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吴名将凌统是如何死的,他死的时候多少岁?

东吴名将凌统是如何死的,他死的时候多少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3/12/19 14:06:03

凌统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年少成名。凌统在军旅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呢?

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锋。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

凌统十五岁时,父亲凌操战死,孙权考虑到这点加之以凌统本身的能力而任用凌统,派遣凌统攻打麻屯。攻屯之前,凌统杀死了骜不驯的陈就,后来凌统英勇战斗,将功抵罪。孙权再次攻打江夏,凌统部队为先锋,斩敌将张硕,破其水军,吴军最终得以斩黄祖,大胜而还。同年跟随周瑜在乌林大胜曹操。明年跟随周瑜攻打曹仁所在的江陵,最后曹仁退走,周瑜占据南郡。后来跟随孙权攻破皖又跟随吕蒙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从益阳回来后,跟随孙权攻打合肥。孙权未能攻下合肥而撤军,撤军的时候,前部军队已经出发,张辽等魏将突然出现在津北。孙权身边只剩下吕蒙、蒋钦甘宁和凌统等人。凌统率领亲近士兵三百人陷入敌围,保护孙权突围而出。凌统回身再战,左右亲近士兵全部阵亡,凌统也已经受伤,依然亲自杀了数十敌军。等到孙权彻底安全后才退还。

凌统虽然在军旅之中,但接纳贤德的人才,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曾经为孙权推荐或接纳留赞、盛暹等人才。而对于杀死父亲的甘宁,凌统一直以仇人看待。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命令凌统去接纳山中之人,凌统一路上很受山中之人的敬仰和欢迎,得精兵一万人。而凌统却在完成任务后病卒,死时二十九岁。

后人对三国志的注疏(例如: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或梁章巨的《三国志旁证》,两本注释的记载是二十九岁逝世,而三国志记载是四十九岁逝世)有疑惑,凌统的逝世年龄是“四十九”还是“二十九”。据骆统传的描述,骆统在凌统死后接管了他的兵权,接着就在222年和陆逊一同攻破了宜都的蜀军,如果是四十九岁逝世,逝世时间是237年,骆统就不可能在凌统逝世后222年之前接管他的兵权,与凌统传有矛盾之处。再加上凌统在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后就没有其它事迹,以及他逝世时儿子尚年幼等因素,逝世时间和年龄是一个疑问,但二十九岁逝世比较合理。

《建康实录》:“统为人性好接物,亲贤爱士,轻财重义,有国士风。年二十九岁卒。”

《三国志·骆统传》:“及凌统死,复领其兵……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年三十六,黄武七年(228年)卒。”《三国志校误》的作者陈景云认为:“案统父操以汉建安八年从征黄祖战没,统时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预讨麻屯,后至四十九而卒,则吴之赤乌中也。统自摄领父兵,屡立战功,为时名将,若赤乌中尚在,则从征合肥还二十年间,统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无功可录乎?据骆统传,凌统死复领其兵,在随陆逊破蜀军之前,然则统之年当在三十左右。本传所云,乃传录之误。”

《永乐大典》收录了《吴志》:“凌统病卒,时年二十九。”

《诸史拾遗》的作者钱大昕认为:“计统之年,殆未逾三十。”

标签:

更多文章

  • 东吴是怎么灭亡的?西晋灭吴的的根本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西晋是我国自三国之后第一个统一的朝代,三国末期,只有东吴还在依靠天险苦苦支撑,那么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公元280年西晋灭吴,西晋一统天下。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惟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不但不懂得治国治军的策略,还专横残暴,惟我独尊。他曾经下令迁都武

  •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细数他做过的那些荒唐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自汉武帝巫蛊之乱后,汉朝国家整体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巫蛊之乱也导致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恐惧症,刘贺就是这一时期被选为继任人选的皇帝,但是这个奇葩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荒唐,权臣霍光看不下去了,就将他的帝位废掉改为王,另选了一位皇帝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奇葩皇帝都干了哪些荒唐事。众所周知,刘贺原本是昌邑王刘髆

  • 最重量级的脑残粉,唐太宗迷恋王羲之却贬低王献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父子二人合称二王,对后世的书法艺术推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羲之的脑残粉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历史上往往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王羲之至会稽后,书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但誓墓不仕后因笔札多为代笔人所书,乃有非

  • 第一位女皇不是武则天?她还与武则天颇有渊源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说起女皇,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可能只有武则天一人,确实如果说是正统皇帝的话,历史上只有武则天一位女皇,但要是说那些掌握皇帝实权的女性,则就不止武则天一位了,唐朝时期的陈硕真就是其中之一,她还与武则天颇有渊源。中国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个女皇帝?有人说只有武则天一人,其实不然,若不以地位、成就论英雄,应该有4

  • 锡兰王子是谁,郑和下西洋回朝为什么要将他带给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郑和下西洋时候,曾经带回来一个锡兰国王子回来觐见皇帝,那么这个皇子的名字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古锡兰国有个奇特的民俗,在给下一代取名时,是把父亲的名字作为儿子的姓,然后再取个名字,由此作为儿子的姓名。昨日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向外界公布最新发现:明代奉旨出使中国的锡兰(今斯里兰卡)王子,其姓

  • 唐朝的科举光考得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推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古代,科举作为一种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当然不是只有分数高就能胜任这么简单,因为官员的选拔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在唐朝时期,除了需要考试排名考前外,你还需要有人推荐才能成功入仕为官。古代科举考试更像“高考+公考”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

  • 王妃陵墓却比开国皇帝建的还要大 她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唐顺陵,单从这个名字来看,人们可能会认为这唐顺陵应该是唐朝哪代皇帝的陵墓,其实,这顺陵里面的人是个女人,而且还不是皇帝的女人,只是个王妃。但是这顺陵建的可是十分的壮观宏大,甚至比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的陵墓要大多了。要知道,在古代皇帝是被奉为真龙天子,秉承的是上苍的旨意,普天之下就属皇帝最大了,有哪个

  • 吕文焕襄阳沦陷之罪:坚守6年为什么最后选择降元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的英雄豪杰,他们为国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敌人的威逼和利诱之下丝毫不为所动,即使战死也不向他们投降,他们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铭记和称颂,这些人中,南宋著名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同为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吕文焕,则刚好相反,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 解析司马迁退礼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司马迁

  • 大唐女将樊梨花这个传奇女性最后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樊梨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巾帼英雄,自从嫁给了薛丁山之后就一直跟随着丈夫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卓越的战绩,就连薛丁山都曾经几次要她出手相救。樊梨花在人们的心中是一位敢爱敢恨、明事理又文武双全的传奇女子,因为能力突出被封为了大元帅,之后又因为战功赫赫而被封为威宁候,成为了尊贵的一品夫人。面对如此传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