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献《隆中对》给刘备真实意图是什么?

诸葛亮献《隆中对》给刘备真实意图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1/18 19:09:11

话说刘备三顾茅庐后,用常人所不能的隐忍,通过了诸葛亮的考验。

于是,第三次相见之后,诸葛亮先不说同意出山与否,而是推出了他的《隆中对》。

《隆中对》什么内容呢?主要的精神,是成霸业、取天下要“以人为本”。以往看《隆中对》的人,常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取荆州、夺益州,联吴抗曹,然后攻取中原上面。其实,那都是远景规划——当时,持这个战略构想的人,其表达见于史册的,先后还有甘宁、鲁肃周瑜庞统,他们的意思大体相同,只是执行细节和执行主体有变化而已。在当时的荆州和江东,这是一种很流行的战略构想,不是诸葛亮独创的,而且,这个愿景有其重大漏洞:刘备兼有荆、益,势必威胁江东孙权,孙权不可能成全刘备恢复中原,统一天下;孙权要统一长江上下游,又必须从刘表(后来是刘备)头上踩过去,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设计出三国鼎立或二分天下的局面,对于一些急于建立功业的年轻士人们而言,总比被曹操一统天下,撤掉新人们的舞台要强。

刘备对这个规划,也不见得真信。但是,这是荆州一部分青年士人的共识,刘备首肯《隆中对》,才能让他们为己所用。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刘表没有远图,所以他们不跟刘表干。刘备必须表现得有远图,才能够吸引诸葛亮这样的士人加盟,才能够形成二人互相需要,并且成为“鱼水”关系的基础。

干大事,一定要有远大目标,这样才有凝聚力。《隆中对》后半部分的远景规划,只不过是先树立这么一个远大目标。目标是可以因势利导,加以调整的,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做”。

为什么说《隆中对》的实际主旨是以人为本呢?

你看《隆中对》怎么分析曹操、孙权的强大基础: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计。”这意思是说,刚刚天下大乱时,只知道一心抢地盘的人很多。

“曹操比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非常明确,曹操是“得人者昌”,雪球越滚越大。这个“人谋”包括两方面因素:其一是有荀氏叔侄、郭嘉程昱、贾诩那样谋臣出来为他计划;其二,是他兼容了当时各门各派各层面的力量,如得陈登而得徐州,得董昭而得献帝,得田畴而服乌桓,其他如李典张绣张燕、臧霸等等,都是带着自己的部曲(连军队带家族),投奔了曹氏。

曹操从不裁人,所以曹氏能够做大。

“孙权拒(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不可图也”,明确指出:孙权的根基在于“贤能为之用”。《演义》中,紧接着“三顾茅庐”,下一节就是孙权“广纳贤士,重用谋臣,开设宾馆于吴会”。刘备得了一个诸葛亮,如鱼得水乐得不行。孙权呢?严畯阚泽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骆统、吾粲、庞统、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甘宁……得了文武数十人,孙权还不得兴风作浪?人才是事业的根本,而且是多多益善。更重要的是,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成大事者必用众智,孙权在这一轮的收获,远远大于刘备。

也许,罗本之中,孙权不用三顾也能得到凤雏,与刘备“三顾”得到孔明的对比显得太刺眼,所以到毛本之中,把庞统从孙权招纳的人才名单中删去了。

《隆中对》下面孔明怎么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这是再明白不过的意思:要先招揽各方面的人才,地盘将来自然会有的,先后次序不要搞错。

紧接着,孔明拿出一幅图:西蜀五十四州之图,继续强调:“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诸葛亮出示“西蜀图”的意思,是看刘备有没有决心干掉占据益州的“宗室同姓”刘璋。至于荆州刘表,孔明说:“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在人世。”其实,哪里是夜观天象?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老刘得了老年性痴呆症、在家不时发作的事,孔明比刘备更有条件掌握——这就是“人谋”的厉害。

诸葛亮的战略主张,刘备全部接受。

小说中,这时候,孔明才同意出山辅佐刘备。

标签:

更多文章

  • 比起做皇帝,溥仪最擅长的居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咱记得历史书上记有轶事,他登基之时,小毛孩一个,啥事不懂,哇哇大哭,他爸哄他,没事了,快完了,快完了,果然,不久,就完了。当然,他的故事还没完。1917年6月,又有张勋的辫子军帮他家复辟,却是闹剧一场,再次披上的龙袍还没穿热呢,又得脱下来了。

  • 日本女学生是如何成为民族英雄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读史吸引人之处在于,你在读一段故事的时候,会发现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名字或名词,你搜索这个名字或名词,它又能带出另外一段你从未见过的故事。知识不断延展,懂得也就越来越多。今天看到一个日本人民五六十年代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贴子,不甚详细,于是又找其它的,资料越来越多,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桦美智子。她

  • 揭秘:关羽关圣人差点儿死于哪种毒药?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世界上有记录的第一份下毒杀人恶性案件,出现在罗马帝国,殊不知,下毒早就成为很多国度的超人做法,比如,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埃及人等等,很早就开始使用毒药。有趣的是,古代中国竟有“八大毒药”的说法,比如,见血封喉、断肠草、鹤顶红、鸩酒、天然砒霜、雷公腾、奎宁和番木鳖等等。令人惊异的是,古代中国还蕴藏

  • 明绍宗朱聿键晚年到底有没有出家为僧?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明绍宗朱聿键是明朝的唐王,也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弘光皇帝朱由崧去世之后继承皇位,改元隆武,后世也常以隆武帝称之。朱聿键是南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希望能驱除外敌收复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外忧内患,朝政大权被权臣把持,以其个人力量难以改变历史河流的走向。说他是南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 朱祁钰为什么未入十三陵 如何看待朱祁钰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明代宗,姓朱,名祁钰,后人称之为景泰帝,明朝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都是汉人。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图片来源于网络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在宫外的大宅院内,

  • 明朝大将汤和是如何死的 汤和的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寿终正寝的汤和也许是朱元璋手下最幸运的,我们知道朱元璋晚期开始大杀功臣,明朝开国功臣中几乎无人幸免,唯独信国公汤七十岁高龄而逝。那么汤和是怎么死的呢。汤和告老还乡我们知道,在洪武二十一年,汤和选择了告老还乡,告别了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官僚生活,也告别了他和朱元璋那份长存已久的情谊,退隐的生活固然美好,

  • 秦始皇留下的九大未解之谜 尸体是否完好?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

  • 探秘古埃及金字塔中发生的诡异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古埃及数千年前的文明历史就像尼罗河一颗璀璨的明珠,所发出的闪闪光芒吸引着世人和科学家的不懈追寻和探索。几乎每一位古埃及法老墓都遭到盗墓者的洗劫,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灵异事件。盗墓者洗劫图坦卡蒙法老棺材的时候离奇死亡!几乎每一位古埃及法老墓都遭到盗墓者的洗劫,这也是为什么说考古学家发现图坦卡蒙法老

  • 科学家的迷信:牛顿认为未来是炼金术的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1.伽利略认为占星术改变了一切今天,我们将伽利略(1564-1642)视为理性的典范。但实际上,他在当时还是一个算命先生。伽利略不仅相信占星术,还从事占星术。他为富人占星,并将这门技术教给学生。要是当年有入学考试的话,伽利略可能会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狮子座的人是否应该与双子座的人约会。伽利略2.牛顿

  • 被宦官扶上位的唐代宗为什么反将心腹功臣李辅国杀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宝应元年(762),肃宗病危。张皇后欲谋立越王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