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俄土争锋如何影响晚清国运?

俄土争锋如何影响晚清国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1/17 13:13:25

在清朝变为人尽可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前,欧洲的一场多方大国之间的战争突然爆发,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预热,参战的多个国家均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殊不知,这一场战争,竟然对远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大清帝国造成了很大影响。

由艾瓦佐夫斯基绘制的表现锡诺普战役的油画,1853年11月,俄国海军在史上首次使用爆破弹代替实心弹,在黑海南岸的锡诺普全歼土耳其舰队,完全掌握黑海控制权

在遥远的欧洲的战争,对大清帝国的影响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的。1853年10月4日,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出人意料地俄罗斯宣战。这场战争不久就转变成一场多方参与的国际战争,另一对宿敌英法居然组成了联军,加入土耳其一方对俄宣战,史称“克里米亚战争”。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唯一的一场欧洲大国悉数卷入的战争。

彼时的英国,经向中国政府提议建立中英同盟,共同对抗俄国。但是,大清帝国正与太平天国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无暇顾及如此遥远的大国博弈。1854年,交战双方在靠近中国的堪察加半岛发生激战,引发大清国的高度关注,令黑龙江驻军查清“一体严防”。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从黑海南下无望,向东扩,成为其唯一的选项。与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被迫东扩不同,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英法联军,在东方再度联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首都北京。

在俄罗斯越来越积极地向东扩张之中,刚刚统一的德国,为了避免法、俄两国陷入两线作战,也积极鼓励沙俄向东扩张。对于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来说,要继续有效遏制俄罗斯,其焦点就在东方:扶持中国成为反俄战略盟友,乃是当务之急。

吊诡的是,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国,突然之间放松对俄罗斯的盯防,为期足足20年。英国这一韬光养晦的核心,在于致力于巩固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与印度接壤的周边小国。

提出这一政策,其根源在于英国依靠武力捍卫帝国的成本越来越高,试图进行新的尝试。这一政策推行20年,英国确实得以巩固了在印度的统治,但是,其代价相当高昂:在英国的“无为”之下,俄罗斯终于完成了对中亚三国浩罕、布哈拉、希瓦的征服,占据了高达39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腹地,对英属印度的北疆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同时,也在中国新疆和东北前后侵占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东北亚大国博弈的重要参与者。这些对英国全球战略构成了严峻的威胁。

187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上台,立即废除了韬光养晦的“精明无为”政策,而代之以更具进取型的“向前推进”政策——即凭借武力,对俄罗斯在中亚和远东的扩张进行全面遏制。自此,英俄之间的“大角逐”走向高潮,而中国新疆、东北及朝鲜,也因此成为全球博弈的焦点。就在英国调整对俄战略的过程中,英国的中国政策最终定型:扶持清政府,作为反俄的战略盟友。

巴麦尊图像

1863年7月6日,英国首相巴麦尊勋爵向议会发表了长篇演说。巴麦尊是著名的鹰派,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而且在镇压印度民族起义、发动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支持美国内战时的南军等大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在演说中一反态,提出俄国和法国对中国觊觎已久,英国应该大力帮助中国整顿财经体系、建立强大的陆海军,以抵御可能的侵略。只有英国力量的存在,才能令俄法不敢轻举妄动。他坦率地说,维持中国稳定、推进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是英国最大的利益,英国应当加强对华“忠诚的、坦率的、友好的政策”。《泰晤士报》报道说,巴麦尊的演说在议员们的欢呼声中结束。随后,英国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与清军并肩作战;英国的绅士们在赫德率领下,迅速在中国的海外系统牢牢地掌握了主控权,并依托这种财政力量,在随后开始的洋务运动中,为英国利益保驾护航,中英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俨然成为同志加兄弟的典范,而中国的第一轮改革(洋务运动)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英国化”的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后,英俄在欧洲和近东达成了均势,其战的主战场就移师到了中东和远东。英俄在中东的博弈,直接关系到中国新疆的局势,英俄在远东的博弈,直接改变了中日朝三国的国际政治生态。英国促成了其对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扶持,也令中国在第一轮改革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取得了对日本的相对优势。

标签:

更多文章

  • 远东第一富豪犹太人哈同遗产争夺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上个世纪的上海,由于大量的外国租界区出现,许多国家都将自己的特色建筑立在了上海的租界区内,这些建筑直到现在还保存完整,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1931年6月20日,上海《申报》在“本埠新闻”栏刊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爱俪园主人哈同,于昨日下午五点零五分病逝,享年八十三岁。

  • 《西游记》中描述的那个女儿国,在现实中到底存不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里面很多故事都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比如女儿国。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看不到一个男人的影子,她们喝一种水去解决繁衍后代的问题,猪八戒还因为贪喝闹出笑话。没有男人,女人自然就是统治者了,大小事务全由女人打理,所以才显得十分神秘。自从人们知道这个故事后,

  • 唐伯虎画春宫图,没有模特只能去妓院,于是就有了风流才子的名头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代才子佳人往往浪迹于青楼,诗词歌赋好不风流,唐伯虎就是其中一个大玩家,他不仅喜欢青楼女子,更喜欢将青楼女子的曼妙身姿画下来,因此唐伯虎有大量春宫图流传了下来。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山水画、人物画。不过最广为人知的是他”风流才子”的名头,《唐伯虎点秋香》的段子更是不断被改编成电影。

  • 史上第一批正式被中国政府雇佣的西方雇佣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现代雇佣兵制度确立后,我国好像就没怎么跟雇佣兵扯上过关系,但是在战乱频发的封建王朝时期,雇佣军是一支很强的战斗力。公元1626年(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四、五两日,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用红夷大炮,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这是记录在《明熹宗实录》上的一段话。从中可知

  • 秦始皇父亲之谜:无名氏才是秦始皇真正之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称的人,秦始皇的身世一直是个谜团,他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至今都没有得出已给确切的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无疑改变了我国历史进程,很多人将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首功放在了卫鞅身上,但是秦始皇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前者让秦国走向了强大之路,后者则通过自身的文治武功,让秦国最终一统

  • 赫本经典生活照,最后一张揭秘赫本魅力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起国外的女神,每个人都能够列出一长串名单,不过有一位公认的女神,每个人都被她的气质与美貌倾倒,她就是奥黛丽赫本。很多中国人因为《罗马假日》认识了奥黛丽·赫本,她很快成了大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女神,那么,生活中的赫本是怎样的呢?图:赫本带着自己的爱宠小鹿逛超市,养的宠物都很与众不同哈。图:赫本随便一躺

  • 盛唐诗人的朋友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微信朋友圈是现代人交友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盛唐时期有朋友圈,各路文豪们都会怎么使用它呢?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文苑图》描绘的是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任所江宁玻璃堂与诗友李白、高适等聚会的情景。当王维走入繁华的长安城,当李白别了匡山,当杜甫看着公孙大娘的剑舞,没人能料到一个注定名垂青

  • 世界上公认第一个“飞”上天的人,竟是我国明朝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敢于在一个领域开创先河的人,一定有着巨大的勇气,因为他要面对许多未知的危险和世俗的偏见,成功了就能功成名就,失败了,很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古以来的人们就有着向天空探索的愿望,想要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人们为了能上天做了许多的努力。在我国古代有人完成了飞上天的愿望,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第一个“飞

  • 毛主席认为秦始皇汉武帝一般,但他却特别羡慕这个不太知名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句词体现了他不凡的气度。亲们都知道,毛主席很爱看历史书,也很喜欢点评历史人物,尤其是帝王。比如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雪》就点评了一大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么多厉害的帝王在毛主席的眼里,还是有

  • 外国联军占领中国首都,晚清之前还有一次更丢人的纪录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盛唐时期一场安史之乱,将全世界最强大的封建帝国一把拽下神探,从此一蹶不振,这场灾难对中国的摧残无法想象,乃至大唐周边的弹丸小国都能够打到长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是近代中国耻辱的顶点。不过,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发生过一次,还是一个号称很牛的朝代。大食军形象(图注)时间:公元757年,唐朝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