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和尚皇帝梁武帝究竟为什么饿死于僧寺

和尚皇帝梁武帝究竟为什么饿死于僧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4/1/17 3:00:16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

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

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

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正在此时,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政敌高欢不合,转投了梁朝,梁武帝封他为河南王。

侯景为人阴险奸诈,他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勾结萧正德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最后叛军攻进了建康城,困住了宫城,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

一筹莫展,也没有人去过问他,这位皇帝最后竟被活活饿死在宫里,无独有偶,《中华野史镜鉴》上也曾记载:“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侯景攻下宫城。

萧衍饮食断绝,口中苦涩,连呼:“蜜!蜜!”最后饿死于净居殿,时年86岁,萧正德最终也没做成皇帝,事成后就被侯景杀死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八旗子弟为什么能横行霸道?只因一件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八旗子弟”是什么?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接触过,但是年轻人知道的可能就不多了。17世纪初,清兵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大概七千五百多人,后来因为人逐渐增加,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八旗的旗色分别是:最早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后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早期的八旗将领,处在

  • 慈禧聪明才智 竟靠辅政咸丰皇帝自学成才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使慈禧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她为皇帝生下了长子,即封懿妃,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侍奉皇帝之余,慈禧以其聪明才智竟在咸丰晚年辅理其政事中自学成才,亦是百年不遇之人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

  • 历史上武则天上位靠的是什么?书法好或成绝招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史上女书法家,“后宫”居上品能够进入中国书法史的女书法家并不多,尤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更是寥若晨星,如今为普通人熟知的古代女书法家只有两位,一位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另一位就是女皇武则天。大多女书法家很难留下一点断简残篇,能让后人亲眼目睹的作品少之又少,而女皇武则天留下了一方《升仙太子碑》,

  • 武则天不仅墓碑没有字 守陵石像竟然也都无头?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一提到中国古代女皇帝,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而又惊人的统一。武则天一生经历十分传奇,她死后所葬的陵墓也有很多离奇的地方。不但为自己立了一个无字碑,惹得后人众多猜测,最为离奇是其守陵的石像竟然都没有头?武则天死后,与丈夫合

  • 窝阔台因何事大怒并下令八千多人群体淫乱?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核心提示:窝阔台下令要征召女人,部落的人赶紧让自己的姑娘婚配。这事情把窝阔台整生气了,于是下令七岁以上的女人全部集中,不管婚否都扒光衣服让士兵淫乱,一场八千多人的群体淫乱开始了。唐朝时,自愿阉割的宦官名字很搞,叫“白宫”。到了清朝,阉割太监的手术室,从天棚到地板全是红色的。被阉割的生殖器,叫“高升”

  • 以为登基是板上钉钉的事 多次谦让却错失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皇太极去世,最有实力争夺地位的只有两个人,分别是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豪格,至于福临一个小娃娃,实在不配在竞选行列,可是他却越过豪格和多尔衮成功成为皇帝原因何在呢?在努尔哈赤在世时,多尔衮虽然年幼,但已经多有战功,再加上多尔衮的生母深受努尔哈赤宠爱,如果不是努尔哈赤早死,恐怕皇太极与多尔衮也

  • 揭秘:成济为什么会成为司马昭的替罪羊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历经数代,到了曹髦执政的时候,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方面是来自皇权的日益衰落,另一方面则是司马昭篡夺之心的昭然若揭。国家军政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之手,而身为皇帝的曹髦却成了傀儡,任人摆布。大权旁落,受制于人,曹髦的日子很不好过。对此曹髦是忧虑交加,夜不能寐。

  • 史书记载的两个刘姓宗亲 哪个才是刘备的祖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陈寿本志的记载:刘备的先祖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刘备便是他的子孙。这个记载现在也是有关刘备祖先的主流观点,小说《三国演义》就认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典略》则记载:备本临邑侯枝属也,意思

  • 古代学霸什么待遇?竟然家门口前立石头桅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石桅杆是用花岗岩石条凿成方形、圆状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貌似船上的桅樯,故名石桅杆,又因像一支笔亦称石笔,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巴中境内完整保存下来的石桅杆十分少见,姜家桅杆是其中的代表。巴中有崇文重教传统。封建时期,巴中的家族中倘若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

  • 曹操为什么喜欢用小人,难道是惺惺相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发布《求贤令》,第一次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又先后发表《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