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北宋政局动荡年间平步青云,脸皮比城墙厚说的就是他

北宋政局动荡年间平步青云,脸皮比城墙厚说的就是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1/13 1:39:53

我们说一个人厚颜无耻,往往会用脸皮比城墙厚这个说法,那你知道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吗,这就不得不提下面这位投机倒把的官员了。

中原腹地的开封由于是战略要地,它的城墙结实厚重固若金汤。开封人说谁脸皮厚,往往会用“城墙拐弯”来形容,北邓绾(1028~1086)的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他谄媚不择手段跑官跑出了“层次”,大言不惭明目张胆要官要出了“水平”,那句傲视群雄“笑骂从汝”的名言今日听来也是如雷贯耳。

邓绾天分很高,科举考试考了个礼部第一,极致聪明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凌绝顶而众山小的情结。入仕之后,邓绾很快就领悟到其中奥妙:官越大越好当、资源越丰富、说话越算数,于是,做大官成了邓绾的全部人生理想。

邓绾的仕途很顺利,年纪轻轻就当了地方检察院检察长。但他仍然着急,因为他知道,同样的成本和政绩,京官的升迁机会是外任的几倍。经过“钻研”,他瞄上了一个人——当朝宰相安石

熙宁年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的变法如火如荼摧枯拉朽,却也遇上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王安石急红了眼,他需要掌声需要喝彩,更需要得心应手的人才。一个人过分专注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失去正的判断,听不得任反对的意见。邓绾看准时机,一路高歌,歌颂新法,歌颂英明的王安石。他甚至给神宗写信,说皇上你太圣明了,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熙宁新政功盖千秋。这也多亏你独具慧眼任用王安石贤相。他又给王安石写信,那个肉麻(此处省略字数若干)。皇帝是天子,但他毕竟也是凡夫,智商并不比正常人高;宰相再高明也是个俗人,也有人性趋利避害喜欢逢迎的特点。君臣看到这匹冲出来力挺新法的“黑马”,认为是个难得的人才。

邓绾返回地方的路上,接到了要他火速回京城的最高指示。打马回奔,邓绾接到任命通知,从地方检察院检察长破格提拔为省长。搁别人说不定会高兴得跳起来,谁知他登时变了脸:“我以为召我回来就不走了,怎么还要让我回去,真是的!”

他的话让组织部门的领导大跌眼镜,他们十分鄙视邓绾的作为,不无揶揄地说:“你想当什么官呀?”“我想当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组织部门的领导们异口同声:“你真是超级无敌天下第一——无耻。”邓绾斜睨眼睛十分不屑地说:“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我就是要好位置,就是要做大官,你们不妨再鄙视我一回吧,我才不在乎呢。还别说,第二天邓绾美“梦”成真,留在了京城。

做了大官的邓绾在新政和旧法之间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像个不倒翁。脸皮壮,吃得胖,《宋史》给予邓绾的定位是佞臣。小爬虫只能是小爬虫,投机钻营爬到了皇帝的发缝,却依然是个小爬虫。

标签:

更多文章

  • 南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竟然被莫须有的罪名冤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大臣,他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含冤而死,起因竟是一首不知出处的诗,不得不让人感慨。关于谢灵运的死因,《宋书·谢灵运传》这样记载:“太祖知其见诬,不罪也。不欲使东归,以为临川内史,赐秩中二千石。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

  • 吴越争霸的前因后果,细数两国历史上的恩怨情仇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吴越两国的矛盾在互相征伐的春秋战国时代显得很是尖锐,可以用水火不容的世仇来形容,那么两国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呢?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

  • 细数水浒中的“四大淫妇”,每一个下场都十分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作为一部充满荷尔蒙的男性向小说,《水浒》中仅有的一些描写女性的桥段,大都却不是很正面,甚至被后人总结出了水浒中的“四大淫妇”,在体现人们对于梁山好汉儿女情长故事的好奇之外,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不知道是谁,总结了一个“水浒四大淫妇”,里面有武大郎之妻潘金莲、宋江的情妇阎婆惜、杨雄之妻潘巧云、卢俊义

  • 诸葛亮为什么要马谡来守街亭,谁才是守街亭的最佳人选?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处死马谡?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街亭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于蜀汉建兴六年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于街亭。街亭失守,蜀军主力溃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疏请求自贬三级。从此街亭便名扬天下。一统天下,恢复汉室,一直

  • 诸葛亮伐魏为什么要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到底在哪?祁山的军事意义有多重要?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六出祁山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但是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在三国时期,祁山是蜀魏相争的主要战场之一。祁山到底在哪儿?诸葛亮究竟几次出祁山?蜀汉高层为何如此决策呢?诸葛亮从来没攻下“祁山”《三国演义》对地理的描述,颇为混乱,导致国人对三国地理存在一定误解。例如

  • 陈平堪称西汉政坛的不倒翁 历仕三朝而权势不衰 陈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名气或许比不上张良萧何等人,但其奉献和功绩却至关重要。陈平在西汉的官场上是个异类,他没有被刘邦猜忌,而是久居高位不倒,那么陈平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历经三朝不倒呢?陈平出生在今天河南原阳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里,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陈伯相依为命,陈伯对弟弟很是疼爱,从小

  • 蒙古骑兵为什么能横扫欧亚大陆 成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蒙古骑兵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悍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13世纪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骑兵部队,蒙古骑兵没有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宏伟的帝国:蒙古帝国。鞑靼人能征服众多的民族占领广大的区域,依靠的是他们强大的武力,尤其是大蒙古国建立之后的蒙古骑兵,更加

  •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到底是什么心,司马昭到底有多狂妄?司马昭为什么选用晋作为国号?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结束了“鼎峙数世,干戈日寻,流血百载”的分裂局面。司马昭为统一全国作出重大贡献。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与曹操相媲美,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司马昭被世人视为篡夺皇位的奸雄。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司马昭权势的来源三国时代,曹魏王朝从建立

  • 灵宝之战二十万唐军惨输给三万叛军 明明只需坚守便可获胜 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哥舒翰去找安禄山叛军决战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公元756年六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安禄山部将崔乾佑于灵宝西原大败大唐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军,夺取潼关。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

  •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到底谁更厉害一点,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敢伐蜀?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诸葛亮为了能够继承刘备的遗志,帮助后主刘禅完成“统一三国,兴复汉室”的梦想,先后进行了数次北伐。不过,让人可惜的是诸葛亮五出祁山,均是无功而返。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决,做为一场重头戏来写,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次经典战例,如空城计、火烧上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