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北宋第一书呆子,做所搞笑糗事一箩筐

他是北宋第一书呆子,做所搞笑糗事一箩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3 更新时间:2024/1/16 11:11:51

书呆子这个词虽然是现代人发明的,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古来有之,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呆子,他们闹出过很多搞笑的事情,北宋的这个著名书呆子,甚至糗事被编成了书,还一度销量很好。

假若真有“时光隧道”,你不妨穿越至九百多年前,漫步于北宋时期繁华的汴梁街头,随便找个读书人打听:“本朝首屈一指的书呆子是谁?”他们准定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彭几啊!除了他,还能有谁?”

彭几曾是大名人,这个结论毋庸置疑。将近一千年,彭几的名气已消磨殆尽,但余响未绝。在《红楼梦魇》首章《红楼梦未完》的开篇,张爱玲用她的巧劲抖了个包袱:“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提到的“有人”是谁?就是彭几。张爱怜的记性不够好,或者她假装记性不够好,彭几以“五恨”传世,张爱玲居然只记得其中的“二恨”,凑上自己的“一恨”,鼎足为三。

彭几字渊材,进士出身,通晓多国语言,喜欢谈兵。有一次,他惊叹道:“行军扎营,最怕缺水,近闻开井法甚妙!”于是他在住处太清宫附近择地掘井,见无水冒出,便连掘数处,因此道观四周孔穴棋布。某天,道长登楼四顾,顿时紧皱眉头,大声感叹道:“好一块风水宝地,旬日之间,怎么就变成了破烂的乌龟壳!”彭几闻言,挫败感油然而生。

有一次,彭几陪同郭太尉游园,一时兴起,就信口开河:“我已觅得禁蛇的咒语,非常灵验,就如同大人使唤小孩。”光听这句话,彭几绝对比“唤蛇大师”王林的祖师爷手段更为高明。他们没走多远,就与一条模样凶猛的大蛇狭路相逢。郭太尉立刻下令:“渊材可施其术!”大蛇不懂人话,仍作势追迫,彭几掉头就跑。奔至安全地带,他脱下乌巾,满头大汗,一边圆谎,一边拍马屁:“此太尉宅神,不可禁也!”郭太尉一笑置之。

还有一次,彭几邀请贤侄彭乘到兴国寺吃斋,仆人杨照忘了带钱,彭几满面窘色。彭乘打趣道:“叔叔好谈兵,眼下有何良计?”彭几捋须良久,计上心头,撒开脚丫子,从后门逃出。吃霸王餐,竟吃到庙里来,这种事也只有彭几能干得出。彭几狼奔豕突,跑到二相公庙,气喘咻咻,面无人色,他对贤侄说:“今日编虎须,撩虎头,险些落入虎口!”彭乘忍不住好奇心,再次打趣道:“于兵法,此为何计?”彭几的回答够得上专业水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后来,彭乘荣升为翰林学士,比叔叔彭几的出息要大许多,他撰写笔记《墨客挥犀》,将彭几的糗事一一记录在案。叔叔们可要小心了,在晚辈面前丢人现眼掉链子,案底很难销除。

彭几读死书,闹过大笑话。他养鹤两只,纯粹为了显摆。某日,他与客人茶叙,照例指着双鹤夸耀一番:“这是一对仙禽。凡人间禽鸟,皆为卵生,唯仙禽则为胎生。”话音未落,园丁跑来报喜:“昨晚,这只鹤生了个蛋,有梨子那么大。”彭几面红耳赤,大声喝斥:“你竟敢诽谤仙鹤!”园丁被骂走了,另一只鹤蹲伏在地,彭几很惊讶,用手杖去敲打它,它受惊逃走,新生的鹤蛋赫然在目。彭几不禁摇头感叹:“仙鹤太不像话。我被刘禹锡的《嘉话录》误导了,以为它们是胎生。从今以后,除了佛经和老子孔子的语录,我都要验证之后才敢确信!”

彭几在京师漂了十余年,家人穷到喝粥的地步,父亲写信要他设法筹措钱粮,以解燃眉之急。于是彭几骑驴南下,随身携带的行李鼓鼓囊囊,家人猜想布袋中肯定装有值钱的东西,三五年用度无须犯愁了。彭几满面春风,遍告望眼欲穿的家人和围观的乡亲:“吾富可敌国,汝可拭目以观!”他打开布袋,里面有李廷珪的墨丸一颗、文与可的墨竹一幅、欧阳修的《五代史》草稿十余本。乡亲哄堂大笑,家人当即傻眼,父母饥肠辘辘,至此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行笔至此,我觉得已有必要回到本文开头,毕竟彭几的“五恨”才是他留名至今的筹码。“五恨”的完整内容是:“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曾巩字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何尝不能作诗,彭几是借机批评曾巩的诗才不高。当时,李丹由昌州通判改任鄂州通判,彭几听说后,为之扼腕痛惜。他说:“这是谁给李大人出的馊主意?昌州是难得的佳郡,他为何不去赴任?”彭几将远在巴地的昌州视为“难得的佳郡”,非指昌州物丰讼简,理由竟是“天下海棠无香,昌州海棠独香”,闻者无不大笑。只可惜,如今昌州的海棠也有将近百年不再散发芳香,荣昌县悬赏十万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飘香海棠,迄今仍无结果。倘若彭几在九泉之下获悉此事,不踢烂棺材板才怪。

当年的彭几比今日的赵本山更能逗乐观众,不用二人转,单凭其脱口秀和行为艺术,一人就能玩转,但他不善经营,穷得响丁当,只能在京城蹭吃蹭喝。即使名闻遐迩,彭几也仅能留下“五恨”,任由后人残缺不全地记忆和引用。彭几的妙语名言早已变成不确定的“有人说过”,名气之不可靠,不足恃,由此可见一斑。

标签:

更多文章

  • 春节归乡造成的春运潮,并不是现代专属,且看明朝的春运难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为了防止官员权力威望过大,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我国很多朝代都有着异地为官的政策,即地方官员不能在本地任职,有时候甚至要到遥远的外省任职,南北互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到过年过节,春运的大潮就浩浩荡荡开始了。西门庆在本地做官,腊月24日封印休假后,不用舟车劳顿,可以立马回家团聚,老婆小妾热炕头。按照明朝规

  • 横扫欧洲的古罗马帝国,揭秘其武器和长盾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罗马帝国的军队是古欧洲唯一的职业化军队,相比于其他国家那些由农民、手工艺人和奴隶组成的军队,罗马军队的战斗力要强好几个档次,正是凭借这无情的杀戮机器,古罗马才建成了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将地中海变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早期的军团装备变革中,最主要的变化出现在胸甲和头盔方面。著名的库鲁斯g型盔和环片式金

  • 揭秘太平天国的丑恶嘴脸,竟想联合列强瓜分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太平天国是清朝时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撼动了大清的统治根基,但从根本上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正义的,完全为民的起义战争,甚至还传出了太平天国要勾结西方列强瓜分大清的传闻。公元1864年,曾国藩同其弟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洪秀全于天京沦陷前去世,忠王李秀

  • 他是梁山水军的头领,最后却成为了国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然也不可能以平庸之才入选梁山好汉,但是随着连年的征战,这些人才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的人中,有一人后来大有作为,这个人就是混江龙李俊。李俊

  • 历史上的荆轲和盖聂是什么关系,他们是至交好友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盖聂的名字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他是秦朝时期的知名剑客,我们最初知道这个名字应该就是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那么他与荆轲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真如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是至交好友吗?荆轲和盖聂产生交集,居《史记》中的记载,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曾经去拜访盖聂,和他论剑,因有所论不合盖聂的心,结果被盖聂怒目瞪

  • 作为我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朝代,周朝的首都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从周朝时期开始,各个部落之间开始融合,华夏文明逐渐形成,给后来的汉朝文化打下了基础,那么最开始西周的首都是哪里呢?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奴隶制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朝代,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赌徒皇帝,竟然用封官职来偿还赌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赌博的根本是根据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而发明出来的游戏,它能够使一个人丧失理性,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赌徒,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好赌之人,就是汉宣帝刘洵。在中国的历史上好赌之徒不胜枚举,甚至很多皇帝、大臣也是滥赌成性——汉景帝、汉宣帝登基前都好赌,东晋大司马桓温、南朝尚书郑鲜之等亦均是好赌之徒。正所谓“上之

  • 康熙首次见到12岁的康熙,就被他惊艳到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康熙帝亲笔题名的圆明园,还曾见证了康熙、雍正、乾隆的唯一一次三代帝王同框,这是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一下就被这个孙辈过人的天资吸引了。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

  • 他是满清最后一个太监,清灭亡四年之后才净身入宫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太监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无法养活,从小就净身送入宫中,只求能有口饭吃,其实在清朝灭亡后,太监也仍然存在了一段时间,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孙耀庭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霍元甲也出生在这里)一个贫困农民家里,四个弟兄中他排行老二。

  • 原本没有权利的太监,为什么能够受到清朝皇帝的宠爱并获得权利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太监在我国古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太监设立的初衷只是服侍皇族,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那为什么清朝时期的太监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呢?自从太监诞生之日起,地位就很卑贱。但是千万别小看了太监。太监中不乏有大能量者。这群“不完整的男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篇小文的主角就是清末慈禧太后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