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安事变,美国着急,日本起哄,一个国家的态度起了关键作用

西安事变,美国着急,日本起哄,一个国家的态度起了关键作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1/18 16:48:46

西安事变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大家知道,西安事变是近代十分重要的大事件。这个事件影响很深。而在事件发生当中,各国的态度也十分耐人琢磨。

我们先说美国。美国当然想保住蒋介石,因为蒋介石跟他的夫人宋美龄以及宋子文孔祥熙基本上还是亲英亲美的。所以这个事件一出来,美国专人派人跟南京政府接触,表示对蒋介石人身安全的关注,就是委婉表达,希望保障蒋介石的安全。后面,美国又出面调停。可以说,美国还是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能够回来。

美国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认为蒋介石是当时唯一可以稳定中国大局的人物,如果蒋丢掉性命,中国难免陷入内乱,这样美国就无法达到利用中国扼制日本的目标。所以,美国很着急。

再来说日本的态度。日本一开始的态度是懵逼。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发生了,对日本的侵华当然会有重大的影响。

在这之前,日本摸透了蒋介石的心思,就是蒋介石对日本还是忍让为主,所以日本步步紧逼,步步蚕食。现在蒋被抓,对日本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确实不好判断,而且当时还是星期天,大家不上班。但日本还是赶紧回来开会,商定的结果是不动,不作任何决定,静观其变。

观了两天,日本发现张学良是让蒋介石结束内战,联合抗日。这对日本就不利了,所以,日本就开始想办法,什么办法呢?让蒋介石死掉,这样中国必将陷入大内战,日本可以趁乱加快对中国的侵略。

当然,日本也不能说,张学良你干脆撒票算了,他们想了另一个办法,找到了国民政府的何应钦,表示支持何应钦强硬解决西安事变,并承诺如果需要,日军还可以帮忙。这就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要起哄架秧子了。

何应钦也算是国民党大佬,但一直屈居蒋介石之下,这下西安事变,他似乎看到了机会,所以力主采用进攻态势。

对于这一点,宋美龄也是很清楚的,她说道,西安事变,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有什么异动,就怕日本人趁机发动战争。

而对何应钦的强势,宋美龄最终决定亲自前往西安,解救她的答令。

而此时,西安的情况出现了变化,张学良不想杀蒋介石了。一开始是做了杀蒋的准备,可是张学良搜到蒋介石的一本日记,偷看人家的日记后,发现蒋介石跟他的分歧不是抗日与不抗日。而是什么时候抗。张学良是要马上停止内战抗日,蒋介石是要“攘外必先安内”。

所以,张学良不杀蒋介石了,在获得蒋介石抗日的口头承诺后,准备把蒋放了。

可是,杨虎城不同意。

杨虎城为什么不同意?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事实证明,蒋介石后面确实对他下手了。

杨虎城不同意,张学良就没有办法。因为在西安,杨虎城的兵力远大于张学良。张学良跟杨虎城商量,杨虎城很生气,说你跟宋美龄她们私交好,我可没有这种关系。我是被你拉进来的,现在蒋什么东西都没拿出来,要放他走?

张学良看不行,就跟蒋介石商量,说我偷偷把你放走。蒋介石跟宋美龄坚决不同意,说必须光明正大的离开西安。不然,按上海话说,是跌霸,很没面子的。

这个时候,另一个人出现了。周恩来跟叶剑英、博古等人来到西安,帮忙劝说杨虎城。

杨虎城还是很信任周恩来,最终同意放蒋回去。

为什么周恩来会来呢?一开始,中共收到这个消息,还是很兴奋的,毕竟蒋介石来西安,其实是组织第六次“围剿”的。现在被抓,当然是好事一件。甚至有声音,表示应该枪毙蒋介石。

周恩来这次来,却不是要杀蒋,而是救蒋。这也是共产国际的建议。

这就是苏联的态度了。

有意思的是,一开始,苏联有个误判,认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受了日本人的指使,甚至还跟汪精卫有关系。所以发言遣责张学良。

苏联判断,如果蒋倒下,中国肯定大乱,对日本是有利的。胡适有个夸张的说法,叫“中国形成一个领袖不容易,如果蒋介石出现不幸,中国将倒退20年。”

日本要是在中国得势,对苏联就很不利。

后面经过沟通,苏联才知道张学良是为了逼蒋抗日。这样共产国际就建议中共应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中国不要陷入大混乱。

对于周恩来的帮助。蒋介石也是记恩的,他的日记里什么人都骂,但对周恩来一直很尊敬。

最后讲一下蒋回去后的改变。以前的蒋对日本是采取忍让的方针。西安事变,大概是被激了一下,也是为了找回领袖的尊严,他开始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态度,也是希望日本退一步。可这一来,日本方是完全没想到,应对十分仓促,最终,芦沟桥事变爆发,中日双方都知道迟早会爆发,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的全面对抗拉开了序幕。

标签:

更多文章

  • 高考落榜算什么,古代落榜的人靠“这个”成为了大咖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古代科举考试的学子千千万,能够参加殿试的人却寥寥无几,而状元更是只有一人,那么如此之多的落榜生中,难道就没有更加杰出的人才了吗?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发榜的时间,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想要榜上有名,然而有时候现实总是让人难过,有人欢喜有人忧的画面时常上演。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十字路口,不能够成为人生成败的衡量

  • 秦三世 嬴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文名:嬴子婴别名:嬴婴、秦三世、秦子婴、赵子婴国籍:中国(秦朝)民族:汉族(当时称华夏)出生地:咸阳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前206年职业:秦朝皇帝主要成就:诛杀赵高祖父:始皇父亲:扶苏(始皇长子)妻子:有一妻,姓字不详。儿子:有两个儿子,与子婴本人共同谋杀赵高,其姓名、事迹,皆失考。秦王子婴(秦

  • 《芈月传》让黄歇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历史上真实的黄歇竟这么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芈月传》中的黄歇根据历史事实改编而来,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被封为楚国春申君,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黄歇现在可是大大的有名,这要拜《芈月传》所赐,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黄歇并不是电视剧中的样子,黄歇的历史成就很高,做过楚国的相国,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春申君,他

  • 为了国家能有个出海口,这位皇帝不惜乔装亲自去各国苦学造船术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改革,并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是一位被人们铭记的好皇帝。沙皇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5月30日。他的童年是在宫廷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中度过的。彼得亲政时的俄罗斯,虽然是一个地垮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但却十分贫穷、落后,仍然处于中世纪的黑暗和愚昧状态。其中一个

  • 她因向主人献媚被拒绝,直接杀了主人两个老婆,连尸骨都找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俗话说最毒妇人心,古代宫廷中的女人如果不是心狠手辣,一生都将会碌碌无为,甚至还会遭受莫名的迫害,像武则天就是非常有狠心和野心的一个人,她以女流之辈登上了权利的最顶峰,其手段不可谓不丰富。唐代时期的中国文化繁荣,国力最为强盛,社会也最为开放。曾经涌现过无数的大诗人,同样也出现过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女主武

  • 他是开国皇帝却认比自己小的人做干爹,宋朝也因他被北方蛮族所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兄弟两人为争皇位打的头破血流,其中一个为了战胜另一个,去别家来请求外援,结果别人进来自己家洗劫一空,听起来是不是很蠢,这就是历史上有位皇帝办的蠢事。自古以来皇帝的宝座格外具有引诱力,有人为他抛弃妻子,有人为他弑父杀兄。今天给大家讲讲一位为了当皇帝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人做干爹,还最终害的宋朝被北方蛮族所

  • 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而不是相“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左右二字,在古时候并不仅仅代表方向,更多时候有很多其他的引申含义。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意见相左是表示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人的左右两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方便快捷,适于

  • 诸葛亮都望尘莫及的谋士,曹操都想得到他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起谋士,我们能想到最有名的或许就是诸葛亮了,但是在当时的三国时代,却又一个人,他的才干诸葛亮都自叹不如。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在三国时期有人择良主而栖,有人隐居山林选择远离纷争。但是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远离世人的评判。有人因为择主不善,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满腹才华。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谋

  • 古代哪一种刑罚“殃及”子孙,车裂、腰斩、凌迟等?都不是!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古代,皇帝惩罚一些不听话臣民的手段是多样的,如车裂、腰斩、凌迟、缢首、烹煮等,但有一种刑罚,才是真正“殃及”子孙,那就是改名换姓。姓名是中华名文化的脉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除非遇到政治迫害、仇家追杀等非常原因,迫不得已隐姓改名求自保外,谁也不愿意背叛祖宗。古代统治者正是看

  • 原来“元旦”和“春节”在古代是同一天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年这一天,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来庆新年,可是你知道吗,元旦的来历,甚至比春节还要久远。家里挂上新日历,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年”在古代汉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把三十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