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谯周是三国时期的知名大师 却在关键时刻变成了卖国贼 劝后主刘禅投降 留下了千古骂名

​谯周是三国时期的知名大师 却在关键时刻变成了卖国贼 劝后主刘禅投降 留下了千古骂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3/12/25 3:26:24

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儒,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在蜀汉任官时期,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因而不满,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魏国三路伐蜀时,谯周劝刘禅投降。

谯周,字允南,是巴西人,乍一听是个外国人,实际上,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读书,弱冠之年便已经饱读诗书,虽然少年丧父,满腹经论的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过就像事难十全十美一样,谯周的人生也有不完美之处,第一是父亲早逝,这是命运的安排,人力无法改变;第二是他生的模样不好看,脸是父母给的没法选择,这也是他无法改变的。

可是除了这两点,谯周还有一个不完美之处,那就是他的性子直,容易得罪人,这一点,不怪别人,是他自己的选择。不过,即使有这些不完美,也没有遮盖住谯周的优点,他有才华,而才华这东西是掩盖不住的,所以,他得到了诸葛亮的欣赏,并且让当时已经贵为丞相的诸葛亮对自己再三邀请,他这才从不出仕到进入朝堂。

关于谯周和诸葛亮,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那就是谯周在诸葛亮时期是个劝学从事,官不大,可他对诸葛亮的情谊却大着,在谯周心里,诸葛亮对他有知遇之情,这恩情重于泰山,所以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他不顾刘禅明令禁止大臣奔丧的旨意,为诸葛亮奔丧。忠义两难全时,谯周遵循内心旨意,为了当年的知遇之情而不顾一切。世人皆知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君臣关系令人动容,他们之间的知己之情令人羡慕,可却很少有人道,其实诸葛亮的一生,除了刘备,还有一个谯周对其的感情,令人动容。

诸葛亮死后,后来蒋琬上位,谯周升任典学从事,这是一个没有实权却有声望的蜀国特有的职位,通俗点来说,就是著名学者,而且是著名学者之首,由此可见,在当时整个益州,谯周的文化水平之高,可以说是当代大儒了。

但凡是学者,必心忧天下,谯周更不例外,三国后期,蜀国最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往事不可追,而谯周俨然第二个诸葛亮一样为蜀国殚精竭虑,只可惜,他的君主不是刘备而是刘禅,所以也注定了他最后没有成为第二个诸葛亮。当年,刘禅好不容易熬过了被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人“支配”的时光,人到四十,立了太子之后终于能好好自由一下了,故而在政事上表现的散漫了一些。

而谯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赶紧劝谏刘禅,不忘先主叮嘱,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只可惜,谯周一番苦心,刘禅却毫不领情,反而戏谑的想着,既然谯周爱劝谏,干脆让他陪着自己日日聊天好了,于是谯周转任中散大夫。哎,刘禅以为谯周劝谏图的是个名声好听,想要的是官职,其实谯周哪里看的上这些?他要的是天下安好,他和当初辛辛苦苦打下蜀汉天下的刘备诸葛亮等等人一样,想要的是攻克中原,还于旧都啊!

谯周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力劝刘禅投降。公元263年,邓艾攻入绵竹,打败诸葛瞻。面对曹魏大军,成都城人心惶惶,逃的逃、躲的躲,已经形不成有效的阻击。当时朝廷上下有两种意见:一是投靠东吴,二是逃往南中七郡,投靠当时的南蛮。不得不说,这两条路都是瞎扯。

谯周就充分认识到这两条建议都不可取,反驳道:哪有天子去投靠别国的道理,那还是天子吗?况且曹魏强大、东吴弱小,倘若东吴再被灭,我们还不是一样要受辱;往南逃更是扯淡,诸葛丞相在的时候,他们都屡次反叛,现在走投无路再去投靠他们不是找死么。而且就算我们往南逃,曹魏大军肯定会往南追,到时候还是难免一战。

谯周的观点是对的,无论是投靠东吴还是南蛮,蜀汉被灭在所难免,不过是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已。谯周劝刘禅投降,往难听了说是卖主求荣,苟且偷生;往好听了说是免于战火,就像陈寿说得那样“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陈寿虽然在偏袒谯周,但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后人多诟病谯周不忠,但实际上他是忠的。不过他忠的不是蜀汉,而是自己。东汉以来,士族势力崛起,士族大夫们为了家族的昌盛绵延,就不得不在政治站队上多加考虑,甚至以不忠来换取家族利益,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投靠胡人的诸多士族,他们在保存家族利益和忠于主子之间选择前者,以求得在改朝换代期间家族不至于衰败。而谯周作为益州土著集团对蜀汉的忠诚度本来就不像诸葛亮他们那么高,劝主投降也就很好理解了。

益州的权力更迭史其实就是益州土著的斗争史。相比于益州势力,刘焉刘璋的东州势力是外来集团,益州土著地主发动过抵抗,但被镇压;而后为了推翻刘璋集团、获得翻身,以张松为代表的益州势力帮助刘备夺取益州,但没想到的是,刘备的荆楚集团成为了蜀汉政权的核心,益州土著们仍然得不到重用,还是没有实现蜀人治蜀的目的。

在刘备、诸葛亮的时代,尚能压的住这些益州势力,但是诸葛亮死后,姜维连年征战,耗空国力,益州势力集团当然不能忍,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益州土著势力的代表人物谯周写了一篇极具争议性的文章——《仇国论》。在《仇国论》中,谯周极力反对姜维北伐,斥责姜维是不体恤百姓,劳民伤财,明知自己是以弱击强却冥顽不灵,认为当时的国策应该是修生养息,待时而动。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谯周留下了千古骂名,被认为是他没有民族脊梁、丧失民族气节的证据。

谯周劝主投降的借口是保境安民,实质内核则是益州土著阶级的权利斗争。因此,后世褒其者认为他保全蜀中百姓,功德无量,比如陈寿;贬其者认为他没有气节,比如温庭筠王夫之等等。

标签:

更多文章

  • ​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 却堪称历史上最弱势的开国皇帝 为什么说司马睿是一位目光短浅、能力平庸的皇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晋元帝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人们的印象中,无论哪个朝代,其开国皇帝无疑都是优秀且强势的,有着远胜于常人的本领及能力。司马睿开创东晋一片新天,可作为一个开国国君,和别的开国之君比,却做得实在窝囊。身世难测公元276年,司马睿生于洛阳,《晋书》记载:“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与许多帝王

  • 昆阳之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昆阳之战有何出彩之处?昆阳之战失败后王莽军有多惨?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四十二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在各路英雄反对新朝王莽的过程中,来自南阳郡的农夫刘秀,他的

  • 秦孝公如何让秦国这个西北边陲的蛮夷之国奠定一统天下的基础,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什么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国本是西北边陲的小国,谁也没想到起初最弱小,向来被关东六国鄙视为蛮夷之国的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个偏处西方的边陲小国发展成能一扫六国的巍巍大国。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在秦国历史的四

  • 蒸馏器在汉代就有了?揭秘海昏侯墓中的重大发现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酒是伴随人类历史最悠久的饮料了,自从有史料可考开始,酒就一直出现在史书中,那么在我国的酒文化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的事件呢?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而用什么工具来酿酒引起大家的疑惑。在最新的考古发现中,南昌西汉海昏候墓的挖掘,一件青铜蒸馏酒器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考古专家称,此前出土的制酒蒸馏器最早出现在元

  • 最早的家养鸡源自哪里?现代家鸡源于古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鸡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家禽,它为人类提供了美味的食物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家鸡被人们驯化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那么最早的家鸡是如何被驯化,又是在哪里被驯化的呢?据国外媒体报道,包括查尔斯-达尔文在内的部分科学家认为,鸡的驯养可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喜欢摆谱的皇帝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排场和面子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平常人犹如此,更不用说皇帝了,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喜欢摆谱的皇帝这么多,是谁开了这个先河呢?摆谱,不光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历史悠久的。古往今来,摆谱的大有人在。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风俗”。“摆谱”风俗的延续与发展,使得其本身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可以说,摆谱文

  • 马腾有几个儿子,他们叫什么?结局都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三国时期西凉地区的势力,最大的当属马腾了,他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那么马腾有几个儿子呢?其后人的结局又分别是怎样的呢?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马腾身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性格贤良忠厚,受到众人的尊敬。灵帝末年,被州郡

  • 根据风水学推断,哪位皇帝的陵墓最为凶险?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国古代的封建帝王陵墓,往往要经过复杂的风水学定位,可见风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明朝皇帝的陵墓中,谁的最为凶险,风水最不好呢?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墓规制比较大: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二是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定陵位于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建筑

  • 雍正皇帝的真实死因竟然是这个?一生竟然吸食了200斤毒品!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历史上关于雍正帝的死因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也成了一个谜团,不过我们能够从些许的只言片语中推测,皇帝可能因为迷信长生而炼仙丹,最终死于中毒。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

  • 封建王朝实行的跪拜之礼,自哪个朝代开始兴起?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封建王朝的礼仪制度纷繁复杂,通过礼仪,整个社会被规范,曾经茹毛饮血的人民也得到了教化,是中华文明的重大进步。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但是交给叔孙通后,什么都制定的好好的。说起叔孙通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