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高俅能得到重用是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球踢得好?

高俅能得到重用是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球踢得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49 更新时间:2024/1/3 20:10:40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的发迹,就是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他凭借自己高超的蹴鞠技巧,成功引起了宋徽宗赵佶的注意,并因此一飞冲天。

宋徽宗赵佶还是端王时,有一次到姐夫王都尉府赴宴,看中了“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王都尉二话没说,马上答应明天送去。这送的差事落在了高俅头上。第二天,高俅将礼物送到端王府中,正赶上赵佶在“踢气球”,高俅“不敢过去冲撞”,只得“立在从人背后伺候”。也是高俅“合当发迹”,那个气球飞起来,赵佶接不着,滚到了高俅身边。高俅凭着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赵佶见了大喜,于是连礼物加人,一块儿都收下了。从这个时候开始,高俅就由王都尉的“帮闲”变成了端王的“跟随”。不到两个月,皇帝死了,偏偏这个哲宗皇帝没有儿子,经过众官商议,端王又成了皇帝。这高俅自然成了“随驾迁移的人”,再过半年,高俅就“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看起来,高俅能够飞黄腾达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说,王都尉不是派高俅去送礼物,送礼物时赵佶没有在踢球,踢球时气球没有飞到高俅身边,气球飞到身边高俅没有胆量踢上那一脚等等。这些偶然性的东西,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高俅都不可能发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俅发迹出于偶然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水浒传》的作者,仅仅把高俅这个梁山泊的对头写成发迹于偶然这么简单吗?其实,任何偶然性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必然性的联系,就像那个去西岳进香的宿太尉,他又是凭什么当上太尉的?当他被宋江劫持,强行借去“仪仗”时,那表现还比高俅好吗?

让我们将高俅发迹的偶然性放在一边,看看事情背后还有些什么?

高俅这种人不乏谋一个好差事

高俅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自小“不成家业,却好刺枪使棒”,会的是“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顺便学了一些“诗书词赋”,尤其是“踢得好脚气球”;不会的是“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因此上,高俅只在东京城里帮闲,每日里出入“三瓦两舍”,干一些“帮人使钱”的营生。他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到开封府“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打了二十脊杖,赶出了东京城。按理说,这种没有好品质、真本事的浮浪子弟,连父亲都不喜得待见之人,日子过得一定是很不如意了吧?事情恰恰相反,高俅不但衣食无忧,尽管还是“帮闲”,却总也离不开主流社会。

东京城里不让待了,高俅到了淮西临淮州,在一个开赌坊的柳大郎家里一待三年,因为这个柳世权“专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隔涝汉子”。遇到天下大赦,高俅思量着回东京,柳大郎就把高俅推荐给自己在东京的亲戚,“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董将士虽然不愿意,害怕他教坏了自己的孩子,但还是欢天喜地的接下来,每日好酒好饭地招待着。过了十几天,董将士把他推荐给了“小苏学士”。第二天,小苏学士把他推荐给了驸马王晋卿,因为他觉得王都尉“喜欢这样的人”。果然,小王都尉“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见小苏学士送来高俅,“拜见了,便喜”,不但让他做个亲随,还待他“如同家人一般”。

表面看来,高俅这个人人人都不喜待见,到了谁家,谁就急于出手,将他送给人家了事。可是仔细分析一下,高俅被别人送来送去,却是一步步向上走。为什么会是这样?说明整个社会对高俅这种人有这个需求。比如说那个“小苏学士”,董将士为什么会向他推荐高俅?说明他也需要这类人。高俅不是紧接着就被转走了吗?这只能是说,他不喜欢的是高俅这个人,而不是这类人。另外,这个人被标明的是“学士”,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出现过,绝对不是“標兔儿的李吉”之类的人物可有可无,而是说明,他也是代表着一类人。作者是想告诉人们,“学士”也需要人来帮闲,只不过,他们需要的不是“高二”这样的“混球”而已!正因为社会有这个需求,所以这高俅不论是作为流放罪犯还是恢复了平民之身,都不会没有安身之地。

作者把他放在开始时候来写,用意是什么

在和梁山众将有直接关联的人当中,高俅是第一个出场的。他的高升和上任履职引出来一个人,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一般情况下,禁军都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这里的教头肯定不是浪得虚名,那武艺一定是比高强还要高强。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王进对史进稍加点拨,史进就成了梁山上一流的高手,虽说不是顶尖高手,至少比那个打虎将、小霸王之流高出一个档次。可是这个王进倒霉透了,正好撞在了高俅手里。高俅第一天上任点名,王进正好病了,高俅大怒,马上就让人“拿来”(不是叫来)。见到高俅,王进明白了,高俅这是“要报仇”哇!还是在高俅称作高二那时,他学使枪棒,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就是这般本事的人来领导这个应该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你想想大宋的军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样的仇都要报,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让高俅放过?

王进这个人很“识时务”,他懂得,就是今天不生病,高俅这厮也一定会找到其它由头来报复他。只要是在他手下被他管,要他性命是早晚的事情。他娘不愧是老教头的老婆,懂得一点儿军事常识,告诉儿子,“三十六计,走为上着”,于是,娘儿俩一走了之。王进说是要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安身立命”,可是后来史进去找过这个师傅,却遍寻不着。王进就这样消失在大宋的茫茫人海当中,为什么?整个大宋,像王进这样的高手在子民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有了高俅这样的人“当道”,你有再高强的本领又有何用?遇到高俅这种干事无能,整人有方的上司,王进的“消失”是一种必然结局。因为王进不属于那一百零八个“魔君”,他没有杀过人,也没有做过恶,更不想和上司为敌。

不仅高俅,大宋的官员有几个有本事的人?先是那个蔡九知府,审理宋江的案子,每件事都要黄文炳给他点破,每一步都要黄文炳给他点拨,简直就是一个白痴,这样的人能当知府,只因为有一个当太师的爹。青州地界里相近的就有三个山被“强人”占领,这样的知府执政本事由此可见。但这个人官当得稳稳当当,还有人想通过他的门子官复原职,只因为人家有个给皇帝当妃子的妹妹!还有那个东平府的程太守,他原本只是蔡京的门馆先生、西华州的贺太守,蔡京的门人,北京城的梁中书,蔡京的女婿,这样一群执政无能,贪腐有道的人都能获取高位,高俅当个太尉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帮闲”飞黄腾达是一种偶然,一群无赖混混都能获取高位就是一种必然。作者把高俅放在开初来写,就是告诉人们,高俅的飞黄腾达,就是这种偶然中的必然。在这样的世道之下,那一百零八个魔君“显世”是必然的,因为这些魔君才是大宋朝的“忠良”!

梁山这个宋江治下的“王国”同样如此

帝制国家是家天下,原本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端王当了皇帝,高俅这种随从成为太尉本来就不足为奇。蔡京成为“太师”,蔡九、梁中书、程万里这些鸡零狗碎不是也获取高位了吗?“家天下”表现在整个帝制社会的各个区域,并不仅仅是皇帝一人。王进要去的地方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难道这儿不是大宋地盘吗?“四大奸臣”已经勾搭在一起,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他们已经阻断了忠良与皇帝之间的“路径”,难道老种经略相公就不归他们管辖了吗?但是,延安府这一亩三分地,皇帝已经交给俺老种了,在这儿,一切都是我说了算!同样的情况,杨志可以是罪犯,也可以是军官提辖。景阳冈上的老虎,猎户打不着就得挨板子,武松打死了马上可以当都头。

即便是梁山泊这种“忠义”、理想之地也不能例外。

戴宗资历比不上刘唐,功夫比不上史进,能力比不上李俊(水军头领),可是他的排名却在这些人之上,为什么?或者说,人家是情报总管。可是自古都知道情报工作重要,又见着那个情报官获取过高位?即便是情报工作,戴宗那点儿本事比朱贵差远了,可朱贵连天罡星序列都进入不了。戴宗第一次寻找请假回家的公孙胜,连一个影子都没有打听到,这样的人怎样搞情报?第二次找到了,那是在吴用的指点之下。他的本事就是能跑,只要有一匹好马,那营生谁都能干。戴宗能够获取高位,关键是给了宋江这个管辖下的罪犯主子一样的待遇!本来,一个罪犯在监狱长面前,“咳嗽一声都是罪过”,一个监狱长想弄死一个罪犯,不过是像弄死一只“苍蝇”,可是戴宗却成了宋江的跟班一样,这让宋江心里是何等的满足!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戴宗还有何本事能够有这样高的排名?

还有燕青,他在卢俊义这个买卖之家,既不会经商,也不会理财,可卢俊义对他的倚重,早已超出了妻子和管家。高俅胡乱学了一些“诗书词赋”,燕青不也是“吹弹唱舞”比武功更出色吗?他凭什么进入天罡之数,不也是因为他是卢俊义的家养“奴才”吗?高俅靠混混还能混一碗饭吃,燕青被李固赶出来只能是要饭吃。

李师师是个妓女,宋江为什么会拜倒在她的脚下?只因为搭上了皇帝这条线,宋江就要下拜,说明他认可这种关系。在那个社会,爱你说破了天,李师师就是个妓女,名声地位,肯定赶不上高俅。妓女的帐都买,高俅还能在话下吗?所以这宋江见了俘虏高俅,一样的跪下来祈求这个“贵人”!

在高俅一脚“踢出”一个太尉这种表象之下,存在着这样一个现实,小人得志,正人无踪!在一个“帮闲”大有市场的社会里,何处是王进的安身之处?或许,心怀“忠良”,行为有瑕疵的魔君们,才可以在这样的社会里换一种方式生存和“替天行道”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炎帝的妻子叫什么,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个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炎帝我们都知道,但是他的妻子我们可能就很少有人听说过了,另外神农和炎帝本不是同一个人,但在战国时期,人们将炎帝和神农结合起来,神农其实指的就是炎帝。《山海经》第18卷《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

  • 安史之乱逃亡时期的李隆基,沦落到在百姓家讨饭吃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盛唐时期的一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全方位打击的同时,也让皇家颜面扫地,在长安被攻破后,携带家眷仓皇出逃的李隆基,竟然沦落到向百姓家讨要粮食的地步。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进逼长安。年逾古稀的李隆基,未及通知朝中百官,于十三日凌晨带着杨贵妃姐妹、部分皇亲国戚、朝廷近臣及亲信

  • 糜夫人是刘备的第几个妻子,探究糜夫人死亡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历史上记载的刘备妻子糜夫人比较少,在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中都有亮相,后来就很少有提及了,那么历史上的糜夫人是怎么死的呢?糜夫人,三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妻,东海朐(今江苏连云港)人。安汉将军糜竺、南郡太守糜芳之妹。糜竺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本为陶谦左右手,后来认为刘备

  • 杨仪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为什么诸葛亮生前不立杨仪为丞相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杨仪是蜀汉后期很有才干的一个官员,他的才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重用他呢?这是因为杨仪有才无德!有才体现在,杨仪受关羽派遣见刘备,刘备就和杨仪谈论天下大势,刘备觉得杨仪是个人才,很喜欢他就任命他为左将军兵曹掾(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

  • 唐朝公主也敢有人“性骚扰”?等同于谋反罪处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唐朝时期也有性骚扰案件吗?在唐朝早年皇宫内发生的这一起案件中,“性骚扰”作为一个完美的幌子,帮助长孙无忌铲除掉了众多政敌,实在是高明的一步棋。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652年)11月,长安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太尉长孙无忌利用此案广为株连,在帝国政坛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这就是“房遗爱谋反案”

  • 唐太宗人生最大的烦恼,竟然是来自于自己的亲生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又胁迫父亲李渊退位,才坐上了皇帝,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多年后,他还要面对自己儿子的篡位,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贞观十七年三月的一天,在齐州通往长安的大路上,一骑骏马缓缓向西走来,骑坐马上的,是齐王府的长史权万纪。权万纪正在赶往长安。此前,权万纪向朝廷报告,齐州

  • 细数那些三国时期被过度吹捧的将领,他们都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三国历史上有许多普通将领,却因为艺术创作需要,被演义小说夸大了战斗力,成为了天神一般的人物,因此他们也托小说的福流芳百世。说三国的事情好像总是绕不开《三国演义》,你明明是在说一段历史,就会有人来反驳你,而反驳你的理由,就是人家所看到的《三国演义》上不是这样说的。比如说那个关羽关云长,人们津津乐道于他

  • 布衣皇帝第一人,看看刘邦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刘邦作为我国第一个从平民一路成为皇帝的人,他的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能成功的原因。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

  • 这个皇帝在牢狱之中长大,却成为西汉“中兴之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将整个皇家搅得天翻地覆,后知后觉的汉武帝刘彻在年老时才追悔不已,但是身边已经一个活着的继承人都没有了,这时流落在宫外的刘病已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巫蛊之

  • 清朝皇帝的新年赐“福”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清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特色的笔迹,下面请欣赏清朝皇帝们的手书,哪位在你心中是最好看的呢?清朝皇帝的字,各有特色。每到新年,按惯例皇帝都会对大臣赐“福”字。康熙皇帝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字。这是慈禧太后手书的“福、寿”字。从字迹上看,绝对是一位强势人物。在此也祝福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