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十位作家常放枕边的是这些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书享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书单——10位世界级大作家最爱读的书。看看吧,万一也有你喜欢的。
◇约翰·斯坦贝克推荐:《亚瑟王之死》
托马斯·马罗礼着陈才宇(译)译林出版社
《亚瑟王之死》是法、英两国形形色色的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故事的彙集。有的语言学家便乾脆将印刷《亚瑟王之死》的1485年确定为中古荚语标誌性的终结期。这样看来,《亚瑟王之死》就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的着作了。
约翰·斯坦贝克: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小说《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等。
◇亨利·米勒推荐:《草叶集》
沃尔特·惠特曼着
《草叶集》: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亨利·米勒:美国作家,是20世纪美国及世界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
◇玛雅·安吉罗推荐:《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着
《双城记》堪称狄更斯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法国大革命时期,名医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营人命的暴行,因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十八年。出狱后,马奈特之女露茜却与仇家的儿子达奈堕入情网。于是,在法国革命的旋涡中,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隆重上演,善、恶、生、死在冲突中交融,在转瞬间变换……
玛雅·安吉罗:美国黑人作家、诗人、剧作家、编辑、演员、导演和教师。她是好莱坞第一位非裔女编剧,在卡特和福特两人政府内任职。
◇J.K.罗琳推荐:《爱玛》
简·奥斯丁着
《爱玛》热心的爱玛关心哈丽埃特的婚姻,她认为这姑娘是大户人家出身,因此要她拒绝农夫马丁的求婚,并一味鼓励她去爱牧师埃尔顿。爱玛姐夫的哥哥奈特利比爱玛大十六岁,他始终爱着爱玛,可是又经常批评她的缺点,包括她如此主观地干预别人的恋爱和婚姻。
J.K.罗琳:英国作家,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
◇塞缪尔·贝克特推荐:《麦田里的守望者》
J.D.塞林格着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蕩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为此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
塞缪尔·贝克特:活跃于20世纪的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代表作《等待戈多》。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推荐:《玩偶之家》
亨利克·易卜生着
《玩偶之家》作者易卜生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该作品讲述一个遭遇到生活困境的女子,如何面对的故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活、社会和法律都产生了疑惑,也是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有诸多思考。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马克·吐温推荐:《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托马斯·卡莱于1837年着的长篇诗集,共三卷,描述了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革命的事情,主要讲述了经济上逐渐佔据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如何一步步掌握政治权利。该书是卡莱尔的主要作品之一。
马克·吐温:美国着名作家和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代表作《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欧内斯特·海明威推荐:《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马斯·曼着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併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着名的小说家之一。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製勇敢勋章;之后凭藉《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阿兰·德波顿推荐:《追忆似水年华》
马塞尔·普鲁斯特着
《追忆似水年华》小说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该作品也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阿兰·德波顿: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住英国伦敦。着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等。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推荐:《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罗伯特·M.波西格
张国辰(译)
重庆出版社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路途中他们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时代》週刊评选20世纪70年代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6月7日,出生于伊斯坦布林。土耳其当代最着名的小说家,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获得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义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