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清有名的好运亲王,却凭借着毋庸置疑的实力成功

大清有名的好运亲王,却凭借着毋庸置疑的实力成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3/12/21 5:34:39

每一个朝代的开拓者面临艰难的局面而成就大业,靠的是自身的硬实力水平,而运气成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大清王朝能够问鼎中原是凝聚了满洲三代王公大臣的心血与智慧,这期间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本文的主角和硕郑献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他还被众多史学家评为大清初期最“幸运”的亲王,在我看来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智慧和能力,而“运气”的作用微乎其微。

(图)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

说起济尔哈朗可能有些朋友比较陌生,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此人,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其父亲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弟),其父舒尔哈齐因反叛被努尔哈赤囚禁而死,其随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从小便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非常好,尤其是与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关系是更加要好,正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才为他以后的成就打下了极为良好的基础。我总结济尔哈朗的成就可分为三部分,即成功三步曲,下面就来探讨和总结一下:

第一步曲–成为一旗之主

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的八旗制度,而八旗旗主在大清王朝一直是拥有相当尊贵的爵位的(铁帽子王),尤其在大清王朝建立初期,这些旗主很有发言权,甚至能够决定最高领导人的归属,所以说成为一旗之主成为这些宗室皇戚们的奋斗目标。济尔哈朗年轻的时候就跟随其伯父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因战功受封为和硕贝勒(大清初期的贝勒含金量可比国泰民安时期的贝勒爷大得多,初期贝勒都是打仗打出来的,后期的贝勒爷都是世袭的)。

在攻打蒙古、朝鲜以及和明朝的战斗中都有所建树。而后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承汗位,济尔哈朗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职业生涯的飞跃。因努尔哈赤驾崩时并没有明确指定汗位的继承人,这样根据当时的制度汗位是由“议会推选”而产生,组成议会成员的主要是宗室的高级将领(济尔哈朗并没有在列)。

(图)清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创立

皇太极登汗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有意开始打压与自己势力相当的那些首领们的实力,其中三大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为主要打击对象,二贝勒阿敏为济尔哈朗胞兄(舒尔哈奇次子),此人因屡立战功而骄躁跋扈,经常出言不逊,对皇太极表示极大的不满与不尊重,在朝野当中口碑极差,因此皇太极借其弃城战败逃跑为由遂拟定阿敏十六条大罪囚禁(后死于狱中)而削掉其爵位夺其兵权,皇太极觉得自己同时掌管太多的兵权(旗主)不有利于团结,遂将阿敏兵权及旗主位转而封上给了济尔哈朗,从此济尔哈朗就成为了镶蓝旗旗主。

可以说皇太极这一做法十分高明,既打击了自己的对立势力,将对立势力变为自己势力;兵权和旗主是由阿敏胞弟继承,同是其叔舒尔哈奇一支,不给上层贵族们留有口实,笼络了满洲贵族;而济尔哈朗受此大恩并和自己要好必将忠心耿耿,所以此举真可谓是一石三鸟。而济尔哈朗的人生可谓是一次重大飞跃。

对于这次飞跃应该说和其“站对队伍”并与其胞兄阿敏划清界限有很大关系。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是因为济尔哈朗的运气好,选对了领导,我个人认为当中可能是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是就能够选对领导,紧紧跟随对自己前途有帮助的领导,积极维护领导的利益从而转化为自身利益,这也是一种能力!

第二步曲–拥立之功成为摄政王

(图)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话说此时皇太极已经改元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然而皇太极突然去世(大部分历史学者都赞同皇太极死于“富贵病”),且并没有制定其身后的继承人是谁,这一下又把大清的最高领导人归属变得扑朔迷离。按照祖制皇帝还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这次的议会成员为皇太极时期受封的四大亲王和三大郡王,此时的济尔哈朗已经受封为和硕郑亲王爵位,是大清初期四大亲王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礼亲王代善),当然也是这次选举议会成员之一。

但是济尔哈朗非常清楚,不论谁当皇帝,他济尔哈朗是不可能登基帝位的,原因很简单,论战功不如肃亲王豪格,更不如睿亲王多尔衮;论血统你是舒尔哈齐的儿子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根不正苗不红啊,所以济尔哈朗没有当皇帝的可能。但是济尔哈朗很清楚自己这一票的重要性,很有可能他这一票将是皇位争夺的摇摆天平的重要砝码,将决定皇位的归属。其实他自己也是在等甚至在有意制造这个“决定权”的机会,这样自己就有了拥立之功,这对于他个人乃至他的子孙后代都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如果说济尔哈朗的成功第一步曲成为一旗之主是有“运气”成分的话,那么这一次足以彰显其政治智慧,“老谋深算”这个词语用在他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其实此时的济尔哈朗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人选,他思来想去还是得拥立皇子继位,这样既能够报答皇太极的知遇之恩,也可以使自己避免或减少被多尔衮集团排挤。

但是济尔哈朗并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立场,所以当两黄旗那些代表人物(索尼、图赖等人)来找他探口风的时候,他都是闪烁其词加以搪塞。直到进入议会会场济尔哈朗并没有积极表明态度,而是当问及到他的时候,他只是说了:我拥立皇子继位(并没有制定说拥立豪格)。

最后豪格和多尔衮两个集团僵持不下,在代善和阿济格提前离场的情况下,济尔哈朗发言了,他说:豪格说自己少福薄德不愿意当皇上,我看你就别当了,但是我觉得皇上还得是先皇的儿子当,我推荐5岁的福临,睿亲王你怎么看?多尔衮随即回答:好哇,我赞成!由郑亲王和我辅政。就这样福临也就是顺治帝幸运的成为了接班人,而济尔哈朗也成为了摄政王,而且当时他是排名在多尔衮的前面。

这一次飞跃绝对是其高政治智慧能力的体现,游刃于两大政治集团之间而又能够把握住时机既化解危机又能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得不叹其手段之高明吧,把握机会能力之强且恰到好处,点一个大大的赞啊!

第三步曲–助顺治顺利亲政,身后尊享太庙

其实济尔哈朗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多尔衮的排挤,济尔哈朗不得不辞去了摄政王的职务甚至一度被降郡王爵位,但是在其人生低谷济尔哈朗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继续自己的工作,带兵打仗毫不含糊,为大清王朝统一中国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就这样时间来到了顺治七年,这一年多尔衮去世了,随着他的去世也给很多人的命运带来了重大转变,这当中重大转变之一就是顺治皇帝的亲政。

在职场生存当中,愚蠢的人往往成为聪明人成功的垫脚石,而面对这次重大转变,济尔哈朗成功的做了聪明人,而英王阿济格就是他的垫脚石。在多尔衮刚去世,阿济格就联合他的儿子带兵逼宫顺治让其接替多尔衮为摄政王,你想啊,顺治好不容易盼到可以亲政,你阿济格又要想来控制我,顺治肯定十分反感加痛恨啊。

这时候济尔哈朗早就埋伏好人手一举拿下阿济格父子并以阿济格带刀面圣心存异心并对摄政王多尔衮大不敬等罪名弹劾他,这顺治当然高兴,顺理成章的将阿济格铲除并褒奖济尔哈朗,次年济尔哈朗又联合多尔衮旧臣心腹以及王公大臣们集体弹劾多尔衮有称帝异心等大罪,削除多尔衮一切爵位及称号并罢黜宗室,彻底清除了多尔衮余党,此举甚和顺治心意。

(图)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同时以济尔哈朗年老为由,免除其朝贺、谢恩行礼,并遂于顺治九年晋封济尔哈朗为“叔王和硕郑亲王”,纵观大清历史在多尔衮被罢黜后济尔哈朗是唯一一位“叔王”,可以说职业生涯达到顶峰。顺治十二年,济尔哈朗病重,顺治皇帝亲自探望问:叔王还有什么遗言?济尔哈朗老泪纵横地回答:“臣受三朝厚恩,未能仰报,不胜悲痛。只希望早日取云贵,灭桂王,统一四海。”

顺治帝听了伯父这番话,更加悲痛,仰面大呼:“苍天啊!为什么不让朕的叔父长寿呢?”说罢又大哭。众臣劝说顺治回宫,而顺治走出房门就坐在王府院内许久不忍离去,可见顺治对济尔哈朗感情之深厚。济尔哈朗去世后,顺治悲痛不已并下诏休朝七天(此殊荣唯济尔哈朗仅有)并为其立碑纪功。后由康、乾两朝继续追加殊荣,追谥“献”并入祀盛京贤王祠和配享太庙。

济尔哈朗的第三次飞跃可以说达到人臣之顶峰,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很多历史学家总结济尔哈朗一生,虽然不能算是清初功勋最为卓著、最为耀眼的亲王,但是绝对是最为幸运的亲王。但我觉得他的幸运更多的来自于他的智慧,来自于他的审时度势、揆情度理,更来自他善于把握抓住机会的能力,而与他的运气基本无关。

至此总结济尔哈朗成功的一生,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了,如能学其一二便可受益匪浅,在此与各位朋友共勉之。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代德州,为抵抗燕王朱棣修建了“十二连城”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朱元璋刚传位于朱允炆时,朱允炆就已经视朱棣这个叔叔为心腹大患了,德州的十二连城就是为了防备朱棣起兵而建造的。十二连城,又称十二连营,是沿德州运河而建的十二座兵营。《德县志》记载,“德州城北二里许,土垒十二所,周方数里,绵亘连峙”,即十二连城也。明建文元年(1399年),刚刚做了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孙

  • 她是唐朝女道士,有倾国之色,却被问斩秋后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唐朝时期因为有武则天的影响,更多的女子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大批优秀的女性人才开始出现,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性。鱼玄机,长安人。她是一位著名的才女,而且据说有倾国之色。她平民出身,早年间曾嫁给一个叫李亿的官员为妾。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鱼家地位一定不高,否则怎么会当妾呢?但凡有

  • 想分家,首先得杖责一百下屁股开花!古代奇葩规定,绝对让你傻眼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如果一家人中孩子很多,孩子长大之后要分家过,这是人之常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可是在清朝,家庭的分家行为并不是被法律所允许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利益至上的,就算是亲兄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会反目成仇。在古代,如果一个家庭孩子很多,那么在成年之前,大家都是住在一起的,如果兄弟之间和睦相

  • 为了政治需要 日本幕府将军竟娶女婴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同中国一样,日本早期也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也是被欧美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在时任幕府将军德川家茂统治时期,还发生过这么一件荒唐事。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江户,威胁日本“门户开放”,因其军舰漆成黑色而被日本人称作“黑船来航”。当时外国人在中国叫“洋人”,在日本则叫做“夷人”。时任日

  • 武则天晚年做的一件荒谬的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武则天和男宠的事情,后世多津津乐道,毕竟皇帝贪恋美色而荒废朝政的事情很多,女皇贪恋男宠导致祸国殃民的事情可不多见。武则天宠幸男宠,从登基后一直未绝。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帝位稳固后,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爱情”生活。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是僧人薛怀

  • 美国西进运动几乎灭绝了印第安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人类的扩张就是一部血腥的灭绝史,拿美国的建立来举例,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在最初的美国人到来之后被屠杀了90%以上,现如今美国的繁荣发达,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累累的白骨之上。据说美国感恩节的来历就是因为美国白人刚到美洲的时候,印第安人给了他们友好的帮助,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才定下了感恩节这个节日。但是

  • 末代皇帝溥仪的10张单身戎装照,有几张还是第一次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溥仪身着大元帅服。溥仪着戎装,军刀拄地,神态自然。溥仪穿戎装,手执军刀,立正姿势,神情肃穆。这张以前没见过,问了很多人,都说是溥仪没错。只是样子肉肉的,萌萌哒。溥仪着日军军装,免冠,萌萌哒。从一张日本明信片上看到的,第一次见。优点曝光了,不过还能看清。溥仪穿一身日式戎装,胸系满洲国勋章,手执军刀,神

  • 徐渭有什么成就,徐渭最后的结局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建树,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兼顾多个领域,明朝的徐渭就是一个在军事、书画、诗歌、历史、政治等多个方面都十分有成就的全能型人才,这一点是非常罕见的。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同时还拥有众多别号,如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

  • 崇祯死后的南明有多荒唐,宰相标价卖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封建王朝的皇位是世袭制的,一般都是终生制,皇帝死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大臣将皇帝的位置明码标价出售,则是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奇事,偏偏在南明,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社会,皇位是天下最抢手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商品。譬如秦始皇为它付出了上百万人的性命,武则天为它耗费了3个子女和

  • 收取青唐地区的战争,给北宋带来了什么利益?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宋朝虽然给人一副软柿子的形象,但在局部战争中还是有很多胜利的,收复青唐地区之后,这一场战争给宋朝带来了哪些实际利益呢?收取青唐的背景是发生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后,王安石建议宋神宗收取青唐地区,以此来震慑西夏和吐蕃。青唐位于今甘肃地区,在北宋时期是宋朝和吐蕃、西夏的交界。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