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用箭把诸葛亮给射下来?

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用箭把诸葛亮给射下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06 更新时间:2024/1/20 10:51:22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战司马懿的时候使用了一招空城计便把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吓得撤退,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门大开,诸葛亮城上抚琴,甚至不派人打探虚实的情况下就仓促退兵。这个桥段不得不说太精彩了,但却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细节问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连拔数座城池,直接攻到了蜀汉的大后方,诸葛亮来不及撤退,城中守军只有2000多人马。于是乎,诸葛亮心生一计大摆空城计。

首先,诸葛亮是处于攻势。他出祁山,攻北魏,但不想被马谡失了街亭,不得已退兵。在司马懿攻到西城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余人的兵力,而司马引兵十五万。《三国演义》在这里的描写是”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我觉得非常好,这句话点明了魏军与蜀军交战时的心里状态。

诸葛亮初攻北魏,势如破竹,一路斩杀魏将,攻陷城池,魏军累败于蜀,人心惶惶,北魏朝野上下都对诸葛亮凶猛的攻势感到恐惧。战阵沙场的魏国士兵当然更恐惧。没想到的是,街亭一战,魏国一举扭转战局,守势转为攻势,蜀军不得不从战场撤退。战场正逐渐朝着向魏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指挥官们都坚信不疑。

司马懿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他的智谋,而是他的城府,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此人有狼顾之相,蜀汉虽多次北伐,但和魏国比起来,毕竟国力不如,若不是凭着诸葛亮的智谋,但是硬碰硬,魏国根本不用畏惧。

但在诸葛亮北伐初期,魏国连续失利,没人是诸葛亮的对手,曹丕这才想到司马懿,司马懿智谋虽高,却不得重用,曹丕又怀疑他有不臣之心,因此用他的时候提拔他,不用的时候立马就夺了他的兵权,几次三番都是如此,可以说,司马懿只是曹丕用来对付诸葛亮的工具,而并非可以常用的肱骨谋臣,曹丕处处防着司马懿,司马懿处处小心谨慎,想要夺得天下,首先得谋取曹魏的江山,但没有兵权,他又什么都不是,或者说当曹丕用不着他的时候,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把他给杀了。

此时诸葛亮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马懿深深的明白,只要诸葛亮还活着,曹丕就不敢动他,只要诸葛亮仍在北伐,他就有咸鱼翻身的机会,所以“空城计”才会放诸葛亮一马。

另一方面,就算司马懿没有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想要他死,为何不用箭射城墙上的诸葛亮?如果当时司马懿下令放箭把诸葛亮射下来,那么三国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变了。司马懿的智商可不比诸葛亮低,这么简单的破敌之策,当然能够想到,之所以不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司马懿想要给诸葛亮一个人情,施恩与诸葛亮,方便日后可以劝降诸葛亮,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已经是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备死后,曹魏曾经很多人劝诸葛亮投靠曹魏,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司马懿想要再试一次,即便不成功,对他也没有损失。

这就关乎到他的第二个原因,司马懿在朝廷中,被排挤。当时曹丕刚死,曹睿刚刚继位,朝中政权并不稳定。曹睿继位之前,对朝中政事漠不关心,所以也不知道哪些人可以重用。为了能够把控朝纲,他先把司马懿等有兵权的人,放到地方去驻守,想要先把朝中大权控制。但是没有等到他把控全局。诸葛亮这个杀千刀的就开始北伐了。

司马懿很清楚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自己才在曹操那儿有了用武之地,自己和诸葛亮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否则,诸葛亮一死,接下来就是他了。诸葛亮也清楚司马懿和自己的关系,如此,他才敢大摆空城计,谅他司马懿也不敢上前。于是,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摆空城,只得对属下言:“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必然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可以说,诸葛亮的性命曾经落在司马懿手中,可惜几番利益权衡之下,司马懿无奈放走诸葛亮。这样看来,空城计,也没那么玄妙了。原本司马懿想要让诸葛亮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是他没有想到,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比刘禅还要高,已经不存在功高盖主这个概念。在同一年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虽然也有人说空城计只是演义里面虚构的,纯粹是为了呼应”孔明一生唯谨慎“的人物设定。不管如何,诸葛亮的心计,纵观三国,无可匹敌。

标签:

更多文章

  • 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谋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陈平这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解决了刘邦无数的麻烦,但笔者认为陈平曾为刘邦献过

  • 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后来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唐朝时期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一直有着不清不楚的绯闻,这两人还是母子关系;那后来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安史之乱和杨贵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主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责任。李隆基给予了安禄山太大的权力,让安禄山野心大大膨胀。再加上唐玄宗没控制好,导致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

  •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投降的战俘的?残忍的程度令人发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清末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非常强大的农民起义,这个组织就是太平天国,虽说太平天国在短时间内崛起又在短时间内灭亡,但他对清朝的打击是不小的,并且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都一些农民,眼界不高,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内斗,而且对待普通群众手段残忍,不是臣服他们的就是全部格杀勿论。听说他们路过一个村庄因为村

  • 和珅的钱比清朝十五年总收入还多 为什么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么钱嘉庆为什么会用了一年就花完了?和珅是个巨贪,他抄没的家产自然十分令人关注。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记载:“籍没家产,所得凡值八百兆有奇,

  •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登基称帝 当时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掉手握重兵的大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就会处理那些手握重兵对他能产生威胁的人,像宋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明朝朱元璋是直接动手杀了,相比之下赵匡胤的手段还是相对温和的,但在唐朝李世民登基之后却没有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臣动手,反而还表彰了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当皇帝后,没有杀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功臣,从冠冕

  • 陈友谅为什么输给了朱元璋,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明朝朱元璋建立起明朝之前曾经和陈友谅发生了一场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是损失惨重,但最终还是朱元璋以胜利告终,那么在这场战争中陈友谅为什么会失败呢?陈友谅是沔阳人,本来是打鱼的,臂力过人,自己也有野心,在天完政权大将军倪文俊率军攻破沔阳的时候,他参加了义气,被倪文俊看中,他靠着头脑灵活多有战功,一步

  • 历史上隆科多为什么背叛康熙?详解其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历史上隆科多为什么背叛康熙?这是因为在康熙五十八年二月,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去世后,宗人府以其子承袭公爵请旨,被康熙帝留中,直到去世都未指定承袭人。隆科多未能承袭父爵,可能因此对康熙产生不满。过去的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就是说,内城分别由九门司出入,这九门是以皇宫正南为界,左右分布着各大衙

  • 清代培养一个八旗子弟需要花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众所周知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那么清代培养一个八旗子弟需要花多少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历史上戊午科场案最后是怎么处理的,肃顺做了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上戊午科场案最后是怎么处理的?肃顺做了哪些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咸丰八年(1858年),顺天乡试由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柏葰主持。是年十月初七,距离当年乡试揭榜尚不足一个月,御史孟传金上书,指出本次乡试存在严重舞弊问题,如旗人平龄,除

  • 古代守宫砂是什么 这东西有那么神奇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对古人常用的守宫砂究竟是何物,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数千年来,古代中国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产生了众多的糟粕习俗,尤其是针对当时地位低下的女子,条条框框将其局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而守宫砂的出现,就是其中一种。据说,在女性手臂上点上守宫砂,就可以借