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花木兰替父从军 那么她攻打的敌军是谁?

花木兰替父从军 那么她攻打的敌军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1/17 3:01:35

相信大家对《木兰辞》非常熟悉,她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抗击入侵者,最终还立下大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尽忠尽孝,不畏强暴和保家卫国等价值观,那么真实历史上花木兰真的存在吗?她所攻打的敌军是谁?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木兰辞》中有一些线索。

第一,《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由此可知,花木兰不会晚于南朝陈代。另外,唐朝大诗人杜牧,曾专门写诗颂扬花木兰。也从侧面证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家喻户晓。

第二,花木兰从军,是因为她的国家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就是职业军人,士兵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其特点是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府兵不纳税不纳粮,但必须自备武器,勤练武艺,随时准备听后征调,出征打仗。类似于明朝的军户。

花木兰她们家就是军户。她父亲是府兵。所以征兵的“军书”上,卷卷都有他的名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花木兰替父从军,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战马和马鞍马鞭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为什么不买刀剑、弓弩、盔甲?因为她们家里本来就有。

这是典型的府兵制。而我们知道,府兵制府兵制从西魏开始,到唐朝中期结束,所以,花木兰肯定是这个时间段的人。

第三,从“可汗”这个称呼看,花木兰应该是北魏人。“可汗大点兵”。很明显,汉族人不会把自己的皇帝称为可汗。隋朝、唐朝都叫皇帝,不叫可汗。花木兰的国家很可能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花木兰极有可能是北魏人士。

搞清楚了花木兰的身世,她的敌人的身份就容易判断了,线索还是来自《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从这一段叙述可以看出,花木兰的家在黄河以南不远的地方。骑马就是一天的路程,可能是一二百里。她渡过黄河,北进发,一直到达燕山。敌人是燕山胡骑。

诗中的地名,应该都是艺术加工,并不一定是确切的方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花木兰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不是与南朝作战。因为敌人是“胡骑”嘛。北魏鲜卑族自己就是游牧民族,但是他们自称是黄帝后裔,而且已经深度汉化,入主中原。草原上的柔然在他们眼里自然是胡人了。

那么在北方草原能够威胁北魏政权的游牧民族有哪些呢?

柔然始祖曾是拓跋鲜卑的奴隶,拓跋猗卢时,柔然首领摆脱鲜卑人的控制,率百余亲信逃到了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纥突邻部。402年,柔然可汗社伦统一漠北,正式建立柔然汗国,征服敕勒诸部、匈奴余部,其势力范围“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北魏平城时期,从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到孝帝泰和十八年(494年)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的劲敌。

据《魏书·列传第九十一》中记载,从公元402—487年,柔然就对北魏主动发动战争十次。北魏也不是好欺负的,挨打的多了。终于发了脾气,抄起家伙跟柔然干了起来。

神麚二年(429年),北魏兵分两路主动出击。柔然猝不及防,大败。“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北魏穷追猛打,“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经过这一番打击,柔然一蹶不振。

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十年。与《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描述高度吻合。

木兰胜利归来的两句诗,也验证了她攻打的敌人是柔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按理说天子是汉族皇帝的专称,鲜卑人怎么会用这样的称呼!这正是孝文帝推行汉化的结果。由此可以推论出花木兰所处的年代应该在孝文帝时,或者稍后一些。

综上所述,花木兰攻打的应该是柔然。不管怎么说,花木兰已经成为巾帼英雄的代名词,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周公是谁,周公解梦说的是他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说到周公解梦,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历史上的周公旦跟“周公解梦”里边的周公是同一个人吗?他为何会解梦呢?和解梦又有何关系?其实“周公”这个称号是一种敬称,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周朝或周姓的老先生”,所以历史上很多人都被称为“周公”。现在民间传说中解梦的周公和入孔子梦中与他畅谈的周公,完全是两码事。那么被

  • 水浒:鲁智深和李逵力气都非常大 若是单挑谁会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水浒当中,李逵和鲁智深的形象都是比较粗狂,一个是水浒中杀人最多的,一个是水浒中最仗义豪爽的,而且两人的力气都非常大,如果当黑旋风李逵遇到鲁智深,俩人真正动起手来,谁会赢?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假设都不成立,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李逵只是一个杀手,一个莽汉,一个欺软怕硬的人,真正遇到武功高手就会马上原

  • 明朝一奶娘太过无耻 为了把皇帝留在身边 天天让皇帝吃这道菜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妃子何其之多,然而皇帝就只有一个,想要得到皇帝的宠爱很多妃子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绞尽脑汁想尽无数办法,在明朝就有一个奶娘,为了把皇帝的心留在自己这,天天让皇帝吃这道菜。明朝天启皇帝年间,奶娘客史身边的可是独占宠爱,一点也不肯雨露均沾。要说这天启皇帝小时候可以吃客氏的母乳长大

  • 古代女子出嫁时为什么要备嫁妆,这嫁妆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现代结婚,嫁娶风俗比较开放,穷有穷的结法,富有富的结法,不过绝大部分人结婚还是看双方条件的,男方下聘礼女方出嫁妆,同样在古代也是,女子出嫁时也会备嫁妆,那么,在古代的这个嫁妆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吗?嫁妆顾名思义就是娘家嫁女儿的时候所需要送出去的“物品”,有一些人也把它称作为“嫁资”。嫁妆当时是属于新娘

  • 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岁登基 三十四岁自缢于煤山 崇祯皇帝一生勤俭勤勉,为什么明王朝最后在他手里灭亡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登基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域内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说起亡国之君,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类似“商纣王”那样的暴君,事实上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都是昏庸无能

  •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同样是造反夺得皇位,为什么朱棣的骂名比李世民多?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古往今来,造反成功的人数却寥寥无几。而通过造反成为皇帝的人,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和朱棣。只不过,李世民是对自己的父亲李渊造反,而朱棣则是对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造反。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都处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之中。而

  • 辅助太宗建立大唐的凌烟阁功臣张亮为什么被杀,张亮之死到底是不是冤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张亮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本是瓦岗军的骠骑将军,隶属于徐世勣麾下。徐世勣降唐,张亮也随之归降。而后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贞观二十年,张亮被告谋反,被斩于西市。在常人的印象中,唐太宗是个仁慈宽厚、气度恢弘的皇帝,无论对待大臣还是百姓,都能做到极度包容、爱护,堪称“尧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位极人臣 权倾天下 却为什么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什么曹丕一上位后就敢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曹操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为何曹丕一上位后就敢称帝?曹操在消灭了袁绍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之后,其实力已经无人可敌了。此后,曹操南征孙权、北定

  • 火药最早出现在何时,火药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为什么清朝人却不怎么使用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其实人们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就好像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我们都知道火药的用途很多,最初是用来制作烟花供人欣赏,再后来就慢慢演化成了能够伤人的火枪和炮。那么火药最早出现是哪个时候呢?火药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为何清朝人却不

  • 如果汉尼拔攻陷罗马 迦太基能赢布匿战争吗?布匿战争中 罗马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布匿战争是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最为关键的战争,是罗马由弱转强的重大转折,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也是导致罗马共和国兴旺的最终原因。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218年,有着西方战略之父美称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位于今天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