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时隔17年司马光都不放过这个女孩?揭秘宋朝党争

为什么时隔17年司马光都不放过这个女孩?揭秘宋朝党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48 更新时间:2024/1/16 20:05:21

砸缸的司马光是我们从课本上接触到的最早的别人家的孩子,司马光的一生也是非常成功的,他活得非常自律,也很严谨,但是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很正面的人,却在党争之战中为难一个普通小女子,甚至时隔17也要把当年逃过死刑的女孩子翻出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起情节简单的伤害案,那就是《宋史·刑法志》记载的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在案发时的宋代,后经明至清末,围绕该案定性问题一直争议不休。历史评说多认为,“阿云之狱”其实是一场变法之争。虽然如此,但是此案的判处结果却成为中国古代司法上的一个亮点,那就是关系到古代传统法律中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自首的认定。

《宋史·刑法志》记载的案件“阿云之狱”,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13岁的登州(今山东登州)少女阿云还在为母亲守孝,孤苦无依。没想到阿云的叔父贪图钱财,竟然以几石粮食(价值约等同于现在2000元人民币)就将阿云卖给了一位名叫韦大的老光棍为妻。

韦大容貌丑陋,阿云对这门亲事死活不愿意,可又拗不过叔父。于是阿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杀死韦大。

阿云晚上悄悄来到韦大的家里,适逢韦大正在熟睡,阿云拿起砍柴刀朝着韦大一阵乱砍。被惊醒的韦大下意识地翻身起来用手阻挡,阿云看韦大醒来,又惊又怕,丢掉柴刀,扭头就跑。

阿云当时只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柔弱无力,对韦大一阵乱砍,除了砍掉韦大一个手指头外,韦大身上其他地方都是些皮外伤,没什么大碍。于是媳妇没娶着、差点丢掉性命的韦大立即报了官,说有人要杀他。

知县立即将阿云捉来,说这案子明摆着就是你干的,你就招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阿云也不抵赖,毫不隐瞒地将事情的整个由来说得清清楚楚。就这样还不到一天,这起杀人案就这样告破了。

其实这是一起很简单的案件,按照今天的法律,得按伤害或者杀人未遂定罪,这类案件多的是,绝不致引起热烈讨论。阿云杀未婚夫之举,也许出于反抗包办婚姻?《宋史·许遵传》说:“初,云许嫁未行,嫌婿陋。”出嫁前对容貌丑陋的未婚夫已存厌恶之心,后来憎恨心理转化为坚决的行动。险做刀下鬼的男人,未见记载有劣迹,论理该算无辜者。任何时代的法律,总以维护社会安定为直接目的。阿云不愿嫁韦某,绝无剥夺韦生命的权力,虽未造成杀死他人的后果,伤害或杀人未遂则是清楚无误的。封建时代对故意伤害杀人罪,照例以“杀人偿命”为准则,处置甚严。

当时,审案的是登州知州许遵,与审刑院、大理寺等司法机关判决“绞刑”的观点迥异。他的理由是:一、阿云“许嫁未行”,只可“以凡人论”,有从轻情节不能按杀夫论罪;二、讯问后立即承认所作所为,应以“自首”对待。

许遵认为,阿云被许配给韦大时尚处于为母亲守孝期间,按照宋朝律法规定,守孝期间的婚约无效,再者阿云是被叔父逼婚,自己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因此这门亲事,无论于公于私,都是不合法的。

刑部不接受许遵的申辩,依然维持死刑判决。这时事情又发生了戏剧化的转折。许遵被调往大理寺任大理寺卿,这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这下许遵掌握了案件复核的主动权,阿云被改为有期徒刑。惊动皇帝两大名臣展开辩论

但御史台又不干了。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纪检、监察部门,专门负责督查政府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御史上书皇帝,弹劾许遵,说许遵利用职务之便枉法,之所以不说徇私枉法,是因为没人相信许遵和一位乡下的平民女孩有什么私下交易。

神宗皇帝把这个案子发到翰林院,让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当时最有名望的翰林学士来评判。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都对对方的才学、人品十分钦佩,但政见截然不同。

司马光支持刑部的死刑判决,王安石支持许遵的有期徒刑判决,两个翰林学士为此在朝堂上吵的不亦乐乎,谁也无法说服谁。

但司马光和王安石争论的真正意图不在这里。当时王安石在朝廷里鼓吹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如果以皇帝的诏书为准,就证明皇帝的旨意对法律有最终解释权,皇帝的旨意可以对法律进行修改和变更,而这是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基础。

其实,早在此案发生前的当年七月,宋神宗曾颁布诏令说凡是谋杀被害人致其受伤,司法官经审问,将要纠举时,罪犯自首,依照谋杀罪减刑二等论处。审刑院、大理寺判阿云死罪,并以违反服丧期间不得婚嫁的律文为由奏报皇帝裁决,皇帝在承认此判决的基础上赦免了阿云死罪。

没过多久,朝廷大赦天下,阿云被释放回家。回家后的阿云又重新嫁人生子,案子似乎真的结束了。

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67岁的北宋名臣司马光终于当上了宰相。司马宰相上台后,又将这一起陈年老案翻了出来,重新进行审理,审理的结果是,将案中原来已经释放回家的一名乡下女子改判死刑,并立即斩首示众。

此时距案件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身为宰相的司马光与这名乡下女子有何仇怨,为何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还一定要置她于死地呢?

其实问题并不在案件本身,这还是一个派系党争的问题,其中关键的原因乃是皇帝、群臣对于此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首,如何认定而应起的广泛争议。该争议绵延两朝,史所罕有。但进一步思考,从“阿云之狱”涉及的皇帝、群臣的轮番论辩中,我们正还可以隐约窥得北宋一朝由王安石变法而引发的愈演愈烈的党争。大臣党争,历代不绝。虽然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群而不党,但君子结党自汉以来已经屡见不鲜(如东汉党锢之祸)。综合河南日报和老年生活报稿件。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禅的生母是谁,历史上的刘禅生母真的是孙尚香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孙尚香和刘备的这段政治婚姻一直都不怎么被看好,但是这段政治婚姻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猜测的借口。这个猜测就是关于刘禅生母的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刘禅的生母是孙尚香,那么这在历史上真的可能吗?孙尚香到底是怎么嫁给刘备的呢?孙尚香是江东孙坚的第二个女儿、是孙权之妹,后在赤壁之战后嫁给刘备为妻,并诞下一子刘禅。

  • 春秋著名美女夏姬为什么可以迷惑三代君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美女被定性为红颜祸水,但是大多数女人都很无辜,然而今天讲的这位美女,却是位实打实的祸水了。历史上记载这位美女曾三度成为王后,那么这位春秋著名美女夏姬为何可以迷惑三代君王呢?作为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郑穆公之女夏姬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

  • 精绝古城是真实存在的?它的消失让人觉得神秘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历史上,我国有很多古国或者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大部分消失了,在现有的考古研究对他们的认识依旧很浅,据记载的古城中,有一部分消失的古城依然没有想精绝古城那样重新通过电影电视出现在当今人们的视线里,可依然他们的神秘吸引着无数人。也有很多人认为精绝古城是鬼吹灯系列小说虚构出来的,其实不然,他并不是被想

  • 康熙之死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康熙去世那天都发生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1722年11月13日,在北京西郊畅春园内,康熙逝世了。一代伟人的逝世往往都是影响重大的,更何况他的继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饱受篡位夺权的争议,那么康熙之死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吗?康熙去世那天都发生了什么?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原本身体有所不适,因此在畅春园修养。可到了13日凌晨两点左右

  • 孙尚香真的是因为周瑜计划失败所以被迫无奈嫁给刘备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孙尚香虽是个女子,却是实打实的孙家人,处事风格和她的长兄非常相似,是个非常杰出的女性。然而她的婚姻却沦为了一句戏言——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孙尚香真的是因为周瑜计划失败所以被迫无奈嫁给刘备的吗?好了,聊完了游戏里的孙尚香,我们再聊聊历史里的孙尚香是怎样的呢?顾名思义,孙尚香是三国时期著

  • 古代官员任内不得娶当地妇女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娇杏翻身大概是红楼中为数不多的运气颇好的女子的,本为妾室却一朝被扶正了。但是小说里固然可以这样写,真实历史中却难以出现这样的案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有规定,官员任内不得娶当地妇女。这在后来人看来有点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呢?《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考中进士,做了苏州知府,他在苏州任上干的头一件

  • 慈禧一顿饭两百道菜算什么 他一顿饭吃了千只鸡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有外国人对幸福做了一个定义:娶俄国的老婆,拿美国的工资,住英国的房子,吃中国的美食。可见中国人的美食,对世界范围的吃货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从古至今,涌现了无数的吃货。清朝时的慈禧太后,一顿饭要摆上两百道菜,但她并不是每道菜都吃,大部分都是用来养眼和满足虚荣感的。可是春秋时齐国

  • 揭秘第一个竟因抢了下属妻子而惨死的国君!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春秋战国时代,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最为滑稽的时代,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个时代都不足为奇,见怪不怪。比如说,一个大国的国君,好色到到处去抢别人的老婆,而且最为不可思议的是,他最终也是惨死在自己的荒唐行为上。这位国君就是齐桓公的儿子齐懿公。“杀了侄子,登上国君宝座”齐桓公一世英名,雄才大略,

  • 历史上神秘的鬼部队消失百年后竟重现战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公元466年前后,南朝刘宋大地上出现了一支神秘而又惊世骇俗的部队。这支队伍只有3000多人,将士们面色暗如锅底,身穿东晋军装,刀枪不入,常常趁着月色征战杀伐。征战中,众将士奋力搏杀,却口不言语,而唯一发声的就是他们口中的“夺魂哨”。哨声一响,如鬼哭狼嚎,凄厉无比,令人毛骨悚然。当然,最诡异的还是,这

  • 深藏不漏!打败荆轲的秦始皇才是武林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由战国著名刺客荆轲在易水岸边唱的歌谣,其慷慨激昂的文字至今还让感动。对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网友们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虽然很悲壮很让人感动,但却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难解的谜团。荆轲刺秦王准备得是非常充分,为了执行这次计划燕国上下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