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陈圆圆墓碑究竟写了啥,为什么说她的墓碑上藏着天大的秘密?

陈圆圆墓碑究竟写了啥,为什么说她的墓碑上藏着天大的秘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4/1/19 19:44:56

任何一段风云搅动的历史中如果夹带着一位女子,似乎连历史的风波也都能柔和一些了。陈圆圆,这位名动天下的美人也和这段历史纠缠不清,身世飘零的她到底身怀什么样的秘密,她的墓碑上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说她的墓碑上竟然藏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故事得从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这里说起,马家寨这个寨子虽然叫马家寨,但是全寨人都是姓吴,没有一家姓马。曾经就在岑巩县工作过,当初刚听说马家寨的时候,认为这里肯定都是姓马的,至少以姓马的为主,出乎小编意料的是一家都不姓马。

这就引起了好奇心重到就算曹冲再世也无法称量的小编的注意,于是就有意的去关注,身边的同事都说那是吴三桂的后代,陈圆圆就葬在那里。小编当时表示想前去一睹究竟,终因俗事缠身不能成行,还是在诸多清史专家考察过将这个地方的秘密公诸于众之后,小编才得以前往一探。

马家寨的秘密已经不是秘密,不过小编相信仍然有很多看官不尽其然,所以就想把这个故事重新摆给大家听一听,博君释然。

话说吴三桂反叛清廷,康熙皇帝以天子威严迅速把吴三桂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把吴三桂气得一病不起,“革命”尚未成功的吴三桂就这样怀恨而亡。康熙皇帝下令搜捕他的家属,扬言要灭了吴三桂的九族。

尚在昆明城内的陈圆圆听说吴三桂亡故以后,携子孙在军师马宝的掩护之下,以声东击西、金蝉脱壳的妙策躲过清军追捕,一路朝着陈圆圆的老家苏州方向逃奔。

当他们逃入思州土司田氏的势力范围内龙鳌河边上的龙鳌里之后,发现这里浓郁墨翠,溪水淙淙,山间一个平整的坝子被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气候宜人,人烟稀少,不失是一个藏身的好去处。也许是走累的缘故,亦或是这里就像极了陈圆圆的故乡,他们就不在走了,于是在这里留了下来。

他们驻扎下来之后,经商议不能扎堆而居,于是就化整为零,分散居住。为确保安全,抚育吴三桂的子孙,陈圆圆就在天安寺削发为尼,改名寂静,字玉庵。马宝就上鳌山寺出家当和尚,吴三桂的次子吴华就在一个叫厢子屋的地方开荒种地,就此定居下来。出家后的马宝,经常经过一道山梁下山探望陈圆圆和吴启华等人。这一条山岭后来称之为"马迹梁",现称则叫"马家梁"。陈圆圆和马宝最后都在龙鳌里这个地方修道而终。

陈圆圆亡故之后,被吴三桂的子孙埋葬在龙鳌河边绣球山上,因害怕被人知道,向清廷告发,陈圆圆的墓埋葬得跟普通老百姓并无两样,连碑都不敢立一块。

直到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吴氏后代才为其立了一块碑,但是墓碑之上却不敢直书“陈圆圆之墓”,而是写了一条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碑文。其文如下: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孝孙男吴仕龙、吴仕杰,曾孙吴大经、吴大纯,孝玄孙吴朝达、吴朝选、吴朝魁、吴朝政、吴朝玺、吴朝柱、吴朝相、吴朝值;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月吉日立。

这样的碑文,除了吴家后代知晓以外,外人不得而知。直到20世纪末,吴家人才道出其中玄机。

1983年,当地一位叫黄透松的古文献学专家第一次到马家寨调查,马家寨一位名叫吴永松的“秘传人”透露了关于“陈圆圆墓地”的口头传说,这引起了黄透松的注意,于是对这样的传说开始深挖其中的奥妙。但是,吴家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历史,“害怕遭株连”。

此后,黄透松等人打消了吴家后人的顾虑,并在马家寨右边的山上找到“陈老太婆”陈圆圆坟墓,作为“秘传人”吴永松才把其中的玄机托盘道出。他解释说: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当时的“聂”字的繁体是这样的:“聶”。而“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陈圆圆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暗指她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后代为了隐蔽独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雙)上边为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当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样的写法,而吴家人这样写就想表示陈圆圆地位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这样的解释,清史专家现场考察以后,,认为与陈圆圆的历史吻合,其真实性可以肯定。为掩人耳目,当年刻碑者真是煞费苦心。

吴氏家族中还存在一个“秘传人”的问题,他们的“秘传人”是这样解释的:当年吴三桂病故,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终年67岁。他们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清朝视吴三桂为十恶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孙为生命计,约定不向外透露一字,不许说,更不得写,连家谱也不准修。但又担心家史失传,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选一优秀者,由上一辈传人将祖上历史口授三遍,让其默记心中。担负其事的传人,即被称为“秘传人”。由此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吴有鹏时已历10代。

吴家人的“家史”秘传人讲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事如数家珍,就连清史研究者也自愧不如。可以确认:马家寨200余户、1300余口为吴三桂后裔是没有疑问的。

后来几位清史专家深入吴家后代的家中进行走访,发现他们的堂屋中央供得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清史专家这样解释:“延陵”春秋时为吴国属地,就是今天的江苏。吴三桂的祖先,即源出于此。吴三桂发迹后,人们常用“延陵”称之。明清之际,诸多史家亦用“延陵将军”代称吴三桂。吴氏家家皆设“延陵堂”,这就与吴三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再后来,清史专家在马家寨吴家墓地,距陈圆圆墓约三四米处发现了一块同样神秘的墓碑,这块石碑比陈圆圆碑稍大,中间竖刻一行字“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其中三个空白,因年久模糊不清无法识别。经专家现场反复辨识,上述三字还是难辨,于是他们就做了几份拓片,在纸上进行辨认。经过研究,终于识别第一个字是“颐”,后经反复比对,终于认定最后两个字就是:硕甫!这正是吴三桂生前用过的号。他最常用的号,有“月先”,还有“长白”等字号,而“硕甫”则很少用,只在部分典籍中有,少为人知。

再看碑文,除“吴公号硕甫”已破解,全文连读如同天书。专家凭藉对吴三桂的深入研究,终于获得合理解释:“受皇恩颐养”,其意思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一次”则很费解,但不能简单解为只“颐养”一次。如与吴三桂曾即位当皇帝,死后其孙又尊其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那么“一次”可解释为“第一次”“首次”,再引申为“开创”“首创”,则与三桂死后的庙号“太祖”相吻合。故“一次”暗指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

而“八十五岁”,从来墓志铭的碑文正中书写:死者职位爵名某某之墓,或称“神道碑”,却未如该碑正中书写墓主之年龄八十五岁。这里,当另有深意。在深入调查中,吴氏“秘传人”称: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据此为断,八十五岁应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中秋。而史载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终年67岁。据此还有一种解释:67加18,也合85之数,仍与吴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总之,“八十五岁”隐含着吴三桂卒年日期。总结以上释文,石碑中央全文应解释为: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

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竖写文字。意思是说,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吉利之日。立碑之时,恰恰是康熙帝刚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已经更换,不易再追究前事,吴三桂后人才迫不及待地立碑,而且苦心设计,刻下这段不合常规、让人难懂的碑文。

原来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在马家寨这样一个地方,这段被历史掩盖的秘密似乎就这样被揭露了出来,那些引人猜测和遐想的故事也就此可以得出历史的真面目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元顺帝 其中有何高瞻远瞩?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古代元朝末年元顺帝在位的时候,国内各地涌现出农民起义,当时最大的起义势力为朱元璋为首的队伍。元顺帝昏庸无能只顾贪图享乐加上百姓受灾害,使得元朝天怒人怨。朱元璋顺应民心带领人们一直攻打到了元朝的首都。然而最后元顺帝却逃脱往北方去了。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猜测。朱元

  • 虞姬其实是项羽的爱妾,那么项羽的妻子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虞姬和项羽的故事流传甚远,他们的爱情也一再被传颂,可是有一天忽然发现,原来虞姬是项羽的小妾时,似乎这爱情就有点变味了,原来项羽还是有妻子的吗?那么项羽的妻子是谁呢?项羽的妻子有给项羽留个儿子吗?史书中对于项羽嫡系的后人未有记载,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没有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对于项羽这么大的人物,有无子女一

  • 秦始皇的阿旁宫里佳丽三千,秦始皇的后宫最后都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之后,你想要干什么?对于很多人而言,估计只有为所欲为这一个答案了。但是其实也多半都是想想,毕竟像秦始皇这样的人,他的目标是志在天下的,可是这样的一代伟大帝王他的后宫还是藏了不少美人的,但是在他仓促离世之后呢,他的后宫妃子都去了哪里呢?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而且

  • 探秘:兵马俑秦俑坑内的巨量兵器是被谁劫走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根据《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发布的材料看:俑坑出土的5件"吕不韦戈",多数分布在俑坑东北角的19探方和20探方之中。如果"吕不韦戈"确实是俑坑"原配兵器"的话,在武士、车马、队列都呈对称布局的情况下,那么在它们相对称、对应的1探方和2探方的位置上,也应该有相同的"吕不韦戈"才对啊!然而这些地方,是根

  • 慈禧太后绯闻男友是谁,为啥慈禧的绯闻男友会因贫困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男人有了权喜欢玩女人,女人有了权也同样喜欢养男人。历史上大多数执掌朝权的女政治家或多或少都有点绯色八卦,慈禧也不例外,尽管这些掌权者的面首并不好当,下场也不怎么样,但是慈禧太后的绯闻男友竟然是因贫困致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权倾朝野,操控晚清政权长达近一甲子。慈禧太后在国人心目中的印象

  • 吕布为啥跳槽三次,吕布一生投靠过多少人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虽然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人拥有三国时代的双绝,可依然免不了四处逃亡,被人追杀,最后在白门楼殒命的凄惨遭遇。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

  • 古代人拜把子为什么非得喝血酒烧三把半香?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今天的人感情好了纷纷都称兄道弟,但是古代人要拜把子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古代人对订立盟约这件事十分看重,非常讲究诚意。就好比锸血为盟,还得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那么古代人拜把子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非得喝血酒?古代人怎么结拜的结拜,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等,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

  • 揭秘:雍正为什么对功臣年羹尧态度迅速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关于雍正到底是不是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年羹尧作为雍正的心腹臣子,在雍正继位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秘密铲除政敌,在雍正继位的时候,十四在四川为抚远大将军,本可以领兵夺权可是年羹尧时任四川总督,可以遏制十四,所以虽有兵权却也无能为力。因此年羹尧深受雍正信任,

  • 海瑞的清官之名和包青天差不多为什么最后却罢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说到历史上刚正不阿的官员,包青天算一个,海瑞就得算一个,可是两个人的命运官途却截然不同。海瑞罢官的故事在民间影响深远,那么一代清官海瑞最后为何罢官呢?在明代的松江府,发生过一起欺压乡里的事件,官二代徐瑛作为还乡老太师徐阶的三儿子,不仅强占民田,霸凌乡里,更是不择手段的强抢民间女子赵小兰。小兰有一母亲

  • 关羽墓中为什么会有两具女尸,关羽墓中女尸是貂蝉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盛名在外的关羽尽管被孙权抓住杀了的,但是依然是按照侯王礼制下葬了,曹操也呼应着表达了尊重,将关羽的首级以侯礼葬在洛阳,但是后人除了好奇关羽有好几处墓地以外,更好奇的是关羽墓中的那两具女尸到底是谁?后世说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然而关羽墓中两具女尸身份至今成谜。关羽墓中出土时意外挖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