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说安禄山长有反骨,该剁了,唐玄宗不听,否则杨贵妃不必死

他说安禄山长有反骨,该剁了,唐玄宗不听,否则杨贵妃不必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61 更新时间:2024/1/17 16:08:45

《唐语林》中记载一事,读之感叹,杨玉环,本来不必死啊!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死,然后驾发。行至骆谷,上登高平,马上谓力士曰:“吾仓皇出狩,不及辞宗庙。此山绝高,望见秦川。吾今遥辞陵庙。”下马东向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又谓力士曰:“吾取张九龄之言,不至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

唐玄宗李隆基仓卒逃往蜀地,六军皆逡巡不愿进,先杀杨国忠,再缢杨贵妃,始觉解恨,簇拥着皇帝车驾而行。玄宗登高望远,既思宗庙之不保,又念宰相张九龄曾经对自己的规劝,若听从他的建议,又怎么落得如此田地呢?

张九龄说了什么话,让玄宗后悔不已?

《旧唐书张九龄》传中有写——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

当时是开元二十一载,西元733年,距天宝十五载,西元755年,正好22年。

为何张九龄要杀安禄山?

一年之前,西元732年,安禄山做贼偷羊被抓,时为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审案,依例要将他棒杀。急中生智的安禄山,高叫,难道大人不想灭了奚和契丹吗?否则为何要打死我?张守珪一听有趣,不打死你,就能灭了他们?用人之际,我就看你有什么本事吧!

安禄山还是有点小本事的,同史思明一起,去捉奚和契丹活口以打探消息,每出必有收获。张守珪于是用之为偏将。后又因其十分称自己的意,收为义子——啥事称他意?原来,张守珪嫌安禄山胖,讲过他几次,安禄山从此连饭都不敢吃多的了。这让张守珪觉得他乃可造之才啊!

然则,只不过一年之后,安禄山出讨奚与契丹失败,该负其责。

虽为养子,张守珪或有不舍,但军令如山,岂容私情?于是将之扭送京师,听候发落。

朝堂之上,有了争议。

有些大臣,觉得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将领难求,何不让他戴罪立功?

但张九龄却不这么看。连张守珪都舍得,你们有什么舍不得?培养将领,确为难事,但规矩若不坚持,以后还有哪个军官不存侥幸?若有侥幸,谁还会尽力而为?

他还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孙武训练吴王嫔妃的,讲过纪律之后,妃嫔们还是练得稀稀拉拉,于是他杀了两个队长,众美女们立马就听话了。

一是春秋齐国田穰苴率师出征,齐景公派宠臣庄贾监军。田庄约定时间,誓师出发,到了夕阳西下之时,庄贾才一步三摇地来了。穰苴问军法官,该如何处置,答当斩。庄贾一听坏了,急派人向景公求救。刀下留人的圣旨还在快马加鞭呢,庄贾的脑子已挑上竹竿示众了。

张九龄欲用此两事来说明严肃军纪之重要性,但玄宗亦觉得,打了次败仗,没事,以观后效嘛。

张九龄无法从军纪上说服玄宗,便将他李家的江山,与安禄山联系起来,说我看安禄山之相,乃有反骨,野心不小,不趁此机会将他杀了,后患无穷啊。

玄宗却是铁了心要饶过安禄山,反而指责张九龄陷害忠良。

玄宗或许没有错。在那个年代,法外施恩,甚至是常态;戴罪立功者,比一般出击者,更加卖命,这也是被证明过的。既如此,何不放他一马——什么相面之辞,不过是你张九龄坚持要杀安禄山的一家之言罢了。谁晓得你是不是故弄玄虚呢——而且,在之后二十年时间里,李隆基、杨贵妃跟安禄山的相处,是很融洽的。安禄山为保障边境的安宁,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效——张九龄去世之后十五年,他才叛乱——谁又能论证,安禄山之造反,在他归入张守珪帐下那一刻就开始准备了呢?是天生的呢?

然则不管如何,安史之乱,是爆发了。若玄宗当时即以军法处置安禄山,杨玉环,也不必死得那般惨啊!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十二帝后宫疑案(四)康熙帝妃嫔长寿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康熙帝的后宫,我们发现奇怪的现象,位高权重的皇后都短寿,妃嫔们却有长寿之人。甚至有九十多岁的。总人数有十七位。占五十五位中相当一部分。康熙那些短寿的皇后有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都是名门出身。孝庄仁皇后祖父是辅政大臣。孝庄的心腹。孝昭皇后父亲是遏必隆。孝懿皇后是佟国威。是康熙的表妹。康熙

  • 清朝大官有洁癖,怒而虐狗,被人嘲笑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普通人估计永远无法理解有洁癖者的生活。这不,清末就有一个,裕斋田,官还不小,被称为相国。估计是什么殿大学士兼某部尚书之类的。他洁到何种程度呢?略举几例。家中常坐之处,不令他人坐——并非他坐过的椅子,其他人不准坐哦。而是他经常放椅子的地方,其他人就不能放椅子了。掀帘、开风门,其手所捏之处,不令人捏——

  • 和珅财产清单在这,确实该死,但他小妾情深义重,让人感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世人皆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话其实不对,一者,皇帝是吃不饱的,天下都是他的,尚嫌太少呢;二者,和珅也不是跌倒的。跌倒乃是主动,不小心,是自己跌的。实际呢,他是被绊倒的,被推倒的,被放倒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没了靠山,和珅什么都不是。你替先朝立的那些功,帮皇上办的那些事,明的暗的,好的坏的,都入不了新

  • 如此顽固地思念宋朝,若放清朝,早掉脑袋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宋末元初人郑思肖写的诗里的一句。他为何“思肖”?其实,他思的不是肖,是赵。宋朝国姓的那个赵。繁体写出来,“趙”。然他生在末世,虽然思,也不能太过于直白是不?所以,他没把名字改成思趙,而是技巧性地改成思肖。除了名,还有字,他的字,是“忆翁”。忆谁?当然是忆宋啦!还是

  • 日本道歉总是不深刻的真正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昨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一篇关于二战的讲话,不出所料,他的态度,被认为是不端正的,不但被侵略的国家如此认为,就是日本一些前高官也如此认为。   其实,几十年来,日本也是道歉了很多次的。最著名,最被认同的,是村山谈话。正好二十年前,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我国在不久前的一段时期,国策发生

  • 三张图片告诉你,被俘盟军从日本战俘营出来,还有没有人样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纳粹德国集中营里的犹太人,瘦骨嶙峋的样子,大家是见得不少的。而这种情形,也在日军的战俘营里,得到再现。据新华网2014年5月5日一篇报道显示,“从1942年11月到1945年8月长达34个月的关押期间,日军在奉天盟军战俘集中营的暴行从未间断,长期以来的虐待和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如此高的死亡率,是

  • 清初辫子竟是这样,难怪宁留发不留头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说句实话,之前一直有点想不通,已经历过元朝统治的汉人们,为何还要命地反抗?逆来顺受了近百年,为何对剃发令那么反感。仅仅是民族冲突吗?直到昨天,查资料时看到三张图,画的是清朝早中晚期辫子式样,我才终于理解了,汉人反抗的不止是异族压迫,更是试图保护自己的审美方式。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头

  •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秀恩爱事件,竟然还有基友之间的心有灵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在如今的朋友圈或者是空间里面,情侣秀恩爱已经成为了一件让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在中国古代,虽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创造出来秀恩爱这个词,但是当时许多人的做法无疑就是赤裸裸的秀恩爱。下面就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秀恩爱事件。土豪型——千里送荔枝。在古代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能及时吃的上跨省的事物就是一种

  • 第一次发现了光绪皇帝的真实照片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百度百科,都没有光绪皇帝的真实的照片光绪在位三十四年期间,其妃子珍妃曾拍摄多张光绪的照片,但后来都被慈禧销毁。现今还尚未发现光绪皇帝的实相和其他有力证据认定为光绪的照片,而大众普遍认为是光绪照片的那张半身大头玉照,其实是一张经过美化的画像。我一直在网上寻找光绪皇帝的真实照片,没有,

  • 刘备大仁大义啊,刺客都不忍心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古有刺客,替人杀人。或为钱,或为义。本来他们算是不祥之人,然《史记》当中,却有替他们立传,使他们的大名,能千古流传。而另有两个刺客,食人之禄,却不忠人之事,然其大义,却也彪炳千秋。一个是鉏麑。受晋灵公指派,去刺杀总喜欢在自己跟前进谏,使他不能想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的赵盾。说话这鉏麑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