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武宗李炎,作为唐朝后期的有为之君,为何要对佛教下毒手

唐武宗李炎,作为唐朝后期的有为之君,为何要对佛教下毒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96 更新时间:2023/12/4 22:21:18

唐武宗李炎,作为唐朝后期的有为之君,为何要对佛教下毒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教虽然是舶来品,但它从传入中原伊始,就表现除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后续的朝代中,也一直佔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它的影响巨大,所以各朝的统治者,不管表面如何,在最深层次的内心里,一直对它都是採取审慎的态度。甚至有个别的王朝,甚至对它採取了粗暴的强制措施,历史上折腾得比较大的,有四位帝王,他们被统称为「三武一宗」。其中有一位就在唐朝,那就是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后世的名声,几乎都来源于他的灭佛之举,但实际上,他还是唐朝后期极其少见的有为之主,甚至有人把他和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他爱好嗑药,去世的早,那么大唐可能还会再起高潮。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非要灭佛?骆驼今天就来翻下他的牌子。

他来了,他来了,他被宦官扶上皇位了

李炎的本名叫李瀍,在他的各位兄弟姐妹中排老五,因为他爹图省事,没有立皇后,所以哥几个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但是根据传统,皇位的继承人一般,会选家中的长子,所以从常理来说,李炎应该不会有机会坐在皇位上嗑他最爱的丹药。但是骆驼曾经曰过,不是你选择了皇位,而是皇位选择了你。这里的皇位不是指那把椅子,而是指有能力把你扶上那把椅子的势力。

在李炎之前,那把椅子上曾经坐过他大哥唐敬宗李湛,他二哥唐文宗李昂。本来这哥俩都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结果被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给否了。所以这张椅子转来转去,转到了李炎面前。李炎虽然平时贪玩嗑药,但是作为帝王之后,内心里还是有一个君王的梦的,所以也没推辞(根本由不得他),开心加愉快的就座上了这把椅子。

作为一个被宦官挟持上皇位的帝王,他在前期不得不从谏如流,对于宦官建议他要杀的人,他不反对;对于宦官要他办的事,他坚决执行,双方最初配合得很是默契。但是宦官集团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无性繁殖,所以他们在唐文宗的「甘露之变」中,损失了大量人手后,已经不像前朝那么能hold住了。所以权力的天平,开始慢慢向李炎倾斜。

李炎当初之所以能选择和宦官和平共处,不是因为他真的软弱无力,而是他早就窥见了职场的真谛。要么和老闆硬刚,被扫地出局;要么忍辱求生,最终成长为老闆都不敢得罪的大拿。李炎在一番低调之后,为自己赢得了机会,一步步的把当时的宦官话事人仇士良给边缘化,最终凭藉自己提拔的宰相李德裕,完成了对权力的收缴。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李炎虽然爱好嗑药和游玩,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在掌权之后,为大唐的复兴做了很多事,其中最核心的事情是吏治。曾经管理学上有个观点,作为一个领导者,当人数很少时,你需要扑下身子,带头冲锋,这样才能攻坚克难;但是人数多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要老是待在第一线了,你应该往回缩一下,去协调各个冲锋小组之间的关係,这样才能扩大战果;如果人数已经到了一定规模,那你就应该缩得更靠后,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远方,给大家指明前进的方向。

李炎在这方面就很睿智,他首先把宰相的权利给释放了出来,这样一方面削弱了宦官的势力,另一方面加强了自己的统治手段。然后他开始优化人才队伍,左手把机关臃肿的人员一步步裁撤,右手又从基层补充身世清白的新鲜血液(没有家世背景)。然后他开始和这些同呼吸共命运的自己人,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以确保自己的政策能顺利实施。

在一番科学的操作之后,已经弓腰驼背的大唐竟然焕发了第二春。不光是取得了对藩镇的胜利,还在漠北和西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已经被憋在皇后内,窝囊了几十年的大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不是大唐的重生,只是一次短暂的迴光返照,因为大唐沉珂已经,而李炎因为嗑药,加上得罪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所以大唐在短暂的反弹后,又继续日暮西山了。

唐武宗为什么要对佛教下手

最后骆驼再补充一点,就是为什么李炎要对佛教下手。因为李炎有嗑药的习惯,加上老李家从李渊登基后,把道教奉为国教,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李炎个人喜好,而引发的佛道之争。但是骆驼认为,作为一国之君,而且像李炎这样很聪明的一国之君,他是不会为了自己的偏见,而去引起动蕩的,即使想做,也可以一步步侵蚀,没有必要一上来就弄得惊天地泣鬼神。

那么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对佛教开刀呢?其实他是逼不得已。振兴大唐,开疆扩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他想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充足的物质来做保障。物质从哪来呢,要么自己生产,要么从别的地方拿。大唐是农业社会,如果靠生产,那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那么从哪里拿呢?只有从佛教入手,佛教因为可以合理避税,所以积蓄了大量土地,而修建佛像,又汇聚了大量的财富(主要是铜)。

资源如此丰富的佛教,并没有强大的武力来守护,所以这就成了李炎的最佳选择。所以李炎迫不及待的就对佛教下来狠手。其实这里面还有细思极恐的一件事,那就是历代帝王们,为什么故意留出一个口子,让财富会彙集于一个缺乏自我保护的地方。

今天就写到这,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标签: 佛教

更多文章

  • 朱德惊心动魄的五次绝处逢生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惊心动魄

    朱德惊心动魄的五次绝处逢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讲武堂智斗密探1909年春,年仅21岁的朱德,怀着“从军救国”的梦想,挥别故乡四川来到昆明,一年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丙班步兵科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军事训练生活。该校李烈钧、罗佩金、唐继尧、顾品珍等一批教职员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在日本留学

  • 文物部门正在核对呼和浩特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

    资料配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乡南营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杨进东在挖沙子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根据专家考察,判断其年代为元代初年。根据种种迹象,专家有理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这是这几天微信上一直在疯传的《呼和浩特村民杨进东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一文内容。成吉思汗死后葬身何处一直为

  • 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知识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征灭晋后,在返程途中病死。文武大臣为了防止其尸体腐烂,就仿效牛羊“羓”的做法,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谓之“帝羓”。(《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后汉纪一》)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的典故,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有

  • 怎么鉴别古代搪瓷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搪瓷

    搪瓷又名珐琅。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稀品,故一般很难鉴别珐琅的与粉彩的区别。现介绍珐琅彩的主要特征以供鉴别参考:一、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

  • 帝王雍正帝嗣位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之谜

    清康熙帝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但雍正帝究竟如何嗣位至今仍是一个谜,是按遗诏之言登位还是篡位,众说纷纭。官书中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冬至(初九)前,胤奉命代祀南郊。当时,康熙患病住在畅春园疗养,“静摄”政权。胤请求侍奉左右

  • 河北省廊坊永清县是不是在地震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清县

    廊坊市永清县确实地震了,不过,地震根本就不大,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北京2月12日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日18时31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后不久,网络上就接连出现有关余震的谣言,对此权威部门一一予以辟谣。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此次地震,震中周

  • 张作霖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作霖

    张作霖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民国初年,奉天(今沈阳)城里有个军阀子弟团伙,时任陆军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的爱子张学良也是其中一员。这群公子哥从小养尊处优、自高自大。终于有一天,他们因为擅闯日本关东军驻地而被扣为人质,消息传至张作霖耳中,险些引发一场火拼。当年住在国际马路附近的很多人都记得那天

  • 仁德,仁德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仁德

    仁德,仁德什么意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意思】仁,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德,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仁德,仁义道德,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读音】réndé【引用】《逸周书·大聚》:“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例句】1、汉文帝的仁德

  • 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指

    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1分)措施: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实行改革。(2分)(2)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2分)积极作用: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

  • 商鞅和王安石变法后,为什么他们结局都不好?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安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安石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不管军事还是经济在清朝末年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而从这么多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旷古绝今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推动历史的发展,还导致中国社会关系的变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他们都以变法着称不仅延续了一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