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连鸡狗都不放过,日本到底从中国抢走了多少财富?

连鸡狗都不放过,日本到底从中国抢走了多少财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32 更新时间:2024/1/10 14:14:08

最近福哥一直在整理日寇在中国的种种暴行对百姓的屠杀之事。其实,在大多网友心里有关日本侵略中国的印象也多是对军民的屠杀,对妇女的污辱等等。

1937年10月5日,日军占领德州城后,在附近的村落扫荡。

但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当然并不是为了杀人,他们是为了抢东西,抢资源也好,抢领土也好,反正这是所有侵略者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

日本对中国民间财富的掠夺:在无锡、芜湖、南京、武汉、上海等地,日军将民间所有设备钱财等尽数掠走。日军侵入无锡,对全城进行有组织的洗劫。将各商店、机关抢掠一空,纱厂、铁厂的设备及产品全部抢走封存,运回日本。或留作己用,而对一般住家,更行明火打劫之能事,并设邮局以方便日兵其国内汇回所抢得赃款。

而在信阳,日寇侵占期间,利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掠夺资财。看以下几个例子:

1938年秋后,日本兵几乎天天下乡掳掠。郊区许家屯有两天就被抢四次,家家户户的粮食和鸡、猪、羊都被抢光。一天,十几个日本兵闯入家屯,他们开枪打牛,杀猪宰羊,顿时鸡飞狗叫。屯里来不及跑掉的群众,被日军逼迫把打死的家畜家禽煮熟,他们吃饱后,一脚把锅踢翻,然后把该屯八家农民的一万多斤稻谷抢走,又放火烧了该村的房屋。城郊区双井乡距铁路很近,是日本经打掳抢劫的地方,据该乡的双井、十八里庙两村统计,日军掳掠大牲畜500多头,掠夺各种财物达3万多件。

信阳地处豫鄂交界处,是豫南的交通枢纽,历来商业比较发达,日军侵占信阳后,商界人士有的逃跑了,有的商号倒闭停业了,市场呈现一派萧条景象。此时,日商机构乘虚而入,并逐年发展。到日本投降时,小小的信阳城,日商遍布各个角落,建立各种洋行40多家,垄断了整个市场。这些洋行大致分以下几类:

1937年10月5日,日军占领德州城后,沿着津浦线向南行进。

一是以收购物资、原材料为主的有:瀛华洋行(主要收购牛羊皮、芝麻、黄豆、木材、木炭、铜等),悦来洋行(收购粮油),三扇洋行(收购牛羊皮),三棱洋行(收购芝麻),大广洋行(收购各种木材),新隆洋行(收各种皮),水产洋行(收购水产生猪),倪玉机关(专收购铜),新新公司(收购烟叶),豫南木材株式会社、平野洋行、真崎洋行等。这些洋行多是日本人为经理,规模较大。经营方式,多以销售各种日产布匹、百货、杂货,收购(或交换)各种军用物资。

二是以经营日用百货的洋行有:平野洋行(卖日用杂货)、进军堂(百货、点心)、大日广洋行(布匹)、佐竹洋行、高砂屋洋行、水野洋行、山田洋行等。

日商经营的各种洋行打着“中日亲善”、“大东亚共荣”的旗号,其实都是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特别是以收购军用物资和其他原料为主的洋行更是如此。如日商瀛华洋行(市区大同路北段),是当时信阳最大的一家洋行,除日本人外,雇用有华人当买办,苦力多达30多人。该洋行与日军野战仓库及货物厂签订合同,它所需要的布匹、杂货由野战仓库供给,而收购的芝麻、黄豆、木炭,铜交给野战仓库。日本倪玉机关(是日特活动点)是以收购铜铁为主的洋行。该洋行是日皇后做的生意,与日海军有联系。1944年2月开业时,规模很小,只有20多包盐,后来发展有布匹、洋火(火柴),大烟等,买了一辆汽车,在乡下还增设两个收购点,一次就可收铜几万斤。这些商行的经营,名义上是做生意,实际上是巧立名目进行掠夺。

再看看日本人在南京和无锡的抢劫,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底,日军侵入无锡,除屠杀市民外,对全城进行有组织的洗劫。将各商店、机关抢掠一空,纱厂、铁厂的设备及产品全部抢走封存,以运回日本。然后放火焚烧城区,使无锡繁华的市区、名胜古迹变为废墟。

1937年10月6日,河北宁晋,日军缴获的榴弹炮。

据英记者田伯烈(timperly)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记载,南京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论被占领的还是未被占领的,大的小的,中国人或外侨的,都被日军劫掠一空,即使美国、英国、德国的使馆和大使住宅也未能幸免。城市商店,所有货物、器皿、珍宝任意抢劫,每把抢劫到的东西装上大汽车,他们的长官也在相帮照料,仿佛在搬家。而一般中国市民则往往在被抢之后遭到杀害。如在市民邓志陆家,日兵抢获银元三百块,金镯两副,金戒指四只,现钞九千元,然后将其幼子与母亲杀害,将家中其它财物抄走或捣毁。一座繁华的南京城,日军在彻底洗劫屠杀之后,更放火焚烧,毁灭罪证,大火三十九天不灭,所有商业区均成废墟。

当然,日本在中国许多城市强行发行的日本债券;在中国强征总计过百万的劳工奴隶。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剩下的只有两样东西,即土地与劳动力。中国民间已彻底破产,再也无钱财可供榨取了!

正是由于日本从中国得到的财富,才使得日本战后可以迅速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美国由于得到日本战败政府的私下承诺可以分得相当部分的财富,从而向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施压,使得国民党政府放弃了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并以放弃琉球群岛的主权为条件换取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支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被日本抢走的资源根本没有拿回来,那抗日战争到底谁胜利了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太监钱财可抛,有个东西拼死也要抢到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朝灭亡,谁最痛苦?人言人殊。皇帝也痛苦大臣也痛苦。他们都是有权有钱的。就算痛苦,也是一时。还有两类人,更痛苦。宫女以及太监。宫女比太监又好一点,没有主子伺候了,好歹是个完整的人,找个人嫁了,虽然从此难见金碧辉煌的大气象,怎么说也能过粗茶淡饭的小日子,子女绕膝,也是不错。太监就最难受了。说到这,想起

  • 雍正皇帝用这些证据证明满洲之君可为中国之主,实在难以反驳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雍正年间曾静反清一案,乃清朝著名文狱之一。最初的当事人曾静与张熙被雍正放过,且留下后世子孙不许再为难他们的遗诏。乾隆即位之后,当了回不孝子,违逆了父亲之意,把曾静和张熙抓来凌迟处死,此案才告一段落。比起乾隆的斩草除根,雍正虽然也因此案杀了很多人,却在某件事上,文明得多。他编了本《大义觉迷录》,以此来

  • 宋末皇帝的不同命运,被太皇太后带着降元,被大臣背着跳海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蒙宋战争四十余年,终以临安被占、崖山失败,宋朝灭亡而结束。宋度宗赵禥三子,赵昰、赵㬎、赵昺,1276年临安被蒙古攻克之时,分别只有7岁、6岁、4岁。三兄弟都曾登基作殿,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哀的皇帝兄弟。三兄弟中,赵㬎接替宋度宗为帝,赵昰先离兄弟们而去,最后接任皇帝的,是赵昺。赵昰乃是因病驾崩,所以

  • 小公主去世竟让唐太宗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哭数十回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唐太宗二十一个女儿,最爱的是晋阳公主李明达。为何?明达嫡出。皇帝嫔妃那么多,最重者,自然还是皇后。明达就是长孙皇后生的。爱母亦爱女,这个很自然。明达可爱。太宗每日上朝,总会有各种各样不爽的事啊。自己又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于是今天说要杀这个,明天说要贬那个,后天又说要把谁的家抄了。明达每见老爸脸色,就

  • 大清第一汉族文臣,老婆竟然差点被王爷抢走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十几年前看过本《东北历史故事集》,里面有篇,《大清文臣班首范文程》。啥是班首呢?咱看古代电视剧,上朝之时,不是大臣排排站吗?站在第一个的,就叫班首了。说白了,就是最厉害的那个嘛……范文程哪里厉害呢?最厉害的,自然是眼光。他十八岁时考上生员,也就是秀才。然不过三年之后,当后金起兵反明,攻下抚顺之时,他

  • 几张老图告诉你,中国人外国人是如何相互围观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围观是个贬义词吗?不是。它表明的,乃现实中某个场景的状态而已,好奇,不是什么错。否则,卞之琳如何能用《断章》,将“围观”描摹得那般美好呢?好了,入正题,我们来看看,七八十年代,中外交流还较少的时候,中国人与外国人,是如何相

  • 英国使节该不该对清朝皇帝三跪九叩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乾隆五十八年,西元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一行以祝寿名为见到了乾隆皇帝,然其主要任务扩大通商的要求却未达成。二十三年后,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又率人来谈贸易,却是连嘉庆皇帝都没见着就被赶出了北京城。又过了二十四年,1840年,鸦片战争起,清朝被打回了天朝烂国的原形——如果乾隆和嘉庆真的在天有灵

  • 长得丑还想做皇帝,差点把李白害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咱,那是从小学就学他的诗;而现在的孩子,只怕是还没上幼儿园,便已教起了。作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留下了很多真真假假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什么在朝廷之上,让高力士脱靴啦,这个应该是真的,新旧唐书里都有记;什么贵妃磨墨啦,这估计是假的,一是书里未记,二则这级别,也太高了吧……当然

  • 真实版越狱,1971年,美国阿提卡监狱的怒火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监狱,艺术家们的灵感所在。从《肖申克的救赎》,到《越狱》,当然,还是华语的《监狱风云》,给高墙之外的人们,一窥禁区的机会。那里面,就是一个小社会,有善,也有恶;有殴斗也有平和。然相信里面的人,无一例外地,都向往再次回到外面的世界——当然,便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终于假释的老头,已与社会脱节,并最终自

  • 黑你真不是我的错,谁叫你的祖先是商朝人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如今有两个字,很火,一个是粉,一个是黑,不过,跟能吃的那种菜,没啥关系。粉是指粉丝,拥趸;黑呢,是指抹黑,憎恶。在历史爱好者里,也通用。于是,爱明朝的,被称为明粉,反之,说明朝君王大部分都混蛋的,也不少;爱宋朝的,被称宋粉,反之,觉得宋朝软弱无能的,也不少。虽然两方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这却又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