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明明做了好事,却被骂丢了清朝的脸,这不公平!

他明明做了好事,却被骂丢了清朝的脸,这不公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90 更新时间:2024/1/18 9:43:18

美国《排华法案》,很多朋友都知道。其于1882年通过,是美国第一部限制特定族群入境的法案。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投票表决,以立法方式,对此法案之通过进行道歉。其通过之时,正是清朝内忧外患之际。某百科里,有这样的叙述,“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侨提出抗议……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不敢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步步退让,于1884年与美国签定新的条约,10年内禁止华工赴美。这一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承认美国排华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国政府更加感到中国软弱可欺,排华益发肆无忌惮”。

但在网上,又找到这样一句话——在他的奔走呼号下,美国总统与司法部不得不于1893年一致承诺保护在美华侨的合法权益。

他是谁?

他叫崔国因。是清朝的外交官。

1889年,59岁之时,崔国因出使美国、西班牙(当时译为日斯巴尼亚)、秘鲁三国。1893年任满回国。在美国之时,他针对排华法案,“一方面游说于议员、官员、牧师以及当地同情华人的组织之中,从外围寻找突破口;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国际公法、美国法津和中美有关条约,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合理合法的斗争,如联络一些主持正义的美国人,利用报纸与集会抨击反华势力”。

这段话,在网上虽仅见于安徽历史文化名人纪略博文中,但1987年,再版他的日记时,序言里也有记载。可见,虽然他不如郭嵩焘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等有名,但亦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安徽历史文化名人纪略里,还称“当代学者一致认为他是近代中国向朝廷明确提出设立议院制度”,因为他曾经上疏清廷,“议院之设,分为上下,其上议院由王公大臣议之,所以率作兴事,慎宪有成,知其大者、远者也;下议院由各省民间公举之人议之,所以通幽达隐,补弊救偏,兴利除害,知其小害、近者也”,可以说,他也是当时开眼看世界的洋务派之一。只不过,似乎并非干将而已——但他的这些事迹,无疑都是比较光辉的。

但,虽不如李鸿章那般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当时却也流传着他的小道消息——往好里说,是使他的形象变得更丰满,更鲜活。往坏里说,当然就是对他的中伤了。

事情记载在清人所编的《外交小史》里。篇目呢,是《出使笑话九则》。可见,编书者,把他的事情,当成了笑话。

有哪些事呢?

其一,当其家眷盗酒馆之手巾,为西人搜出后,因此钦使为盗之风声,遂传于环球。上亦知之,故惩以革去二品顶戴之罪。

偷手巾这事,大不大?那要看谁做了。如果只是个普通人,大不了骂一顿就算了。但是清国公使的家眷,这事能小吗?于是全球都知道了。皇上自然也晓得,革除了他的二品顶戴——只是,他真有二品顶戴吗?他出使前的官,是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网上有个问答,问清朝的大使或公使是几品,回答是“不一定,一般就是3-4品,但钦点的是正2品,重要地方是从2品”——或许在他出使之前,给了他个二品虚衔吧。

其二、其在英时,夫人专为全馆上下诸人洗衣,而收所洗资,其裹脚带飘飏于使馆门前,英人见白色长带随风荡漾,以为中国有何丧事,使人来探问,始知为脚带也,西报中为照片揭载之。

虽然作者说西报中载有照片,然现在,也是付之阙如,难以找到了。但,他出使的是美国、西班牙、秘鲁,并不包括英国。当然,亦不排除,去西班牙之时,会经过英国,且住在清驻英使馆里。若此事所记为真,则不得不说,他夫人,确实给清国丢了脸。当然,不是指裹脚一事,而是晒布一事。

其三、又不自开火食,惟附食于翻译李一琴之处,每见酒瓶、荷兰水瓶等,必拾而藏之。使馆中人,往往以空瓶及绳索橘皮等置之门外,以待崔来,崔见即拾去。置之不已,崔则拾之不已,且毫不知倦。察其色,似喜不自胜者,真可怪已。

这里是说他勤俭节约,捡藏水瓶,所为为何?或为自用,或为卖钱。但在其他人看来,则是怪癖。

于是乎,《外交小史》里给他下结论,“吾国人见轻于外人,崔实为罪魁”。

这就与红颜祸水论一样无聊了。你大清国,被人轻视,岂止一年两年了?从1840年起,对外战争,不就三个字——打不赢——吗?你慈禧太后不怪,来怪一个公使,实在是怪哉怪哉——当然咯,慈禧太后,岂能讽刺呢?她怎么会有错呢?还是崔国因,比较好对付——他归国之后,却未得到升迁,后来辞官经商——也就是说,他无权无势了——多好捏的软柿子啊!

可,一个在美保护华工权益的外交官,经商之后,又捐款在黄山建“狮林精舍”,方便游人与修行者的人,却被国人如此嘲笑,清末是否之不分,也可见一斑了。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标签:

更多文章

  • 如果当年曾国藩做了皇帝,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说起曾国藩,有一事觉得很想不通。为了旅游,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时不时出现在报端网络,老子故乡有人争,诸葛亮故乡有人争,连孙猴子的故乡都有人争,却从未看到过曾国藩故乡之争。他的出生地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如今属于娄底市双峰县。想查一下何时划过去的,未找到很确切的资料。尽管如此,前文所述的那些争夺,又哪里管

  •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怜和珅娶个宫女,也成了死罪之一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此话传了不知多少年,说的是乾隆朝宠臣大赃官钮祜禄·和珅在弘历驾崩之后,即被嘉庆皇帝查办。而他家那个钱,真是多得数不过来,要以吨记。银票,都堆在银库内发霉。掀翻和珅之后,嘉庆皇帝,发了个大财。咱觉得,此句后四字,基本是属实的。嘉庆确实吃了顿饱饭。不过,皇家欲壑岂有平复之时?几个嗝之

  • 相信吗?美国一直野蛮地使用童工,直到1940年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1938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公平劳动标准法》,原则上禁止使用童工。此时,据摄影师列维·海因受国家童工委员会的委托将镜头对准童工,已过去32年了。1940年以后,美国童工才基本消失了。11岁女孩工作之余对外面世界的一瞥。地点在北加利福尼亚rhodes公司的生产部内。她在这工作已超过一年了。美国建国

  • 康熙皇帝批奏折,为什么像《金瓶梅》一样,都是大白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相信很多朋友,上学,语文,最爱看的,是那些故事类的,最不爱看的,就是文言文了。当我们说某些人,比较喜欢卖弄自己有文化的时候,就会说,他这人讲话,之乎者也的……远的不说了,就是黄花岗起义林觉民烈士写的《与妻书》,读起来,都有半通不通之感。那时,已在1911年了哦……但是,我们却能看到,康熙皇帝的一些朱

  • 14张民国时期南京标志性建筑的珍贵照片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并定都南京,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个法定首都。图为民国政府大门旧照。1940年3月,汪精卫与日本方面合作,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图为汪伪国民政府旧址。民国时期国府路上的国民大会堂,解放后国府路改为长江路,国民大会堂也更名为人民大会堂。

  • 蝗虫抱草而死是寇准拍皇帝马屁?别冤枉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近日听某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音频,内中讲到宋真宗朝的五个宰相。在介绍寇准时,说他是个直性子,倔脾气,使得太宗、真宗皇帝对他是又气又爱。爱他能办事啊,气他不给皇帝面子,喜欢争执啊。某次,实在无法忍受他了,将之贬到地方去做官,眼不见,心不烦,闹得个清净。没想到,这寇准到了地方,似乎是终于有时候静下来心来思

  • 林则徐是怎么销毁鸦片的?“;虎门销烟”;的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印尼警方收缴了大批鸦片,为了显示抵抗鸦片的决心,也像当年的林则徐一样当众销毁。印度媒体DNA——India报道,印尼警方将收缴来的整整3。3吨的大麻,全部运到印度尼西亚,西雅加达的街道上进行当众销毁。也不知道是脑袋打洞,还是没有一点常识,印尼警方销毁大麻的方式竟然是点火焚烧。他们自己是带了防毒面具,

  • 子产的治国思想方略介绍 子产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子产为政也是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在鲁襄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43年,子产在郑国当了执政大臣,他推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整顿国家政治秩序,在当时是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证明了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子产也受到人们的称赞。故事是这样的,故

  • 解密:雍正即位 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京城九门全部封闭:雍正继位为何如临大敌?康熙死后,因为储位问题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由此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在其钦定的《大义觉迷录》里,雍正是这样描述整个过程的:“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佑、阿其那(即八阿哥允禩)、塞思黑(九阿哥允禟)、允、公允裪、怡亲王胤祥

  • 高仙芝不是韩国将军为什么在韩国如此有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高仙芝,我国古代著名的将军,是我国古代唐朝唐玄宗时期才华卓绝的军事人才。他是少数民族的人,出生在唐朝中原北方的高句丽,所以并没有表字。他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不输给熟读《孙子兵法》的中原将领。《杨贵妃秘史》高仙芝剧照唐朝初期,兵强马壮,很长一段时间南北征战平定了许多在边境扰乱的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