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一辈子好主意,但是却有四个馊主意

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一辈子好主意,但是却有四个馊主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56 更新时间:2024/1/16 4:08:23

我们都知道主公想要成大事,身边一定要有能人志士的协助,如果刘备身边没有诸葛亮,也不可能建立蜀汉的政权。

诸葛亮一届奇才,想出了很多高深的计谋,帮助刘备打下了一分江山。

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出错的时候,那么他曾经为刘备出过哪些馊主意呢?

诸葛亮的家族在东吴从显赫一时到族灭全过程,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

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

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损兵折将的却是曹操,折掉的夏侯渊是曹操的肱股。

这么一看,似乎刘备是老大了!

的确,此时的刘备,文有诸葛亮、法正马良,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刘封孟达严颜、霍峻,又有老百姓的支持。

整个大西南如云、贵、川、渝都属于他,还有汉中、荆洲这两大进可攻退可守的粮仓,还占有甘肃南、湖北西一些地方,实力确实大,如果他励精图治,是会很有一番作为的,但诸葛亮却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

第一个馊主意:劝刘备称帝

诸葛亮说:你现在可以顺天应人,即皇帝位!刘备当然不干,诸葛亮却说:四海有才有德者,舍死忘生事上者,皆欲攀龙附凤,你不即位,冷了将士的心,于您不利。并大力吹捧,其他人也跟着吹嘘,让本来就沾沾自喜的刘备动了心,最后刘备称了汉中王。

在三国,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当时,袁术最先称帝,所以最先死。

此时,刘备的实力根本不及曹操,曹操的重点不在西部,刘备之胜只是局部的胜利,算不了什么,本应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隐忍不发。

就像几百年后的朱元璋一样,听从谋士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一定会成功。

可诸葛亮却让他走上了一条相反的路,失败也在情理之中,巧的是,朱元璋当时也是三强之一,最后他成功了,蜀国却最先灭亡了。

果然,在外边,魏吴联合起来了,这次联合有实质内容,就是达成了合力解决荆洲的协议。

称王后,要建宫殿,要纳妃,要配置太监,要分封官僚,这些都要花钱,不利于练兵积粟。

果然,刘备称王后,建宫殿,置馆舍,从成都至白水,共建四百处馆舍邮亭,刘备准备享受人生,料想大臣们也不会闲着,劳民伤财,苦的是百姓。

刘备称王后,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封诸葛亮为军师,法正为尚书令,魏延为汉中太守。

这时的诸葛亮,虽不如五虎大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有了一定的军权,有资料说封的是军师将军,不再是单纯的谋士了,而他在中央,离王近,信息灵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

这时,诸葛亮的心思可能在搞建设,根本没想到荆洲、益洲,远隔千里,况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旦战火大开,如何相互救援?

当细作将魏吴即将联合攻打荆洲的消息报到成都时,刘备问计于诸葛亮,仓促间,诸葛亮出了一个更馊的主意。

第二个馊主意:让关羽起兵攻樊城

得知孙曹联合的消息,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说:你让关羽先起兵攻打襄阳,一打,敌人就怕了,自然联合不起来了。

这明显是个馊主意,他们也太不把孙权、曹操当干部了。

那孙权、曹操都身经百战,手下战将如云,他们一联合,就是刘备倾巢而出,他们也不怕,而关羽只有三郡之地,即使全民皆兵,又能把他们怎样?

现在的人们把他当神,可活着的时候分明是个常人,与他打交道的人很多,了解他的大有人在。

当年他们不按一对一的游戏规则,而是同张飞一起围攻吕布,还是稍落下风,最后刘备也上了,吕布才走。可吕布照样被曹操所杀。

刘备称王后,身边是女人、太监,以及一批阿谀奉迎之徒,也有点糊涂了,居然采纳了诸葛亮的这一建议,那关羽本是一介武夫,又被诸葛亮吹捧,更加自高自大、趾高气扬,真的就孤军战群雄了。

他离开经营多年的荆洲,往北打去,离西川越来越远,离曹操越来越近,但他也害怕荆洲被袭,学古人,沿路筑起峰火台,准备一有风吹草动,荆洲方向就会白天举烟,夜里举火,这样他会赶紧回老巢。

但这种办法明显是不靠谱的,一者吴魏可突然袭击,致使信息传达不出,二者战争机器人一发动。

不是那么容易操控和掌握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有名的大意失荆洲,实际上应该是自大失荆洲,关羽走了麦城,被孙权所杀。

其实,此时应该是守城待援,也可在外面截杀一阵。张辽守合肥,杀得江南无人不怕,连小孩夜晚都不敢哭。荆洲城十分坚固,那时又没有炸药,攻破它是很难很难的。这还是下策。

中策是关羽往上攻,刘备往下攻,拿下巴陵郡、彝陵城,将荆洲、益洲连成一片,集中力量打孙权的这两个孤城。这些地方远离江东大本营,当年没打,是因为孙刘联合,现在撕破了脸,正好拿下这个肉中刺,就像荆洲是周瑜的眼中钉一样,何况打孙权比打曹操容易。

上策当然是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孙曹联合,继续孙刘联合,这可是诸葛亮的强项,不知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着,也许是刘备称王后,工作千头万绪,或许还有反对派,他焦头烂额,顾不上外围了,但这也是刘备称王惹的祸。

可以说,从这个主意一出,关羽便踏上了不归路,他只看到刘备北伐成功,没看到孙权两次北伐的失败,何况现在人家是孙曹联合,而自己只区区几万人马。

当然,在他北伐之初,也打过一些胜仗,如拿下了襄阳城,只是没拿下隔着汉江的樊城,还通过决堤放水,彻底打垮了于禁的部队,就是所谓水淹七军。

但那是有原因的,一者魏将没想到他敢孤军深入,刚开始放松了警惕,二者他利用了大水,北方兵不习水战,三者主帅于禁与先锋庞德有矛盾,四者主帅于禁多年屯田,没有打仗的经验。

但关羽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重伤也不下战场,他太刚愎自用了,徐晃明明攻破了他的不少小寨,他还不当回事,认为他的大寨安全,认为徐晃奈何不了他,直到一交手,他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也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了,但悔之晚矣,直到不归之路的到来。

这里,诸葛亮是出了个下下策的主意。

现在也有人看出了这个问题,说也许是他们故意让关羽死,害怕他不好驾驭,害怕他尾大去不掉,我觉得不对,关羽总比不上周瑜,周瑜是大都督,也没翻出几朵浪花,关羽在西川没有势力,怎么会尾大去不掉?

何况西蜀并不是只损失了一个关羽,还白白损失了几万精兵,又丢失了兵家必争之地荆洲,那可是进攻中原最好的跳板啊!

因为廖化到上庸搬过救兵,孟达分析了各种形势,劝刘封不出兵,上庸没出兵,在诸葛亮那里,就成了关羽之死的主因。

其实,关羽被围时,只有五六百人了,且多数都带了伤,那麦城又小得可怜,攻破它不会费太大力,东吴是攻破过皖城的。

当时甘宁爬上城墙,一铁链打死太守朱光,之所以没攻麦城,是放关羽出逃,然后在路上解决,这样更不费力。吕蒙就对孙权说过:现在关羽就算有冲天之翅,也飞不出我们的天罗地网了!

第三个馊主意:将刘封与孟达调开

假若上庸兵来,也会被一一解决,因为上庸兵少,到荆洲方向要经过不少偏僻小路,到处都可以埋伏,魏吴准备充分,决不是吃干饭的,反观西蜀方面,上庸都没有准备,其他地方更不会准备了。

所以说,不论救不救,关羽都得死。当然,救是应该救的,救不了是能力问题,不救是态度问题。

现在,上庸没出兵,被诸葛亮看成是关羽之死的主要原因,总不能将责任算到自己或刘备身上吧。

于是,采用严刑峻法的诸葛亮,找到了名正言顺的替罪羊,他给刘备出主意说:先将刘封与孟达调开,再一个一个杀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孟达的一个姓彭的朋友得到了这个消息,准备联络马超造反,他同时也是马超的朋友,哪知马超一生经历了太多坎坷,此时已随遇而安,不敢有非份之想,他出卖了姓彭的,姓彭的被杀了,十分聪明的孟达就感觉到了危险。

后来,调刘封守绵竹的命令一下达,孟达就知道大事不好,不出他之所料,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五十余骑,投降了魏国新主曹丕

因为孟达是文武全才,曹丕对他很好,经常同他一起吟诗作画,后来孟达被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守襄阳,兼任新城太守,其地位之高,让不少魏国的元老重臣都嫉妒不已。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孟达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第四个馊主意:让刘封攻打孟达

当孟达投降曹丕的消息传到刘备处时,刘备大怒,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说:你让刘封攻打孟达,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杀死孟达,除了一害,杀不死,必来成都,再杀刘封不迟。这不仅是一个馊主意,还是一个臭主意,因为最后结果是:除白白损失了五万蜀兵外,上庸也被魏国夺去了。

刘封不得不执行刘备的命令,带着绵竹、上庸的五万骑兵,深入敌境,到襄阳攻打孟达,此时的诸葛亮,将打仗当儿戏,当初没接应关羽,现在更不会接应刘封。

两军交战前,孟达对刘封说:你义父称王后,不是以前的刘备了,他有点昏庸,诸葛亮又冷酷无情,你回去后决没有好果子吃,不如投降曹魏。

刘封大骂孟达不止,斩了来使,带着气愤,猛攻孟达,孟达打不过,但这里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在徐晃、夏侯尚的支持下,刘封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回上庸。

哪知上庸守将已降魏了,又来夹攻刘封,刘封只剩下百余骑,灰溜溜的到了成都,哭着见了汉中王。早就听信了诸葛亮的汉中王,并不刘封其解释,杀了刘封,后来他听说刘封毁书斩使,又后悔不已。

称王后的刘备,接连打了两个败仗,先丢了荆洲,现在又丢了上庸,只有两川之地了,走上了下坡路,也走下了神坛,为了鼓舞士气,诸葛亮又给刘备出了一个馊主意。

真是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但是也由于这四个馊主意,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代君王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谁?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答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清朝留给后世的未解之谜比较多,有的很多都已经无从查证了,就比如乾隆和嘉庆的生母,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乾隆的生母,据正史记载为“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但在野史传说中,却有很多种说法,如傻大姐、“村姑”、热河宫女李金桂、内务府包衣女子、海宁陈夫人等。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传说,根本原因在

  • 解密三国演义中的惊天谜团,其中一个与关羽的身世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历史总会留下一些未解之谜,作为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并没有交待的地方,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很多人都爱看,而且翻拍了很多次,最为著名的就是1994版鲍国安、唐国强等主演的那一部,至今无人超越,不知道三国迷们发现没有,其实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包袱并没有抖开,

  • 开国君主贤明又残暴,注定了这个王朝二世而亡的悲剧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杨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功过相抵,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废物皇帝,但是他的残忍嗜杀,多半是在他老爹杨坚那里学来的。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隋朝。就在初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却又发生了一派不和谐的景象,隋文帝恐怕人心不服,竟下狠心将宇文家族灭口,当时宇文泰的十几个儿子和底下的孙辈及

  • 相传孔子死前放声高歌,他为什么这样,唱的又是什么歌?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应该就是孔子了,他创建的思想体系,几千年来影响了无数代中国人,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核所在。《史记》的记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於东

  • 蜀国北伐劳民伤财,伤筋动骨,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执意北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三国后期,蜀国占据蜀地,这里依靠天险易守难攻,为何诸葛亮还要多次北伐魏国呢?公元221年7月,在关羽大意失荆州,杀害张飞的部将投奔东吴后,刘备决定对吴国发动一场复仇之战。可惜的是,一辈子都没冲动的刘备,这第一次冲动就收获了惨痛的夷陵之败。在完成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背负了匡扶汉室的重任。但是,就当时的

  • 为什么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如此喜爱樱花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樱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它多盛产自日本,因此也成为了日本的象征。在日本,每到春天必定要赏樱,大家团聚在樱花树下,边饮酒边欣赏盛开的樱花,心情别有一番幸福滋味.那么,这种赏樱的习俗是从何时开始的?据财团法人樱花之会介绍,观赏樱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即公元710—794年,当时的日本贵族从中国学来

  • 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地位,你绝对想象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有着非常屈辱的历史,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都是超级大国,是世界上绝对的强国,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在皇权时代的中国,每一个有作为的君主都希望做到威加海内,四夷宾服。在强盛时期,封建王朝也常以上邦自居。那么在古代,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呢?燕国是战国七雄当中相对

  • 齐国灭了宋国,却招来了五国联军,差点被灭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几个国家合起来欺负一个,还差点灭掉,这就很不讲道理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战国时期,除了韩赵魏齐楚燕秦等七个大国,还存在过郑国、鲁国、越国、宋国、中山国等诸侯。其中,约公元前286年,趁着宋国内部发生动乱之际,齐湣王派遣将军韩聂举兵攻灭宋国。在占领宋国

  • 戚夫人竟被民间奉为“厕神”,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历史上恐怖残忍的刑罚有非常多,而吕后对戚夫人所用的人彘之刑无疑是最让人恐惧的,可怜的戚夫人,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名留千古。亭长出身的刘邦一身流氓气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色之徒,得到皇位之后的他后宫自然美女如云。但是有一个女人却能长期受他宠爱,而且一直受宠了十多年,直到刘邦死去。这个女人就是戚夫人,但是

  •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儿子们,到底是有才还是废物?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是一统三国之人,那么,三国司马懿的儿子是谁,是否继承了司马懿的特质呢?还是各个都是草包,如扶不起的阿斗。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