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历史上堪称最完美的皇帝,康熙和李世民都被他甩在后面

中国历史上堪称最完美的皇帝,康熙和李世民都被他甩在后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3/12/24 7:47:44

历史上的明君有很多,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在某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但是要说每个方面都做到完美的皇帝,相信这个问题的争议性就很大了。不过下面这位可以说是最具信服力的了。

论英伟,他比不上秦始皇和汉武帝;论名气,他比不上唐太宗和清圣祖;论功绩,他比不上隋文帝和宋太祖;论谋略,他比不上光武帝和武则天;论刚猛,他比不上明太祖和明成祖。然而,若要论生平无懈可击,要论身后无一微词,只要他一出场,包括上述十大杰出帝王在内的所有皇帝统统靠边站。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

柴荣虽然只当了五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凝集了中国历代帝王之美德。在位期间,柴荣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虚心纳谏,锐意革新,抗击外敌,关心民生,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司马光生平最佩服的帝王就是柴荣,他称赞柴荣“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真正做到了“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溢美之词,无与伦比。司马光是个严谨之人,他不顾宋朝皇帝之感受,把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皇帝抬到如此高的位置,说明柴荣为人、为政的完美程度确有登峰造极之处。

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任皇帝,史称周世宗,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统帅。柴荣是郭威的内侄,早年因家境败落曾到江陵贩卖过茶货,郭威见他办事谨慎,为人厚道,便收他为义子,并把家里开支等事交给他去打理。柴荣经商之余,非常注重读书习武,几年下来就已经“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这段经历,不仅将柴荣塑造成了一个“器貌英奇”的帅小伙,同时也让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深知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为他以后的完美人生揭开了光辉序幕。

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称帝,柴荣被任命为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在任期间,柴荣为政清肃,盗不犯境,而且在澶州遭洪水破坏后,整修和拓宽街道,扩大城市规模,得到了吏民的一致好评。显德元年(954)正月,柴荣晋升为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依前开封尹兼功德使,判内外兵马事,从而掌握了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郭威病死,遗命柴荣接管后周政权。柴荣即位之初,就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和长远构想,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相当罕见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是为了顺应“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柴荣进行了一些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军事上,柴荣募集天下壮士,组建了一支“征伐四方,所向皆捷”的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在扫除群雄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政治上,柴荣打破常规,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充实在政府的主要部门,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在经济上,柴荣降低税收,整顿钱币,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柴荣的改革立竿见影,国家实力逐步增强,统一全国的大业也提上了议程。

柴荣是个非常讲求策略的人,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割据政权,他决定先易后难,即先对付后蜀,后将兵锋指向南唐,最后挥师北伐强敌契丹。历次用兵,柴荣大都御驾亲征,要么“自率亲骑,临阵督战”,要么“驰骑于阵前,先犯其锋”,甚至还冒着箭石冲锋陷阵,与众将士同甘共苦,这种身先士卒的干劲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于是“战士皆奋命争先”,多次在不利条件下扭转战局,在逆境中反败为胜。除了作战勇猛外,柴荣对军纪要求也非常严厉,对于临阵脱逃之人,不管是将校还是监押使臣,柴荣做到了奖罚分明,决不姑息。

在战场上,柴荣英姿飒爽;在生活上,柴荣更是催人泪下。柴荣非常关心民众疾苦,有一次,柴荣与百官会餐时,指着满桌的酒菜对众人说:“朕在宫中吃美味佳肴,深愧无功于民而坐享天禄,既然自己不能躬耕而食,那就只有亲冒矢石为民除害,还略可自安。”这些话如果放在今天,足以让那些高官们汗颜。最让人感动的是,柴荣曾说“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这种高度和境界更是让历代帝王自惭形秽。难怪司马光会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但凡明君、仁君,大都非常重视臣属的进谏。在这个问题上,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已经让后人顶礼膜拜,而柴荣的“虚心求谏”更让人刮目相看。显德二年(955)二月,柴荣下诏,要求“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同年四月,柴荣再次下诏,明确要求“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已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两番“求谏”,无不凸显了柴荣在倾听民声上的主动性和强烈性。单从这一点上看,柴荣的完美指数已无人超越。

一个完美的皇帝,除了必备的文治武功,还应该有一段完美的婚姻。柴荣的皇后符氏,不仅是一位能够在战乱中“独脱死兵刃之间”的聪慧女子,同时也是柴荣事业上的贤内助和好帮手。柴荣称帝后,因为急于创业,有时难免会对众将发脾气,符氏往往会“从容伺颜色,渐为解说”,柴荣见符氏说的有道理,便“意亦随解,由是益重之”。一急一缓,柴荣夫妇二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后来,柴荣亲征淮南,符氏认为“不宜亲行”,但柴荣执意要去,结果“师久无功”,符氏竟然“忧成疾而崩”,用生命诠释了这段完美爱情的至真至切。

英勇、睿智、勤勉、虚心、爱民,柴荣无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然而,再完美的人总会有缺陷。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在北伐契丹途中突患重病,被迫班师。不久,崩于滋德殿,享年三十九岁。“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首用来赞美诸葛亮的千古名诗,同样适用于周世宗柴荣。柴荣去世之日,四方远近都自发的哀悼仰慕他,明清的皇帝对他的祭祀不断,后人对柴荣的评价向来有褒无贬,少有争议。英年早逝,使柴荣避免了历代长寿明君执政后期的昏聩,这不能不说是柴荣完美皇帝人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海洛因之父,他是美国的死神,他靠贩毒居然成了一国总统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看着香港警匪片长大的70后、80后肯定对“金三角”这个地方不陌生,有着世界毒王之称的坤沙更很多少年心中的偶像。金三角一直是世界毒品的主要产区,坤沙最辉煌时,全球超过70%的毒品都是从他手中买走的。金三角的毒品贸易之所以能够如此兴旺,还是要感谢国民党的。1950年云南解放后,国民党第8军和第26军部分

  • 民国时期全国土匪横行,这里匪祸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电视剧《少帅》第13、14集讲述了少帅张学良在军事和外交上面的一次成功对话,从小小的剿匪事件上面我们看到了张学良的头脑,也看到了张学良和郭松龄合作的成功之处。东北土匪问题一直存在《少帅》电视剧14集出现长江好等匪徒出路被堵,在二当家张宝生的建议下,归顺卫队旅,张学良收编长江好余众,照承诺给出七百人编

  • 蜀国多次北伐 面对强大的魏国毫无畏惧 是什么支撑着蜀国北伐,蜀国是靠着什么才能发动这么多次战争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蜀汉是三国时期政权,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

  • 程德全:清朝历史上敢卧轨拦截俄国火车的硬汉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清末时期,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在中国捞上一把。那时,俄国不经清朝政府同意,就在东北修筑了一条铁路,目的是把中国大量资源运往俄国。清朝廷上下一片哗然,纷纷要求皇上派大臣与俄国交涉,阻止他们这一侵略行径。皇上倒是同意了,传旨几位朝廷重臣前往交涉,但都被大臣们以种种理由

  • 他、老虎、蛟龙被百姓称为三害,最后拜陆逊之孙为师脱胎换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很多古代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给年幼的我们以正面的引导,下面这个故事相信有的小伙伴也应该听过,这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西晋初年的周处就曾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候,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下来的案件,有三十年没有处理的。周处一到任,就把积案都认

  •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桃园三结义?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时期的一段佳话,刘关张三人心怀天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相同的目标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那么真实的历史中,存在过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吗?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

  • 死得最憋屈的日本中将,被一个“汉奸”先打耳光然后枪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侵华战争开始后,我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以落后的农业国之薄弱根基战胜了工业国日本,整个过程可歌可泣。其中关于日军在华的非正常死亡,还有闹出了许多笑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很多大鬼子在中国被干掉,死法五花八门。比如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在上海被中韩联手干掉。这个事件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策划,韩国义

  • 安保法案通过,安倍晋三为啥向外公而不是爷爷汇报?真相太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日本政府的首相更替十分频繁,首相制度确立以来已经有接近一百位首相登上过执政台,而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家族中,就有许多也做过首相,其中以他的外祖父对他影响最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刚为外祖父岸信介扫了墓,向外祖父汇报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在国会通过的消息。那么问题来了,安倍晋三为什么向外祖父汇报

  • 烂泥扶不上墙,毛主席为什么让王洪文去读刘盆子传?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毛主席读过非常多的书籍这个我们都知道,而对于他自己看重的人,他也会分析这个人,然后给他推荐一本适合的书,曾有很多人有过这个待遇。毛主席是个很爱看书的人,尤其爱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书。毛主席曾经将三百万字的资治通鉴看过十七遍。毛主席自己爱看书,也经常让别人看,比如,他曾经推荐许世友看

  • 此人三年杀了三个皇帝,中国历史上“屠龙第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南北朝后期,天下还是处在一个大分裂的局面下,就在这个政权快速更替的时候,西魏缔造者宇文泰驾崩,留下的是一个怀着虎狼之心的强悍侄子和三个尚且年幼的儿子,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皇帝杀手诞生了。历史上弑君夺位的人出过不止一个,但是他们大多都只杀了一任皇帝,像他这样的杀了三位皇帝的还真的是绝无仅有。魏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