卜日具卤簿,帝俯伏归极门,迎入,安奉奉慈殿,朝夕上食如生。

还是娘家人记得真切啊。按他们的记忆画出来,大家都说像。

有人可能要说了,崇祯皇帝为何要问别人像还是不像啊?原因在,母亲去世之时,他才五岁啊,懂什么事呢?早就不记得母亲的容貌了。

其二、替风雨飘摇中的崇祯皇帝出主意,守城池。

前面我们讲,明朝家法极言,外戚少有干政机会。但到了朝不保夕之时,还管那么多做甚?先保了江山再说啊!

崇祯十七年正月,“帝召文炳、永固(附马都尉巩永固)等回国事。二人请早建籓封,遣永、定二王之国。帝是之,以内帑乏,不果行”。三月“十八日,帝遣内使密召文炳、永固”。

前一次召见,他们出的主意是快点让皇子们到自己的封地去,或许还能保全一二龙种。最后却没去成,为啥?崇祯皇帝没钱啊!路费都没有,去个什么?

第二次呢?则是商量守城事宜。

三月初一日,“贼警益急,命文武勋戚分守京城。继祖守皇城东安门,文燿守永定门,永固守崇文门”。刘继祖是刘文炳的叔叔,刘文燿是他弟弟。都守城去了。一家出了俩,刘文炳没派上任务。

但到了十八日,皇上又想起他了。

当我读到此段之时,不禁觉得,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是何等幼稚啊!

他竟然问——“二卿所纠家丁,能巷战否?”

家丁能巷战?你真以为他们的护院,个个都是武林高手吗?

——文炳以众寡不敌对,帝愕然。

朱由检怔住了,不知道怎么办。

永固奏曰:“臣等已积薪第中,当阖门焚死,以报皇上。”帝曰:“朕志决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两人皆涕泣誓效死,出驰至崇文门。

——好吧,上至皇帝,下至附马,中至表兄弟,要能用得上的主意,全没有——但,我们全都不怕死!

其三、全家自杀,以殉明朝。

李自成攻入城了。刘家从上到下,早做好了一死的准备。甫攻城时,即已命仆人们在楼上以丝结缳,并于楼下堆满柴荷,只待城破,便上吊的上吊,自烧的自烧,绝不愿落到“闯贼”手里,受侮辱。

三月十九日,城陷的消息传来——母遽起登楼,文照及二女从之,文炳妻王氏亦登楼。悬孝纯皇太后像,母率众哭拜,各缢死。文照入缳堕,拊母背连呼曰:“儿不能死矣,从母命,留侍太夫人。”遂逃去。家人共焚楼。文炳归,火烈不得入,入后园,适湛然、尼麓至,曰:“巩都尉已焚府第,自刎矣。”文炳曰:“诺。”将投井,忽止曰:“戎服也,不可见皇帝。”湛然脱己帻冠之,遂投井死。继祖归,亦投井死。继祖妻左氏见大宅火,亟登楼自焚,妾董氏、李氏亦焚死。初,文燿见外城破,突出至浑河,闻内城破,复入,见第焚,大哭曰:“文燿未死,以君与母在。今至此,何生为!”遂觅文炳死所,大书版井旁曰“左都督刘文燿同兄文炳毕命报国处”,亦投井死。

之所以引用这么长一段,实在是若翻译出来,难以体现当时形势之紧张,刘家人殉国之从容与坚决。

是日,一家四十二口死难。

与他们的贞烈比起来,崇祯皇帝周皇后的父亲周奎的作为,无疑就显得像个小丑。

——李自成逼京师,帝遣内侍徐高密谕奎倡勋戚输饷,奎坚谢无有。高愤泣曰:“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奎不得已奏捐万金,且乞皇后为助。及自成陷京师,掠其家得金数万计,人以是笑奎之愚云——他或许在想,早知会被李自成抢去,还不如给女婿呢!

屏山石(感悟历史,犀利时评)

标签:

更多文章

  • 满清唯一蒙古状元崇绮的妻女,真被数十个八国联军轮奸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今日看到篇文章,介绍满清唯一的蒙古族状元崇绮的。庚子年,义和拳乱,八国联军侵华进京,作者写道,“战乱中,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全部自尽。京城沦陷、家人殉难的噩耗传来,崇绮自知光复无望,难辞其咎,于是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的遗书,自缢于莲池书院”。

  • 朱三太子是谁,反清成功,真的会找他做皇帝恢复大明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三太子是谁?输入搜索框,会出来个人。叫朱慈焕。还有个真真假假的故事。说崇祯皇帝生有七子,死三余四,长子、三、四、五子存活。朱慈焕是最小的。不过,他与四哥同年,所以,活下来的兄弟里,他与老四,都算是排行第三,所以,又被称为朱三太子。当然,听到这个三太子,大家更熟悉的,其实是哪吒三太子。因为现实里,太

  • 刘备手下两大能人诸葛亮与李严到底是谁才是老大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品读三国,对于李严与诸葛亮的官职和地位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甚至有一部分人觉得李严权力比诸葛亮还大。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李严的文治武功,才干超群是不容质疑的。要不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的刘备也不会在章武二年就将李严任命为尚书令,也就是国务院秘书长。可见李严是一个蹿升极快的政治明星。而对于孔明于李严两人

  • 贾谊故居,两千余年重修六十四次,最近一次,毁于日本侵略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前数日,至长沙,游太平街。街地面为青砖,颇似古朴。两侧店铺,吃用俱全。然此街之所以出名,乃在贾谊故居,位于此处。故居需门票。不过不必花钱,排队登记姓名身份证领取即可。排队之时,听到不少人讲,贾谊是谁啊?没听说过诶;去看看吧,反正不要钱……当时有感而发,在空间写下——贾谊故居,逗逗拉着我们来排队。天生

  • 这是真相吗,日本之所以要脱亚,是对中朝恨铁不成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昨日写一篇《清朝的赔给日本的钱,竟然被北洋政府捞回来了?》(清朝的赔给日本的钱,竟然被北洋政府捞回来了?),未料其后留言的网友,多称咱在找心理安慰。实际却是,我的观点,与他们一致,不认为北洋政府贷款未还是捞回了清朝赔的钱,但他们未看完全篇即予评论,实让我有些不知乍办。也许,今天这篇下去,又会争议连连

  • 壹贰叁肆伍,数字背后的上万粒官员人头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今日写个请款单,大写的一二三四五忘怎么写了,于是查了下,却发现,壹贰叁肆伍之使用,竟然还有着那样一段血淋淋的故事。原来,明初出了个郭桓案。此人是户部侍郎,与人利用空白账本搞贪墨,事泄被查,牵连极广,严刑之下,数位尚书及上万地方官员被杀。追赃之时,整个国家的小富家庭破户无数,民怨极大。最终,朱元璋又将

  • 明朝的太监教育很“;专业”; 学生都成香饽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封建皇权社会,太监一直是个离不开但又要防备着的特殊群体。离不开是因为宫里头的活须有人干;防备着是因为太监往往可以借着操作日常事务而进入政治生活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宫里头的活不只是砍柴挑水之类的体力活,更多的是诸如掌管典籍、文书之类的技术活,不识字不行,光识字而不明白意思也不行。朝廷也不得

  • 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谜:死于非命还是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被迫自杀,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孝全成皇后的诗云: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

  • 历史上吕四娘是真实人物么,后人是如何评价她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吕四娘,为浙江儒士吕留良的女儿,一说是其孙女。吕留良是明末秀才,江山易主之后,便不再致力于功名仕途,一心闭门读书,修心养性,学问上堪称大家。他对清廷的专制暴虐心存不满,每能巧妙地诉诸笔端。其著作广为流传,颇能倾动士林,却又让清廷抓不到辫子,清廷对他无可奈何。清圣祖康熙帝去世之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

  • 为什么说背景平平的慈禧靠一碗催胎药开了运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众所周知,大清帝国是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火中灭亡的。然而,如果不是一碗催胎药让咸丰皇帝成了皇长子,那么道光皇帝之后掌舵大清这艘破船的就是恭亲王奕;如果是活到六十多岁的恭亲王上台,那么慈禧这个祸国有方、治国无方的懒女人就不会乱搞四十七年;如果没有慈禧乱搞这四十七年,那么大清帝国在勇于变革的奕治理下就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