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英国战神蒙哥马利和隆美尔想比 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

英国战神蒙哥马利和隆美尔想比 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3/12/15 9:53:08

二战期间,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在战场上被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打败,虽然说隆美尔战败了,但对于这两人的军事才能谁更出色,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那么他们两之间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不落帝国似乎已经日暮西山,在诺曼底登陆中,海面上大部分舰艇都是美军的,已经不见皇家海军曾经的辉煌;在陆地上,似乎也一样,敦刻尔克英国陆军被德军赶下海,差一点就全军覆没;第厄普登陆英国与加拿大士兵被德军打的落花流水;空降作战“市场花园”行动,英军在优势情况下却还是被德军吊打。同样是在“市场花园”行动中,美军部队就抗住了德军的反击,英军就明显不如,而英军的指挥官正是蒙哥马利,虽然空降的不确定性很多,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的指挥能力。毫无疑问,大英帝国已经沦落了,海军实在推不出一个精神领袖和将领,陆军再不推出一个来,让大英帝国的颜面存?!所以就把曾经在北非打败过隆美尔的蒙哥马利推了出来。

一说到蒙哥马利,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他指挥的阿拉曼战役。在他与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直接对话中,蒙哥马利带领英国军队战胜了德意联军,成功扭转了北非的形势,而他也因此获得了“猎狐人”的称号。

不过,由于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弹尽粮绝,因此也有不少人质疑蒙哥马利胜之不武。那么,我们首先来还原这场战役,看一看蒙哥马利是不是凭本事取胜的。

在隆美尔进入战场之前,北非地区的局势可以说是十分混乱的。1940年7月,意大利开始从埃塞尔比亚进攻驻扎东非的英国军队。次年1月,英军收复了东非地区,并且还在北非俘虏了13万意军。鉴于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糟糕透顶,习以为的盟友德国,便指派了隆美尔前往北非拯救战局。

1941年2月,隆美尔率领德国非洲军团正式进入北非支援意大利。自隆美尔入主后,德意联军创造了数次以少胜多的神迹。隆美尔稳住了非洲局势,他率领德意联军,从利比亚一直突入埃及,并驻扎在了阿拉曼地区,直逼开罗。

就在英军形势岌岌可危之时,1942年6月,蒙哥马利空降非洲,接任了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在详细地摸清局势之后,蒙哥马利一改前任指挥官保守的作风,他坚决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为什么蒙哥马利敢坚决进攻?

因为在他看来,英国军队根本就没有失败的理由。首先,英国军队无论是作战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是全面碾压德意联军。蒙哥马利接任后,英国有19万军队,而隆美尔只剩下8万士兵,其中还有一万人无法作战。在军事装备方面,德意联军只剩下几百辆意大利老式坦克,而英军却拥有上千辆先进的美国M-3格兰特坦克。

其次,德军正值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阶段,德国军队的资源全都投了苏联战场,隆美尔难以获得支援。并且哪怕德军有多的资源调给北非军队,但在盟军完全占据地中海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国的补给也根本难以送达。

像这样一场盟军全面占优的战役,蒙哥马利岂有龟缩防守之理?

因此在随后的战役中,蒙哥马利充分发挥己方的优势,灵活地指挥军队从各个方向进行猛攻,而德军防线则多线被攻破。最终,隆美尔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将德国军队全部撤走。而意大利军队则成为了英军的阶下囚。

凭借这场战役,蒙哥马利成功打破了隆美尔的不败神话,从而一跃成为了二战中的顶级战将。可以说,尽管阿拉曼战役是盟军占据了巨大优势,但蒙哥马利能扬长避短,在短时间内将德意防线完全击溃,也的确能够体现出他不俗的指挥水准。

当然了,蒙哥马利虽然打败了隆美尔,并不表明蒙哥马利比隆美尔利害。实际上,蒙哥马利的水准,也仅仅是“不俗”。相比起隆美尔能在绝境中多次以少胜多,最后全身而退来说,尚且还有一些距离。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由于蒙哥马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始终是中规中矩,他指挥的战役几乎都是顺风战役,而他打逆风战役的水平,实在是无法评定。

蒙哥马利在二战中先是参与指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但彼时他还只是一个军长,对整个战役没有起到太大的影响。

后来西西里岛登陆和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的总指挥都是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作为英国集团军指挥官,均是较好的执行了战略任务,在同期战争中的风头,远不如美国将领小乔治巴顿。

并且就当时的战争形势来说,由于德国在苏联遭到了严重的溃败,因此他们整个军队士气是处于下风的。面对以美国为首装备精良的盟军集团的全力进攻,德国军队显然只能被动挨打。因此实际上西线战场的战役对于盟军来说均算是顺风战役,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指挥官的指挥水平。

至于蒙哥马利之所以会有巨大的名气,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政治需要。由于美英与苏联始终关系紧张,因此美英两国务必要推出一些英雄人物,能够尽量地盖过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光芒。在这样的情况下,击败了隆美尔的蒙哥马利,自然就成为战争英雄的最佳人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张居正和徐阶同是首辅,又是师生,为什么下场却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生前遭同僚嫉恨,死后被皇帝清算,但流芳百世;徐阶隐忍多年,打倒奸臣严嵩,活到八十一岁,但是后世之人却不常提起他。徐阶还是张居正的老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两个曾经是师生又是战友的能臣结局如此不同呢?徐阶和张居正都是明朝中期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两人有很多相同点

  • 商鞅变法实导致秦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秦国一统六国后仅仅十五年就灭亡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秦始皇滥用民力,秦二世昏庸残暴等等,然而,真正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却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为何这么说呢?其一,因为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他是个法家,刑名从商,苛刻的赏罚制度,商鞅所学之术,也就是当年商朝的那一套。商朝实行的是苛政,

  • 魏国魏武卒战斗力惊人 为什么魏国后期再也无力组建魏武卒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前期,阴晋之战吴起率五万魏武卒战胜了五十万的秦军,由此可见魏武卒的强大,魏国也正是因为魏武卒独霸一时,到战国中期,魏国被秦军打败,魏武卒同时也损失惨重,到战国后期魏国为何无力重建魏武卒呢?第一、魏国依靠雄厚的国力,组建了魏武卒方阵赵魏韩三个国家原本是一个国家,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三家分晋之

  • 千古一帝李怡,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皇帝,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等,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李怡,为何称他为千古一帝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吧。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宪宗的儿子,因为是宫女所生,所以在宫中一直不受待见,后来被封为光王。在李怡很小的时候,因为一次刺杀而变得呆傻。此人傻了36

  • 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若是没有清朝 中国历史还会受如此屈辱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的近代史亦可说是一部屈辱史,每当提到中国近代,一想到的便是清朝,那么,若是没有清朝,中国历史还会受如此屈辱吗?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是否归结为满清朝的统治?乾隆末年,贪污腐败的风气开始弥漫,就和珅而言,作为朝廷官员的二十年间,由于贪污受贿,家里腰缠万贯,单单是田地就有上百万亩,白银十亿两,相当于朝廷

  • 名将檀道济,悲惨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将领,如霍去病,岳飞,袁崇焕等,可是南朝时期有位名将,战功堪比霍去病,结局却比岳飞更冤,他就是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出身寒门,是刘裕的最早追随者之一,也是刘宋王朝中最著名的将领。历任扬武将军、宁朔将军、征南大将军、司空、江州刺史、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要职

  • 辛弃疾如何被隐退,转而在诗词文学上有所成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因为官场的失意,而成就了诗词文学这方面的成就,例如著名的词中之龙辛弃疾,今天我们就说说他是如何被隐退,转而在诗词文学上有所成就的。生平经历小时候,辛弃疾的家乡济南被金国占领,有一天,爷爷带着他出去玩,恰好金国皇帝的仪仗队路过,小辛目视金军,怒气几乎忍不住,恨恨出声:早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难道只是因为和珅过于贪财吗?实际上是另有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嘉庆皇帝刚上位的时候就要直接处决和珅,此次事件也彻底暴露出了和珅的万贯家财,也就流传了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实际上嘉庆要杀和珅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和珅过于贪财。说起嘉庆和和珅的梁子,早在乾隆这个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就结下了。乾隆是个有意思的人,让儿子做皇帝,自己还要捞了太上皇当当,这个太上皇可不是摆设

  • 赵匡胤想迁都,为什么群臣都拼命阻拦?假如赵匡胤迁都成功,一切可能都会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开封地处平原地区,是四战之地,周围无险可守,并非是都城的最佳选择。其实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曾提出过迁都,如果

  • ​李绅到底是悲天悯人的悯农诗人,还是奢靡成风的酷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李绅是唐朝宰相、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他一生最出名的诗作是两首悯农诗,所以李绅被后人冠以悯农诗人的称号。他本该与他的同龄人兼青年时的好友白居易一样成为中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但史书中的李绅似乎有些矛盾,有史料言其为官刚严、为民除祸,却也有记载直指他生活奢靡、暴虐残酷。那么,李绅究竟是一个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