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为托孤大臣 为什么李严下场和诸葛亮大不相同,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后 为什么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呢?

同为托孤大臣 为什么李严下场和诸葛亮大不相同,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后 为什么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1/15 20:44:33

李严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同为托孤大臣,李严为何下场凄凉?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后,为什么继续重用李严的儿子呢?

李严,后改名为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刘璋时为成都县令,刘备入蜀,李严于绵竹率军投降,刘备拜他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办事有才干,诸葛亮称赞他“部分如流,趋捨罔滞。”他先后转战有功,颇为刘备所信任。

章武三年,刘备病危于永安宫,李严以尚书令与诸葛亮同受遗诏辅助少主刘禅。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拥有统督东方军政的权力,成为权力仅次于诸葛亮的蜀汉大臣。接着,封侯、假节、加光禄勋。建兴四年,又转为前将军,八年迁骠骑将军,这已是将军的最高军职了。

在此危难之际,李严作为顾命大臣,理当与诸葛亮和衷共济、同心同德,以扶持蜀汉的大业。可是他却利欲熏心,耍两面派,一心要谋夺更大的权力。他一面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封王。九锡是权臣最重的礼仪,封王则是最高的爵位。两者合在一起,便是权臣步上称帝的阶梯。

很明白,李严意欲把诸葛亮往炉火上烤,使他内外被孤立。诸葛亮知道他的用意,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并回答说:“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另一方面,李严又利用时机,不顾一切地要抓权:刘禅初立时,诸葛亮欲北征,又命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交托给他以督护成都后方的全部权力了。可是他仍嫌不足,用机打压诸葛亮的威望。

五年春,诸葛亮出军祁山,李严督运,运粮不继。李严派他的僚属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到军前,召诸葛亮回军。及回军时,他又故作吃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对后主说:诸葛亮退军是策略,“军伪退,欲以诱贼欲战”。

两面三刀,欲加诸葛亮不进军的罪名,以蒙蔽后主。故诸葛亮忍无可忍,决意上表后主,对他进行弹劾,公开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接着,诸葛亮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淡、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巨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西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等诸文武臣僚联名上书给后主,公开了李平的罪状。刘禅在审核上书后,免去李平一切职务、封赐,废为庶人,徙居梓潼郡。

诸葛亮在李严废为庶人后,希望他能改悔自新。对其儿子李丰仍加使用,以中郎参军府事,后官至朱提太守。又作书给李丰说:“吾与君父子戮力以奬汉室,此神明所闻,非但人知之也。表都护典汉中,委君於东关者,不与人议也。谓至心感动,终始可保,何图中乖耳!……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若都护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

可见诸葛亮秉公施法的用心。他罚不及家人,还希望李严能静思己过,仍有可能恢复。及诸葛亮病死,李严闻讯,知道除了诸葛亮了解自己,其他大臣不会再用自己,补复做官已经无望了。不久,便激愤发病而死。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什么容不下李严?

首先,诸葛亮之所以容不下李严,或者说必须废掉李严,直接原因就是李严在押运粮草上推卸责任,甚至还想要诬陷自己,而根本原因则是诸葛亮意识到李严的野心越来越大了,也即李严已经威胁到蜀汉的北伐大业了。

一方面,就直接原因来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因为当时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按理来说,李严可以将实情告诉诸葛亮,不过,李严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让人传话给诸葛亮,让后者撤军。

等到诸葛亮撤军后,李严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严不仅想洗脱自己运送粮草的罪责,还想趁机诬陷诸葛亮延误战机。面对李严厚颜无耻的行为,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

在此基础上,让退军的是李严,指责退军的也是李严,这下子李严知道自己要遭殃了,只得叩头认罪。但是,诸葛亮不会轻松放过李严了,在群臣的支持下,诸葛亮上奏后主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

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对于李严的这个惩罚,可谓一步到位,如果只是将李严贬官的话,后者完全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但是,直接将其废为平民,意味着李严在蜀汉的仕途基本上走到尽头。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诸葛亮真的容不下李严这位托孤大臣,甚至可以说诸葛亮害怕李严继续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从而危害到匡扶汉室的事业。而这,自然要引出诸葛亮必须废掉李严的根本原因了。

对于诸葛亮必须废掉李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李严的野心越来越大了。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也即相对于丞相诸葛亮,李严掌握了一定的兵权。公元223,后主刘禅继位后,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公元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彼时,汉中都督魏延已经被诸葛亮征调到麾下,所以诸葛亮就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这还不算,李严趁机狮子大开口,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

众所周知,蜀汉因为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所以没有像曹魏和东吴一样存在多个州刺史或者州牧。但是,李严却想要把蜀汉分为两个州,然后自己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继续担任益州牧。

最后,进一步来说,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希望获得更大的实权,乃至于要和诸葛亮平起平坐。从这一点来看,李严更在乎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蜀汉的整体利益。对于本就实力弱小的蜀汉,如果再分为两个州的话,势必带来资源上的分散,不利于集中资源来北伐中原。

因此,诸葛亮否定了李严的请求。此外,李严还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这等于是要把诸葛亮推向火坑,而诸葛亮一旦真的进爵称王,李严到时候一定号召蜀汉的文臣武将来弹劾他。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一旦倒下,获益的自然就是李严这位托孤大臣了。综上,面对李严的步步紧逼,诸葛亮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换而言之,诸葛亮害怕李严会有更过分的行为,乃至于危害到蜀汉的北伐事业。

基于此,在运送粮草这一事件上,诸葛亮联合蜀汉大臣来弹劾李严,将其废为平民,目的就是彻底解决掉这一隐患。这说明不仅是诸葛亮容不下李严,上到后主刘禅,下到为北伐中原奋力一战的将士,都容不下李严了。

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后,为什么继续重用李严的儿子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31年,李严罢官流放之后,诸葛亮表李丰为江州都督,并且,诸葛亮还以“若与蒋琬协力从事职务,必可开启道路”一语以鼓励。

在此之后,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只知道李丰官至蜀汉朱提太守,也即镇守蜀汉的南中地区。而这,无疑体现出李丰继续受到了诸葛亮和蜀汉的重用。在很多人看来,既然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并且流放到偏远之地,也即彻底和李严家族结怨之后,不应该继续重用李严的家人了。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却继续对李丰赋予重任。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就李严来说,虽然犯了大错,但是,李严的问题,显然无需牵连到李严的家人。

公元231年,李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对于李严来说,犯得不是谋反等不赦之罪,因此,诸葛亮也只是将其废为平民,而不是赶尽杀绝。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自然没有必要废黜李严的儿子李丰了。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李严对于蜀汉的功绩,诸葛亮继续重用了李丰。比如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地后,李严就和诸葛亮、刘巴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

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回到蜀汉都城成都掌握大局,而李严则留下镇守永安白帝城。也即在后主刘禅即位初期,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通力配合,确实帮助蜀汉从夷陵之战的失败中恢复过来了。

在此背景下,诸葛亮之所以继续重用李丰,显然是对李严功绩的肯定。另一方面,诸葛亮继续重用李丰,显然是在平衡蜀汉各个势力之间的利益。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分为益州本土派、荆州派、东州派以及刘备的嫡系势力等。

早在刘璋的父亲刘焉进入益州时,为弹压益州地方势力,组建了东州派,同时收编招募进入益州的南阳、三辅一带流民,编练成数万人的“东州兵”。

最后,对于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的李严、李丰,正是东州派的核心人物。也即刘备之所以选择东州派的李严和荆州派的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目的就是压制势力最强的益州本地士族。

在此基础上,虽然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异乡,但是,东州派显然不可一日无主,于是,诸葛亮表李丰为江州都督,也即让李丰接替了李严的职位。

诸葛亮此举,不仅让李严没有什么怨言,更有助于获得东州派的支持。正是因为获得了东州派、荆州派的支持,诸葛亮才能掌控蜀汉的大权,并且将蜀汉的主要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北伐曹魏的战争中。

标签: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朝鲜国不忘故主,其忠诚让人感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古朝鲜被称为高丽,是明朝的附属国,对明朝称臣纳贡,有着无比的敬仰之情,在崇祯帝死后,朝鲜依旧对崇祯特别尊崇,并一直沿用崇祯的国号。自从汉武帝开始用“建元”纪年以来,中国皇帝的年号不仅成为封建帝王正统的标志,同时也影响着周边许多国家,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与中国接壤的朝鲜了。作为中国最忠诚的藩属国,朝鲜

  • 严嵩本是享誉大明的青年才俊 他是如何用四十年时间 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嵩年轻时也是一名青年才俊,他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遗臭万年的奸臣的?弘治十八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以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选了庶吉士,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踏入仕途的青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张角自号天公将军 领导黄巾起义 张角是如何能在大汉帝国眼皮下 发展了数十万教徒?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纷纷揭竿而起,史称“黄巾起义”。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能算是三国时期的诸侯或者是军阀,却对汉末到三国的转型

  • 大唐朝究竟是怎么衰退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大唐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繁荣的时期,不过唐玄宗时期暴发的安史之乱将大唐的国力极大削弱了,整个国家六成人口死于战乱,大唐从此一落千丈。(图)唐玄宗坐像轴大家都是知道,盛唐是我们中华历史上的繁盛朝代,空前的对外开放,宽容的民族政策,四海皆一家,特别是李世明的贞观之治,更是能得百姓心,四面八方的小国前来称臣

  • 汉族自始至终没有被外族灭掉,可为什么说崖山之殇后无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我们在教科书中接触到的历史,一般不会对种族灭绝行为进行书写,为的是避免在人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但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有关我国历史上最难以置信的种族屠杀,就发生在南宋末年。其实这应该从成吉思汗说起。从客观角度来看,成吉思汗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对敌我双方实力和胜负对比的判断非常精明。尽管当时世界首富的中

  • 明朝一位人妖色狼混进女车间,骗奸182人惊动明宪宗朱见深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人妖这个词是从泰国传来的,虽说是现代产物,但是古代也有相似的情况,比如我大明朝时期就有一个女扮男装的淫魔,专门用这种手段奸淫妇女,可谓恬不知耻。说起色狼,大家可能会想起西门庆。其实西门庆不算太夸张,人家不过金啊瓶的梅的这么一些。而且下手的不是朋友的小妾,就是邻居的老婆,专门杀熟及熟女。而今天脑洞老师

  • 唐伯虎的春宫图为什么画得这么好?因为他懂这种技巧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才大有人在,唐伯虎可以算得上一位。说起怀才,唐伯虎有一大堆话要说。死了的不管,活着的人里,确实没有比他更有才的了。从小是个神童,玩什么都第一,诗文书画个个冒尖,十七岁画了一幅画,礼部尚书吴一鹏一看,我靠,这不是天才吧。而且人家还特不爱学习,跟今天的学霸一样,该写诗写诗,古时候写诗其

  • 日本的神社到底是个啥?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日本神社是一个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比较陌生的概念,说它是佛堂,里面却供奉着死去的人的牌位,说他是灵堂,却又装饰的根本不像,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提起日本的神社,大家一定想起那个阴魂不散的靖国神社。但是,大家知道吗,日本一共有8.2万多个神社,平均每1500人就拥有一个神社。脑洞老师觉得很有必要了解

  • 历史最牛的戏子居然敢打皇帝耳光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现代社会的畸形价值观,造就了流量明星当道的可笑场面,在古代,演员的地位很低的,但是却有这么一位演员,凭借着自己高潮的演技,成功逗得皇帝哈哈大笑。中国古代非常看不起唱戏的,认为那是下九流的行当。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妓女在生活所迫的情况下,不偷不抢,靠自己的身体挣钱,实在

  • 中国历史独一份:本是平民的他,从来没当过皇帝,却做五年太上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人在家中坐,太上皇从天上来,刘邦的老爹一直在家赋闲,没想到自己儿子当了皇帝,夸差一下子给自己带了个太上皇的帽子,好不过瘾。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本是一介平民,从来没有做过皇帝,却忽然有一天被人封为太上皇,一直当了5年,整部中国历史上,没有当过皇帝,却当了太上皇的人,只有他一个,这个人叫刘煓,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