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洪秀全的死因

太平天国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洪秀全的死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55 更新时间:2024/1/13 4:20:13

过去许多关于太平天国史的论著,都说洪秀全是在清军逼紧时服毒自杀的,现在不少太平天国的论著则说洪秀全是病死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洪秀全之死,由于原始材料记载不一,加上曾国藩篡改史料,以假乱真,因此分歧颇多。

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所据史料主要有三条:

一是曾国藩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奏称:“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另一条是曾国藩同治三年七月七日奏稿称,洪秀全“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

还有一条就是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记载:“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这三条材料出自当时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双方的知情主将之手,因此,被史学界的大部分人当成信史。

但,当时在洪秀全身边的幼天王洪福瑱在“自述”中却说:“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大王病死了,二十四日众臣子扶我登极。”这条材料自然也无法列在信史之外。

这样一来,洪秀全究竟是自杀还是病死,便成为历史之谜。尽管大部分太平天国史论著都从曾国藩及其刊刻本《李秀成自述》的说法。但都以存疑的办法,把洪福瑱、洪仁玕所记史料罗列于后。如郭廷以在《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根据“李秀成供状及曾国藩奏报”,认为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在罗列了洪仁玕,洪福瑱供词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文字之后,又说“似洪秀全系病死”。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认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但又对曾国藩奏稿中的内容多加批驳,如在“官军急攻”语下批驳说,在洪秀全死前三个月“曾国藩未攻城,天京外亦无战事”。曾国藩奏稿说,洪秀全“服毒”材料来自天王府宫婢黄氏,简又文批驳道:“其言由黄氏宫婢供,伪言也”。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史学界对洪秀全之死实无定论。

60年代初,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李秀成亲供手迹》(即《李秀成自述》)正式影印发行,其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原始记载,有力地证明了洪秀全是病死,并非自杀。

《李秀成自述》刊刻本中有关此事的记载,是经曾国藩篡改过的。李秀成当时正在天京,对天王府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所记洪秀全之死的材料最为后人所重视。为说明问题,现把正伪两段材料摘录如下:

《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

曾国藩在刊刻《李秀成自述》时将上述说法篡改成:“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原稿和刊刻本对照,真相大白,人们历来所据信史系曾国藩所伪造,而李秀成“亲供”原稿则明明白白记载了洪秀全因病而死。再和其他原始记载对照,洪秀全病死更可确信无疑。上述《洪福瑱自述》明确记载“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五月初六日条也记有:“闻探报禀称,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二十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二十日)”。当时清、太双方记载是一致的。洪仁玕虽然不在天京,但他在湖州和幼天王会师,自然要谈到洪秀全去世情况,所以他在“自述”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记述,也为史学界所重视。但《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说:“至今年四月十九,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后半部分又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这个自相矛盾的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不得而知,不过,《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即病死说是出自洪仁玕供词原稿,而后半部分,即自杀说,出自英译本,原稿己失,无法查证。但英、中两次翻译受《李秀成自述》刊物本之影响,并不是不可能的。

人们也许会问,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篡改《李秀成自述》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说法呢?这是因为,湘军攻破南京之后,曾国藩在安庆给清廷的一个奏折中已经说过洪秀全是“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的。而在他到达南京之后,又于七月初四日亲自拟写了七月初七日的奏稿;并在奏稿中重申了洪秀全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

这两个奏稿都是在曾国藩看完李秀成亲供前写成的。曾国藩看到李秀成亲供有关洪秀全之死记载和奏稿截然不同,他在把亲供抄送军机处时,把这些文字给篡改了,当不难理解。至于曾国藩两次谎报军情,罗尔纲和周村合写的《洪秀全论》说:“洪秀全因天京缺粮,久吃甜露充饥,致病发逝世。”并在注中说:“曾国藩刻本《李秀成供》所说洪秀全因被围急自杀死,乃是曾国藩为着要向清廷报功而盗改的。”

由于《李秀成亲供》影印出版,曾国藩篡改史料骗局被揭穿,洪秀全死因之谜已初步解开,近年来有关太平天国史论著,大多改变了“自杀”说的看法。当然也还有一些人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庞统是曹操杀害马腾的帮凶?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导读:刘备喜得凤雏庞统,拜其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的情况被曹操得知以后,曹操马上召开会议,研究南征事宜。然而曹操却担心自己南征以后,后方空虚,西凉马腾会乘虚而入,便设计诱马腾入许都而杀之。马腾,字寿成,汉末西凉太守,征西将军,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父亲,是东汉时代伏

  • 考古发现欧洲最古老文明比金字塔早2000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神庙一般指帝王的宗庙,也指佛寺等。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典范,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考古学家发现欧洲最古老文明,150多个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遗址,其年代比

  • 三国中被称之为反复小人的刘玄德为什么名声很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事,孟子提到的“贵戚卿”和“异姓卿”的差别,与吕布和刘备的行事风格基本吻合。很显然,吕布属于“贵戚卿”,而刘备属于“异姓卿”。孟子概括“贵戚卿”的特点是“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吕布有无劝谏,赵炎不知,但其“弑主易位”却是常有的。对“异

  • 武则天搞定唐高宗李治的“杀手锏”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导读:武则天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她的父亲武士当年就肯冒身家性命之险,追随李渊造反,武则天本人在唐太宗时代,也有过出位之举。她不怕赌博,愿意赌上一把。病榻偷情,主动迎合太子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

  • 明朝史上的“大跃退”:商贾之家竟不许穿绸纱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朱元璋痛恨王安石变法,他曾说:“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他的“改制”的基本精神就是重农抑商,以最落后的经济部门——广大农村为财政税收之基础,将大帝国建筑在小农经济之上,厉行节俭,注重均平。明朝统治者打击工商业,商贾之家不许穿绸纱;百姓不许航海,对外贸易以进贡名目由礼部掌管

  • 揭秘古代极品美人:一生中在床上克死十个男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美丽绝伦的女人,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凡是见到她的男人,都被她的容颜所折服。她的一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却都以受守寡告终,因为她,一个国家覆灭了,连英雄盖世的一代霸主楚庄王,也差点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古代极品寡妇夏姬死了十个丈夫

  •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舞女服饰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以下这个陶俑中舞女的服装为“健舞”的服装,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胡舞中最出名的便是“胡旋舞”。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齐胸襦裙也叫高腰襦裙,

  • 清朝时的附属国有哪几个,你们造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一些关于清朝的历史资料,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在清朝乾隆皇帝执政前后,围绕大清周边竟然有19个附属国。当时的大清帝国,也算是国强民富,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还真是风光了一阵子。那么大清帝国的这19个附属国都有哪些呢?一、朝鲜当时,朝鲜王国是不能自称皇帝的,因为只有清朝的皇帝才能这样叫,他们

  • 刘备巅峰时期的五大劣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刘备即便在败曹操,夺汉中那个最颠锋时候,还是三家里面最差的一个。一、内部不稳刘备虽有关张赵糜简孙等原从力量,但骨干却是荆州士人及其世家集团,他们是支持刘备夺取荆南的基本力量,而且原从派最终是要与荆州集团合并的。第二个基本力量是益州的东州士集团,即原来支持刘焉父子的外来世家。这两部分就真的很类似红朝的

  • 小气”的陈寿将哪些四川人列入《三国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三国志》取材精练,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证,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使得《三国志》不仅成为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公元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