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范文程是第一个投奔满清的文人 满清能得天下全靠他出谋划策 范文程在明末清初的政治舞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范文程是第一个投奔满清的文人 满清能得天下全靠他出谋划策 范文程在明末清初的政治舞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1/17 5:56:42

范文程是清初一代重臣,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范文程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巧妙地转变为现实,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作为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说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出生在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主给努尔哈赤投怀送抱,表达忠心。

清朝建立前后,范文程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被看做是清朝开国文臣之首。他一生辅佐四位清朝帝王,死后康熙帝亲笔书写祭文,并赐予谥号“文肃”。人们不禁要问,范文程为何要忠于大清?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万历二十五年,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尚书,他也算是官宦世家,少年时代读书勤奋,很是刻苦,加上天资聪颖,沉着坚毅,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力,和他的兄长文寀一同成为沈阳县学生员。

万历四十四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即汗位,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并改元为“天命”。天命三年,后金的部队攻打到了范文程所在的抚顺。范文程一不做、二不休,和兄弟范文寀便前往拜见努尔哈赤。拜见前,范文程的曾祖范鏓暗中相助。得知是范鏓的曾孙前来拜见,努尔哈赤叮咛左右,这是名臣的后人,一定要以礼待之。果然,在和范文程交谈之后,努尔哈赤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

得到努尔哈赤的器重之后,范文程的道路变得宽阔起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步步走向关键岗位。天命七年,努尔哈赤攻打辽阳、西平、广宁等诸地,连战连捷,范文程始终跟随左右。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击败,半年后病逝,他的第八个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被推举为新任可汗,也就是清太宗。

作为先帝的宠臣,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协助处理日常军务。天聪三年,范文程跟随皇太极的大军二度南下讨明。他们从蓟门关进入,攻克遵化。随后,皇太极让他独立率军打仗。范文程很快拿下了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座城池,表现出了超强的军事才能。

不久,明军进行反击,包围了大安口。范文程“以火器进攻,围解”。在皇太极出兵攻打永平的时候,范文程奉命驻守遵化,“敌掩至,文程率先力战,敌败走。以功授世职游击。”以文出道的范文程不但能打仗,而且打的都是胜仗。这让皇太极心里很是舒坦。

天聪六年,范文程与其他几个意见相同的大臣一起上疏,建议皇太极放弃攻打宣府、大同等地,改为直取山海关。后来,清军入关占领中原,证明了建议的正确性。范文程的战略眼光也就此展露。在破旅顺、收平岛、讨朝鲜、抚定蒙古等重大战略中,范文程良策不断,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智慧。

崇德八年,太宗皇太极去世,群臣又商议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汗,是为清世祖。福临刚继位时,贝子硕讬等人持反对意见,暗中谋划立多尔衮为可汗。但多尔衮将他们告发,硕讬等人被处死。范文程原本跟随硕讬,属于镶红旗,但硕讬已死,他便被划入镶黄旗。

后来,清军以破竹之势攻入北京,李自成仓皇而逃。如何稳定人心,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范文程写出了安民告示:义军入关是为了替大家复仇而不是抢杀百姓。他们杀的都是恶贼。请大家放心,“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一听这话,老百姓的心里踏实了,纷纷归顺清军。同时,范文程积极参与各种规章制度的修订,为新诞生的大清政权尽力尽心、夙夜在公。

顺治元年,范文程位列大学士之首,地位十分显赫。顺治十年,范文程受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五年,七十高龄的范文程病逝。康熙皇帝亲自撰写了纪念文章,并“赐葬怀柔红螺山,立碑纪绩,谥文肃。”御书祠额“元辅高风”。识时务者为俊杰。

纵观范文程的人生,他敏锐地察觉到明末的腐败,抛弃了气息奄奄的大明王朝,而是主动投靠努尔哈赤,为锐意进取的后金效力,并对大清管理体制的优化出智出力,成为开国重臣。功成隐退的范文程走完了七十年的人生旅程,可谓功德圆满。“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康熙皇帝的这句评价不但掷地有声,而且消弭了后世对他的那些恶评。

从范文程一生的功绩来看,建议多尔衮挥兵入关才是他最大的亮点。顺治元年,清军是否入关和采取各种策略上,范文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及时上书摄政王多尔衮,最先提出直接进入山海关的决策。他在奏疏中重点讲了五个问题。

第一,目前是灭亡明朝的千载难逢之良机。

范文程分析明朝的形势是,李自成、张献忠盘踞于西部,其他农民军环绕于南方,兵马煽乱于北陲,我师征伐其东边,四面受敌,其君若臣,安能相保耶?虽然天数使然,实由我先帝忧勤开创。诸王大臣继承先帝奠定的基业,同心辅佐冲主,忠孝格于苍天,上帝潜为佑,此正欲摄政王建功立业之会也。窃惟成大业以名垂万世于此时,失机而贻悔将来者也在此时。

第二,清朝入关的主要敌人,已经从明朝转变为农民军,应当及时调整战略。

范文程认为:中原百姓饱受战乱,痛苦已极,黯首无依,思择明主,以图安居乐业。纵然有一二守城抵抗之人,不过自为身家计,非为国效死也。所以明朝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挽救,河北一带定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怕得不到,只怕不为我朝所有。能够为明朝劲敌的,惟有我大清。而农民军又蹂躏中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朝争天下,实质上主要与农民军角力。

第三,改变从前抢掠旧习,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为清朝树立新的形象,争取人心。

范文程提出:为今日考虑,我朝应当任用贤能之人以安抚民众,使远近之人皆来归附,农民军等乌合之众必将臣属于我。而明朝之君,知我朝实力今非昔比,因此言归于好,很有可能。若不考虑这些问题,是白白浪费我朝的兵力,反而使老百姓倒向李自成一边。夫应争取民众之事二放弃,以后再与李自成争夺,并非是长久之策。

第四,招降纳叛,对明朝官员照旧任用,而以其妻子为人质,吸纳有声誉的官员为清朝出谋划策。

范文程总结过去的教训:从前放弃遵化,屠杀永平军民,两次大军深入而返。明朝官民定以为我朝无远大目标,纵使前来归附,未必受到抚恤,因而怀有二心,事属难免。然而,不论已归服者,以及未归服需要招抚者,都要严明军纪,秋毫无犯,还要大力宣传从前不守内地之田,及今进取中原之意。而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则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也。

第五,清军不论直取燕京还是绕道入关,都应在关外先择坚固城市驻兵,保证关内联络和物质供应。

范文程乐观地推测:河北一定,可令各城官吏移其妻子,避患于我军,因以为质,又拔其德誉素著者置之班行。俾各朝夕献纳,以资辅翼。王于众论中择善酌行,则闻见可广,而政事有时措之宜矣。此行或直趋燕京,或相机进取,要当于入边之后,山海关长城以西,择一坚城,顿兵而守,以为门户,我师往来,斯为甚便。惟有摄政王察之!

对于范文程的意见,多尔衮全部予以采纳,并迅速挥兵直至山海关,由于范文程的高瞻远瞩和果断措施,使清朝抓住了机会,并让清军入北京城后,就给人们留下了与往昔完全不同的崭新形象。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范文程的这些建议,清军能否入关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李自成坐稳了京师,局面将很难逆转。范文程的仕途生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他在晚年几度卷入政治旋涡,丢过官。比较起来,在关外时期最受清最高统治者青睐,所谓“列圣皆呼其官而不名”。

但论其作用,他平生最佳时期就是在1644年,在中国社会大震荡的年代,他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促成了清朝战胜农民起义军,使清朝代替明朝而成为全中国的统治者,但对范文程个人的作用,总的来看还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标签:

更多文章

  • 东汉是如何走向衰败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为什么没能挽救汉室衰退的局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彼此混战的局面。东汉是如何走向衰败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何没能挽救汉室衰退的局面?东汉和西汉差不多都存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是中间王莽篡权,整个汉朝还能连接起来

  • 他请求调任江南,遭到宰相拒绝,后来投降敌国当了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叛徒在任何时期任何阵营都是受到鄙视和唾弃的,在两宋时期就出了两个大叛徒,贪生怕死卖国求荣,鼠目寸光认贼作父,当真是无耻至极。两宋之际,战火频起,天下大变,在纷乱复杂的局势下,人的内心更容易表露。这一时期,汉人中出了两个败类,一个是张邦昌,一个是刘豫。如果说张邦昌归顺金国还有些被逼情节的话,那么刘豫认

  • 那一年腊八节,身为岳父的他献给了小皇帝一杯毒酒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可能会成就一个人,也可能会毁灭一个人,如果将对权力的渴望化作自己的动力,必将造就一个人才,但是如果被权利诱惑导致失去自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王莽是个对政治高度热衷,对权力极为亲和,对皇位觊觎已久的野心家。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兼皇太后。靠着这层关系,王

  • 他当众捋皇帝的胡子,一句话让皇帝很受用,但太子恼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祸从口出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古往今来,为了图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招致灾祸的人数不胜数,下面这问做臣子的,竟然管事情管到皇家选择继承人上去了,越俎代庖也太过分了。男人长胡子,是一种表现性征的阳刚之美。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自己捋捋,很自然,很潇洒;别人碰,则是冒犯,则是不敬。北周皇帝宇文邕就留了一把胡子,他

  • “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士农工商是我国封建社会阶级的划分,商人地位一直不高,那么商人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又有着如此低下的地位呢?古往今来,社会上一直把买卖人称作“商人”,把做买卖这个行为称作“经商”。那么“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在奴隶制时期的商代和西周就已经产生了商业。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

  • 吕布的手下高顺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吕布在斩杀董卓后,自己也逐渐势力壮大,手下大将张辽、高顺二人是主力,那为什么张辽在吕布被灭之后能够在曹操阵营如鱼得水,还获得了五子良将称号,而高顺却宁死不降呢?吕布手下当日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张辽,一个叫高顺。三国时期吕布的士兵很强悍,关键在于张辽和高顺的队伍。张辽的精骑兵、高顺的陷阵营都是当时的精锐

  • 一个清末民初的算命先生的日常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说起中国的算命,那可是一门水很深的职业,从业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不过算命背后依据的周易和风水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绝大多数一般人都无法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算命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天降八卦、大六壬、拆字、四柱八字、称骨算命之类,而这些算命术的创立人物,有周文王姬昌、鬼谷子、宋代徐子平和杨维德、唐代袁

  • 祸水红颜:商朝灭亡是因为苏妲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自古就有美人误国的故事,其中最早的记录应该就是苏妲己了,由于年代久远,她甚至被妖化为了狐狸精,这一点不知真假,但是纣王被他迷得神魂颠倒确实事实。苏妲己的形象深入人心,主要还是由于一部《封神演义》,但这只是一部小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不过,历史上确实存在妲己这个人,在《国语》中明确说道:“有苏氏女,妲

  • 她竟然敢扇皇帝一记的耳光,还留下掌印,最后会落得如何的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照常理说来,两口子之间拌个嘴闹个别扭很正常,但是如果是帝王家的家庭内部矛盾,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如果遇到了一个小心眼的皇帝,甚至能将这个矛盾上升到政治高度。在我国古代,要说地位最高的,除却“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一类的特殊情况之外,肯定是一国之君了,而且伴君如伴虎,就算是亲儿子,反了忌讳,一样是死啦死啦地

  • 清军火枪厉害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热武器的发明和进步标志着人类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迈向了热武器时代,在两个时代交接之时,火枪的作用和威力远没有现代枪械那么强大,那么当时的清军使用的火器战斗力如何?入关前,女真人使用鸟枪主要是狩猎。在战争中鸟枪手们显然不及弓箭手,鸟枪兵还没有独立的建制。猎人在使用猎枪,由于枪管太长,必须由助手协助。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