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专家带你鉴赏慈禧陵墓到底有多奢华 立体感强

专家带你鉴赏慈禧陵墓到底有多奢华 立体感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07 更新时间:2024/1/10 12:39:27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无名无分地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尽管中外史学界对她褒贬不一,但对于她生前的奢靡生活,正史当中着实记载翔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算过一笔账,慈禧一天的生活费是纹银4万两,宫廷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能够买两艘“吉野号”战舰。当时晚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然而慈禧依旧固执自私地享受着“一顿饭够百姓穿十年衣”的奢华生活。当北洋海军被打得屁滚尿流时,不知慈禧当时又作何感想。就连临死时,她也没有对她腐朽的思想进行过反思,反而恨不得把整个紫禁城都带进她的地宫。

李莲英口述的《爱月轩笔记》披露,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那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准皇帝”的“地下紫禁城”是怎么构建起来的?在她入住这座地下宫殿前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呢?重建陵寝陵寝建成后,慈禧并不满意。原因是工程完工后,她和慈安二人的陵花费不等,也就是说在她的陵寝上花的钱少了,她感到不公平。可是人家慈安是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宫娘娘,在理论上慈禧的身份肯定要比慈安低很多,因此花在她的陵寝上的银子比慈安少了近40万两。但是,慈安陵用银266万两,慈禧陵用银227万两,两座陵合计用银500万两,这已经堪称清代帝后陵寝花费之最了。那么,两个陵寝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原来慈安陵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国产楠木,价格较高。

另外,慈安陵还比慈禧陵多了一段神道,用意就是要和咸丰的定陵连接,说白了就是要体现出他们俩是正牌夫妻。所以慈禧就没有资格建神道,以至于她认为自己最终还是输给了慈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对于慈禧来说,这件事是有转机的。光绪七年(1881)慈安暴亡,死因不明,这不仅是一宗历史谜案,还将挡在慈禧面前的最大障碍消除了——慈禧终于可以独揽大权了,这让她的陵寝重建就变得容易了。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东陵守护大臣呈上一份奏折,内容描述了慈禧陵寝的现状,说其出现了渗漏、风化、瓦爆釉、彩画脱落等问题。按理说,得知自己的陵寝出现这些现象,慈禧应该伤心才对,可是相反,她心里却乐开了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慈禧就对自己的陵墓有所不满,这回她已经手握权力,并且还有了一个送上门的借口,此时不重修陵寝更待何时啊?

于是她马上派奕劻、荣禄这两个心腹大臣去东陵。这两个人是有名的马屁精,他们很会揣摩慈禧的心思。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方法,他们的决定绝对是出人意料的——他们打算拆除陵寝,重新修建。

其实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由砖、瓦、木、石建成的,出现风化的情况很正常,不仅是慈禧的,其他的陵寝也都是这样,甚至风化得更严重,难道都要拆除重建吗?然而这种奏请虽然离谱,但却是正猜中了慈禧的心思。折子一上,她当即就批准了,所以慈禧陵寝就开始了大肆的拆除重建。奢华建筑慈禧太后的陵寝重修之后,各方面都变得十分奢华。根据档案记载,当时的承修大臣荣禄等,曾上奏给慈禧一篇奏折,里面说到了慈禧陵的大殿隆恩殿的用料问题。在奏折中,荣禄谏言改用黄花梨木。

其实这是非常僭越的一种想法,还从来没有人敢于在建大殿时使用这种木料。因为这种黄花梨木是明清时期皇家做高档家具用的,民间绝少能够见到。所以对于在建造房子、大殿时用黄花梨木这样的想法,荣禄等人虽明知是非常大胆的逾越之举,但他们认为这个折子呈上去之后,慈禧看到一定会格外高兴、异常满意,并且对他们大加赞扬。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慈禧满意归满意,却并不满足。她说既然大殿使用了黄花梨木,那么东西配殿也应该与之统一规格,使用黄花梨木。这让荣禄等人大为吃惊,本来大殿使用这种高档木料已经是十分大胆的僭越行为了,没想到慈禧要求把两个配殿也一并用其来进行改造。

用这种黄花梨木建造的慈禧陵大殿,可以说是花费巨大。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整个陵寝重修耗费掉的银子是150万两。当时距离竣工还有9年的时间,虽然后来又用了多少银两档案没有记载,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绝不会是一般的数目。

另外,慈禧陵的彩画是新颖而独特的。她的三殿彩画全部改用了等级最高的金龙合玺彩画,这些彩画根本不需要披麻抹灰等传统工序,而是利用木质本色直接沥粉贴金,全部采用金色。这种别具一格的彩画在清代陵寝中唯慈禧陵所独有。

慈禧陵中的建筑更是与众不同,其中的金龙盘玉柱,使得慈禧陵三殿流光溢彩。在皇家建筑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北京故宫太和殿上,只有6根柱子上有盘龙,并且沥粉贴金。但在慈禧陵中,三殿总共有64根明柱上全部盘绕着半立体的镀金铜龙,而且每个龙头都装有弹簧,借助空气的流动,龙须可以自行摆动,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慈禧还颠覆祖制地采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以及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板也全部雕刻成了“凤引龙追”的形式,暗示着慈禧太后生前权力之大,皇帝都得跟在她的后面,听从她的安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76根望柱,还打破了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而是将望柱头雕刻成凤,龙则改雕在柱身之上,柱身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格局,暗指慈禧太后生前曾两度垂帘听政。慈禧陵的这些石雕不仅显示出晚清女主当政的鲜明时代特征,其雕刻工艺也是堪称一绝。例如,隆恩殿殿前的御路石,玲珑剔透,当之无愧为石雕中的精品。它仍然使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布局,而且雕刻工艺还采用了更为高超的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

在龙的腿、尾、须部和凤的嘴、冠、角部有10处透雕,立体感超强,形象更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慈禧如此在陵寝处处炫耀自己生前的辉煌,无疑是亲手为自己的陵寝被盗埋下了祸根。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松杀掉潘金莲之前 为什么要扯开她的胸脯衣裳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武松道:‘哥哥灵魂不远,兄弟武二与你报仇雪恨!’叫土兵把纸钱点着。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这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六回中武松杀嫂的片段。当武松找到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谋害哥哥武大郎的证据后,便在武大郎灵床子前挥刀将潘金莲杀掉。可是,武松

  • 如果此人不死 朱元璋就不会大肆屠杀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朱元璋在历史上算的一个传奇皇帝,自己白手起家,从一个乞丐,和尚,最后建立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很好,在自己继位以后,大量杀功臣,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到最后也只有死人善终。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朱元璋这么喜欢杀功臣!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功臣和后代喜欢作威作福,欺负来百姓,这是朱元璋非常不

  • 杀人不用偿命?汉代疯狂的复仇风潮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从伊斯坦布尔开往伦敦的列车上,忽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一位名叫雷切特的商人被人谋杀,手法相当残忍,死者身中十二刀死去。大侦探波洛也在车上。本打算置身事外的他,在列车董事兼多年好友的再三恳求下,决定揪出这个残忍的杀人凶手,将其绳之以法。调查就此展开。以上情节来自最近上映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它改编

  • 清朝生育年龄最小的皇后 13岁竟生下康熙!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我们现代而言,13岁,或许正是一个读初中的年纪。而对于古人来说,已经是个可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如同康熙皇帝的生母。在顺治朝时,她并没有被封为皇后;康熙登基后,她才因为是皇帝生母,被追封皇后,是清朝生育年龄最小的皇后。她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在顺治十年入宫,刚开始只是一个庶妃,不过,她有了一个好时

  • 关于西游记中这十大历史谜团你知道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关于《西游记》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但是我们看了小说看了电视剧之后对这部神化小说总是有很大的疑惑。其中关于西游记中的一些疑惑,小编今天整理出了其中的十大谜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谜团一、为什么悟空被山压住,他不变小出来?答:孙悟空的老师是菩提祖师,属于道家的神仙。如来用五根手指化做五行山,以金木水火土

  • 抄家是皇帝发家致富的手段吗,为什么古代皇帝都喜欢抄家?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古代为啥那么多人想当皇帝,自然是因为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啊。虽然当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是让人非常痴迷,而这种权力有时候有体现在一些说怒就怒的惩罚上,好比抄家。古代的皇帝真的非常喜欢抄家啊,这是为什么呢?抄家正式的说法应该叫:籍没家产。这种形式在明清之际经常被皇帝拿来当做威慑和惩戒

  • 埃及法老死亡真相获解:竟遭多人刺杀斩断脚趾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埃及第20王朝的第2位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III)64岁时驾崩,历史文献指他是在一场宫廷政变中遭人谋杀。早前有专家利用电脑扫描其木乃伊,发现他曾遭不同凶器割喉及斩脚趾,显示他当时可能遭多于一人袭击致死,事后更有人刻意包裹伤口,企图掩人耳目。有考古学家早前在拉美西斯三世的木乃伊遗体上,

  • 历史上很多王朝都修建长城 为什么唐宋却不修?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长城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比如我们的国歌中,就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但在古代来说,他的实际用途是远远大于文化意义的。我们先来说一下长城的修建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防止异族侵略和抵御敌人,很多诸侯国就开始修建长城。比如赵国的赵武灵王,在他当政期间所修建的长城,从现

  • 皇太极是得了什么病吗,为什么皇太极突然就死掉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皇太极的死可以说是非常突然的,因为他他正值壮年,这个年纪就离开实在是不合乎常理,于是关于他的死因也出现了很多阴谋论。那么正是年富力壮的时候,皇太极为什么突然就死掉了呢?皇太极是得了什么病吗?根据史书记载皇太极在亲征战场时身体就已经不适,由于与明军交战眼看清军无援就要战败,皇太极立刻调动兵马亲征。可是

  •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本草纲目》是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在历史上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并且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李时珍是明朝的名医,从小便对医学事业有兴趣,志在悬壶济世,救百姓于病痛中。李时珍因受其父影响,多阅读医学书籍,注重实践和知识的结合。李时珍终其一生在医学研究上,为了修改明朝以前的关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