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最大的大佬!吴佩孚召开记者会,气得日本哇哇叫

中国最大的大佬!吴佩孚召开记者会,气得日本哇哇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47 更新时间:2023/12/17 16:44:33

说起北洋军阀,我们可能都有些陌生,毕竟在历史书上对他们的介绍不是很详细,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弱小,北洋军阀是民国时期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甚至还登上过时代周刊。

1924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出一个中国人面孔。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陆《时代》封面。杂志对他的介绍是“中国的风云人物”以及“biggestmaninchina”,也就是中国最大的大佬。此人便是北洋军阀吴佩孚。

我们先了解一下北洋军阀这个群体。北洋军阀的根在袁世凯那里。

当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新军,后组建北洋六镇,这便是北洋军阀的起源。

袁世凯练兵还是很牛的,英国《大陆报》的记者称:“袁被认为是那个年代里最伟大的军事改革者,他把清朝军队中存在的缺陷降到了最低限度。”

当时,袁世凯挖掘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号称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以及冯国璋。王士珍是袁世凯的第一参谋,是为龙目。段祺瑞脾气暴烈如虎,是为虎爪,冯国璋多智善变,是为狗头。这三人合称王龙段虎冯狗。

袁世凯死后,北洋分裂为很多派系,最厉害的就是张作霖的奉系,冯国璋的直系以及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为了抢地盘,大家经常打架,有一对一的单挑,有多打一的群殴。

一开始是段祺瑞占了上风。段祺瑞利用自己掌控北洋国会的机会,搞得冯国璋下岗回家做生意去了。

但冯国璋退出后,直系不但没有落败,反而实现了大逆袭。这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吴佩孚。

吴佩孚,山东蓬莱人。小时候读过书,中过秀才,所以这是一位有文化的北洋军阀。大家平时看电影,总以为北洋军阀都是糙汉子,其实北洋军阀里确有像张作霖那样的莽汉子,但也有吴佩孚这样文武双全的。

年轻时,吴佩孚是个愤青,看到一群人抽鸦片看男女同台爱情剧,他一气之下把人家的摊子给掀了。搞得秀才的功名被革掉。只得流浪到北京。算是现在北飘们的祖师爷。

在北京,吴佩孚给人算过命

写过春联

最后考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搞军事,从此开辉煌的戎马生涯。

经过不断打拼,吴佩孚成为直系的事实首领,为什么说是事实呢?因为名义上,在冯国璋倒台后,直系大佬是一个叫曹锟的人。

这个人也是袁世凯小站出来的人,当时排在北洋三杰之后,也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但此人志大才疏,天天想当总统,但能力总是在拖他的后腿。好在呢,他当年将吴佩孚招为部下。吴佩孚又是一个文人出身,受过四书五经的教(dú)育(hài)。一直都支持曹锟。

冯国璋倒台后,吴佩孚就拉起直系的兵马跟皖系大佬段祺瑞开打。吴佩孚找到东北的哥们张作霖来帮忙。

两个人一南一北夹击之下,四天就把段祺瑞打趴下了。

这一战称为直皖战争,吴佩孚打响名头,成为“常胜将军”。

打完了段祺瑞,直系跟奉系这两位亲密战友马上就利益分配问题搞得感情破裂。张作霖也不是吃亏的主,马上领着兵马进关。

结果,老张雄心壮志的进关,被吴佩孚一顿猛揍,灰头灰脸地从那来回那去了。这一战,老张损失了十万兵马。

从此,北方基本就是吴佩孚唯我独尊了。名义上,曹锟是上司,但办大事,首先要到驻扎在洛阳的吴佩孚去征求一下意见。

一统江湖二年后,在东北的老张又补了点血,再次杀了出来。吴佩孚还是老办法,带着直系小弟冲了上去。本来胜算也是很大的。但吴佩孚一是犯了轻敌的错误。二是交友不慎,后院起火了。

直系的后面,负责储备攻击的是冯玉祥。

冯玉祥也是著名的北洋将领了,但这个人跟北洋三杰不同。人家是自己混出来的。所以没有什么山头概念。谁牛就跟谁混。比如以前是清朝军官,武昌起义后,他也起义跟着袁世凯混。当袁世凯要当皇帝时,冯玉祥又跟蔡锷联合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他投靠了段祺瑞,但在直皖战争中,他倒向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因为换台太快,所以冯玉祥有个称号叫“倒戈将军”。

这一次,冯将军又习惯性倒戈了。本来是最后面押阵,冯玉祥突然下令,前队变后队,把电线割断,一路杀回了北京,把直系精神领袖曹锟给抓了起来。据说,这是孙中山做了策反工作。

吴佩孚本来在山海关大战张作霖,突然传出消息,大老板被抓了,那里还有心气打仗啊,一路溃败。吴佩孚的精锐也损失殆尽。

战败后,吴佩孚也曾东山再起,比如再次跟张作霖合作,打得冯玉祥宣布下岗。吴佩孚跟张作霖两人还结拜为兄弟。

但毕竟大势已去。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一起,吴佩孚在湖广大败,东北大哥张作霖也见死不救。吴佩孚就彻底退出了逐鹿大舞台。

这里,脑洞老师说的是他退休后的一件事情。

1939年,吴佩孚隐居北京,当时日本人多次让他出来当汉奸。汪精卫以及日本大间谍土肥原贤二前来游说,拍他马屁,想让他开一个记者发布会,向日本表忠心。

吴佩孚欣然同意,在记者会上,吴佩孚先亮出一个对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这里面表露了吴佩孚四不原则:“不怕死”,“不积金钱”、“不出洋”、“不入租界”。

吴佩孚当场向记者表示,中日要想和平,只有先做到三条:一、日本无条件的全面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三、日本应以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的交涉对象。

日本人当时就气坏了,不惜吓唬吴佩孚。但北洋军阀出来的,哪里吓得倒。吴佩孚请土肥原贤二到他家去参观。一去,发现屋里摆了一口棺材,上面写着“孚威上将之灵位”。连日期都写上了:中华民国二十年×月×日。

想杀我,我早准备好了。什么时候来吧。

后面,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利用给吴佩孚看牙齿的机会,将吴佩孚杀害。

在吴佩孚将军的追悼大会上,蒋介石致祭并送挽联:“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一生最痛恨的人竟是他,不是曹操,也不是司马懿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相见眼红的仇敌,而是旗鼓相当的豪杰,甚至还会英雄惜英雄的惋惜,如果不是立场不同,甚至还会成为至交好友。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谋士,因他的智慧超群而获得了后世子孙的崇拜。人们对于诸葛亮的了解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读者在读过小说之后,也会普遍认为诸葛亮一生

  • 为什么说汉代的教育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超前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汉代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最为稳固的一个朝代,也是我们现阶段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最初形成,并逐渐开始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一个朝代。这一历史时期,封建集权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统一的学说思想为其服务。在汉代的几十年间,由于“尚有干戈”和需要“

  • 威震明朝的特务机构西厂,竟然一开始是灵异调查局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些明朝特有的部门,被影视作品加工描写之后,变得非常具有神秘感,也符合现代人对于猎奇心理的需求,那么真实的东厂西厂是什么样的呢?明朝中国最牛的两个厂长,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跟西厂的厂公。东厂的历史悠久一点,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建立。而西厂直到五十多年后,才由明宪宗朱见深建立。为什么有了东

  • 回到唐朝去高考,不会可以抄,还可请枪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同学们,回到唐朝去高考之穿越团又开团了。前面我们说了怎么在唐朝报名考试,怎么搞高考移民等情况,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安,正式准备考试!口号必须有:大家是不是感到血液在燃烧?然后一头扎进题海?如果你真的这么干了,那脑洞老师只能遗憾地说声:you,out!因为要成为考霸,最关键的不是悬梁刺股,而是炒作。没错

  • 为什么网友称呼印度人为阿三呢?听理由好像蛮充分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印度虽说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印度一直被外族人所侵略奴役,可以说印度历史就是一部被奴役的历史。曾几何时,我们跟印度也有过不愉快。但毕竟我们都希望睦邻友好。前段时间,印度的总理纳兰德拉·莫迪还到中国访问,习近平与他进行过亲切友好的会谈。而提起印度,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各种开挂的神技能,比

  •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听到别人弹琴却吓跑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国自古就有大量精通音律的人,三国时期的周瑜就对音律十分精通,但是在这方面,公瑾还是比不上一个人,那就是蔡邕。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是个擅长文学、数术、天文和音乐的饱学之士。在《三国志》里有一个“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说的是那位指挥赤壁之战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十分精通音律,哪怕是醉酒的时候如果有人弹错

  • 古代怎么判断选中的宫女是处女呢?这里举一个例子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皇宫中选宫女都是非处女不可,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现象,这样的话,是否为处女的检验就成了一个重点。亲们都知道古代是有处女情结的,尤其是皇家。选宫女时,必须是处女。那么,他们是怎么判断他们选中的姑娘是处女呢?这里脑洞老师举一个例子。话说汉桓帝刘志要娶皇后,他听说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莹长得不错,

  • 中国核试验成功,苏联吃惊英国贬低美国打压法国点赞,日本有点懵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军事威慑往往是降维的,所以现在世界上才会极力阻止无核国家有核化,为的就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当年中国为了自保而研制核武器的时候,世界强国也是拼命打压。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马上向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发表了一个声明。声明主要有三点内容:一.中国是为了自

  • 弥补国库亏空,投资实业增加就业,和珅拿着贪污的钱竟做这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们在了解和珅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类似巨贪、祸害之类的词,这也潜移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和珅是否真的相我们听到的那样不堪呢?治前半期,国力强盛,国库充裕,可谓“盛世”时期;但抵不住他中晚年以后毫无节制地挥霍和穷兵黩武,眼看着国库日见支绌,入不敷出。为了满足他好大喜功和粉饰太平的欲望,他非常需

  • 曹操究竟是旷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历史上对于曹操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其人太过残暴,有人说他为中国统一打下了基础,不管怎样,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取得的功绩也不是其他人能够替代的。曹操的名号在许多人耳中并不陌生,可是,曹操第一次在汉末出名,显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竟然是一位评论家的话。汉末的许劭许子将先生,平时喜好评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