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埃及消亡原因,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亡的

古埃及消亡原因,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亡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11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6:07

古埃及消亡原因,古埃及明是如消亡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亡的

呵呵,是一个人提的吧,跟古巴比伦一样,不重复,是古埃及文明中断时因为国灭亡,还是简述一下古埃及王国发展的主线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存在城邦,后统一。古埃及王国经历了八个时期,31个王朝。至公元前525年,西亚地区崛起的波斯北非扩张,征服了古埃及,古埃及王国灭亡。亚历山大灭波斯后,埃及随之又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行省。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北非古埃及地区独立为托勒密王朝,后被古罗马征服,又成了古罗马的一个行省。但直到这个时候古埃及的民族还是古埃及人。公元7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崛起,从东罗马帝国手里夺取了埃及,埃及开始在穆斯林的统治下。公元13世纪阿拉伯帝国灭亡,但随后小亚细亚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再次征服埃及。从阿拉伯帝国到奥斯曼帝国,埃及长达1000年以上时间是由穆斯林统治的,古埃及民族灭亡,埃及人口的主要成分也变成阿拉伯人,到现在为止,埃及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

记得采纳啊

古埃及语是怎么消亡的?是在几几年消亡的

古埃及语从公元前26世纪开始,通行了约500多年。中古埃及语由公元前21世纪起,延续了500多年,新埃及语开始出现。不过,新埃及语的出现未有使中埃及语消亡:中埃及语仍然一直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至公元后数世纪,就如中世纪时拉丁文的使用,又或像今日古典阿拉伯语一样。世俗体在公元前650年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西元5世纪还有人在交谈中使用。科普特语在公元4世纪出现,并一直以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争扎求存,直到16世纪,当欧洲学者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往埃及向当地的母语者学习。过往曾以为科普特语已经消亡,但其实它一直用于埃及基督教会内,所以得以一直保存。它很可能一直都有在埃及的偏远地区的社会中通行,直到数世纪之后。科普特语的Bohraic方言到现在仍然在埃及的基督教会中使用。

古埃及为什么灭亡了?

古埃及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法老的权力下降了,地方统治者随即开始挑战法老的威严。再加上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150年的严重干旱,最终导致国家陷入被称为“第一中间期”的长达140多年的饥饿和动荡之中。

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征用农夫进行建筑工程,建立司法系统维护和平与秩序。富裕和稳定的经济保证了财政的盈,使国家有能力主持建设纪念性质的巨型工程和让皇家工场委托制作杰出的艺术品。

中央政府重要性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被法老承认土地拥有权并供养的官吏和书吏阶层。法老也会将土地用于修建陵寝或赠与地方神庙以保证死后对自己的崇拜。这样的五个世纪的封建统治逐渐削弱了法老的经济实力,到古王国后期,法老已经无力维持庞大的中央机构。

扩展资料:

原始社会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起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是埃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埃及法雍的直立人生活反应了埃及最早人类的活动。

农耕文明哺育埃及王权国家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距今7500年前,埃及人开始使用铜器,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法尤姆湖附近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5450年,生活在此地的埃及先民就已经学会了耕作,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另一个史前遗址梅里姆达也位于尼罗河西岸,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800年。这里的居民也从事农耕和畜牧业,但是捕鱼和狩猎仍是重要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埃及

早期古埃及文字具有怎样的特点?后来为何消亡?

1798年,拿破仑将军远征埃及,这场对尼罗河谷的出征可谓损兵折将,然而,却使世人得以重见歌珊地湮没2000年的珍宝。1799年,法国远征军官布夏尔在埃及罗塞塔地区附近,发现一块非同寻的黑色玄武石碑,碑体为磨光玄武岩,上面刻着三段文字,分别由古埃及象形文字、阿拉伯草书、希腊文组成。学者们大胆假设:这是同一篇文献的三种文字版本。而其中希腊文为所人们认识,在正确地译出那段希腊文以后,再设法找到希腊文字和那些象形文字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便拉开了它的序目。象形文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变化无穷的文字体系。商博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从国王的名字入手(也就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着名的国王圈),首先译出埃及文“克娄巴特拉”,这个词所代表的意思,你一定不会陌生,即征服凯撒大帝的埃及艳后。任何伟大的发现事后看来都似乎是简单的,但在当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困难重重,这是因为3000年来象形文字出现了许多变体,现代的人们已经十分了解这些变体,懂得“古体”埃及文有别于“新体”,而“新体”又不同于“现代体”,但在商博良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变化,而这位伟大的语言及考古学家用超人的智慧为人类找到了破译象形文字的钥匙,而这也是打开埃及古文化的一切门锁的钥匙。一段埃及象形文字的译文:人的儿子,我的复仇者,门赫普莱尔,愿他永生,我焕发着对你的爱,保护着:我的手,你的肢体,用生命的保障。多么甜美啊,你的友情在我胸怀。我把你放在我的心坎,我赞赏你,我把你的力量和威严洒遍各地;向你表达我的焦虑,因为上天的靠山是有限的。这段象形文字,可以读成:“他说,安宁地来到这里并穿越天空的人,就是太阳神。”贺鲁斯王权之神在古埃及的陵墓或庙宇中用于装饰图案的主题为:陆上和海上的战争,溺死和被俘的战士,踩踏活人的公牛、狮子、原山羊、狗和长颈鹿。这些战争场面或动物形象,是在君主专制政权下的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前坐落于尼罗河畔之公国的历史见证。在上下埃及统一之际,光明之神,伊兹恩和奥之利斯的儿子贺鲁斯被选来保护帝国。他还把自己的名字赐予了早期的君主。第一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了“帝射国王(贺鲁斯)”的称号;那个表示宫殿正面的,被称为“塞雷克”的装饰上有一只象征王朝的隼,蛇则代表字母DJ或词DJET“帝射”。日轮神阿顿埃及风格是由一套很严格的法则构成,每个艺术家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坐着的雕像必须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男人的皮肤必须涂得比女人的颜色深;每一位埃及神的外形都有严格的规定:太阳神荷拉思必须表现为一只鹰,或者要有一个鹰头,死神阿努比斯必须表现为一只豺,或者要有一个豺头(图38)。每个艺术家还得练出一丁优美的字体。他得把象形文字的图形和符号清楚无误地刻在石头上。他一旦掌握了全部的规则,也就结束了学徒生涯。谁也不要求他别出心裁,谁也不要求他创新。相反,要是他制作的雕像最接近人们所备加赞赏的往日名作,大概就会被看成至高无上的艺术家了。于是,在三千多年里,埃及艺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金字塔时代认为美好的东西,千年之后,照样认为超群出众。不错,有新样式出现,也有新题材要求艺术家去表现,但是他们表现人和自然的方法,本质上还是一如既往。只有一个人曾经动摇过埃及风格的铁门槛。他是第十八王朝的国王阿米诺菲斯四世,他打破了许多有古老传统的神圣习俗,不崇拜太阳神阿蒙,却偏爱向大地散发空气和阳光的日轮神——阿顿。从此法老命名为阿克纳顿,意思是“日轮的施舍”。还放弃底比斯把国都迁到其他神的祭司的势力范围以外,现称阿玛尔那的地方。他还将至此尚未人知的原则傅授给艺术家们,要求他们从事对自然主义艺术表现法的研究,以实现封人体的完整描绘。他叫人画的像新颖别致,在当时一定惊世骇俗。画中完全摈除了其前的法老所表现的那种神圣、刻板的尊严气派,倾注了情感的表达,如夫妻间的温情。在他与跟妻子妮菲尔提提的生活场景图中,他们抱着孩子,沐浴在赐福的阳光之下。而另一些肖像把他表现得很难看,包含人体缺陷或肉感——大概他要艺术家画出他的全部人身缺陷,或者他坚信他这个先知无比重要,所以坚持要逼真的肖像。

1890年代在Hierconopolis发掘时发现的纳尔迈石板(公元前3000年)多年来被认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献。然而,在1987年德国考古队在阿比多斯(现在地名为Ummel-Qa’ab)发现了前王朝的一个统治者的U-j坟茔,复原了几百块骨片,从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规模的埃及象形文字。这一坟茔的年代为公元前3150年。埃及象形文字包含3种字符:音符,包含单音素文字,还有许多单音节文字和多音节文字;意符,表示一个单词;限定符,加在单词的最后以限定语意的范围。商博良对这一文字系统作了如下说明:当文字发展并在埃及普及时,对文字的简化也就发展了。这就导致出现了僧侣体和世俗体字体。这些字体适合于在纸草上书写。但是圣书体并没有因此而衰落,而是与这些字体共存。罗塞塔石碑就包含了圣书体和世俗体。在波斯人的统治期间(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间断),在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后,在马其顿和罗马统治时期,圣书体继续被使用。晚期埃及象形文字的地位有点复杂。一种说法是埃及象形文字区分了“正真的埃及人”和外国统治者(以及埃及的仆从),这可能归因于希腊和罗马的作家对于埃及象形文字的偏见。另一个原因是出对自己的文化的自尊心,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家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方的文化。由于埃及象形文字是神圣的,那个时代的作家门把它想象成寓言式的,甚至是魔术式的,秘传的,神秘的知识。这种自尊心导致的不是好奇心,而是无视。虽然这种文字系统尽管复杂但却合理。埃及象形文字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即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是一个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前面引用的是英文作者的看法,可供参考。公元4世纪左右,只有很少的埃及人还能够读出这些埃及象形文字,此后逐渐就真的成了一个“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91年发布敕令,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从此就再也没有建造过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碑或者神殿。最后写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后,在遥远南方的一座神殿里发现的。公元4世纪出现了Horapollo的《象形文字集》,对将近200个象形文字作了解释。到底谁是作者至今还不清楚,这部着作长期以来成为解读埃及象形文字的障碍物。早期研究者认为它源出于希腊文,近期的研究则倾向于它含有真正的知识的残片,把它定性为埃及知识阶层试图挽救濒于失传的文化的一次“绝望”的尝试。《象形文字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符号主义起了主要的影响,特别是安德烈·阿尔齐亚特的《图形的寓意》,还有弗朗切斯克·科罗纳的《波利菲尔之梦》。几百年来,有许多近代学者对解读这些象形文字进行了尝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7世纪的AthanasiusKircher。然而这些尝试不是失败,就是漫无边际的想象力的虚幻。对解读埃及象形文字最有成就的是托马斯·扬和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1800年的初始。拿破仑军队远征埃及时,在罗塞塔城附近发现了一块用三种文字(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写成的黑色玄武石碑,被称为“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给解读带来了关键性的资料。商博良借助自己丰富的语言知识,从国王托勒密的名字入手,在1830年代几乎完全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这对当时诞生不久的埃及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早期古埃及文字具有怎样的特点?后来为何消亡?

楼主你好!古埃及的文字,即古埃及象形文字,具有如下特点:

古埃及象形文字有25个单音字(但是只有24个音,主要是s对应两个符号,一般将两个符号分别对应s和z,但是,这两者发音类似,故这里将其归为一个音),137个双音字(其实真正的双音节字数目是比137略多的,但是,考虑到之间的差别很小,故将其归为一类符号,这里仅将js音中的三个符号拆开来单独计数。这137个符号仅对应101个双音,也就是说,一个双音是可以对应几个双音字的),和72个三音字(这里的72个三音字是按照三音的个数来计数的,三音中,同一音对应的象形文字符号基本类似),也有直接能够同时表示意义和声音的图形字符,像这类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数是借数个表形文字的读音来表示其它的概念。类似于汉语的借音用法。限定符则类似于汉语中的偏旁部首的作用。埃及象形文字中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其意符和声符都来源于象形的图形。与汉语所不同的则是它们依然保持单独的图形字符。这种文字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可以向右写也可以向左写,到底是什么方向则看动物字符头部的指向来判断;至于在单词单元上则怎么匀称美观怎么写,只要不影响意思,上下左右天地自由。这可以说是埃及象形文字的书法特征之一。我们讲埃及象形文字一般是指圣书体,主要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僧侣体则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相当于汉字的行书或草书。而世俗体则是对僧侣体的简化。为了使书写美观,古埃及文字的书写顺序都不一定,可以向上写也可以向下写,可以向右边写也可以向左边写,在每行开端都有一个人头或者是动物头,面部面向的方向就是释读的方向。碑铭体常出现于金字塔石碑和神庙墙壁上,有时为使文字具有对称之美,往往将字由两边写向中央,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实用价值,成了装饰文字。僧侣体文字很像我国的草书,书写快捷,起初为僧侣使用,后来专用于书写宗教经典,外形与碑铭体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完全一致。大众体又称书信体,到托勒密时期成为主要字体,是僧侣体的进一步简化,但内部结构没有改变,广泛用于书信、文学着作等日常文化活动。古埃及文的书写中元音被忽略,这一点类似于阿拉伯文。当时的单词是加了什么样的元音发音的已经不很清楚,现代的人们在辅音之间加上中性的“e”予以补上。比如说:“nfr”->“nefer”=美丽的,好的。以上基本上就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几个突出特点了,其实文字最终的消亡源于文明的衰落和消亡,在文字意义上来讲,没有一个文字是可以独立于其文明而独自繁荣昌盛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也不例外。在书写和使用意义上来讲,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复杂,导致它不可避免的被腓尼基文为始祖的希腊-拉丁文所取代,古埃及文只传承下来了它的构词方法和部分发音规律是给西方文字的贡献。另外,古埃及文的书写和学习只在神庙之中,被祭司垄断,导致文字不能广泛传播,也是衰亡的原因。后面是自己总结的,望采纳,有不明白的欢迎追问!

创造出神秘金字塔的文明,古埃及是如何消亡的?

古埃及是被阿拉伯灭的。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埃及属东罗马帝国,继续归“新罗马”的皇帝管辖。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1517年,埃及开始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798年-1801年受法国统治,1869年后英国势力侵入。埃及最终在1922年取得独立,1953年建立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

扩展资料:

古埃及虽然经历了强盛的两千多年,但最终抵挡不住外来的入侵者和最终的毁灭。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王朝征服,建立了波斯人统治的第27王朝。虽然在后来埃及人发动起义,推翻了波斯人;但马上迎来了希腊人。

希腊人不仅征服了埃及,还前后统治了200多年。在希腊人统治时间,埃及虽然是外来人在统治;但它的文明还是没有毁灭的。统治者仍称自己为法老,并继承原有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习俗。公元47年,罗马人打到埃及。

由于战火的波及原因,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数以万计的古埃及文字书写的历史、经书等付之一炬。这给埃及文明带来了承重的打击。

还有就是公元391年。当时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斯一世下令关闭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异教徒神庙,这当中也包括埃及的庙宇。这使得埃及文明已经风雨摇摆。最后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一到,整个埃及阿拉伯化。原有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历史彻底被毁灭了。从此再也没有埃及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埃及

早期古埃及文字后来为何消亡?

埃及文字的写法有三种,一是圣书体,她完全是由图画构成,主要用于雕刻及相对正式的场合。有趣的是,这种文字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左至右,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两旁排开书写,特别讲究美观,这种文字本身就是辉煌的艺术品。同中国的书法不同,埃及人很少注意个性,因此埃及文字没有形成如中国书法那样的纯艺术品。但由于它庄严和肃穆,再加本身就是由鱼虫鸟兽构成的图画,就特别显示出其美学魅力所在。埃及文字的另一种写法是僧侣体,这种字体是由圣书体快写而成,主要用于抄写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还有一种世俗体,比僧侣体更为快写,已完全失去了图画性质,主要用于商业和日常书写,许多文学作品也用它写成。圣书体文字由于它的华丽庄严,再加上我后面会讲到的埃及文字同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字之间的关系,在近代破译出来以后,许多欧洲显贵们都喜欢用它拼写自己的名字。下面就是圣书体书写的几位帝王的名字,都是埃及国王,他们都是对埃及历史有重要影响或至少非常着名的君主。

埃及为希腊、罗马占领后,上述三种文字就逐渐消亡,大约在公元400年以后,就没有人认识它了,而随之,四千年的埃及文明,包括她的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学,也就成了巨大的谜。以后埃及上层人物讲希腊语,平民百姓则用希腊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形成科普特语。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后,阿拉伯语又逐渐取代了希腊语和科普特语。近代,科普特语也成为无人使用的“死语言”了。

参考资料:文明史

古埃及文明的消亡是波斯还是希腊化还是罗马帝国

古埃及文明其实在历史上被外族征服过很多次,所以埃及文明到现在已经是很不纯正了,最早的一次被外族征服是在公元前八世纪新亚述帝国,第二次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后期的波斯帝国;第三次是公元前334年的亚历山大东征,而在亚历山大死后,其部下托勒密盘踞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埃及艳后就是这个帝国的末代女王);而托勒密王朝在公元前31年被罗马共和国吞并,之后成了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埃及行省,这一时期的埃及文明已经被希腊化和罗马化了;

而接下来的这一次征服和文化入侵则使埃及文明永久地成了今天的摸样: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阿拉伯人冲出阿拉伯半岛,并向四面八方大举扩张,灭亡了刚与东罗马帝国进行完百年战争而疲惫不堪的波斯萨珊王朝,并掠走了东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这也包括了埃及,从此东罗马帝国一蹶不,而埃及则被永久地伊斯兰化直到现在,虽然之后的埃及也历经过其它很多国家的入侵,但是入侵者大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对埃及没多大影响。因此对埃及文明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拉伯文明,但是埃及文明并没有被终结,而是被另一种文化深深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烙印。古埃及(4)文明(1)

标签: 古埃及

更多文章

  • 社会主义论文的参考文献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论文的参考文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简单列举一些:[1]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理论视野,2008,(02).[2]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理论学刊,2008,(01).[3]李金河.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J].当

  • 御用"枪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御用

    御用"枪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然怡情于翰墨,学画花卉,又学写书法,常写福寿等字赐给大臣。但自己的字写得不太好,就想找个代笔的妇人,于是降旨各省督抚留心寻觅。四川有个官眷缪氏,其夫在蜀地做官死在任上。缪氏工花鸟,会弹琴,小楷字写得楚楚清秀,于是被送入京。慈禧召见面试后大喜

  • 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科学家解密蓝田直立人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立人

    人类何时开始直立行走科学家解密蓝田直立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报记者彭科峰日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照宇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Dennell院士等合作,在《人类进化杂誌》发表了对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年代测定的最新研究

  • 未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三阿哥,为何成了雍正登基后第一个被整肃的对象?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雍正

    未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三阿哥,为何成了雍正登基后第一个被整肃的对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雍正登基后在陆续处理其兄弟后,对其三哥胤祉的弃而不用给出了一个评价说:「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就是说他三哥成亲王才华非常值得使用

  • 历史上的着名的骗局,胆子太大了,竟然冒充总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史上

    历史上的着名的骗局,胆子太大了,竟然冒充总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骗局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今天小编带您看一下历史上着名的骗局都有哪些。1992年左右着名的“水变油发明”。水变油的发明者王洪成在发明出可以使水变成燃油的“膨化剂”之前是是一位普通司机,从未有过科研经历。1984年王

  • 全国卷和新课标有什么差别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有什么

    全国卷和新课标有什么差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全国卷和新课标的差别是,全国卷是考试卷子,是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新课标指的是新的教材。全国卷:是考试卷子,是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新课标指的是新的教材。新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

  • 山西长治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治

    山西长治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概况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接晋中市,东与河北省、河南省交界,南与晋城市毗邻。总面积13864平方千米。总人口316万人(2003年)。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唯一)。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英雄中路,邮编:046000。代码:1

  • 清朝山东大地主牟墨林,如何将一千亩地变成四万亩地?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地主

    清朝山东大地主牟墨林,如何将一千亩地变成四万亩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走进山东省栖霞市,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忘了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民间故宫」美誉的牟氏庄园瞧一瞧、看一看。牟氏庄园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佔地2万多平方米,有厅堂楼厢480多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古朴典雅

  • 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好多的。如:荆轲刺秦王··信陵君救赵·纸上谈兵的赵括·范雎的远交近攻计·廉颇负荆请罪·屈原沉江·甘罗十二拜上卿··孟尝君与他的门客·墨子破云梯·范蠡和文种·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孔子周游列国·伍子胥过昭关·晋文公退避三舍·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周公辅佐成

  • 保定八中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保定

    保定八中始建于1958年7月,但现在已改名保定二中分校。八中的年代久远,据说在当时是慈禧太后避难的一个大院,有个御书房(她可能来古莲池的时候也来这里)。后来清朝瓦解后,这个学校只是供贵族,像将军之类,有品阶的人的子女读书,不对外人开放。再后来,八中的教学成绩不好,就被二中的高中合并,二中总部派来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