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长相背后的秘密,曾因缺少男性特征惹出人命?

刘备长相背后的秘密,曾因缺少男性特征惹出人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18 6:01:52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一般长相也比较奇葩,比如项羽他就身具重瞳,而刘备的长相更是奇葩,看看史书里是怎么描述的——

刘备的外貌史书上有记载,他身高七尺五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三到七五左右,放在现如今虽然很普通,但在古代也算是高大威猛了。

他最有名的特征是手长耳大,手臂垂下来可以超过膝盖,双眼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种外形实在有点难以想象,换到今天,从哪方面看都是畸形儿,但在古代,这便成了“天赋异禀”、“有圣人之貌”了。

手臂能够着自己的膝盖采,按刘备的身高来说差不多也要有将近一米,可见刘备的胳膊到底有多长。因此现在还有一个笑话说:当年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说着说着丢下一块肥皂,但是刘备伸手就捡了起来,根本就没有弯腰,所以说明刘备手很长。

双眼能看到自己的耳朵,刘备长了一副招风大耳(双耳垂肩),这一点应该是不错的,史书里就不止一处记载,他的对手们都喜欢“亲切”地唤他一声“大耳贼”。鉴于我国古代某些“优良传统”,我们大可不必较真儿,当成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故意夸张宣传就是了。

另外,刘备的外表还有一个特色:他不长胡子,至少中年以后没有。可能是因长年劳苦奔波导致掉须,也可能是那种天生就不长胡子的人。

在今天,不长胡子当然没什么,最多被人戳戳脊梁骨,说这人缺少男性特征,有点“娘”。但在当年那个男子以长须为美的年代却并不是件小事,而刘备本人对此也颇耿耿于怀,以致后来还惹出了一条人命,把一个说他不长胡子的人活活整死。

关于刘备的个性,想来只有两个字能形容:神秘。

读完三国史料,我们会发现以一个记载详细的领导者来说,刘备很少说话(相较于曹操、孙权诸葛亮等),就算有,也很少是“肺腑”之言。

他虽然喜欢跟属下同床共枕(别想歪了),但却很少能看到像孙权那样与属下说些家长里短的记载。他也没有曹操的文采好,常写些诗文表明心迹。因此,真实的刘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只能说是个谜。

笔者猜想,刘备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为人低调、内敛,甚至有些内向,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典型的闷骚男。

刘备年轻时可能还带些外放的面相,中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深沉内敛了,史书上记载他“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应该是一个大体描述。这使得他与曹操的慷慨豪迈,或是早期孙权的亲切可爱有很大的区别。

再说说刘备的整体形象跟气质。

笔者在这里先简单概括一下:刘备是个军人,他习惯于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声响,或是军营中成千上万名男人数十天不洗澡的那种酸臭味。相对来说,他对政务管理的能力却十分薄弱,对于繁杂的公文案牍感到头大,这使得他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枭雄”与“流寇”之间游走。

但刘备也有长处。

首先是他会做人。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的亲和力十足,很容易就和别人成为勾肩搭背的哥们儿。

笔者相信这种“亲和力”跟所谓的“交际手腕”是不同的,那是一种天生就令人亲近的气质,因此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公卿,都对刘备相当友好。这在刘备长期的流浪生涯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实在我们身边从来就不乏这样的人,虽然某人的爹不是李刚,开的车也不是奔驰或者宝马,银行存款不到五位数,相貌比我还差,但就是有人缘,不服都不行。

当然,光凭“超人气”是无法达到刘备的高度的。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不是什么“仁德”或者“英雄之气”,而是他的出身,他的草根性——不是他的宗室身份,那玩意儿没用。

和同时代大部分军阀相比,刘备的起点是相当低的。刘备虽然也受过儒家的经学教育,但程度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水平,这使得他(与他的伙伴)一直都保持着很强烈的草根性。这种特性是刘备的资产,同时也是负债,造成了他前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也成为了他不死的保命符。

在刘备后半生的事业里,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短板,于是聘请诸葛亮为高级顾问,这才真正开创了属于他的蓝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象刘备是一个高大、内敛、刚毅、有点土腥味的军人,善于领兵作战、冲锋陷阵,但看到数字或者法律条文便会头痛。有点类似港台电影里的黑道大佬,不是那种讲话大声、充满霸气的角色,但也绝不是那种看起来憨厚老实,甚至有点窝囊的忠厚大叔形象。

标签: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投降”武则天,却被姨妈歧视,可若不是他,唐朝早就玩完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狄仁杰,神探。什么福尔摩斯,什么柯南,在他面前,都是小儿科。没错,这就是从小说《狄公案》到电视《神探狄仁杰》告诉大家的。他是否真是神探呢?不知道。但他是神断,这可不是吹的。何谓神断?就是断案很神。如果能叫神呢?一是快,二是准。《新唐书》中有写“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就这简单一句

  • 他骂皇帝是酒鬼色鬼财迷,居然没被砍脑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人是会被骂死的。咱最耳熟能详者,非孔明骂死王朗莫属了。孔明自然是厉害,但王朗那老头,估计本来也有个心脏病啥的,几下一结合,急火功心,便死掉了。但有人骂不死。比如万历皇帝。话说万历十七年,大理寺有个左评事叫雒于仁的,写了篇《酒色财气四箴疏》,将皇帝狠狠地骂了一顿。敢骂皇帝?不是敢骂,是真敢骂,骂得可真

  • 缺什么补什么?皇帝改名其实是瞎折腾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读到《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三》,是写梁末帝朱友贞的。此人看起来还不错,“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然短短五页当中,最多的字却是“叛”、“败”。时不时有部将叛变;与李存勖他们对阵,常常打败仗。当然,处于乱世之中,这是很正常的。反反复复,今日降这个,明日又降回来,只看哪里能取得最大利益。到于打仗,那

  • 五代残暴之人不少,他绝对排得上号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读五代史,到后汉蔡王信传。新旧五代史里,他的传都是寥寥百多字,看起来,却是冷汗直下。都说五代多残暴之人,他绝对排得上号。他是就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从弟刘信。从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堂弟,一个太公或爷爷传下来的种。在刘知远的传里,咱未看到他嗜杀之类的文字,而刘信,则比他堂哥,暴戾得多了。他手下的兵,那是战

  • 历史上这些罕见的自然界偷拍瞬间,让人的灵魂都感觉窒息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说起投拍,估计很多人都想歪了。其实,史上真正的投拍是摄影师手下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如果喜欢的人和食物只能选择一个,吃货怎么选择?吃货:吃掉喜欢的人。世界真奇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背后的背后,是你看不见的温柔。我从来没有招惹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为什么半途而废?空气中的灰尘,四处逃

  • 清朝的辫子,除了是奴役的标志,还有这些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南明灭亡,清朝领有中国。在此之前,即已开始剃发易发,引起无数不愿屈从于文化压迫的民众的反抗——对,他们不愿失去的,是固有文化,而不是什么朱明王朝——皇帝可以换,官僚可以换,几千年来皆如此——自秦始皇开始,就已证明,皇家想要千秋万代,民众对你嘿嘿嘿嘿——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换。当然,屠刀之下,最

  • 天降灾祸,这位清朝知府责怪当地夫妻感情不够深入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蝗灾,可怕。成群结队,铺天盖地,草木无存,粮食绝收,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地方官欲哭无泪,皇帝老子心急如焚——当然,这是指那些心里还装着老百姓的——若是赃官、昏君,则此句不适用。据《中国救荒史》中的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可见中国古代

  • 最牛锦衣卫,皇帝选妃,最漂亮的,他先笑纳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昨写《明朝大才子被锦衣卫埋到雪中,能活多久》,知埋解缙者,乃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纪刚。今日查看《明史》,方知,这个人,真是不简单呢!为何?他排在《明史》佞幸传第一位!既排第一,肯定是做了很多其他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因此,他善于揣摩皇帝心思、巴结成祖、刺探臣民私下说的话以之告密并踩着他人的尸骨往上爬的事,

  • 皇帝宠臣跟爱妃斗,几个脑袋都不够掉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东吴孙皓即位之时,蜀汉已灭亡一年了。所谓的三国,变成了两国,而曹魏,也将在两年后,重演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的把戏,将皇位让给司马炎。而司马炎则假装几辞几让,极度“谦虚”之下,把大魏改成大晋。因此,孙皓即位后不久,变成了吴晋对峙。吴国存在五十一年,幸运成为三国之中,寿命最长者。然对吴国的很多大臣而言

  • 魏征阻止唐太宗纳美女进宫,居然次次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咱读书的时候,在历史书上学过,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明君,一个是名臣。一个虚心纳谏,一个敢于犯颜。当然,皇帝也是有些脾气的,朝堂之上虽然不便发作,到了后宫,那就有无数的苦要向老婆倾吐。某次,李世民怒气冲冲地进了后宫,大吼道,我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急问咋回事,原来,又是魏征不给皇上面子了。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